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誰過得最幸福、最後各自的結局怎麼樣了?

Cats貓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個人是舉世公認的,她們的故事也被無數的文人騷客傳唱。

這四人容貌雖然都是一樣的驚豔,但結局並不是完全相同。有善終,也有慘死,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四人最後的命運。

西施的命運



西施是浙江諸暨人,此女子的美貌非常,傳說能讓水裡的魚自沉水中,所以就有了“沉魚”的說法。

西施是越國人,曾因為絕色的容顏被越王選進了宮中。為了能攻克吳國,越王勾踐把西施送到了吳王夫差那裡。

西施在吳國的日子很順暢,很快就把吳王夫差迷惑得忘了“東西”。吳王夫差,也漸漸被“眾叛親離”,整個吳國一路直下,與“強盛”兩個字自此分離。

而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看到在西施地影響下,吳國被整得雞飛狗跳,亂作一團,於是派出精兵,就此滅了吳國。

關於西施的去向,有兩種最為廣泛的傳說:一說被吳人沉入水中,去和魚搭伴去了;一說和范蠡雙宿雙飛,隱居過日子去了。

如果是後者,那西施的的人生就堪稱完美了。

嫁入塞外的王昭君日子不錯



王昭君的美是另外一種美,由於她後來嫁到了塞外,於是就有了“美貌讓大雁掉落於地下”的傳說,這就是“落雁”的由來。看來這個大雁是個公的,不僅是個公的,而且很好色。

王昭君是西漢人,本來是因為選美入的宮,據說因為沒有討好畫師毛延壽,因而被毛延壽在畫上做了手腳,導致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寵幸。

當南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西漢時,自請為婿,這讓漢元帝為難,自己的女兒好在漢元帝是捨不得的,最後在無奈之下,他讓王昭君假裝公主嫁到了塞外。

王昭君嫁過去後,兩人的關係還算和睦,後來生了一個兒子。但是,不巧,嫁過去才兩年,老單于去世了,大兒子接了位置,同時接手了自己的小媽。

這次兩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又生下了兩位公主。但這個單于也是短命的鬼,年紀輕輕又走了閻王殿。於是,王昭君很痛苦,這次沒有再嫁。兩年後,王昭君病逝,享年34歲。

王昭君的一生還算順暢,除了嫁到了塞外,其它一切都好。

貂蟬的人生



貂蟬是四大美女中,比較特別的的人,她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那我們在這裡只談演義。

說起貂蟬的美貌,世人皆讚歎不已,據說能讓月亮羞愧得沒有了光芒,從此就有了“閉月”的說法。

喜歡貂蟬的人很多,董卓、呂布都是,據說關羽和曹操對貂蟬也都感了興趣。

貂蟬最突出的故事,就是設計讓董卓、呂布互相殘殺。因為最後呂布勝了,貂蟬就此跟定了呂布。但悲催的是,沒幾年,呂布被曹操捉了,然後被射殺,而貂蟬自此就沒有了消息,有的說呂布死後貂蟬被殺,也有說呂布死後貂蟬流落民間。

這是演義,小說裡又沒有交代,所以這個無法考證。

楊玉環的災難



楊玉環的悲哀在於,先是嫁了壽王李瑁,後來被唐玄宗李隆基橫刀奪愛,搶了兒媳婦。楊玉環的美是另外一種美,這種美可以讓盛開的花朵,因為害羞而閉合,此所謂“羞花”也。

嫁了唐玄宗後,楊玉環享盡了榮華富貴,得到了李隆基地萬千寵愛。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由於楊玉環和安祿山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因此在逃亡途中,唐玄宗在將士們的壓力下,賜了楊玉環自盡。可惜,一代美女,就此香消玉損。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感覺王昭君結局最好一些,而楊玉環的命運最為悲慘,至於西施,無法確定她的結局,因為失去了下落和蹤影,而貂蟬的命運隨呂布衰落的可能最大。


藍風破曉


古代四大美女是貂蟬、西施、楊貴妃、王昭君,貂蟬,我們不管她是否虛構,就一起分析了!

我們先來看貂蟬,她的基本經歷就是:將門之後家破人亡——被王允收留——被董卓玷汙——和呂布成親——自殺!


