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大剧《琅琊榜》堪称是国产电视剧中的经典之作,难得一见的古装大戏,“沉稳的传奇,飘逸的正剧”的判语得到广泛认可。

剧组在细节上的考究和茶具上的“变态”求精获得了网友们的称赞。

《琅琊榜》里的喝茶细节,尽管有瑕疵,但看在剧组带着满满的诚意,对剧情完美的追求,磅礴大气又古韵悠悠的画面,秒杀五毛钱特效,拯救了我们的眼球和大脑的份儿上,挥挥手原谅他们了。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据说很多人最近都得了一种不看琅琊榜就会茶不思饭不想的病。

故事虽然时间架空,但隐约透着魏晋南北朝的影子。南北朝时期,茶水的制作方式已有“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和放上葱、姜、桂等原料在锅中煎煮的两种方式;茶道文化已初露端倪。与此同时,茶树的种植栽培也随之推进到整个扬子江流域,甚至更为向南的一些地区,茶业作为一种经济成分已纳入南部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之中。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茶和泡茶

虽然苏苏在剧中一直在喝茶,但并没说明他在喝什么茶,到第42集终于提到了茶名。当时,内廷司黄主司去给已经高升为贵妃的静妃送春茶,静妃的侍女却说:娘娘炮制花茶,一向只用峨嵋毛峰,别的青绿茶都不用,更别说这武夷茶了。

剧中,无论是苏苏和靖王喝茶,还是与京城二少喝茶,所用的器皿都是一把茶壶,配两三个饮杯。在第35集中,言侯与夏江谈话时,出现了泡茶的场景。言侯泡茶,先打开壶盖,注入铁壶中的开水,摇晃茶壶,再分茶、品饮。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铁壶及茶具

剧中出现的铁壶造型。虽然日本铁壶是从中国的铁釜演变而来,但现在流行的器型是日本人在400年前改良而成的,加了壶嘴和把手,约200年前,龙文堂、龟文堂、金寿堂等牛逼堂号才出现,传到现在,也是有断代的,并不一直生产。然而,造型古朴,沧桑,雄浑的铁壶,它本身散发的古典韵味,却与整个剧所营造的年大氛围恰到好处。在炭炉上放个铁壶烧水,确实颇具文化气息。

在缕缕沸腾的壶身中,梅长苏运筹帷幄,明辨是非,搅动一番朝堂风云,看得人拍案叫绝。

剧中喝茶的场景不少,尤其是体弱多病的男主角梅长苏多半时间都在他的书房拥裘半靠、围炉喝茶,剧中其他人物如言侯、静妃等也有喝茶,综合起来,剧中所用茶具大致分两类,即铁质茶具(也就是铁壶了)和陶瓷茶具。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江湖茶约剧情

在这样的一个春节刚刚过后的几天,郊外寒钟观里,一间净室,一个炭火通红的火炉,一把沸腾的铁壶,一套青釉的茶具,暖融融的屋内,两个老朋友,就这样喝着茶,缓缓的说着旧日的一些事情...这一幕,是言候约见夏江,为解救卫峥创造机会,通过茶壶开水翻滚表现剧中的强烈对抗,十分经典。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近几天追了这部剧,发现喝茶场景颇多,废话不说,直接上图!回忆刚过,入镜的便是琅邪阁少阁主的书童在煮茶,看那铁壶是不是还是很有讲究的。

透过《琅琊榜》,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文化

上面是不是古代的风炉啊,哈哈...

梅长苏以林殊的身份战死沙场,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是崩溃的,《琅琊榜》霸占话题榜多日,每次到聊天的环节,它必出现,它就是茶具。有铁壶、龙泉青瓷茶具、托盘碳炉等等。不知是编剧很爱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捏,还是很喜欢喝茶呢;还是很喜欢搜集(许氏茶艺)茶具呢;还是导演也喜欢喝茶呢,不管怎么样,爱茶的,爱用茶具的人,就是爱生活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