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說曹操比劉秀厲害,之所以沒能統一全國是因為同時代對手太強,對此如何評價?

好古不怠


曹操的才能,比起劉秀來,差了一大截。說實話,曹操的對手,真不算是特別強,孫權也好,劉備也好,都算不上十分強。曹操不能統一中國,是因為他不具備帝王之才能,與光武帝劉秀一對比,就能看出其差距了。

第一,曹操在道德仁義上遠遜於劉秀

明代思想家王夫之曾評價光武帝劉秀:“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把劉秀推為儒家帝王的典範。為什麼呢?就在於劉秀取得天下,不獨以武力,亦在於其仁義道德。

劉秀從來都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好戰分子,他從平民到帝王,是經過艱苦的奮鬥,其間沉沉浮浮,歷盡滄桑,對戰爭帶給人的苦難是有深切的體會。他不是一個野心家,而且從內心深處厭惡戰爭,在他看來,“武”的本意就是“止戈”,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他幾乎對所有的對手,都是一而再地勸降,儘可能地避免流血。

在統一中國後,光武帝更不願把精力投放在軍事上。據史書所記:“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警急,未嘗復言軍旅。”有一回,皇太子向光武帝請教攻戰之事,光武帝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說:“以前衛靈公問及戰陣之事,孔子不答。這不是你該問的事。”

與光武帝相比,曹操在仁義道德上的差距,不是一點點,而是一大截。曹操在徵徐州時搞過大屠殺,在官渡之戰後坑殺袁紹部眾七萬餘人,在朝廷上把皇帝當作傀儡擺佈,甚至殺了伏皇后。因此,曹操不能統一中國,是因為很多人對曹操的所做所為不滿,寧可前去投靠其對手。

第二,劉秀重視“道”,而曹操重視“術”

劉秀與曹操都很會用人,但兩人吸引人才的方法是不同的,劉秀更多是“道”,而曹操更多的是“術”。

道與術有什麼分別呢?

前者更多的是出於道義感,而後者則是出於權術。

比如說鄧禹在劉秀一無所有時,仍願意追隨,劉秀問他:你為什麼要跟著我,我又不能讓你當官。鄧禹回答說:我不想當官,只希望您能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看到沒有,鄧禹願意跟隨劉秀,不是因為能吃香的喝辣的,而是認為劉秀能平天下,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

馬援第一次拜訪劉秀後,感慨說:“皇上英明果斷,有勇有略,非他人可以相比。而且他開誠佈公,沒有任何隱藏,豁然大度,頗與漢高帝相似。不僅如此,他博覽經學,通達政事,能文善辯,前世君王沒有人可與之相比。”這就是劉秀的“道”的吸引力。

不能否認,曹操也是很會用人。但是,他是純粹實用主義,不在“道”上下功夫,而是在“術”上做文章。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歸附曹操,而是把他斥為“漢賊”,就是因為他並沒有“公天下”的思想,而是“私天下”的思想。儘管曹操生前並未篡位,但實際上已是太上皇的角色,在他死後,他兒子就迫不急待取代漢室而稱帝了。

第三,劉秀削平群雄,較曹操更困難

劉秀與曹操都是亂世中崛起的英雄人物,但是論功業之難易,劉秀要比曹操困難得多。

首先,從出身來說,劉秀是草根,曹操是貴族。

劉秀雖然有皇裔的身份,但是他與後來的劉備一樣,早就是平民一個了。在舂陵起義之初,光是他的這支起義軍裡,劉氏子弟恐怕都有數百上千人。劉秀在28歲之前,不過是個農夫與窮酸的儒生罷了。

與劉秀相比,曹操的起點要高得多。曹操的父親曹嵩當過朝中大官,官至太尉,相當於國防部長,位列三公。曹操二十歲時就踏上仕途,後來參加過鎮壓黃巾軍起義,之後當過濟南相。漢靈帝組建近衛軍“西園八營”時,曹操是八位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從上面對比可以看出,劉秀就是社會底層,靠發動起義起家的,而曹操在漢末混戰之前,就在軍、政上有極為豐富的經驗了。

其次,劉秀的敵人,比曹操的敵人要強大得多

我們看曹操征戰的歷史,遇到10萬人級別的敵人是不多的。反觀劉秀統一中國之戰,其對手要強大得多。

曹操最劣勢的一場戰事,是官渡之戰以1萬多擊破袁紹10萬人,表現非常出色。不過,與光武帝劉秀相比,他並不能超越之。劉秀在昆陽之戰,以不到2萬的兵力,擊破莽軍43萬。官渡之戰與昆陽之戰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從兵力上說,昆陽之戰在1比20的劣勢下以贏得勝利,更為不易。

