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汕特别合作区”飞地经济不是优先把惠州加入变成“深惠特别合作区”?

火星牛仔有话说


1

大局已定,深圳第11区呼之欲出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22日在当地一场论坛上表示,深圳将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内所有居民也将转成深圳户籍。

上述论坛是指,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论坛。

王立新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引擎,深圳有很多发展机遇,比如说深汕特别合作区。“我们正在规划一条专线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这在国内还是比较罕见的。我们叫飞地经济。这个地方的居民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2

深汕已定,惠州从边缘走向中心

深汕已定,之间的惠州区域何去何从?很多人为惠州担忧,大呼惠州被遗忘了!

468平方公里的深汕合作区己划归深圳管理,夹在两地之间的大亚湾也会否嫁入深圳豪门?!据说,己有深惠合作区提案。

换个思路,站在新的大深圳版图前,按照跷跷板原理,支点就在坪山大亚湾,深汕已定,惠州从深圳边缘走向深圳中心。

作为特别合作区,所惠及的城市必然会受到政策更多的倾斜和优惠。

◇ 对于深圳:实现了一次打破行政壁垒的合作,且完全由自己主导;跨地域合作,突破了当前发展难题土地问题;牵手莞惠,坐拥特别合作区,深圳的辐射能力不断在扩大。

◇ 对于汕尾:打破了政策距离障碍,可以加快带动汕尾发展,以强带弱。

◇ 对于惠州:从深圳到汕尾,夹在中间的惠州成为向东进军的风口之处,优势不言而喻。不仅全面对接东进战略,更乘粤港澳大湾区之势,各方资源汇聚,实力不容小觑。

交通路网升级,演绎城市新速度

预计到2020年后,惠州将形成“3条高铁线路+9座高铁站点”的路网布局,实现到深圳繁华处“1小时”生活圈。其中厦深高铁和广汕高铁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通道上不可替代的两条交通大动脉,这也奠定了惠州在深圳向东发展路线上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惠州机场作为深圳第二机场,承接大量深圳机场溢出航班。截止今年11月,航线网络已经覆盖的我国多个地区。未来,深圳机场成为国际性航空枢纽,惠州机场作为区域重要航空枢纽的作用更加突出。

深汕、惠州,未来还将发生什么?

深汕合作区居民户口的变更,带来了更大的猜想:未来,还会有更大的举措吗?

猜想归猜想,让我们回到现实。

深汕合作区的性质显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土地价值、不动产的价值也将全面重估。由于未来会有新的专线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和合作区,沿线经过的深圳坪山、大鹏,以及惠州惠阳、大亚湾、惠东县,无疑也将显著受益,其土地价值也都有提升。

事实上,整个惠州的南部区域已经是深圳人的新家园,这个区域商品房大部分被深圳人买走了。2018年以来,这个区域开始引起全国的关注,大量的资金和人口开始涌入。

深圳的东进以及惠州南部的崛起,事实上已经成为全国性资金推动的经济现象。深汕合作区的新利好,将进一步强化这种态势。


利澳


老家惠州惠东。

20年前,当我还很小时,就已经听到亲戚朋友(有些在政府部门上班)在说,深汕高速以南,会划给深圳,后来知道,具体指稔平半岛。

深圳很早就意识到其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蛇口那边也一直在填海造地,但环保,造地成本,以及造地规模,都有限,唯一出路是向周边要,深圳周边有哪些城市?

陆地接壤的有,东莞,惠州,香港。隔水相望有,中山,珠海,澳门,广州。

东莞,中山,珠海,本身也没比深圳大得了多少(甚至比深还小),珠海前段时间,划出横琴区域,“借”给了澳门,由澳门直接管理了,东莞中山都是当年由县升地级市,“有镇无县区”,各镇发展程度高,工厂密集,土地供应也是非常紧张。广州的南沙,广州自贸区所在地,最近海的区,且为“某大家族”势力范围。香港作为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土地问题比深圳更严峻。

那就剩下惠州了。

惠州面积是深圳将近8倍,人口400+万,深圳1100万(实际管理人口可能超过2500万),2018年GDP排广东省第五,约为4100亿元(深圳24000多亿)。可以讲,发展程度相对低很多,且土地面积大,为珠三角面积最大市。

