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變水塘 荒坡變梯田 萊西市 南墅鎮土地整理提升山區群眾土地利用率

礦坑變水塘 荒坡變梯田 萊西市  南墅鎮土地整理提升山區群眾土地利用率

站在萊西市南墅鎮石廟村北側荒山最高處環顧,四周幾處荒坡已變成平整有序、錯落有致的梯田,半山腰處,隨著一聲聲轟響,挖掘機正進行著將散地整理成一整片大田的機械作業。一處處飛沙走石、土地貧瘠的荒坡正逐漸變成土壤肥沃、水源豐沛的梯田。今秋,南墅鎮開展的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這裡是南墅鎮石廟村,該村以山地為主,耕地面積較少。”據南墅鎮礦辦主任張利憲介紹,眼前,這片荒山整理出的農用地是南墅鎮2019年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項目,項目總預算約為55000萬元。整理前,這片土地中耕地很少,大部分為荒山、林果地,通過整理,可新增耕地8000多畝,該項目於2019年7月開工,設計工程工期到明年4月。

  南墅鎮多為山地丘陵地形,耕地細碎化、水源不暢、路面窄等問題制約了農業發展,農民種田機械化難度大,一些交通不便的土地被撂荒。為了打破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助推農村產業發展,2019年,市政府與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南墅鎮部分區域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南墅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與五礦地科萊西分公司共同對南墅鎮後備耕地資源進行了調查研究論證,並開展規劃設計與施工組織,將相對集中連片的石廟村、東館村等28個村的6萬多畝的土地整理成標準農田。

“我們除了對山地進行開荒、碎石再回填土壤,將石山變成沃土,還完善了修建田間道41.1公里、生產道127.4公里,整修水塘28座。此外,因地制宜,將山間廢舊礦坑重新修整,變成蓄水平塘,解決灌溉難題。通過一番土地整理,土地利用率顯著提高,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水到渠成。”五礦地科萊西分公司項目經理張成學介紹。

  土地整理還為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前,我們想引導村民發展設施農業,但都因交通、水利等各方面條件不達標而望田興嘆,如今,這些土地被整理成農田了,我們將抓住這一契機,種植高優品種作物,實現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讓項目區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石廟村村黨支部書記趙庶華介紹了他日後的工作思路。

  “土地整理還‘整理’掉了許多村民矛盾!”石廟村村支部書記趙庶華說。原來,土地整理前,兩家村民的土地均有許多邊角地,村民各種各的,一人種一樣作物,因為作物遮擋以及道路、灌溉等原因引發的矛盾時有發生,導致鄰里不和睦。現在好了,地整平了,路通了、水暢了,矛盾自然消除了,民心也順了。

  通過項目整理,昔日交通不便、高低不平的荒山,如今呈現了梯田成方、道路相通、溝渠相連,基礎設施相對齊全的基本農田格局,項目區村民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