在曹操掃平其他群雄的戰爭中,其實並沒遇到強有力的對手,即便是孫權、劉備,也都只有數萬之眾而已。

反觀劉秀的統一中國之戰,當時國內主要軍閥,幾乎全部是被劉秀一家消滅,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劉秀東漢開國之戰中,當時大大小小的武裝集團,總計至少有數百萬人,幾乎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東漢政權不斷地與這些武裝集團戰鬥,擊破、消滅對手。

從建武元年六月到建武三年初,不到兩年的時間,東漢軍隊東征西討,碩果累累:景丹、耿弇討伐軍閥劉茂,降其眾十萬人;吳漢擊破檀鄉農民軍,收降十萬人;光武帝劉秀親征五校農民軍,收降五萬人;最重大的勝利便是擊破三十萬赤眉軍,使得這支著名農民軍的歷史被徹底終結。

此後,劉秀又逐一消滅了自立為帝的劉永、李憲、公孫述,還有楚黎王秦豐、齊王張步、海西王董憲、燕王彭寵、武安王延岑、周成王田戎、西州上將軍隗囂等等。這些軍閥,基本上是都擁有軍隊十萬以上,而盤踞益州的公孫述集團,更是擁有數十萬大軍,比後來的劉備集團要強大得多。東漢開國戰爭的規模,比起漢末軍閥混戰時代的戰爭要大得多。

因此,劉秀削平群雄,難度較曹操要大得多。


君山話史


曹操之所以沒能統一全國,確實有題主所說的對手太強的問題,但是這僅僅是一方面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跟隨筆者一起來分析下:

其一:身份不同



劉秀,乃漢室宗親,與漢族有著血緣聯繫,所以在動亂時代,以興復漢室為口號,自然名正言順,會有很多人來響應。



曹操,只是漢室的一個丞相而已,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掌控各方局勢,自然是得不到很多勢力和百姓的追隨的。可謂名不正言不順。

其二:所處環境不同



劉秀,在北方起義,適時叛軍大多也在北方,南方比較安定,劉秀對北方的的環境,風土人情都很熟悉,自然戰爭更得心應手,消除了北方勢力,南方也自然歸順。



曹操,雖然和劉秀一樣政權都是在北方,但是不同的是,除了應付北方的一些零散叛軍外,最主要的是南方的東吳和西蜀,才是曹操最大的競爭對手,已經和曹操形成三分天下的態勢。東吳水路較多,西蜀群山連綿水路眾多,都是易守難攻之地,曹操一北方“旱鴨子”實在是很頭疼這兩個對手。

其三:對手強弱差異

劉秀,應對的大多是一些小勢力的叛亂者,沒有什麼實力相差無幾的對手,消滅起來相對容易。

曹操,曹操雖然手下人才眾多,但是東吳有“孫策、孫權、周瑜……等”西蜀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等”都是名動一時的謀士武將,兩方勢力實力很強,不是曹操那麼輕易能消滅的。

筆者的一點淺見

希望能幫到你


史努比行走歷史


曹操的個人能力很強,不僅能帶兵打仗,還能運籌帷幄,更能橫槊賦詩,施政治國,是一個全能型領袖。曹操在集團中的勢能和地位堪比拿破崙,是一個以個人能力撐起來的帝國。曹操當然也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但是曹操的個人能力太突出了,以至於曹操的部屬們很少有獨擋一面的軍政領袖。這種情況導致了曹操在六十多歲還要征戰沙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劉秀就不一樣了,除了在昆陽之戰中如有神助,以不滿萬的民軍大破新莽40萬大軍外,劉秀在後面的戰爭通常都是由雲臺二十八將主持的。劉秀也為此設置了很好的封賞機制,與這些功臣共享富貴,所以毛主席評價劉秀是最會做皇帝的人。劉秀穩穩地佔住了中央,通過各種政治手段,快速恢復和穩定了社會秩序,成為漢帝國的主宰者。就像哈布斯堡家族的名言,讓他們去打仗流血,我們來結婚吧。劉秀通過各種聯姻和結盟,形成了穩固的政治聯盟,這些都是劉秀在後方有充足的時間來處理的事情。


(漢光武帝劉秀)