与深圳接壤的有惠阳(含大亚湾),而惠东隔大亚湾相望。因惠阳接壤龙岗区,近来开始大力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深圳“腾笼换鸟”政策,大批工厂搬到惠阳,大亚湾有石化工业,为惠州的工业重镇,而惠东,中国女鞋之都,仅黄埔吉隆两镇,女鞋畅销60+国家,巽寮湾与双月湾,海滨渡假区,夏季吸引上百万周边城市人口来度假消费,可以讲,惠阳惠东两区县,是惠州重要GDP与税收贡献地,若失此二地,惠州马上从珠三角第五,跌至包尾,甚至“被脱离”珠三角,因此,深圳一直有想法,且有向中央“表达”过,但从改革开放以,原东莞县(现东莞市)宝安县(现深圳市)即从惠州脱离,且目前发展大大好过惠州,如果再拿走惠阳惠东两处,惠州就不好过了。

所以,汕尾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受害者”,当然,对于那四个镇的居民,当然是大好事。汕尾几乎广东包尾,沿海城市,却建设程度非常低,人均GDP落后全国平均线,深汕合作区,即有增大深圳“领土”亦有“帮扶”省兄弟城市之意。

但亦并非一帆风顺,合作区成立的头几年,“两市共管”,使合作区一直没有任何进展,直到2018年12月,中央明确政策,由深圳主导,才开始有大肆报导。

以上为手机打字,请键盘侠们手下留情。




我感觉呢个Moment要爆


何为飞地?就是要跨过周边的区域进入到一块新的区域。“深汕特别合作区”就是在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一片新的施展空间,承接深圳产业的新基地,同时与地方共同管理,分享税收和GDP。

可假如把惠州纳入到“深惠特别合作区”,那就不叫飞地,而是同城化或一体化。

因此,深圳与惠州的合作倾向于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道路,而不是所谓的“深惠特别合作区”。

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就是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北有雄安,南有汕尾,中间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同样也是急需一片处女地,用于上海的空间拓展。可惜迟迟不见踪影,着实有些匪你所思。

而目前全国300多个地级市中,土地及其紧张的也只要北京、上海和深圳。即便一线城市的广州也是被列入自身拥有可开发土地的城市范畴,其他的城市土地资源更加充裕,未来30年的城镇化过程中足以满足人口和产业的聚集需要。其他城市想要飞地也不过是要一份噱头,根本没有必要。

还有就是香港也是寸土寸金,如今的开发密度也只有25%。但香港土地自由化,港府要想征用及其困难,而且成本奇高。因此,最近提出向内地申请飞地。

深圳飞地经济为什么不选惠州?

如果北京选廊坊为飞地,那就不叫飞地,可能就叫一体化了。在选择周边城市合作中,更多的是一种碾压式的发展,从产业、居住、交通等等与核心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阶梯式的发展模式。

比如惠州根本就不需要拿出大批土地跟深圳合作,深圳经济自然会辐射到惠州个个区域。合作的结果等于把一块蛋糕白白地送一半给人家。

可"深汕特别合作区"就不一样,汕尾距离深圳达到了130公里,深圳的城市辐射范围在深圳总体规划中也明确,半径在50公里上下。汕尾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深圳的腹地,只能成为辐射地。

深汕合作等于在汕尾建设一块新高地,从交通便捷、产业转移等方面深圳也都可以接受的距离。这种合作才是一种双赢的合作,飞地不仅为汕尾提供了一个质的飞跃,也为深圳产业转移提供一个深圳自由施展的新平台。

飞地以后在一些省会城市或二线城市中继续出现,但这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由于土地紧张而投入的飞地。那不过是为一些低端产业、污染企业、城市扩张等产业转移提供一个可以继续掌控的区域。


