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晉國走向分裂的必然趨勢

晉國是周王室的諸侯國,首任國君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國號初為唐,後來改為晉。晉國是春秋四強國之一,自晉獻公始,晉國逐漸強盛,晉文公成為霸主,晉悼公統治時期,獨霸中原,晉國霸業達到了巔峰。

然而強盛一時的晉國,在晉平公時,逐步走向衰落,晉國六卿相互爭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晉國曾經強盛一時,為何不可避免的走向分裂呢?

“三家分晉”:晉國走向分裂的必然趨勢

強盛一時的晉國

事實上,晉國的霸業,成也世卿,分也世卿。

晉國之所以能稱霸一時,是因為晉國是一個失去宗族干擾,沒有公室影響的國家,孔子認為晉國是最早一個禮崩樂壞的國家,晉國的歷史也印證了這一點。晉文侯去世後,其弟曲沃桓叔一脈經過三代人的努力,最終完成了“曲沃代翼”。曲沃一脈持續不間斷的對文侯一脈反攻倒算,後來晉獻公對桓莊公族的屠戮,驪姬之亂對諸公子的打擊,晉國從一開始就打擊公室力量,持續消滅近親公族。

雖然如此,晉國依舊強大,離不開晉國強大的軍事政治基礎。《晉世家》:獻公十六年,晉獻公做兩軍,公將三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滅霍,滅魏,滅耿。晉文公六年,晉始做三行。

晉國從內訌中走出,而且能翦除夷狄,稱霸中原,是因為晉國沒有像宋鄭齊魯等國一樣,有宗室公族消耗,沒有內部消耗的同時,晉國還有一套強大的軍事政治體制,加之晉軍強大的戰鬥力,使得晉國可以持續強大。

“三家分晉”:晉國走向分裂的必然趨勢

晉國六卿

沒有濃厚的宗室紛爭風氣,而士卿也沒有繼承晉國國君地位的可能,這使得晉國國家士氣開放,國家不拘一格吸收人才,但是饒是如此,晉國因為公室力量薄弱,使得晉國中軍將依靠執政地位掌握國家大權,並且依靠權勢積累實力。晉靈公時期的一些歷史事件表明,晉國國君與士卿矛盾逐步激化。

從晉靈公開始,表面上看晉國國君取得了一時的勝利,但卻不長久,也無法取得制度上的絕對勝利,這主要是因為士卿已經成為一把雙刃劍,晉國的國君雖然能防範公室內部爭權奪利,卻阻擋不了士卿的上位。晉國的霸業是依靠諸卿起家的,晉國的軍政體制也因為士卿的輔政不斷被影響,最終走向分割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晉國依靠體制興起,而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缺陷,當晉國無法適應春秋末期的亂局後,便只能通過分裂瓦解為新生政權獻祭。晉國六卿分權制衡相對於其他國家較為徹底,而且佔據“表裡山河”的晉國更有利於分裂割據,因此,較早的權利分化,犬牙交錯的割據局面以及地形地貌決定了晉國必然一分多,而不是改朝換代似的分裂。

“三家分晉”:晉國走向分裂的必然趨勢

三家分晉早期地圖

晉國分裂是必然的,這是尤其政治制度影響的,也是不避免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