曹操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與世家大族的矛盾一直都比較激烈,曹魏帝國最後滅亡也是因為沒有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曹操是做實事的人,重視事功,因此不分品第高低,唯才是舉,並且常年領兵出征。在晚年,曹操因為擔心朝政失控,在收降張魯後,放棄了繼續進攻蜀漢,從而就給了劉備難得三年喘息時機。當曹操再次出征漢中時,劉備已經成了氣候。

後世也多有人為曹操此舉惋惜,南朝史學家裴松之曰:“魏武后克平張魯,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能正,由不用劉曄之計,以失席捲之會。”可見當時確是一次攻擊西川的好機會。而如果曹操當時能“既得隴,復望蜀”,恐怕剛剛入川的劉備是難以招架的,若能一舉而下西蜀,恐怕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將就此打破,一舉統一全國也未可知。

(曹操成就了劉備)

劉秀也面臨過與曹操類似的處境,他是怎麼處理的呢?

東漢初年,隗囂割據隴地,公孫述割據蜀地,二人自立為王,相互勾結,光武帝劉秀和大將岑彭率軍攻破天水(今甘肅省天水市),岑彭又與偏將吳漢把隗囂包圍在西城。公孫述派兵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邦,光武帝又派蓋延、耿弁包圍之,自己因事回兵東歸。 回到洛陽後,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苦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

意思是平定隴後不應滿足,緊接南下平定蜀。囑他應在拿下隴地、漢中等地後乘勢攻取蜀地。劉秀鼓勵他乘勝前進,岑彭照此戰略而行,於是光武帝很快統一全國,成為東漢王朝的創建者。後來“既平隴,復望蜀”就演變為成語“得隴望蜀”。

(劉秀建立的東漢帝國)

曹操與劉秀相比,其實輸在了年齡。曹操後期的幾場戰爭都是因為曹操憂心自己年紀大了,要回朝走完升官嘉爵的進程,給兒子打好基礎,做好周文王,滿足於天下三分有其二,指望著他兒子一統天下。。

後趙國主石勒評價過劉邦、劉秀、曹操,他極為推崇劉邦,不大看得起劉秀,鄙視曹操,說曹操是靠著欺負孤兒寡母才得來的天下。其實這可冤枉了曹操。天下離亂,曹操的天下是自己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曹操沒有統一天下,最大的遺憾其實還是他姓曹,不姓劉,他不得不分出來一大部分精力用來防備忠心漢室的人搞叛亂,哪怕這些人的真實心思根本不是為了漢王朝。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曹操才是漢帝國最大的忠臣,而實際上,在曹操病故之後,三國才真正開始。


而知而行的歷史


給我一個鍵盤,我可以拯救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解放戰爭時期的一句話:“不是弟兄們無能,是敵人太兇殘。”對手太強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遠遠算不上主因。

在我看來曹操沒有一統天下還是因為自己太浪了,後期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爛。

人無完人,曹操雄才大略,貴為一代梟雄不假,但他也有一些小毛病。這些小毛病有時候給他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得損失。

比如他非常好色,還尤其喜歡人妻,駕駛自動擋得車子。宛城一役,他因為貪戀張繡嬸嬸的美色,逼反了張繡。不僅讓他丟盔棄甲,還損失了大將典韋。更嚴重的是他的繼承人大兒子曹昂也死於亂軍之中。

假使曹昂沒有死,那麼便不會有曹丕和曹植爭奪王位的事情了,也許楊修之類就不必死,司馬懿之類的也不會上位,他曹魏說不定可以多傳承幾代呢。

還有他殺了邊讓、孔融等文壇大儒,讓儒家學子和世家大族對他離心離德,直接把統一天下的難度提升了好幾級。

赤壁之戰,本來雙方勢力對比天壤之別,他自己作死還輕信了黃蓋的投降,導致功虧於潰。更不用說他征討馬超和漢中之戰時的慘敗。

縱觀歷史,但凡開國之君,雖然也不乏有吃大敗仗的,但像他這麼多的還真是少見。

所以說曹操不愧為一代雄主和梟雄,但確實有點被高估了,說對手太強只不過是為失敗找一個理由罷了。


歷史小跟班


我覺得各有千秋。

曹操

曹操起家僅憑數千兵馬,一路上大起大落。能夠在亂世群雄紛爭之中佔得一席之地,足以見得曹操的厲害。曹操掌握著北方北方經濟繁榮區域,而劉備則駐守蜀地,蜀地山川險峻,難以攻伐。在一個東吳,有長江天險之隔,孫氏一族,在江東經營數十年。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各佔其一,加上孫劉聯盟抗曹,想統一蜀吳非常困難。



