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快評丨進博會促進世界“行政區經濟”走向“跨國全球經濟”

進博快評丨進博會促進世界“行政區經濟”走向“跨國全球經濟”

  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強調各國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筆者以為,全面推動世界範圍內的“行政區經濟”走向互聯互通的“跨國全球經濟”,是世界發展的大勢所趨,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機遇。與此同時,以“跨國全球經濟”的視野觀察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世界經濟發展至今,可以說正處於“行政區經濟”和“跨國全球經濟”並行博弈的狀態。

  2008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緩慢復甦中,但在美國,出現了單邊主義經濟抬頭的趨勢。例如,其退出諸多國際合作協定(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移民協議、國際刑事法院規約)、修建美墨邊境隔離牆、挑起中美貿易戰、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要求美國企業回國。而在歐洲方面,以英國脫歐等為代表的逆全球化、貿易阻隔、地方保護主義傾向也日趨顯現。這是行為屬於以自身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國境邊界為地牢的“世界行政區經濟”現象,對世界經濟的共享發展沒有好處。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難題,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獨自解決、獨善其身。

  儘管當今世界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但在科技持續進步、城市化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促動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確定無疑,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全球範圍內諸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東盟、非洲聯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C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一帶一路”等,各種跨國次區域合作與全球化發展方興未艾,勢不可擋。

  對面挑戰與機遇,中國要發揮進口博覽會的全球平臺效應,推動封閉、對立的“世界行政區經濟”走向開放、互惠、包容的“跨國全球經濟”。

  當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的兩大世界奇蹟,逐步趨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也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因此,充分利用進口博覽會、“一帶一路”等這樣的全球性公共平臺,進一步向全球推廣改革開放、多元包容、共建共享、多文明互鑑交流等發展新理念,共同做大全球市場蛋糕、做實全球共享機制、做活全球合作方式、做強經濟全球化動力,推動“世界行政區經濟”走向互聯互通、互惠共贏、開放共享的“跨國全球經濟”,加快構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需要,也是推動世界多邊貿易高質量均衡發展、增強全球經濟治理能力的重大舉措。

  筆者以為,下一步,我們要利用和發揮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綜合效應,持續推動開放共享的跨國全球經濟走向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一是,發揮全球知名企業及一流產品的集聚效應,為世界各國高、精、尖、新、特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和其他國際市場提供通道,打造世界最新產品、最好產品、最新技術、最好服務的“全球首發、中國首展”,讓進博會成為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離不開、受歡迎、十分嚮往”的全球領先科技的跨國貿易鏈接平臺。在全球新產品的互動展示與市場開拓中促進世界多邊貿易的融合、共同發展。

  二是,通過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的進口,滿足中國民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潛在消費需求,降低進口搜尋成本,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全球資源配置,在互動有無中,讓全球各國共享國際分工的紅利。

  三是,發動國內一線城市、中西部中心城市、邊境口岸城市等積極參與,採取一主(主會場上海)多點(分會場城市)的新模式,構築國際進口博覽會網絡化態勢,從東、西、南、北、中全方位,拓展形成多邊貿易主體的產品展示與互動貿易體系,促進帶動全球經濟多方位、多邊界跨國互動合作發展。(作者為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