可以看出,最幸福的時候是被王允收留做義父的時候和嫁給呂布的那段時光,但總體而言還是比較悲慘的人生!

再來看西施,她的基本經歷是:出生普通人家——與范蠡相戀——被獻給吳王夫差——自殺或者被吳國處死(這兩個說法比較多


總體來看,最幸福的時候就是無憂無慮的小時候,范蠡跟她相愛也只是一種利用,雖有真情,卻有私心,而最終的結局更多是死了,而不是被范蠡帶走,因為古代女子講究貞烈,不太可能存活下來,這麼一看,比貂蟬還慘,最起碼貂蟬得到了真愛!

再看楊貴妃,基本經歷:出生宦門世家——侍奉唐玄宗之子——侍奉唐玄宗——自殺!


總體來看,楊貴妃一生還是過得比較滋潤的,雖有不倫的時刻,但總體還是受盡萬千寵愛,可謂是上天的寵兒,雖然最後自縊而死,但也算是一段波瀾壯闊的人生了!

最後來看王昭君,基本經歷:宮女——昭君出塞遠嫁匈奴——再嫁呼韓邪單于之子——壽終正寢!

總體來看,唯一比較難以接收到就是王昭君一生服侍了一對父子,但這從側面來說,她在匈奴其實過的不錯!

大家好,我是七夜說歷史,喜歡本文的請點贊+關注哈!


七夜侃歷史


“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被用以形容女子相貌之絕美,引人遐想,而這詞源自四位美人,西施浣紗沉魚,昭君琵琶落雁,貂蟬行路閉月,玉環觀景羞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卻美而不同,結局也不同。

四大美女生生憑著美貌在歷史中留下了一抹瑰麗的色彩,但她們卻不是僅僅因為美貌而留名,她們的美貌、智慧、堅韌都是她們的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她們是改變歷史流向的那陣風兒。

回顧四大美女的人生歷程,回看故事結局,來評評四位齊名的絕世佳人,誰的人生是幸福的。

美能沉魚的西施美人

生於先秦亂世,於男人是爭名奪利的名利場,於女人卻是淪為棋子玩物的修羅場。

關於西施的前半生美貌光環加持獲譽,但後半生卻因美貌被男人玩弄於鼓掌之中,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與范蠡相識相戀,卻被愛人送到吳王的身邊,美人計十分成功,吳國傾倒趙王崛起。



西施美人的開端讓女人豔羨,但結局卻談不上幸福,紅顏薄命,史載其為自殺或是與范蠡歸隱,而後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無論是哪種,她都已經被愛人親手放棄,於她而言,美貌都是禍非福。

音能落雁的昭君美人

一曲昭君出塞響徹千古,哀婉不絕,鴻雁聽之都忘了南飛,王昭君身為女兒身,出身不顯,沒為宮女。

但她擁有著凡俗女子不一樣的果敢勇氣,主動和親,遠嫁匈奴,為大漢帶來了五十多年的太平盛世,真真應了那句“誰言女子不如郎”。

可昭君美人是否幸福卻是難說,雖然被故國歌頌,為匈奴禮遇,但身為一個接受傳統儒家思想洗禮的女子,卻身伺三代單于,最後身死異國,芳魂難歸。

貌能閉月的貂蟬美人

身處三國,爾虞我詐,誰能獨善其身。

貂蟬美人不過是男人們政治鬥爭中的棋子罷了。養父王允所養,實則為其反間計中的一環,被董卓看中玷汙,又設計引誘呂布,讓他們二人反目成仇。

以身飼狼,沒有人問過她是否願意,政治者只關心大局,又有誰曾關心過她。棋局已成,貂蟬美人成了棄子,結局不過是流落民間,再無人關注罷了。

顏能羞花的玉環美人

長恨歌猶在耳盤桓,縱目望去,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美人都是空,寫的就是楊貴妃美人的好顏色。



入宮飽受唐皇寵愛,華清池的瑰麗,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寵愛,從此君王不早朝的任性,都是源自楊玉環大美人。

但她有過一個男人給過全部的愛,全部的寵,有過一個帝王為她曾奮不顧身,愛美人不愛江山,風光一生。

雖被罵之禍水殃國,縱然身死馬嵬坡,何懼之有?心中有愛,身赴黃泉亦是幸福的。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處在不同的時代互不相識,卻因美貌而齊名歷史,我們無法親睹其風采孰高孰低,但較之結局幸福卻是楊貴妃小姐姐最為肆意,其他三位的男人都因為野心政治放棄她們,只有唐玄宗願為楊貴妃用江山做賭,能有此一遭,足矣!