劉秀

而劉秀,可能大家不知道,劉秀的家族勢力非常龐大,富可敵國,和曹操起步相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區別。劉秀造反前,有自己家族,和妻子陰麗華家族和一些世家大族的支持,那就是一呼百應啊。而他的對手也只有王莽,與曹操相比,他的對手都太弱了。



所以我覺得曹操比劉秀厲害。

大家好,我是蟈蟈,一名喜歡歷史的小可愛。


蟈蟈影視牆


自從中興之主漢宣帝去世後,漢朝接連出現三代昏君,社會矛盾空前尖銳,漢朝失去天命的讖語也逐漸被天下人所接受,這個時候出現了王莽,王莽的所作所為讓天下人看到了處理社會危機的可能性,因此出現幾十萬人聯名勸進的盛況。可惜的是王莽上位後的改革不僅沒有平息社會矛盾,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百姓過的更加艱難,嘯聚山林的百姓數不勝數。思漢的風潮逐漸興起,這為後來的劉姓更始政權的建立提供了輿論支持。天下人盼著更始政權可以安定社會,但是事與願違的是更始政權的主體是農民起義軍,起義軍內部派系林立,互不統屬,到達關中後四處劫掠,百姓的日子過的更苦了。這都為後來的劉秀統一天下提供了基礎,劉秀平定一方後便穩定一方,劉秀還宣傳當時的讖語,讖語中預言了劉秀稱帝這件事。這個讖語還真不是假的,王莽的好基友劉歆為了符合這條讖語還改名叫劉秀,後來反叛王莽時被殺了,所以說劉秀取天下還是佔了很多優勢。話題轉到曹操就不一樣了,曹操沒有完成天下一統的功業,後人也沒能實現,因此曹操的功業比起劉秀就差了一大截。其次曹操的政治主張是法家,什麼是法家,就是為了勝利無所不用其極,因此曹操一生殺人屠城無數,還創建了摸金校尉聚攏軍資。法家作為一種激進的變革手段,在混亂時期具有非常顯著的成效,但是耐不住漢家幾百年的威望和經學的深入人心。尤其是法家學說對世家大族的敵視讓世家大族心驚膽戰,世家大族不會允許曹操統一天下的,一旦曹操統一天下,藉助天下一統的威望對世家大族動手,世家大族不死也會重創。但是如果曹操放棄法家學說,那麼曹操死的更快,也不會建立曹魏政權。


歷史一言堂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有他的存在才是漢朝延續了近200年,他能登上皇位,是有一些僥倖在裡面,所以他不見得比曹操厲害。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曹操可稱得上是一位梟雄,不但能文能武且頗有謀略,魏蜀吳三國,最強的當初魏國,曹操之所以沒有統一天下,是因為一開始他是大漢之臣,他不敢有也不能有反叛之心,因為他不想失了民心,在當時人們的心裡,漢室才是正統其他的都是反賊,所以劉備才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來得到民心。


曹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自己一旦有了反叛之心就會失了天下,他之所以在早期受到這麼多人的擁護,也是因為他輔佐漢室江山,曹操的本事要給當時的漢室皇帝強了不知道多少,他想登上皇位,然後統一天下也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但是一開始他沒有想,曹操的對手,東吳的孫權和蜀國的劉備,這兩人論國力,論謀略均稍稍遜色於曹操,三國之中的蜀國最弱,曹操要想統一天下,可以先打敗蜀國,再慢慢的統一吳國,但是一開始這兩個國家知道自己不如曹操,所以打出聯合抗曹的旗號,兩個打一個曹操雙拳難敵四手,所以吃了一不少敗仗比如:陽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羽,割須棄袍於通關,奪船避箭於渭水。這都不算,其實曹操的最大的敗筆就是赤壁之戰。


曹操是前期和董卓袁紹抗爭,後期又和蜀國和吳國打仗,曹操的一生都在打仗,雖然勝多敗少,但是每打一次仗,就會損耗一些元氣,這些年曹操也打累了,最後也老了有心無力了。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再說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他的出身基本和劉備有些相似,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皇親國戚。但是劉秀卻做了劉備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統一天下,登基為王。所以劉秀在運氣這一點上比劉備要強了不少,劉秀起兵之後,先是以少勝多,打敗了王莽,最後又手起刀落收拾了地方的各路豪強。


