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亂貼“標籤”,請學會做聰明的父母


當孩子被父母貼上某“標籤”後,孩子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向著“標籤”限定的方向發展,使自己儘可能的符合“標籤”的要求。幼小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判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因此,他們很容易因為信任父母;認同父母的說法,並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那種孩子,慢慢地就會出現負面的行為。因此,家長不要盲目對孩子的行為下結論,對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為要淡化處之,正向引導孩子才是正確的做法。

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亂貼“標籤”,請學會做聰明的父母

例如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稍微胖點就被形容“小胖墩”;有的小孩可能比較內向一點就被說成“膽小鬼”;有的孩子學東西比較慢被說成“笨蛋”等等。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小,不會在意這樣的說法,就也沒有太在意,但是在孩子的心中卻慢慢地形成這個詞的概念,甚至孩子真的認為自己就是爸爸媽媽口中的那種孩子。對於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貼標籤”,“貼標籤”其實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否定行為,對孩子會帶來很大的外在性傷害。

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亂貼“標籤”,請學會做聰明的父母

]

當父母發現自己孩子犯錯時,一定要正確地引導孩子的錯誤行為,不要盲目地給孩子貼上“標籤”。

家長一定要採取正確;正能量的方法,千萬別暗示孩子亂貼“標籤”,例如孩子不願意吃飯時,父母不可以說“你不吃飯你就長不高了、你不吃飯你就是小矮子等等”,這一些負面的詞彙。父母可以轉換一種方法,例如說“孩子,吃了這一口你又長高了一點、把這一碗粥喝了你會感覺身體變更強壯了”,父母用這種積極向上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才是正向的。

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亂貼“標籤”,請學會做聰明的父母

AD8767B

在遇到孩子一些行為不如意或者說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時,父母的示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孩子不大願意吃飯,家長按時吃飯每次都營造這種狀態,慢慢地孩子就會被父母感染。另外小朋友之間也會有模仿,例如某天幼小的孩子突然說了一句髒話,家長千萬不要刻意強化這個事,如果父母刻意的強化,反而讓孩子的意識上重視了、固化了。我們應該用一種平淡的、包容的、尊重的方式,轉移孩子的話題。

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亂貼“標籤”,請學會做聰明的父母

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家長千萬要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錯誤並改正,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貼上“某種標籤”,當然“標籤”也不是不可以貼,例如代表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標籤”是可以的,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我是淼兒媽,更多育兒知識盡在淼兒媽育兒,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