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原王朝從不把朝鮮納入中國版圖?

用戶29389513


提起朝鮮這個國家,我們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他們國家的領導人,雖然前段時間我們製作的表情包被對方所嫌棄,並且要求我們停止這樣的做法,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看出朝鮮與我們國家之間的這種關係,現在依舊是我們所關心的對象。

大家之所以這麼關心朝鮮,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很無聊,而是因為朝鮮自古以來與中國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於中國一度將朝鮮,變成我們的屬國之一,但是卻從來沒有把它真正的納入中國的版圖之內,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我們現在所說的朝鮮是位於我國的沿海地區,與韓國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的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我們國家最早期的一些狀態有些相似。雖然他們國家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但是依舊能夠看出這個國家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而韓國以及朝鮮和中國之間的淵源,到底要從何說起呢?

這還是要從歷史最早的建國者說起。歷史上朝鮮的第一個王朝就是由我們國家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帶了5000個人過去,而建立起來的這樣一個小國家,這個國家建立起來之後一直都處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狀態,後來被燕國所滅,成為了我們的管轄範圍之內。

然而中國的朝代更迭經歷了2000多年,所以在與朝鮮的關係上也經歷了諸多的變化。朝鮮大概在宋朝的時候,徹底脫離了我們的管控,因為那個時候中國的軍事實力非常的弱,甚至於連燕雲十六州這樣的較為重要的地點,都已經失去了控制權,所以更是顧不上這樣一個距離我們較遠的小小的屬地了。在最早期的時候朝鮮與整個中國的關係還是非常的融洽,他對於中原朝廷一直都是非常敬佩,並且非常順從的。無論他們國家有任何大小事物,他們都會一一向朝廷報備,得到應允之後才會進行施行。

然而這個朝鮮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變革,由最開始的4個郡最終分離成了三足鼎立的三韓與百濟和新羅這樣一個局面。雖然三足鼎立,但是當時的中國並沒有太多的機會去佔領這個地方,而高句麗從東北興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迅速地搶佔了朝鮮半島,與南方的新羅地區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後來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之中,高句麗被蒙古族的軍隊所滅,最終整個高句麗開始向蒙古稱臣。然而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之中,皇帝對於這個地方,逐漸覺得積累也就不再進行過多的討伐。

很多人非常好奇,為什麼不直接將這個半島納入我們中原王朝的版圖之內,其實這裡面還是有著一定的自然原因。第一是朝鮮半島多山地,由於這樣的地形不利於農業耕作,所以在以農業為基礎的一個大國來看這個地方,非常的不值得花費人力物力去征服它。

除此之外,征服以後管理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在氣候有巨大差異的情況之下,進行討伐的過程之中更是容易遇到困難。除開這個原因之外,朝鮮半島距離整個中原大陸較遠距離遠的情況之下,所需要消耗的力量非常之大,然而這個地方的面積又非常的小,所以在這些綜合的考慮之下,自然也就放棄了將它納入中原的版圖之內。

在我們的歷史發展長河當中,我們經常會提到屬國這個詞,雖然有一些國家是中原王朝的附屬,但是他們對中原王朝的尊敬程度,以及貢獻力量也不比其他的地方上少。所以出於這樣一個考慮,當時的朝鮮對於中原地區的尊敬以及上供的錢財也非常的多,所以有這樣一個不斷輸送錢財的力量,並且還不需要自己花過多的時間去管控的地方來說,皇帝自然考慮的是繼續保持這樣的一個狀態,因此中原王朝長期都和朝鮮保持了一個較為良好的關係,並沒有想過將它納入中原的版圖之內。


貓眼觀史


自唐代中後期,也就是朝鮮的後三國時期開始,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中,真正把朝鮮納入自己的版圖並進行統治的只有元代。除此以外,朝鮮半島都是以附屬國的形式附庸在中原王朝,故而便並沒有必要將其納入版圖。


