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研发制造了一种充满了一战色彩的重型坦克,它被以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名字命名。它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一种撕裂敌人防线的怪物,后来又转变成了本土决战兵器,最后又变成了攻坚坦克,盟军士兵们对这种坦克缕缕诟病,那么这种坦克到底有哪些优缺点呢?

一、紧急招标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步兵坦克学院就曾经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曾经预言过未来坦克的发展趋势会向重装甲坦克发展。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基于一战后的装甲发展理念,早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英国人就曾经试图设计一款重型坦克。在当时的英国设计师眼里:“不就是设计一个重型坦克吗?现在重坦克的主流发展方向是多炮塔设计,难道俺们这些欧洲最优秀,经验最丰富的高级技术领域霸主这还能被你们这些陆军的小小要求难倒了不成?,看俺们给你搞一个又大又威风的家伙出来。”

因此最初英国重型坦克的设计思路是装备3门40毫米炮和3挺重机枪,基于多炮塔坦克的设计目的是突破敌人防线,摧毁敌人永备工事之用,所以还要装备一台烟雾发射器。

由于当时德国人正在使用37毫米战防炮的缘故,设计师还为坦克设计了一款三围厚达60毫米的炮塔。由于众多的火炮,机枪再加上厚重炮塔的缘故,这也使得车辆的重量进一步增加到了43吨,而设计师为它配备的发动机仅仅只有300马力,要这台发动机带动如此吨位的体重,确实有一些承受不起。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装备一台烟雾发射器的想法是好的,在二战中这玩意成功救下了很多坦克兵的命。不过300马力的发动机大概也就比日本人的97式坦克使用的发动机马力大那么一点点,这群海牛设计师还真是有够抠门的,节俭的真不是地方,难道说这是岛国传统不成?

最终英国陆军对设计师们虐待发动机的行为看不下去了,他们建议更换一台贝德福德公司制造的六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拥有350马力,并且拥有2个冷却排气门,远比最初的选择要好得多。

英国人原本计划在40年之前完成样车的生产工作,但是随着法国战役的失利,以及那群逃到英国的高卢鸡士兵,他们哭哭叽叽的带来了关于德国坦克不可战胜的情报,那些吓破了胆的法国人信誓旦旦的宣称40毫米炮根本无法有效的对付德军坦克。英国陆军方面认为现阶段的设计已经落后于战争需求了,英国陆军方面认为现阶段的设计已经落后于战争需求了,因此坦克有必要进行重新设计。

英国人的坦克设计思路让人摸不到头脑,

虽然早在一战结束以后英国就有人提出了未来坦克应该向装甲,速度,火力均衡配置发展的建议,不过英国的军队和设计师们都没有采纳这个意见,他们固执的认为坦克就应该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

二、以那位大人的名义

随着法国的失败,英国工程师们开始仔细研究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德军的坦克作战资料,同时英国的情报部门认为德军的入侵迫在眉睫,英军必须投入一种能够在敌军猛烈火力下存活并对抗敌人的重型坦克。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因此这些自视为技术领域霸主的工程师们展开了新的工作,在6月的时候,工程师们对之前的原型车进行了测试以便于收集数据为后续的改进设计提供帮助,事实证明这辆原型车的时速令人不敢恭维,就如同陆军担心的那样,它简直慢的就像一只“英国土生的老乌龟”。

同时射击测试表明现行的40毫米炮无法有效对抗先进的德军坦克,陆军强烈要求新式坦克必须使用6磅坦克炮,他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德军强大的坦克。

事实上40年时期,英军的40毫米炮能对付除了德军四号坦克以外的大部分坦克,不过陆军总算是眼光相对靠谱了那么一点点,不再执着于什么步兵坦克必须抗小炮了。

新的设计总体来说车身的变化不是特别大,车体依然是简单粗暴的垂直结构,并且依旧采用了铆钉加工工艺,虽然最初设计师考虑过使用全焊接结构,但是这个方案因为陆军急需新式坦克而被延后了。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为了承载厚重的车身,新坦克的悬架拥有11对10英寸负重轮,这种设计虽然不利于坦克高速行驶,但是为坦克带来了较好的越野稳定性,不过作为用于本土防御使用的重型坦克,跑不了高速度到也不是个事。

而为了便于修理维护,坦克车身两侧的裙板被适当的剪短到了负重轮以上,虽然这样牺牲了对坦克侧面负重轮一带的防御。再者新坦克的炮塔被进一步的放大以便于容纳下体积相对庞大的6磅炮。而贝德福德公司也为坦克提供了一款全新的三缸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马力更加强大。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新的设计还使用了坦克转向差速器的,这使得坦克并不需要锁死一侧的履带传动装置就可以在行驶中更快捷的转向,原地转向速度也变得更快。