小小嬴政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誰過得最幸福、最後各自的結局怎麼樣了?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哪個的結局是最好的呢?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也正是這大美女,誕生了很多美妙的詩文詞章。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就是形容她們四個的。我們知道,四大美女長相肯定是不會差的了,而讓她們揚名天下的並不單單長得漂亮,而是她們在歷史上都是有歷史典故的,對歷史有一定影響或者貢獻的,與其說四大美女因美貌而得名,不如說因對政治有一定影響而史上留名更確切一點。女子在古代一直都是卑微的存在,在以前的戰爭中被作為戰利品送給下屬,政治鬥爭中則用女子和親等方式,而如四大美女般風華絕代的女子,更是被世人冠上了“紅顏禍水,魅惑君主”等稱號,對於他們還說,許多時候都不如普通人家的女子活的那麼自由灑脫,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

女性在古代本身地位就低,很多時候都是作為附屬品而存在,戰爭中作為戰利品,政治鬥爭中作為犧牲品,被勝利者送來送去,而風華絕代的女性則更悲慘,很多時候都被當做紅顏禍水來看待,上天給的好皮囊卻成為了她們生存的累贅。如果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古代中國四大美女都沒有幸福可言,她們甚至不如一個鄉野村婦,平平淡淡過完自己的一生,和丈夫相敬如賓,在家相夫教子,過著男耕女織的傳統生活,這恐怕是楊貴妃等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生活雖然待她們很殘酷,但她們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我們以朝代為順序,具體說一下。西施很美,常在江邊浣紗。成語東施效顰就是因她而生成的。吳國滅亡後,西施最終結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則說,西施被越王勾踐裝在麻袋中,親自沉入江中賜死。一則說,同西施很好的范蠡掛印而去,不再入仕,攜著美麗西施泛舟西湖,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天下之士,莫非王土,越王勾踐怎麼會輕易放過他倆?可能是一個美好意願而已。

只論結局,不論過程,我認為是西施最好,和范蠡泛舟西湖,浪跡天涯,未嘗不比圈在政治漩渦中無法自保的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功成身退,急流勇退,人民感激她,君王懷念她;貂蟬去向雖不明瞭,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即使沒有和呂布一起被殺,亂世之中,一名弱女子又怎麼能安享天年呢?嘆哉!昭君,當年的出塞,也是紅顏一朝難自棄的無奈之舉,可是,抵禦塞外寒風、伺候三代單于就那麼容易嗎?受過正統儒家教育的她,嫁給自己的兒子和孫子時,內心有沒有滴血?哀哉!楊貴妃,一時榮耀,盛衰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先嫁兒子,再嫁父親不是她能選擇的,馬嵬坡下也是不容她說話的,盛唐轉衰,黎民塗炭,甚至丟失中亞的罪責還要算到她的頭上去,活著身不由己,死後己不由身悲哉!


陌清風娛樂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其中貂蟬是三國演義裡的人物,所以就剩下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


西施本是越國之女,因為吳越交戰,越國失敗,越王勾踐也被迫到吳國為奴,後來越國通過用美人計,進獻西施,迷惑吳王夫差,導致吳王夫差貪圖美色,荒廢政事,讓夫差和伍子胥徹底君臣失和,使吳國也一步步的走向滅亡。

而西施的結局有三種說法,一是和范蠡歸隱、泛舟湖上,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二是自己投江而死。三是被吳國人投江而死。

王昭君是西漢時期之人,王昭君的出塞讓漢匈之間出現了長達五十年的太平局面,讓漢匈兩方的百姓過上了幾十年的太平之年。

因為王昭君的出塞,所以王昭君也受到後世的推崇,也得到了歷史的好評,同時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霍去病。


