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水稻所需的肥料,水稻是需肥比較多的作物,必須合理地增施肥料,才能保證高產。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水稻所需的肥料

氮,在所有肥料中,氮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最大。它是水稻細胞原生質和葉綠素的主要成分。氮素供應適當,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製造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可以增加分櫱,促進細胞分裂,擴大莖、葉面積。

在水稻生長過程中,如果氮素供應不足,則植株矮小,葉色發黃,很少分櫱,穗小粒少,產量不高。但是,也不是施氮越多越好。實踐證明:施氮過量,不僅浪費肥料,增加成本,而且無效分櫱增多,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過長,鬆軟披散,使下部葉片受蔭;特別是莖葉嫩綠,容易感染病蟲害。結果,不是增產,而往往是減產。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我國絕大部分農家肥料,含氮量較多,大部分都作基肥施用。氮素化肥則多用作追肥,在田間撒施。湖北省和上海市的經驗:把氮素化肥作基肥深施,比等量化肥表施,可提高肥效10-30%,增產稻穀10-15%。湖南和福建兩省經驗:把氮素化肥和幹細土混合,壓制成球,深施到稻根旁12釐米處,可提高氮素利用率20-30%,每畝增產稻穀60-70斤。另外,用1%濃度的尿素液在水稻灌漿期,每畝噴200斤,作根外追肥,也有一定增產效果。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磷,是組成細胞核的重要成分,它不僅能促進細胞的分生,而且對植物體養分的運行、澱粉的合成及纖維素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磷肥還可以促進氮素吸收,如分冀期施氮,配施磷肥,可以有效地防止僵苗。此外,在水稻生長髮育過程中,磷能促進根的生長和分櫱的增加,使出穗、成熟提早,子粒飽滿。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一般水田在淹水情況下,土壤有效磷多,加上年年施用有機肥料,能夠補充一些磷肥,基本上可以滿足水稻生長需要。但是有很多冷浸田、鴨屎泥田、冬拆田、酸性土、瘠薄地等,插下去的秧苗,生長矮小,遲遲不發,根系不好,葉尖發紅,產量不高,施用磷肥以後,有明顯的增產效果。還有一些複種指數較高的水田,由於一年種植二季或三季,從土壤中取走的磷多,而補給的磷少,幾年之後,也往往出現缺磷現象。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目前施用磷肥的方法:一是把磷肥撒施在綠肥田裡,以磷增氮,既能使綠肥產量增加,又能殘留一部分磷肥在土壤中,為下一季水稻利用。二是在水稻插秧前,把磷肥撒施田間,再耕翻在土層內,用作基肥。如果先混合在10倍左右優質展肥中,或混施在堆肥裡堆,再作基肥,則可減少磷肥在土壤中固定,效果更好。三是蘸秧根。把鈣鎂磷肥拌和在黃泥水裡,調勻,在插秧時,先蘸在秧根上,再插秧。這是用量最省,效果較好的方法。但使用時不太方便。另外,要注意不用過磷酸鈣,以免傷根。四是作根外追肥。把過磷酸鈣融化在水裡,浸一晝夜,濾去殘渣,在水稻抽穗前或揚花後,把它噴在稻葉上。採用這種辦法,要掌握好濃度,最好是100斤水放1斤過磷酸鈣,最多不得超過2斤。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鉀,能加強光合作用,對水稻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轉移,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合成澱粉、纖維素、木質素等多酯物質,關係更為密切。因此,增施鉀肥,水稻明顯地表現早生快發,根系發達,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粒飽,還能抗病、抗倒和減少早衰。此外,對提高出米率和米質,也有一定作用。

水稻吸收鉀量比氮、磷都多。因為我國水田土壤含鉀量都比氮、磷高,所以通常並不感到缺乏。但是也有不少紅壤水稻土、砂性土、鴨屎泥、青莢泥、冷浸田等,都明顯缺鉀;複種指數較高的稻田和高產區,施用鉀肥,增產效果也很顯著。一般稻田缺鉀,稻株變矮,下部葉片開始出現棕色斑點,葉尖及葉緣捲曲,最後枯萎。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鉀肥在水田中可被土壤吸收,除砂質土壤外,一般不易流失,所以,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但從效果來說,鉀對幼苗的影響比較大,早施,可促使多發稻根,增大葉面積,形成大穗,所以作基肥為好。此外,要氮、磷、鉀配合施用,才能提高鉀肥肥效。

硅,水稻一生中要吸收大量的硅。據測定,稻草中含硅量最多,接近20%。水稻吸收的硅,大部分分佈在莖葉表皮細胞的表面,因此,吸硅量多,不僅能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而且可以減少葉面蒸發。我國稻田,目前還沒有施用硅肥的習慣,主要是土壤中含硅量較為豐富,不施硅肥,不致影響水稻產量

瞭解水稻所需的肥料,併合理的增施肥料,才能保證水稻高產

硫,過去施用含硫酸根的化學肥料,很多人只看到土壤中產生硫化氫,容易使水稻爛根、阻礙水稻吸收養分的有害一面,但稻田缺硫,水稻同樣生長不良,產量不高。很多農業科學研究工作者研究證實,硫是構成蛋白質和酶的主要成分,供應硫,不僅能促進蛋白質和葉綠素的形成,而且能促進水稻生根和轉青復活。

其他微量元素,例如鈣、鎂、鋅與銅能都有一定作用。水稻從土壤中吸收到自己所需要的養分後,才能正常的生長。且對養分的吸收,都隨產量增加而遞增。但有產量越高,需磷、鉀的比重越大的趨勢。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大家通過閱讀後,對水稻所需的肥,是否有所瞭解呢,對你是否有幫助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