朝鮮半島中最早成為中原王朝附屬國的是“朝鮮三國”中的新羅。後來白江口一戰,大唐協助新羅打敗日本和百濟聯軍,完成了朝鮮半島中南部的統一,同時新羅對大唐稱臣。可惜8世紀後期,大唐和新羅紛紛陷入內亂,大唐直接分崩離析進入五代十國,而新羅則被高麗所滅,高麗逐統一整個朝鮮半島,疆域已經擴到了鴨綠江。

之後,金國在東北崛起,高麗王朝臣服金國。後來元滅金滅宋,並與1258年佔領高麗,將之變成元朝的“徵東行省”,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將朝鮮納入自己的版圖。可惜,這個維持並不久。元朝滅亡,朝鮮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手裡,由李成貴建立朝鮮李朝,並向大明稱臣。明滅清繼,朝鮮繼續向清朝臣服。

所以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中原王朝一直只需要朝鮮做附屬國,卻不願意統治他,可能是因為那塊地本身比較窮,引不起興趣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對中原王朝來說,既然已經稱臣了,就沒什麼必要統治。而且朝鮮歷代王朝都比較乖,不像西北和北蒙的王族,老是想獨立和造反,就沒必要控制了。

當然了,很多朋友會說漢四郡的時候朝鮮不也是中原王朝的麼?漢四郡時期當時的漢朝控制的僅有北朝鮮,南朝鮮部分還是有自己獨立政權的。所以整個朝鮮半島都是中原政權的僅在元朝了。


三觀粉碎機


按照韓國的官方說法,朝鮮族的起源確實有證可查,檀君被公認為是朝鮮半島,朝鮮族的祖先和開發朝鮮半島的第一人,至今平壤近郊還有所謂的檀君陵,但是在很多朝鮮古代的史籍和中國的古文書籍上都記載過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萁子,有云是商朝時代的王室成員,與著名的忠臣比干是同宗兄弟,他入朝後創立了萁子朝鮮,這是朝鮮歷史的起點。




進入漢朝,漢在這片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的半島上皆連建立四個郡,這就是著名的漢四郡(發生在衛滿朝鮮被滅後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藩郡和臨屯郡),這是中國政權第一次全面控制朝鮮半島,但時間並不長,不久,由三韓(馬韓,辰韓及牟韓)衍化而來的百濟,高麗,新羅讓整個朝鮮半島進入了無休止的內鬥中,這就是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前三國。公元611年隋煬帝大舉徵朝鮮,但一敗再敗,這也加速了隋朝後來的滅亡,隋亡後,唐朝繼續伐之,一直到唐高宗總章年間才滅亡百濟,在當地設立了熊津都護府。




朝鮮半島自漢代起,便被劃為遼東屬地,一直到後三國時,其版圖都未到達過鴨綠江附近,一直到明代,隨著朝鮮王朝歷史最英明神武的國王世宗大王的各種操作下,明王朝為了籠絡人心將建州女真部分舊地及鴨綠江以動大片土地贈與朝鮮,現代朝鮮的版圖基本就成形了。

簡短的講完了朝鮮的過去歷史,現在來簡單的說說中國歷史為何一直沒有最終統一朝鮮半島。

首先,朝鮮的上古歷史由中國人創造無疑,萁子作為商朝貴族之後開發朝鮮,在代商後的周朝,其實就是意識上將萁子這個商朝王室後裔分封在了那裡,所以,自周,戰國直到秦,萁子朝鮮和其後面的衛滿朝鮮都和中原各政權和平相處相安無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衛滿朝鮮滅亡。



在漢四郡被百濟,新羅取代後,有鑑於半島內鬥不斷,好大喜功的隋煬帝舉傾國之力大舉伐之,但出師連連不利,60萬大軍深陷其間,大量財力人力消耗在那裡,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幾十年之後,經過唐太宗,唐高宗兩代皇帝的努力才最終征服半島,迫使百濟,新羅納貢稱臣,這些事都深深的影響了後來的中原統治者,面對這片貧瘠又蕭條的彈丸之地,卻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都無法徹底征服,這直接的促使他們放棄了對半島的直接統治。