不過王昭君嫁到匈奴,過得並不怎麼好,匈奴人和漢朝人習慣不同,因此在其夫呼韓邪死後,按照匈奴的習慣,只得改嫁。

再到後來,大漢和匈奴之間開始有矛盾衝突,王昭君眼看自己出塞和親帶來的和平局面就要毀於一旦,她在憂鬱成疾之下,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楊玉環是唐朝之人,本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壽王之妃,後來李隆基先讓楊玉環出家,而後封楊玉環為貴妃,楊玉環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寵愛。

李隆基不僅寵愛楊玉環,他愛屋及烏,大力封賞楊玉環的家族,同時重用楊國忠。後來在安史之亂後,李隆基在出走蜀地的時候,在路上軍士發生譁變,軍士殺死楊國忠,並且還要殺了楊玉環。李隆基當時雖然不願楊玉環死,但那時李隆基也沒有辦法,最終楊玉環被賜死。


那西施、王昭君和楊玉環,她們誰最幸福呢?

其實她們的命運都牽扯到當時的政局,一旦牽扯上了政局,就註定命運坎坷,而西施的結果有三種說法。若以西施最終和范蠡歸隱泛舟湖上的這個說法來看,西施和范蠡有情人終成眷屬,那西施就是她們之中最幸福之人了。


中孚鑑


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

西施

我們先來看位居榜首的西施,她出身低微,後與范蠡相愛,最後被獻給吳王。

西施既要讓夫差沉迷女色,還要刺探吳國軍事秘密,儼然是一個女特工。經過多年的訓練,她已不是那個單純的少女,在艱難的情況也能從容面對。她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卻也揹負了亡國禍水的罵名。

關於西施的結局,有六種說法:愧疚自縊、被范蠡帶走、被范蠡沉湖、被吳人沉江、被勾踐沉江說被越後沉江。

西施歸國後,到底去哪了?與范蠡一起走向了愛情,還是走向了墳墓?最大的可能性應該是走向了墳墓,因為史學專家考證過西施與范蠡不可能有那麼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史書上也並無此二人相愛的相關記載。<strong>

王昭君

王昭君出生於平民之家,後進宮當宮女,後遠嫁匈奴。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後,再嫁呼韓邪單于之子,最後壽終正寢。

總的來說,王昭君還是比較幸福的,即使遠嫁匈奴,兩任丈夫對王昭君十分憐愛,夫妻生活十分恩愛甜蜜。

戰事再起,眼看自己創造的和平歲月毀於一旦,王昭君在幽怨悽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

貂蟬

貂蟬出生於三國,其一生是悲慘的。

按照《三國演義》裡所講,她應該有四個階段:王允義女——被利用嫁給董卓,目的是離間董卓和呂布——跟隨呂布征戰四方——被殺、善終或是被某些“學家”猜測成被曹操當性奴。她的整個人生足跡與她的美分不開,除了跟呂布那幾年是幸福的,其他時間都是悲慘的。

但是我覺得,貂蟬至少是和呂布有過愛情的。

楊玉環

楊玉環出生官宦之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關於楊玉環的死因,說法很多:死於馬嵬坡、死於佛堂、死於亂軍、吞金而死。

總體來說,楊玉環的一生還是比較滋潤的,集唐玄宗的萬千寵愛於一身。<strong>

<strong>

在中國的四大美人中,西施是吳越稱霸的性賄賂的犧牲品;王昭君是被被男人拿去換“和平”的工具;貂嬋也不過就是奉命成為禽獸父子的玩物而已;楊貴妃是安史之亂的替罪羊。

<strong>


進擊的湯湯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已經成為了絕色美女的代名詞,但是這本來是專指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並且在各自背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結局都極為悽慘,那麼誰才是最幸福的呢?

西施“沉魚”

西施浣紗的故事,眾所周知,因為西施的美貌就連魚兒也不能無視,忘記游水沉入水底,從此以後“沉魚”就成為了絕色美女一個象徵。

西施與范蠡有過一段真摯的感情,但是因為勾踐的“美人計”,只能委身於吳王夫差。勾踐復國以後,得到的是“臥薪嚐膽”的美名,但是西施得到了什麼呢?