鞅论财经


这个问题从四方角度考虑即可,分别是深圳、被划区域、被划区域原所属政府、广东省。

深圳,肯定希望并入离自己越近的区域越好,更容易在已有市域面积扩容,相关企业、产业转移也更方便。最好是相邻的东莞、惠州。

被划区域,相信珠三角相关区域都不抵触被深圳并入。原有地级市区、县、镇变为深圳新区,政治位置不下降,经济发展潜力猛增。

但另两方考虑角度就不一样了,甚至完全相反。

拿惠州来说,把自己最靠近深圳,也最受益深圳辐射经济较好的区域划入深圳后,整个市GDP下降明显,市府政治地位下降。汕尾就不同了,被并入区域本来就发展不好,甚至说经济地位上可有可无。深圳建设好这块区域后,自身成为临深城市,达到惠州相同的高度。

最后看下广东省,对比广州的不断扩张面积,深圳甚至有被打压的感觉。这也不能怪省府耍小心思,毕竟省内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深圳作为特区、计划单列市,财政还不上交省府。越是较发达区域划入深圳,自己的短期税收不增反降。省府一直希望汕头带动粤东北经济,虽然同是特区,但汕头发展还是很不理想。汕头自身很难发展,让有成功经验的深圳去汕头附近的汕尾管理发展一块土地,说不定可以搞好。搞好后,不单纯惠州是临深,汕尾也是临深,再带动整个粤东北发展。

基于以上四方考虑综合来看,汕尾分出去一些地方给深圳发展,于深圳、汕尾、省府都是有利的。但若并入惠州一些地方,深圳肯定愿意,但对惠州、省府来说,短期影响过大。

多说两句,省府想以珠三角为中心大脑,汕头、湛江(副中心城市)为翅膀支点,让整个省域经济腾飞。目前看起来,湛江及周边还是缺少类似深汕合作区一类的有效举措。有效举措已经不是最初简单的先修路或者喊口号了,需要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及优惠。

春节期间环珠三角自驾,感慨珠江西岸(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交通的便捷,高速甚至修的比珠江东岸(广州-东莞-深圳)还好。可惜修好路,但西岸车远比东岸要少,这也是一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省府有意偏向西岸,但不可做的过于极端(港珠澳大桥珠海到香港,其实也就是广州新增从西岸到香港通路,还不带深圳玩),否则窝里斗、好钢没用到刀刃上,最后搞得长处不够长,短板也补不起来。

欢迎关注【志图南】,“懂科技,有逻辑”。谢谢!



志图南


二月十八号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从纲要可以看出,对广州的重视远远超过深圳,可见在起草纲要时,广东省的意见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他们要维护广州和其他城市的利益。而八月十八号出台的关于深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示范区的文件,则显示了中央对广东、广州与深圳关系的重新定位,这一次应是中央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看出该文件的一些观点,完全超出了广东省的一些狭隘的观点,是中央以全国为背景,甚至以世界为背景提出的高大上的观点。其中,关于深莞惠联动发展的提出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毕竟前景还不是非常明朗,经过几年实践后,有可能深莞惠合并(这可以为深圳成为先进示范区及世界经济中心提供必要的空间,因为深圳现在的开发强度已接近极限,甚至要比香港高出一倍多。),或广州和深圳将这两个市分割(这可能是广州所期望的方案)。

至于深汕区只是利用深圳产业的溢出及先进的管理理念拉动一下落后的汕尾地区,暂时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太多的别的意思。


冯守平82419


深汕合作区的成立除了因为深圳缺地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帮扶”汕尾发展经济之意,汕尾虽然是沿海城市,但却是广东经济最落后的城市之一,GDP常年全省倒数第二,省内发达城市对口帮扶落后城市,很多珠三角城市都在做。因此选择与汕尾共建特别合作区,也有帮扶汕尾发展经济的因素。



“飞地经济”本来就是要跨过周边的区域进入到一块新的区域,惠州与深圳毗邻,如果两市搞一个“特别合作区”就不是飞地经济了,而且惠州临深区域已经有一定的开发程度,深汕合作区则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能够更好的按照深圳的意愿进行规划发展。目前与深圳接壤的东莞和惠州,正以另外一种合作方式发展,即以都市圈的方式发展,因此不需成立合作区。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但面积只有5.6万平方公里,尤其是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面积只有广州的1/4,上海的1/3,北京的1/8,可谓寸土寸金,深圳想要兼并周边地区,可能性是比较低的。与深圳毗邻的东莞,面积本身也不大,土地同样紧缺;而惠州虽然是珠三角面积最大的城市,但与深圳毗邻的大亚湾一带,是国家级开发区,如果要调整区划给深圳,不是广东省单独做主的。而且要知道,深圳是计划单列市,财政不上交广东,大亚湾也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的财政金矿,同时惠州这些年在开发大亚湾上投入了不少资金,想要把它白白“送给”深圳,惠州乃至广东省基本上不会同意。因此发展“飞地经济”,不失为一直好的途经。


