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時勢造英雄

公元前677年,晉武公去世,其子詭諸繼位,是為晉獻公。虎父無犬子,晉獻公沒有辜負父親的囑託,也沒有辜負晉國國民的信任,不僅將晉國的命運扛在了肩上,更是將晉國的國土擴大了三倍有餘。在位的27年裡,晉獻公憑藉其自身的智慧與才能,參與和創造了屬於晉國的一個又一個傳奇。尤其是軍事上的貢獻,晉獻公更是憑藉其軍事改革的創舉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將那些曾經侵略晉國和可能威脅到晉國的國家,就像是拔釘子一樣,將其一顆一顆地拔去,使得山西之地,盡數歸晉。更是給我們留下了“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歷史史詩。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晉獻公不僅僅是晉國君主的繼承者,也是晉國的捍衛者和傳承者,還是晉文公(重耳)稱霸諸侯國的先驅者和鋪墊者。順著歷史所留下的文字,我們一起來感受下晉獻公時期,晉國野蠻擴張的過程。

晉國征伐之路,首先要解決的兩隻攔路虎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周天子的討伐

周天子一直是干擾晉國內政的攔路虎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曲沃,何生東周?在曲沃政權取代翼侯政權的過程中,周天子一直都是梗在曲沃與翼城之間的攔路虎。或許就是因為曲沃莊伯欺騙了周天子一次,周天子之後一共四次派兵攻打曲沃政權,而且每次都選在了曲沃政權最接近取代翼城政權的時候。沒錯,就是在你最得意的時候,將你打回現實,將曲沃政權打回曲沃,曲沃莊伯是如此,晉武公亦是如此。直到公元前678年,晉武公通過賄賂周天子,才使得周天子承認晉武公的地位,承認曲沃政權的正統。

雖然此時的周室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但人們已經習慣了“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所以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晉獻公時期,晉國在攻打一些小國家的時候,周天子可是收了不少晉國的好處。晉國不需要周天子的幫助,只需要周天子吃人嘴短,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譴責,不要發聲就好。於是,晉國征伐之路的一個攔路虎算是擺平了。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晉國與虢國的恩怨

虢國一直是周天子對付晉國的打手

事實上,在曲沃代翼的過程中,周天子一直都是譴責者和組織者,而真正討伐曲沃政權的都是虢國軍隊。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如果虢國不斷騷擾晉國或者奉周天子的命令討伐晉國,晉國想要實現大魚吃小魚的夢想會變得很艱難,因為虢國在與曲沃交手的前四個回合全部勝利。

但是晉獻公以強硬的方式回應了虢國,使得虢國在之後不敢輕易嘗試。公元前668年,虢國以晉獻公誅殺曲沃恆叔、莊伯公子的名義討伐晉國,但此時的晉國在晉獻公的帶領下勝利了,使得虢國不得不重新計算晉國的實力。而且在之後,晉獻公聽從了荀息的建議,沒有對虢國立刻發起反擊,而是把委屈咽在了肚子裡,要知道晉國與虢國的仇可是世仇,但是晉國還是隱忍下來了,直到10年後,晉國才攻打的虢國,當然這是後話。晉國使得虢國減少干擾的原因有三:其一,沒有周天子的命令,虢國攻伐晉國師出無名;其二,在與晉獻公的交手中,虢國並沒有取得勝利,使得虢國不得不慎重考慮;其三,晉國並沒有衝動的反擊虢國,正所謂井水不犯河水。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晉國進攻的資本

△集中的政權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第九》:八年,士蒍說公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聽從了大夫土蒍的建議,通過誘惑讒言,分而化之的方式,將曲沃恆叔、曲沃莊伯氏族的公子盡數誅殺,使得晉國的政權高度集中,並且間接廢除了公族擔任大夫的制度,使得晉國異姓人才有了發揮才華的空間。集中的政權代表著穩定,代表著統一,也代表著晉獻公的權威。

△人才濟濟的晉國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在,但恰恰晉獻公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伯樂,以至於千里馬能夠在晉國得到重用,並且發揮其才華。例如:其一,土蒍獻計勸殺諸公,使得晉國的政權大為鞏固,土蒍為晉國制定律法,使得晉國有法可尋,有法可依,有法可執。其二,荀息更是晉獻公的肱股之臣,為晉國的外交和征伐出謀劃策,是假道伐虢的策劃者。其三,裡克是太子申生的心腹之臣,也是晉國的常勝將領,為晉國的征伐立下赫赫戰功。其四,還有趙夙、畢萬、郭偃(晉文公的心腹之臣,與管仲齊名)等。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軍事改革