總結:劉秀小時候很聰明,而且也非常的熱愛學習,他父母早晚從小跟著叔叔長大,劉秀當了皇帝之後,他特別重視人才的運用,在謀略和知識或者膽識上劉秀並不遜色於曹操,而且他比劉備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因為他最終康復了漢室,而劉備終其一生都沒有做到,劉秀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稱帝以後沒有誅殺和架空大臣的人,就憑這一點不足以說明他是一個不錯的人,劉秀稱帝之後還娶了他曾經暗戀的美人陰麗華,可以說劉秀江山美女雙豐收。


佳寧姐姐說歷史


三國時代,確實是群雄爭霸,群魔亂舞的時代。曹操能夠在這樣的時代,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而且是建立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魏國,已經證明了曹操確實是一個不世梟雄。曹操在三國領袖中,資歷其實算是最差的。至少,孫權有他的父兄給他打下來的江東,劉備前期雖然生活困苦,但是還有一個皇室的血統,被漢獻帝稱為皇叔。而曹操,因為祖父是太監,雖然其父官至太尉,但是他們家的名聲並不好,曹操進入體制內之後,沒少遭人嘲笑。曹操從一個被舉孝廉的小官一直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魏王,就證明了他的能力。




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東漢光武帝,東漢開國之君。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天下大亂,劉秀在這個時候起兵 ,經過了大大小小的戰役,不比三國時期少。西漢也是一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而且劉秀的謀略,放眼中國開國之君裡,都是最頂尖的。劉秀能夠在西漢末年,掃平所有敵人,並且在幾十年內讓東漢恢復元氣,他的能力,至少在治理國家上,要比曹操強很多 。軍事,謀略更是不差分毫。整體來說,劉秀還是要比曹操強很多。


高傲公子


曹操和劉秀都是兩個非常厲害的英雄。劉秀是在自己漢室衰弱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比劉備想要做的事情,真正的統一了天下,興復了漢室。而曹操是亂世之奸雄,一個宦官子弟能夠在亂世之中建立自己的基業,還差點就統一了天下,真的也是非常不容易。很多人認為曹操比劉秀厲害的太多了,要不是因為劉備和孫權這兩個人太強大了,都是非常厲害的英雄,曹操就真的統一了天下。


但是這個不一定是曹操比劉秀更厲害許多,結合劉秀當時的情況來講,劉秀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君王,他具備很多人都不具備的能力。就算是曹操都無法和劉秀相比的,那劉秀究竟是怎樣厲害呢?

曹操的確很厲害,但是劉秀更強

曹操是一個宦官子弟,他的父親是宦官的養子,從小就受到很多人的鄙視,但是這個也沒有改變曹操的志氣,他胸懷天下,為了天下的蒼生做了很多事情。曾經刺殺過董卓,但是最後也失敗了。自己慢慢的開始爭奪天下,然後打敗了袁紹,擁有了一個強大的勢力。卻在赤壁之戰之中,被劉備和孫權的聯軍打敗了。


但是縱觀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如果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和強大的領導力,曹操又怎麼能夠建立三國最強大的勢力呢?從這些方面上來看,曹操是比劉備孫權更加的厲害一點,他才是三國中真正的英雄。

至於劉秀,那可是比曹操更加不容易。到時候家裡父親還在的時候還好,但是9歲的時候父親已經死了,家道就衰弱了,劉秀又沒有辦法,只能靠種田來生活。但是他哥哥卻胸懷大志,想要奪得天下,一直都在破壞他們的家業,還恥笑劉秀只會種田。他哥哥起兵之後,劉秀知道天下已經大亂了,也開始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基業。很多次戰爭每次都是在劉秀的親自帶領下,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而且總是以少勝多,實在是一個打仗的奇才。是他的哥哥卻因為有威脅,被他們當時推舉的皇帝給殺了。


劉秀可是一直隱忍起來,等待時機,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取得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隻身一個人請去見皇帝。其實劉秀在暗地裡都是一直在積蓄力量,他表面的上的隱忍可是他最強大的能力。從一無所有到今天都是他自己親手打下了江山,沒有依靠其他任何人的力量。不是像司馬懿一樣篡改了曹操的江山,而是自己經歷了腥風血雨,平靜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壯大了自己的力量,這個是曹操也不能夠做到的。

曹操是亂世之奸雄,劉秀是天選之子,天子大於奸雄

很多人對於曹操的評價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是曹操終究也不能夠當皇帝。就算是曹操再怎麼厲害,他也沒有真正能夠當皇帝的實力。而劉秀最後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皇帝,從最後的結果上來看劉秀就已經贏了。很多人都以為是當時曹操的對手太強大了,那劉秀的運氣是很好的。


曹操的對手可是有劉備孫權,這些人手底下還有更多的人輔佐他們,就比如劉備手上有諸葛亮,關羽張飛,可謂是文武兼備,想要打敗劉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那這樣說劉秀就是運氣非常好嗎?

