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拖曳式雷达诱饵(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是由载机通过拖曳线牵引并一起运动的有源雷达假目标。当机载雷达探测到被导弹跟踪上时,立刻释放拖曳诱饵,如果使雷达导引头收到的诱饵干扰功率大于导引头收到的载机回波功率,那么导弹会自动跟踪诱饵而放弃目标载机,最起码也会跟踪二者的“能量中心”。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F18战斗机和拖曳式雷达诱饵

在中远距离情况下,诱饵与载机能够保证同时处于导弹雷达导引头的瞬时波束范围内。由于诱饵和被保护的目标飞机一起运动,诱饵可以很好的模拟飞机的运动特性,使得一般的雷达跟踪系统难以通过运动特征来识别载机和诱饵,形成对导引头的质心转移干扰,采用“舍卒保车”的方法,达到诱骗导弹的目的,以诱饵的牺牲来换取载机的生存。据说,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美国B-1B轰炸机层使用AN/ALE-50拖曳式诱饵进行实战试验,一共诱骗了10枚已跟踪B-1B轰炸机的南联盟防空军地空导弹,但飞机无损伤,只有一枚诱饵被导弹直接命中。实践证明,拖曳式雷达诱饵可对导弹上雷达导引头造成有效的干扰,使其丧失对正确目标的进攻能力,大大提高了载机在作战中的生存概率。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还在打基础。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F35战斗机和ALE-70拖曳式雷达诱饵

拖曳式诱饵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

1.诱饵与目标载机同时处于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波束范围内,可以实现真正的方位欺骗;

2.诱饵与载机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不易被识别;

3.容易实现多样式的复合干扰和载机内外的协同作战;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F15发射红外诱饵弹

4.体积较小、质量较轻,对载机的机动性影响较小;

5.回收率较高,成本较低,投放设备比较简单。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拖曳式诱饵的发展前景相当明朗。拖曳式诱饵作为一种新型的雷达干扰方式,已经成为雷达干扰对抗的主要方法,拖曳式诱饵必将成为现代电子战防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设备,因此对拖曳式诱饵干扰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F35装拖曳式诱饵和诱饵弹的位置

由于在现代战争中,拖曳式诱饵有很好的作战效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掀起了研发拖曳式诱饵的热潮。拖曳式诱饵系统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就投入了使用,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拖曳式诱饵大量的使用在作战飞机上。至今,拖曳式诱饵已经发展到第二代光纤拖曳式诱饵。第一代拖曳式诱饵又称“转发器”诱饵,只是简单的对雷达威胁信号进行放大转发,其工作带宽窄、工作频率低。第二代拖曳式诱饵采用光纤拖曳线,使得诱饵可以转发由载机传输来的复杂干扰信号,进一步提高了干扰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红外化、光纤化、一体化、多用途已成为拖曳式诱饵的发展趋势。

目前,欧美国家装备的典型拖曳式雷达诱饵主要有ALE-50,ALE-55,Aiel,Sky Buzzer、BO2D等。ALE-50拖曳式诱饵由美国 Raytheon公司1987年研制,是一种转发式诱饵,属于第一代有源拖曳式诱饵。ALE-50诱饵系统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发射器和控制器分系统、飞行实体。ALE50只是简单地将成胁雷达信号放大转发出去,也可以进行一些小调制,模拟飞机发动机信号特征,以达到更好的于扰效果。它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ALE-55拖曳式诱饵有很多优点

ALE-50已在EA-6B、F-15、P-3C、C-130、U-2和全球无人机上进行过试验,ALE-50已经装备在F-18EF、美国空军B-1B和第40/50批F-16等作战飞机上。AIE-55拖曳式诱饵由美国宇航系统公司研制。AIE-55是第二代光纤拖曳式诱饵(FOTD),该诱饵主要施放调制应答式欺骗干扰,是一种数字式诱饵。它采用一体化防御电子对抗( IDECM)系统,由机上的技术发生器、威胁信号接收机和处理机以及独立宽带转发器组成。与AILE-50不同,AIE-55只包括发射设备,它使用机上的威胁告警接收系统将信息传送到机上技术发生器,将其产生的调制干扰信号通过光纤传送至诱饵,诱饵再将干扰信号放大发射出去。目前,ALE-55拖曳式诱饵已经装备在U2、B-1B、C-130、F-16CD、E-3A、E-8C等战机上。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ALE-55拖曳式诱饵

Ariel I拖曳式诱饵由英国GEL马可尼公司研制,该诱饵用于保护大型飞机和战斗机,采用简单转发、可调转发、调频噪声干扰等干扰方式。Aril诱饵既可以一次性丢弃使用,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目前,已经装备在C-130、“幻影-2000”等战机上。

BO2D拖曳式诱饵是由瑞典 Celsius Tech电子公司研制的产品,可以采用多种工作方式,BO2D自身载有电池电源,诱饵一旦发射出去,不能回收利用,必须在降落前抛弃。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F35发射诱饵弹

Sky Buzzer是由德国DASA公司研制的光纤拖曳式诱饵,采用调制应答式欺骗干扰,主要用于保护宽体飞机和战斗机,目前已装备在”狂风”战斗机。

以上拖曳式诱饵除早期的AILE-50外都采用数字射频存储器技术实现了应答式干扰。拖曳式诱饵作为对抗雷达导引头的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很多的干扰方式。最典型的干扰样式是转发式干扰,噪声压制干扰,调制应答式干扰。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枭龙战机发射红外诱饵弹

转发式干扰是将截获的敌雷达信号直接放大,并按干扰要求对信号进行各种调制,调制方式有频率、幅度、宽度、脉冲数和时间延迟等,然后把调制后的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发射出去。噪声压制干扰,是通过发射大功率噪声,使噪声的有效功率进入雷达的接收频带内,压制雷达对目标回波的检测,从而破坏雷达的正常工作。调制应答式干扰是利用接收分机瞬时测得的雷达信号频率对发射机的振荡器进行快速调谐,并进行适当的干扰调制和功率放大后发射出去。针对不同的作战对象,拖曳式诱饵可以灵活的选择其干扰方式,以更好的达到保护载机的目的。

拖曳式雷达诱饵研发已成世界热潮,曾100%诱骗导弹,我国在打基础

武直10发射红外诱饵弹

我国对拖曳式雷达诱饵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研究,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装备拖曳式诱饵,试飞预演仿真的报道也很少。国内一些研究所已开展拖曳式诱饵的论证和样机研制工作,他们取得的成果将为我们今后对拖曳式诱饵干扰的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