锦绣中源


1 深圳和汕头(汕尾原先归属汕头)是改革开放画的两个圈,两个城市都市特区经济发展模式,两座城市是强强联合。惠州对于深圳而言,是老大带小弟一起混,是一个可以作为未来赋能和缓冲的城市,东莞,惠州,中山这些城市都在深圳的溢出效应范围里,这几年最明显的是中山在深中通道下,中山的发展和未来投资都多了很多。

2深汕特别合作区和深惠城市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维度。惠州作为深圳的缓冲地带,随着深圳走高精尖路线,金融,高科技,服务业发展越来越迅猛,其他中低端产业是需要进行转移的,那么东莞和惠州就是这些产业的一个承接地,华为把部分工程搬迁至东莞松山湖就是一种产业的转移和延伸。惠州未来也会承接深圳部分产能发展需求。

3深汕合作区,是合作互补发展,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资源交换。共同进步。这个合作区可以说有种特区经济的味道,享受着更多政策优惠和开放式管理,汕尾原先是属于汕头管后来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分了出来,为什么是汕尾不是惠州,因为汕尾自古以来就是渔业和港口贸易发达的地区,商旅云集。而且也有小香港的称呼,在汕尾西部设立4个小镇,作为行政区经济部分,也是连接珠三角和西部海峡经济圈,作为一个产业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实验基地


鑫财经


惠阳(含霞涌,澳头两重镇及现在的西区街道)一直是惠州的主要经济命脉之一,如果失了惠阳大亚湾,惠州可能将连汕头都不如,惠城就是拿他们的钱建设起来的,而且感觉惠阳被打压的灰常惨,无论是行政权力,或者土地面积,资源政策上面,惠阳好像已经被迫到了发展瓶颈,主城区,道路又小又挤,设施又老又旧,没钱扩路,只得把绿化清掉,解一解燃眉之急。感觉惠阳无路可退,只有往惠南大道转移,也就是现在的叶挺大道,西区属大亚湾得,爱民路就是分界线,秋长跟三和又是工业区,难搞啊


巴烈冬


深汕合作区为什么跃过紧邻深圳盐田的大亚湾,惠阳和惠东,而舍近求远选一个汕尾的不毛之地去发展飞地经济?从地理区域分布看,自古打仗,攻城拔寨,必先圈其关卡,困其首尾而攻之!

从深圳盐田大鹏湾一一大亚湾惠阳一一惠东亚婆角一深汕合作区,沿海岸线一路向东,可视为一个沿海经济带。飞地汕尾,建立由深圳直管的首尾呼应,东西同带动,大亚湾惠阳+惠东必将东风阵阵,随风而起,红利外溢效应突出,必将首尾共进,形成合力推动整条海岸线的全面崛起,这是一盘布局长远的明棋。若深圳直辖,必要扩容,那么这四个点必连成一线,终将成为深圳东进战略的首攻之地,毫无疑问地被深圳收入麾下,届时将再无飞地一说,整个大亚湾,淡水,惠东,深汕合作区直接改称‘’深圳东新区‘’,已是指日开待,目前看来已跃然纸上!


逝去的明信片


深圳地少人多,发展外溢是必然,扩容肯定会优先考虑东莞惠州等临深地区,但是临深地区肯定会有相应的临深红利,毕竟惠州和东莞会有自身的考虑,这些临深红利会给各自的城市或当政者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会考虑把肥肉割出去的,退了求其次,汕尾经济一直在广东省垫底,但本身有具有一定的优势,山水兼具,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式粤东发展的桥头堡,同时汕尾具有优良的深水海港,一带一路走出去非常之方便,兼具了海陆空的汕尾、临深的优势,政府的优惠政策,所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