最重要的是新坦克的设计大幅度加强了装甲厚度,坦克车身的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了140毫米,车身侧面的装甲增加到了95毫米,尾部装甲为51毫米,只有顶部装甲相对薄弱,只有区区13.3毫米。而坦克炮塔的正面厚达150毫米,侧面为95毫米,炮塔的顶层装甲为20毫米。

坦克装甲的加厚并没有使得坦克重量大增,新引入的装甲板整体铸造技术使得新坦克的重量反而从43吨下降到了40吨。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很快样车便被交付给陆军进行测试,陆军对新式坦克的防御性能非常满意,测试证明坦克自身使用的6磅75毫米炮无法击穿坦克的装甲,除非从坦克的后面给它的屁股来上一下。

同时沿用一战思路设计的坦克底盘拥有非常好的越障能力,这保障了坦克在任何烂泥地下都不会被绊倒。

最终这辆新式坦克被那位大人的名字命名,“丘吉尔”重型步兵坦克并立刻投入了生产,当然对它的后续改进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工程师们还在寻思着使用全焊接结构来对这辆坦克进行升级。

三、丘吉尔坦克在二战

1942年的时候“丘吉尔”第一次接受了实战检验,他们配合法军实施了迪耶普战役,掩护了6000余名盟军进行登陆。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在这一次行动中这些笨重的“丘吉尔”一如之前英国陆军所说的那样,就像一只腿脚缓慢的“英格兰老乌龟”。英军一共将30辆丘吉尔坦克送上海滩,但是这些和它的名字一样体重过于巨大的家伙从登上海滩的一刹那就陷入了无比尴尬的情况,它们居然被自身的重量困住了!它们陷入了沙滩中无法移动,尽管德军的炮火很难摧毁它们,但是这样岂不是变成了固定活靶子?

登上海滩的30辆坦克中仅有一辆能够移动,工兵们冒着德军的火力努力的试图将这些笨重的“首相大人”从沙滩上弄出来,那些没有坦克掩护的加拿大士兵们被德军揍得抱头鼠窜叫苦连天,而工兵们为了抢救他们的“首相大人”而伤亡惨重。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在工兵们的努力下有15辆坦克成功离开了海滩并冲进了城镇,而这时登陆的加拿大士兵们已经牺牲了70%了,战役的总体目标并没有能够达成,不过令英国将军们感到开心的的是没有一辆丘吉尔坦克被德军的炮火摧毁。

经历了这一次战斗以后,连丘吉尔都称呼这种体重过大的坦克为“没用的丘吉尔”。

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英军第七装甲旅装备了6辆丘吉尔坦克,根据记录,其中一辆丘吉尔坦克在作战中留下了80个弹痕,但没有一处被击穿。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英军在看到他们的“首相大人”身披重甲,坚不可摧之后发动了一系列大胆的进攻,这些如同“喝了伏特加并被精神注入”的英国陆军小子们到处发动莽撞的进攻,直到他们的“首相大人”遭遇了德军粗达88毫米的“大炮”并被揍得惨兮兮的瘫在地上。

1945年的时候,印度第254坦克旅参加了对日作战,他们装备的主要是丘吉尔坦克和谢尔曼坦克,这种重型坦克可以完全无视日本人的反坦克火炮,并将所有妄图靠近的日本人送上西天,直到1946年的时候,印度装甲部队共有3个坦克团装备了这种重型坦克,当英国人向印度人移交部队指挥权以后,大多数英国坦克兵离开印度返回英国,部分丘吉尔坦克被移交给了印度军队。

英国的超级步兵坦克,浑身重甲却被恶评为一无是处的丘吉尔坦克

也许对丘吉尔坦克来说最辉煌的历史莫过于柏林战役了,根据记录进攻柏林的苏军装甲部队中装备有一些丘吉尔坦克,这些坦克从白俄罗斯战役一路战斗到了德国首都,并参加了进攻德国国会大厦的战斗。

尽管苏军坦克兵们认为这种坦克的设计并不合理,比如它的装甲防御设计存在缺陷,缺乏炮盾使得炮塔正面的防御性能大幅度下降,过长的过顶履带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但是它的越障能力很好,并且不会向那些“美国馒头”一样时常被烂泥所困。

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军事博物馆里见到这种设计奇怪的重型坦克,甚至英国人还组建了一个基金会为修复他们的“首相大人”募集资金,在2012年的时候,英国的“丘吉尔大人”最终重见天日并参加了野外活动。

结语

丘吉尔坦克在很多设计理念上并不符合二战的需要,但是它是英军在战争中唯一的重甲利器,虽然这位“首相大人”经常被坦克兵们诟病,但它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坦克》

《丘吉尔坦克》

《步兵坦克—丘吉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