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会不会成为中国零售业新的转折点,一张图告诉你

「关注我」用数据,观点,为你解读商业。

本文导读

便利店自进入中国后,在国内发展,一直是不温不火,外资便利店巨头,也是一直盘踞在一线二线城市发展。

我们先做一个小纠正,传统小超市店≠便利店,更多人把小区门口的小店理解为也是便利店。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便利店。

便利店会不会成为中国零售业新的转折点,一张图告诉你

便利店会不会成为中国零售业新的转折点,一张图告诉你

便利店起源美国1946年第一间便利店7-Eleven开业,后兴起于日本,至今便利店在日本都比较发达。

便利店的特点有以下四点。

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一般距离消费群体,步行5到10分钟的距离即可,大多数便利店分布在社区门口,和办公写字楼。

购物的便利性

便利店销售的商品,主要以即时性,小规格包装,和急需性商品为主。消费者进店就能快速找到所需的商品,方便快捷。

时间的便利性

便利店一般营业时间在16小时到24小时全天,并且基本全年无休,方便不同消费者不同时间段购物的选择。

服务的便利性

便利店都在向延伸便民服务转变,将其打造成社区服务中心,能为顾客提供多层次服务。例如,代收发快递,代缴费,打印复印,代售机票车险等一系列服务。

便利店目前在中国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数量呈现急速上升,2013年全国连锁便利店数量:14680个,截止到2017年全国门店数量上升到24060个。这五年期间,全国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上涨了9380个。

为了更直观的显示中国连锁零售业近年发展情况,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绘制了2013年至2017年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情况图表。

便利店会不会成为中国零售业新的转折点,一张图告诉你

便利未来在中国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人们大多数开始生活在城市都市环境里。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催生了消费者随时,对急需商品购物的需求,便利店也随之开始应用而生。

传统超市大卖场,因距离及停车的不便,根据便利化的需要,消费者也更喜欢去家门口的便利店购物了。便利店虽然营业面积小,但是日常急需的商品还是比较齐全,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购物的需求。

传统小超市,夫妻小店,由于销售形式单一,无法再满足现代消费者,购物需求和生活需求。传统小超市也开始转型,或加盟连锁品牌标准型便利店。

超市大卖场零售业态市场发生变化,便利店会成为中国零售业新的转折点吗?

另外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超市零售企业门店数量及大型大型超市门店数量,分别呈现不断缩减。2013年超市及大型超市全国门店数量分别为33835个和9380个。截止到2017年超市及大型超市全国门店数量分别缩减到29881个和6155个。

近几年全国零售超市,及外资零售超市,出现关店潮,关店原因有多种,有点个别门店连续亏损严重,只能选择关闭,有的是企业进行区域优化调整,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然后再新开门店。部分外资零售涉及到租约到期,没有再续租而选择关店退出。

还有一部分外资零售选择将中国区业务出售给国内零售企业,或达成业务合作。

之前,超市零售企业一直是一路高歌猛进,通过新开或收购,在各大城市布棋落子。造成局部区域,发展过于饱和,一度达到一座三线城市拥有,沃尔玛,家乐福,欧尚,世纪联华,华润万家,卜蜂莲花,麦德龙,物美,乐购,永辉等大型超市,先后到场,或同时多家一台同聚。

目前,目前全国连锁便利店数量还在逐步上升,超市零售业出现逐步缩减趋势。大型零售企业,也开始重新布局市场,优化区域调整,发展新业态。其中也开始涉足便利店业态,并且也在逐步扩大。

结语

未来便利店业态和超市业态会逐渐形成两者均衡发展,由失衡变平衡,由不对称,变优势互补。只有形成这样的市场关系才能让,中国零售业走向稳步发展,走出国门,同样也向国际市场靠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