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贴“标签”,请学会做聪明的父母


当孩子被父母贴上某“标签”后,孩子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向着“标签”限定的方向发展,使自己尽可能的符合“标签”的要求。幼小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因此,他们很容易因为信任父母;认同父母的说法,并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那种孩子,慢慢地就会出现负面的行为。因此,家长不要盲目对孩子的行为下结论,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要淡化处之,正向引导孩子才是正确的做法。

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贴“标签”,请学会做聪明的父母

例如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稍微胖点就被形容“小胖墩”;有的小孩可能比较内向一点就被说成“胆小鬼”;有的孩子学东西比较慢被说成“笨蛋”等等。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不会在意这样的说法,就也没有太在意,但是在孩子的心中却慢慢地形成这个词的概念,甚至孩子真的认为自己就是爸爸妈妈口中的那种孩子。对于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贴标签”,“贴标签”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行为,对孩子会带来很大的外在性伤害。

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贴“标签”,请学会做聪明的父母

]

当父母发现自己孩子犯错时,一定要正确地引导孩子的错误行为,不要盲目地给孩子贴上“标签”。

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正能量的方法,千万别暗示孩子乱贴“标签”,例如孩子不愿意吃饭时,父母不可以说“你不吃饭你就长不高了、你不吃饭你就是小矮子等等”,这一些负面的词汇。父母可以转换一种方法,例如说“孩子,吃了这一口你又长高了一点、把这一碗粥喝了你会感觉身体变更强壮了”,父母用这种积极向上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才是正向的。

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贴“标签”,请学会做聪明的父母

AD8767B

在遇到孩子一些行为不如意或者说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时,父母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孩子不大愿意吃饭,家长按时吃饭每次都营造这种状态,慢慢地孩子就会被父母感染。另外小朋友之间也会有模仿,例如某天幼小的孩子突然说了一句脏话,家长千万不要刻意强化这个事,如果父母刻意的强化,反而让孩子的意识上重视了、固化了。我们应该用一种平淡的、包容的、尊重的方式,转移孩子的话题。

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乱贴“标签”,请学会做聪明的父母

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家长千万要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不要盲目的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当然“标签”也不是不可以贴,例如代表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标签”是可以的,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我是淼儿妈,更多育儿知识尽在淼儿妈育儿,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