「司母戊鼎」為什麼改叫「後母戊鼎」?

「司母戊鼎」為什麼改叫「後母戊鼎」?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05 後母戊鼎

話接前文,在武丁的統治下,商王國平定周邊方國的叛亂,反攻戎狄、壓制周方、南征荊楚、驅逐彭韋,由此進入了鼎盛期。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步入鼎盛的商王國,暫時沒有了外部威脅,但在武丁後期,商國的都城,卻遭遇了一次大災難。

考古顯示,作為盤庚遷殷後早期都城的「洹北商城」,廢棄於武丁後期。在洹北商城的宮殿區,幾乎所有的宮殿基址都有倒塌的紅燒土堆積。

根據安陽殷墟考古隊的解釋,這些紅燒土是牆體和屋頂倒塌後形成的。越是接近地面的紅燒土,越接近黑色。這是因為,泥土中的含鐵成分,在受熱過程中氧化不一致的結果。

也就是說,洹北商城曾經遭遇過一場大火。

這場大火的規模,很可能比公元1666年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倫敦大火」還要大。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洹北商城毀於火災之後,商族人的首都居民隨商王武丁遷徙到洹河南岸,在原都城的南郊重建新都。

由於王都焚燬,居民急需安置,新都的修建首先從民居和宮殿開始,而此時的商王國,國力達到鼎盛,自信滿滿的商族人並沒有給新都修築城牆。就像600年的夏王國一樣,在暴揍東夷、西逐戎狄之後,也是自信滿滿,沒有給夏王都修築城牆。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後世的周王朝,在國力上升期,無論是修築岐邑、豐鎬二京,還是修築洛邑,都沒修築城牆。再往後面的秦都咸陽、漢都長安,也都沒有發現都城外郭的痕跡。

遷到洹河南岸的新都,在周人的話語體系裡,仍然叫做「殷」。而在商人的話語體系裡,新都和洹北商城一樣,仍然稱作「邑商」或者「大邑商」,意思就是「商邑」。這就是今天考古上發現的、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一帶的「殷墟遺址」,又稱作「小屯商城」或者「殷墟小屯遺址」。

正因如此,在殷墟中發現的青銅器、甲骨文,基本上都是武丁以及之後的,之前的盤庚、小辛、小乙時期的器物,在小屯殷墟中沒有出現。

除了舊都大火外,對武丁來說,還發生了另一件悲傷的事情,他的王后婦好去世了。當然,武丁還有很多妃子,除了婦好以外,還有婦戊、婦癸、婦周等等。

婦好中的「好」有可能是私名,他的日名稱作「辛」,也就是婦辛。婦好死後,武丁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陪葬了眾多人牲和珍貴的青銅器。其中,婦好的親生子,也就是武丁的長子,日名為祖己,為他的母親鑄造了一尊大方鼎,作為陪葬用品。

這尊大方鼎在3200多年後的現代,隨著婦好墓被殷墟考古隊發掘而重現人間。人們發現方鼎內部有銘文,為「司母辛」三字,因而將其稱作「司母辛鼎」。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說到「司母辛鼎」,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但如果提到「司母戊鼎」,很多人就耳熟能詳了。很巧的是,「司母戊鼎」的主人「婦戊」,與婦辛同為武丁之妻。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婦好(婦辛)去世後,婦戊可能成為了武丁的正妃,也就是王后。婦戊又被稱作「婦妌」,是來自王都大邑商北面的「井方」(邢方,今河北邢臺一帶)的公主。

有說法認為,婦戊成為王后之後,希望由自己所生的王子成為繼任的商王,因而設法排擠婦辛(婦好)之子祖己。由於婦戊的孃家是王都附近的井方,商王武丁需要加以籠絡,最終將長子祖己外放到王都之外,祖己也因此死在了武丁之前。

不過我們考慮到武丁在位長達59年,自己的繼承人沒有熬過自己,也是正常的情況。

武丁死後,由婦戊所生的王子繼承了王位,日名為「祖庚」,在位十一年。大約公元前1200年左右,祖庚去世,他的弟弟即位,日名為「祖甲」。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可能在祖庚時期,也有可能在祖甲時期,他們的生母「婦戊」去世了。他們鑄造了比「司母辛鼎」規格更高、器型更大的大方鼎為其母陪葬,這便是「司母戊鼎」的由來。

「司母戊鼎」在民國時期就已經被民間盜掘,由於沒有經過考古人員專業發掘,所以當時無法確定司母戊鼎的出土位置、年代等信息。因而,只能根據方鼎內的銘文,命名為「司母戊鼎」,並把「司」字解釋為「祭祀」的含義。

不過,隨著婦好墓大方鼎的出土,傳統的解釋被推翻了。婦好大方鼎中的銘文為「司母辛」的字樣,與「司母戊」銘文相似。如果將「司」解釋為「祭祀」的話,那麼這個司母辛鼎就不會出現在婦好(婦辛)的墓中,成為陪葬品。

所以最新的解釋是,「司」字並非祭祀的含義,而是「後」字的反轉字形,含義仍然是「王后」中的「後」的意思。所以之前的司母戊鼎、司母辛鼎,也就統一改稱「後母戊鼎」「後母辛鼎」,這也得到了學界的一致認可。

