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現代提到北洋政府,想到的是袁世凱稱帝,巴黎和會的屈辱,軍閥的混戰,好像北洋執政時期簡直一無是處。這當真是對北洋的偏見,北洋的外交成就絕不小,近代對不平等條約的廢除北洋功不可沒,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北洋外交的重大勝利,令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袁世凱與各國公使

一切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歐戰爆發之初,北洋政府原本宣佈中立,但在中日"二十一條"交涉之後,外交總長陸徵祥向袁世凱提議,唯有參戰取得戰後和會資格,才有可能奪回《民四條約》所失卻的權利。但由於日本的阻撓,以及帝制帶來的動盪,終究未能在袁世凱時期參戰。袁世凱死後日本以為大敵已除,又得到英法保證,承認日本在戰時所獲利益,便不在阻撓中國的參戰,於是北洋政府方有機會加入協約國陣營。

參加的過程在國內也算一波三折,黎元洪,孫文等人均擔心此次參戰不過是段祺瑞趁機提升皖系地位,紛紛反對,國會雖通過了對德國絕交,但同時也讓段祺瑞下野,之後更鬧出了張勳復辟的鬧劇。共和恢復之後,馮國璋任總統,段祺瑞掌實權,對德奧宣戰落實,北洋政府宣佈廢止之前德奧在中國的一切條約。

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段祺瑞

眾所周知,中國對一次大戰的參與是通過以勞工代兵,參戰期間總共派遣了十四萬勞工去支援各國,勞工承受著惡劣的待遇和艱辛的工作,最後者十四萬勞工約有三萬多人客死異國他鄉,這之間犧牲雖大,但最終是得到了相應回報的。

一戰結束對中國的影響,往往只讓記得巴黎和會的不公正,然而這是片面的認識,巴黎和會雖有極度不公之處,但列強同樣也許可了北洋政府所提出的日後逐步廢除各項不平等條約,後續所籤新約將不再授予最惠國待遇與領事裁判權。而在對戰敗的德奧上面,則足可稱得上外交大勝利。

德國對履行《凡爾賽條約》中賠款一直不甚積極,說個有趣的事情,2010年德國交付了對法國的最後一筆一戰賠款,至此《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的賠款要求德國方履行完全,但是巴黎和會上,北洋對德國卻有一大籌碼。由於前清對德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德國在中國有大量產業和相當數量的僑民,如今這些都被北洋扣押,於是談判的主動權基本就落入北洋政府手中。

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巴黎和會

《中德協約》廢除了德國對中國的舊不平等條約,收回了德國在天津與漢口的租界,除此之外還拿到了一筆極為可觀的賠款。北洋政府考慮到中國原本欠德國商社的債務,德國人持有的中國國債,要求德國賠款8400萬,同時,之前未賠付完整的庚子賠款一筆勾銷,戰時所扣押的德國船隻一律視作戰利品,無需交還德國。以上各項總計,中國獲利約二億五千萬之多,這是中國近代史上首次令列強賠款(清朝曾有讓墨西哥賠款,但一來墨西哥不是列強,二來賠款未到賬清朝就已滅亡)。

北洋對中國的外交貢獻實不算小,巴黎和會中方代表並未對會議中不公正之後簽字承認,之後的華盛頓會議,在北洋的外交努力和英法遏制日本的需求下,中國既廢止了部分二十一條內容,更重要的是使得"英日同盟"變成了"四國協約"使得日本不得再以東亞憲兵自居,極大的保障了中國國家安全。

北洋的外交大勝:德國賠款兩億五千萬的《中德協約》

中德協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