西施的結局在傳聞中有好幾種,但是我寧願相信西施是被范蠡帶走,從此以後“只羨鴛鴦不羨仙”。

王昭君“落雁”

“沉沙落雁”形容的不只是王昭君的美貌,更是王昭君超凡脫俗的才藝,在即將離開故土之際,王昭君一曲《琵琶怨》,使得南飛的大雁都忘了揮舞翅膀,落於沙丘上。

作為身單力薄的平民女子,王昭君擔負和親任務,只能聽從皇帝的命令,先後委身於單于父子,這對於一個漢人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屈辱。

最終身陷大漠的王昭君,鬱鬱寡歡死於33歲。

貂蟬“閉月”

貂蟬應該是小說《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而貂蟬的美貌也是王允刻意宣揚出來的,據說就連月亮也比不過貂蟬的美貌,躲到雲彩後面,因此有了“閉月”之名。

但是貂蟬作為一個弱女子,只能被動地參與一系列的朝廷大事,擔負罵名,淪為政客的工具。

呂布白門樓被殺以後,《三國演義》就再也沒有提起貂蟬的下落。或者就連作者都認為,貂蟬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一句話都不想為貂蟬說,將她殘酷的殘忍的拋棄了。

楊玉環“羞花”

楊玉環“羞花”之名,據說是在皇宮裡面碰到了“含羞草”,導致“含羞草”收攏葉片,極為搞笑。不管如何,楊貴妃能夠迷得唐玄宗忘乎所以,可見其美貌。

楊玉環本來是唐明皇的兒媳婦,並且已經嫁給壽王李冒整整五年,就是因為唐明皇看中了楊貴妃的美貌,將她強納入宮。

可是這個可憐的女子,並沒有得到世人的同情,反而揹負了引誘君王、導致唐朝衰弱的罵名,最終在馬嵬坡被唐明皇賜死。

在封建社會,這些女子的美貌,反而成為了她們悲慘遭遇的根源。

要說誰最幸福?也許是西施吧,最起碼還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希望,那就是“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毀三觀!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竟然是虛構的】\r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閉月”之容。其養父王允為宣揚她漂亮,逢人便說我女兒比月亮美,月亮見了都要躲在雲彩後面,此後“閉月”便成了貂蟬的代稱。\r

但大家是否知道,貂蟬竟然是虛構的人物,歷史上並無此人。\r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王允得知後其身世後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王允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並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之後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雲雨之好。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後,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 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係。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呂布與董卓因此反目,也留下一個“呂布戲貂蟬”的千古傳說。\r

貂蟬這一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是也是有歷史原型的。正史《後漢書》中,雖未提及貂嬋之名,但卻記錄了呂布與董卓婢妾之間的姦情。《後漢書》記載,董卓派呂布去看守自己的內宅,不料呂布竟乘主人不在,與董卓的貼身婢女暗中相戀。因畏懼姦情被董卓發現,呂布求見王允,和盤托出與董卓不和的真相,指望得到他的援助,結果反過來被王允所利用,指使他將赴宮廷開會的董卓一舉殺死。\r

這裡出現的婢女,應該就是貂嬋原型,而這個婢妾到底叫不叫貂蟬,卻無從知曉。至於人們為什麼要虛構出貂蟬這一角色,並且以假亂真,或許在三國的男人幫裡,真的需要這樣一位美女來調節一下氣氛吧。