很多人認為的一件事就是劉秀和王莽的軍隊打仗的時候,明明只有一點點兵力,天上卻下起了流星雨給劉秀幫助,劉秀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而且這是一件被記錄在史書上的事情,,不過我對於這個件事情是認為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但是劉秀每一次都是有這麼好的機會嗎?


機會都是劉秀爭取來的。當時王莽可是號稱有幾十萬大軍,而劉秀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將領,率領幾千人就敢當做敢死隊,最後憑藉著這麼一點兵力,把王莽打敗了。換做曹操的話,也根本做不到這些。劉秀可是每一次都全力以赴,不顧自己的身家性命,就是要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給劉秀創造了很多的機會,最終才能夠一步步的取得勝利。

劉秀才是真正英雄也,也是曹操偶像

曹操曾經說過要網羅天下英才,要當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君主,對待人才可是非常的好。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比如是有些人想要害他,但是他依然不計前嫌,把他們收為己有,最終是一步又一步的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但是劉秀才是更厲害,曾經他手下很多人都寫了密信去投敵,就是以為劉秀打敗不了自己的敵人。結果最後劉秀反敗為勝了,並且佔領了敵人的宮殿,找到了很多的密信,但是劉秀卻一眼都沒有看,放了一把火就把它燒掉了。劉秀說這些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自己當時的實力不夠。劉秀就是這樣善待自己的手下的人,所以有很多人給他賣命。

《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

而且等到劉秀建立朝代之後,卻沒有殺過任何一個功臣,自古以來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連他的祖輩,劉邦也是這樣做的。但是他卻讓很多人過得很舒服,並且大肆的封賞他們。像這樣的君主,真的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就像曹操也是心裡非常的敬佩劉秀。很多東西都是像劉秀學習,曾經也是像這樣燒過書信,當時很多人都以為曹操打不敗袁紹,手底下有很多投敵,結果最後曹操打敗了袁紹,也效仿了劉秀。劉秀簡直就是曹操的偶像。

在你們的心目中,劉秀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歡迎在下方評論。


史研三國


我覺得都差不多。

曹操崛起於東漢末年,軍閥混戰之際,奪得天子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兗州、青州、許昌,慢慢地成為當時最大的諸侯之一,在北方,唯有袁紹能與之爭雄。當然,最後雙方在官渡大戰,曹操勝,袁紹敗,袁紹的地盤也就歸曹操所有,曹操實力大增,成為當時天下最強大的一方諸侯,佔據整個北方和中原大地,得到天下半壁江山。

不難看出,曹操能夠從眾多諸侯之中崛起,併成為最大的諸侯,不光光是靠自身才能,更主要的是,曹操手裡握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漢室天子漢獻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的詔令討伐其他諸侯,這樣一來,其他的諸侯不但不敢輕舉妄動,還得派兵協助,所以曹操才能夠慢慢地消滅北方諸侯。


之後曹操揮師南下,打算平定江南,一統天下,可偏偏曹軍都是北方人,到了江南水土不服,加之江南江河遍佈,只得水戰,而曹軍又都是旱鴨子,這就給了孫劉聯軍大好的機會,以至於赤壁打敗,退回北方,再也不敢南下征討。

劉秀,本來就是漢皇后裔,高祖劉邦的後代,當時新朝王莽政權不穩定,發生於了綠林、赤眉等眾多起義。劉秀也是這些起義隊伍的一方 ,他也有一張王牌,那就是打著光復漢室的旗子,所以其他起義隊伍也都願意跟隨著他,聯合起來,共抗王莽。昆陽之戰,劉秀以不足兩萬的兵力對戰王莽的五十五大軍,如此巨大的懸殊,想想都不可思議,但最後劉秀勝了,光復漢室。





所以曹操和劉秀,在當時的處境都差不多,都是在混戰中崛起,都有強勁的對手,都經過決定性的戰役,官渡之戰和昆陽之戰。但曹操沒能像劉秀一樣,統一天下,主要是劉秀的身份比曹操好。

以上是我的觀點,列為有何看法,盡情評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