那麼,「後母戊」「後母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還記得前文提到了商王都「商邑」,被商族人稱作「邑商」,並寫在甲骨文上嗎?同樣的例子還有,今人所稱的商丘,在商族人的語法中被稱作「丘商」。

其實這是商族人的語言語法問題。前面的文章中說過,商族人的王族貴族來自東北夷北商人,平民和中小貴族來自於河北夷,從大的角度來講,都屬於古夷人,是古苗人中衍生分化出來的一個分支。

我們在講古夷人如何誕生分化時,很多人會非常好奇,這個全數融入華夏族,而沒有原生民族獨立延續下來的族群,究竟說著什麼樣的語言呢?他們的語言,與華夏人的另一大來源——古羌人的語言,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作為古羌人兩大後裔之一的藏緬語族族群,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我們可以通過藏語、羌語、彝語、緬語、白語、納西語等語言,來窺探古羌語的面貌。

而古夷語早已全部融入漢語,偏遠的東北夷又早已與古通古斯人融合,語言演化為阿爾泰語系下的各種語言,古夷語的原貌自然就無法復原了。

不過甲骨文和商代青銅銘文中的語句語法,可以讓我們窺見古夷語的一角。

我們都知道,漢語的語法是典型的「主謂賓」結構,比如最簡單的一句話,「我喝水」。但作為與漢語關係較親的藏緬語族,會說成「我水喝」,語法是典型的「主賓謂」結構。

與此相反的是,苗瑤語族的語法,和漢語一樣,是典型的「主謂賓」結構。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說過,古夷人由古苗人分化而來,古羌人又由古夷人中的旁支分化而來,所以漢語的前身——古夷語和古羌語,應該是與苗瑤語族相近的語族,基本具備了上古漢語的雛形。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但是,以古夷語為主要基礎,上古漢語與今天的漢語相比,還有一些細節的差別。比如,我們熟知的,脫胎於先秦口語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裝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謂語前置四種類型。

這樣說太枯燥了,我們不妨舉四個例子。

「古人誠不我欺也」(賓語前置)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狀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

「美哉,我中國少年」(謂語前置/主謂倒裝)

今天的漢語中,就有一處著名的倒裝句之鄉——山東。不過,山東話的倒裝句,基本上全都屬於主謂倒裝,也就是謂語前置。「吃過飯了麼你」「沒覺得愛用倒裝句啊我們山東人」這一類,與「美哉,我中國少年」是同一個類型的。

在這些倒裝句之外,上古漢語中還有一些更特別的倒裝句,叫做「名詞修飾語後置」。

啥意思呢?在漢語中,有一些事物不是一個名詞可以表達的,比如花,可以有大花、小花、紅花、黃花,再比如燈,可以有牆燈、吊燈、車燈、紅綠燈等等。這些名詞中的前半部分,就是名詞修飾語,倒裝之後,就變成了「花大」「花小」「花紅」「花黃」「燈牆」「燈吊」「燈車」「燈紅綠」了。木蘭辭裡,有一句著名的「對鏡貼花黃」,就是名詞修飾語後置的典型案例。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上古時,這樣的倒裝句更是比比皆是。我們在前面的文章裡提到的「伯益」「后羿」,就是這種倒裝的提現。如果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他們就應該被稱作「益伯」「羿後」。

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沒啥感覺,我們換一個近期的熱播劇中的稱謂,「達康書記」,如果用先秦上古漢語的倒裝句,就會讀作「書記達康」。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同樣,「大邑商」和「丘商」,也是這樣的倒裝句,用現代的語法來說,就應該是商丘、商大邑(或者大商邑)。

回到「後母戊」「後母辛」兩個詞上來。

這兩個詞也一樣是「名詞修飾語後置」的倒裝詞,而且是連續倒裝,用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就應該是「戊母后」「辛母后」。翻譯成白話來說比較彆扭,但意思和現在的「某某阿姨」「某某爺爺」的結構、意義是類似的。

這種稱謂類的倒裝句,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有保留,不過只在某一種特定情況下使用。每年清明掃墓時,大概可以看到墓碑上的「先考某某」「先妣某某」。

除了墓碑上的語法殘留外,這種倒裝詞,在另外一種語系中卻十分常用,那就是「孟-高棉語系」。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我們比較熟悉的越南,他們的語言越南語,就屬於孟-高棉語系。越南語中的倒裝詞比比皆是,比如「越南」這個詞,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應該是「南越」。而越南歷史上著名的「字喃」,用漢語語法來說,其實就是「喃字」。

從這裡,可以看出,先秦古漢語的主要前身——古夷語,與東南亞的孟高棉語系也有一定的淵源。而在前文中我們講述過,在2萬年前-1.8萬年前左右,無論是藏緬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還是孟高棉語系、南島語系,都起源於兩廣和北越一帶的大嶺南地區,他們的語言互相之間有聯繫,太正常不過了。

「司母戊鼎」为什么改叫「后母戊鼎」?

回到「辛母后」和「戊母后」時期。

武丁的王后去世時,他們的兒子們除了鑄造大方鼎和各種金器(青銅器)陪葬外,還殺死許多人牲為他們陪葬。而這些陪葬的人牲當中,有大半以上都被商族人稱作「羌」。

那麼,這些被殺死陪葬的「羌人」,和我們前文中所講的古羌人後裔,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問題,我們下節繼續解讀。

-END-

看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公眾號 寒山噴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