周天子對於晉國的冊封是這樣的:“以一軍為晉侯。”也就是說從原則和制度上講,晉國軍隊只允許是一支。不是晉獻公不想擴充為兩軍,而是如果晉獻公私自擴充兩軍則有背周天子,那麼不僅可能會再次受到周天子的討伐,而且也有可能會受到諸侯各國的討伐。正所謂落人口舌,諸侯各國征討便師出有名。

於是,晉獻公創造性的將晉軍一分為二,擴建為上、下兩軍。美其名曰,上下兩軍合二為一是為一軍,這樣既不會破壞約定俗成的規則,但實際上卻擴充了晉軍的編制。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公元前678年的晉國

晉獻公的滅國之路

賈國、董國、芮國:根據《竹書紀年》記載,賈國、董國、芮國在曲沃莊伯死後便背叛了曲沃政權,而且在晉武公、晉獻公之後便不再活躍(再無史書記載),所以判斷滅亡時間應該在晉武公和晉獻公時期。即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51年之間。

驪戎:公元前672年,晉獻公率兵伐驪戎,驪戎滅,晉獻公娶了驪姬和少姬。

翼國:雖未能留下具體時間,但是一定在虢國和虞國之前,因為虞君願意借道給晉國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當初翼國曾經征伐晉國時,到達虞國邊界的時候,是晉國與虞國合作滅了翼國。

霍國、魏國、耿國:公元前661年,也就是晉獻公將軍隊分為上、下軍的時候,晉獻公為上軍統帥,太子申生為下軍統帥,率兵討伐霍國、耿國、魏國,並將其滅,並且將耿國封給趙夙,將魏國封給了畢萬。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公元前651年的晉國

東山皋落氏:公元前660年,晉獻公派太子申生攻打東山皋落氏,並且要求他盡敵而歸,潛在意思:如果戰勝了就回來,如果輸了就戰死。(晉獻公此時已經想要廢掉太子,立驪姬之子為太子,奈何嫡長子繼承製,所以不得出此下策。)但東山皋落氏卻為了避開晉國的侵襲,向東北方向遷徙,舊的牧地自然歸屬晉國。

屈產:在公元前678年之前,屈產之地還不屬於晉國,但在假道伐虢的時候,晉大夫荀息採用的計謀便是將屈產的良馬送於虞君來求得借道的目的,可見此時的屈產以歸晉地。

採桑:採桑之地,是根據當年晉文公(重耳)逃到母親故地翟國時,晉獻公討伐時與翟國交戰的地點做出的推測。根據《晉世家》:獻公二十五年,晉伐翟,以重耳故,翟亦擊晉於齧桑。

春秋無義戰(四):晉獻公時野蠻擴張的原因及晉國的疆域變化

四十二逑鼎

楊國:晉國何時滅楊,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出土的文物四十二年逑鼎有銘文:周宣王將兒子尚夫封於楊地,之後尚父的楊國被晉獻公所滅,並且將楊地賜予羊舌大夫。左傳中有言,晉獻公十六年,授羊舌大夫為國尉。由此可見,楊國應該是在晉獻公時被滅掉的。

虞國:公元前655年,晉國的軍隊在滅掉虢國的返程中,與晉獻公里應外合,滅掉了虞國。

虢國:公元前658年,晉獻公伐虢國,得到下陽而歸,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再次借道虞國,率兵攻國,虢國滅。距虢國第一次進攻晉國整整60年(公元前718年——公元前658年)。距虢國在晉獻公時進攻晉國整整10年。正應了那句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果不是周天子和虢國從中阻撓,或許曲沃政權早已經取代了翼城政權,完成了曲沃代翼。所以晉國與虢國的恩怨早已紮根在晉國人和晉獻公的心裡,也是晉國這代人的使命。滅掉虢國的意義不僅僅是復仇,更是直接威脅到了東周王室,也為晉國打開了通往中原的道路。

參考:

在尋找晉獻公時期滅掉國家名稱的時候,參考了諸多的文獻,在這裡一一陳列,感謝。

《史記》、《左傳》、《晉國滅國略考》、《晉國地名考》、《竹書紀年》。

地圖則參考了布哈林的春秋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