甲歷史


中國四大美女,即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四位。這裡面貂蟬鐵板釘釘並非真實存在的人物,因此不納入我們的討論範圍,那麼剩下的三位之中,誰又最幸福呢?筆者認為她們每一個都是不幸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西施,大家都知道西施的故事,在後世傳說中她美貌萬端,和范蠡青梅竹馬,後來被越王勾踐和另一美女鄭旦一起送給了吳王夫差,專門負責磨滅吳王的鬥志,在這個過程中,鄭旦因為吳王獨寵西施,抑鬱而死。而吳王在得到西施之後,也確實無心打理國事,因此吳國便每況愈下。等到吳國被越國滅掉,西施與范蠡這對有情人又走到了一起,范蠡掛冠而去,攜著西施泛舟江上,至今仍為美談。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想,這樣的結局難道不美好嗎?筆者當然認為這個結局是美好的,但前提是它得是真實的結局。且不說西施其人的記載出現得非常晚(相對於故事發生的春秋末年,西施這個名字直到戰國中期才出現並且成為美女的代稱),而這些記載中,僅有《墨子》提到了西施的結局,那就是被淹死了,為何被淹死呢?因為貌美。除此之外,亦有多處史料(可靠性存疑)說明西施在勝利之後被越國淹死在江中,這個說法雖然殘酷,但離事實真相應該還是比上面那個美好的結局要更近一些。

再看楊玉環。

楊玉環所受到的恩寵,世所罕見。但楊玉環並非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女人,史書之中很少見到關於她干預政事的記載,唐玄宗因她而信任楊國忠,因她而優待楊氏家族,這也不能算是楊玉環的錯,該負主要責任的應該是唐玄宗自己。到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叛軍打入了長安,玄宗逃亡西蜀,一行人走到馬嵬驛的時候,禁軍譁變,殺死了楊國忠和他的兒子楊暄以及韓國夫人、秦國夫人,並迫使唐玄宗處死了楊玉環,“宛轉蛾眉馬前死”,這便是楊玉環的下場:生前極樂,一朝橫死。

最後是王昭君。

昭君的故事,《漢書》的記載比較簡略,而按照《後漢書》的記載,是昭君多年沒有受到漢元帝的寵幸,在呼韓邪單于來漢朝求親時自請出塞,元帝將王昭君等五人賜給呼韓邪,在臨行大會上,元帝叫來這五名女子給呼韓邪看,這才發現王昭君原來是個大美人,想要留下,但是恐怕失信於匈奴,於是還是給了匈奴。小說《西京雜記》則記載了畫工毛延壽因索賄不成將昭君畫醜害得昭君出塞的故事。其實除了《漢書》外,其餘的全都不可信。

漢朝與匈奴和親,好歹也是件大事,哪有故意按照圖畫找醜女敷衍了事的道理?另外此時漢朝強匈奴弱,漢朝不選宗室之女,將後宮良家子賜給呼韓邪,且命為閼氏,可見漢朝在和南匈奴的關係上佔據主導地位。但即便如此,也不至於輕忽到連相貌都不看,隨便選派幾名女子,直到臨行前才知道她們樣子的地步。

昭君和呼韓邪單于生了兩個兒子,呼韓邪單于死後,大閼氏的長子即位,即復株累單于,按照胡地的習俗,復株累單于想要以昭君為妻,王昭君上書成帝請求回到漢朝,成帝讓她依從胡俗,她便又嫁給了復株累。又生了兩個女兒。身為漢人,身處胡地,一輩子不能回到故土,雖有強大的漢朝作為後盾,筆者想她也是不幸福的吧——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潯陽鹹魚


四大美人結局各有各的慘。首先西施,雖然最後和范蠡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他卻被愛的人送去當了禮物,想必心早已被傷透,成為終身都不能揮去的痛。再說貂蟬,貂蟬遇到了愛她的呂布,單純的呂布愛她愛的真切,但早前王允的連環計,讓美貌的貂蟬失去了貞潔,在那個視貞潔如生活的時代,那段黑暗的時期貂蟬做夢也會驚醒吧。王昭君,清冷如昭君,她自視美貌,做事孤冷,以至於皇帝都不知道她的存在,和親時她自告奮勇,皇帝看到她的容顏自是不捨,但沒有辦法,只能遠嫁,美貌的昭君得到了呼韓邪單于的寵愛,但呼韓邪單于死後,按照習俗,嫁於下一任單于,箇中滋味,可想而知。最後說說楊玉環。楊玉環本是壽王李瑁的女人,被李隆基看上後,成了寵妃,那段時期她們是幸福的,但後來馬嵬坡事變,李隆基被迫殺死了楊玉環,雖說是楊玉環心甘情願,但也是無奈之舉,死在了愛人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