以元朝當時的實力尚可穩定朝鮮這個後方,但到了元朝行將滅亡,半島也和中原一樣,將元朝實力驅逐出境,1392年,王氏高麗大將李成桂篡國成功,上報明朝代高麗而建國,明廷賜國號“朝鮮”,從此,朝鮮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和北方的屏障存在了數百年。


唯一不能被篡改的歷史是,上國不忍加兵於小國,朝鮮半島能平安存在於今天實在是個天大的奇蹟,中國人以仁慈為本,要不然以我泱泱大國,朝鮮半島老早就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了。


大國布衣


有人認為韓國曾經是這個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這個世界損失領土最多的國家。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韓國作為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小國,確實有一些人說出一些讓我們不舒服的話,也做出一些讓我們不舒服的事。但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還是能看清自己的歷史。韓國和朝鮮本來是一個國家,原名為朝鮮。朝鮮在古代歷史中長期都是中國的藩屬國。朝鮮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一個藩屬國,也是最後一個脫離藩屬體系的藩屬國。中國多個藩屬國中,朝鮮和中國的關係非常緊密。如果中原王朝想把朝鮮納入中央版圖也不是不可以。

晚清狀元張謇就曾經隨軍駐守在朝鮮,張謇根據當時的國際情況,提出了關於朝鮮問題的《朝鮮善後六策》。張謇提出廢除朝鮮王國,在朝鮮設立郡縣,將朝鮮納入中國版圖。當時的朝鮮大院君也秘密建議清政府效法元朝,在朝鮮設立行省,將朝鮮行省化,也就是要將朝鮮納入中央版圖。但是當時的李鴻章拒絕了張謇的建議,並且怒斥張謇多事。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如果清政府願意的話,朝鮮隨時可以納入中央版圖,朝鮮的地位實際上等同於中國的郡縣。那麼中國古代王朝為什麼不把朝鮮納入中央版圖,成為中國的郡縣呢。

朝鮮半島大部分區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其實已經在中央王朝的版圖之內,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在一段時間內也由古代中國民族統治。商周之交,商朝後裔箕子率領一支軍隊在朝鮮半島北部建立箕子朝鮮。西周建立以後,箕子朝鮮成為西周時期的一個封國,西周正式承認箕子朝鮮。春秋戰國時期,朝鮮中北部地區基本上都在箕子朝鮮控制下。朝鮮南部地區是土著的三韓地區,三韓人則是現代朝鮮人的前身。西漢初年,燕國人衛滿率領幾千人進入朝鮮半島,投靠箕子朝鮮。後來衛滿與箕子朝鮮交惡,衛滿推翻了箕子朝鮮,建立了衛氏朝鮮。衛氏朝鮮建立以後,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漢朝承認衛氏朝鮮。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開疆拓土,朝鮮北部也在漢武帝開疆拓土的範圍之內。漢武帝滅亡了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等四郡。土生土長的韓國人則是偏居於東南一角的偏遠地區。

三國兩晉以後,高句麗(高麗)逐漸在朝鮮中北部地區崛起。高麗其實由中國古代民族建立,屬於古代中國的一部分。我們現在已經將高句麗申請文化遺產,而且申遺已經成功。隋朝和唐朝時期都曾經遠征過高麗。隋煬帝曾經三次出征高麗,隋煬帝不僅沒有滅掉高麗,還動搖了國本,國內爆發了農民起義。唐朝建立以後,唐太宗也曾經出征高麗。唐太宗雖然沒有滅掉高麗,但是唐太宗卻沉重打擊了高麗。唐高宗時期,派軍隊攻滅朝鮮半島上面的百濟和高麗。在朝鮮半島中北部地區設立督府、州、縣,這一地區被納入中央版圖。朝鮮半島三國中的新羅並沒有被攻滅。後來新羅逐漸統一的朝鮮半島,朝鮮半島第一次實現了統一。之後朝鮮半島基本上被朝鮮人統治。朝鮮半島的歷代政權基本上都和中原王朝保持緊密聯繫。後來的高麗王朝、朝鮮王朝基本上都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基本上都使用中原王朝的年號,比如高麗曾經使用過金朝的年號,也曾經使用過元朝的年號。

蒙古遠征也沒有忘記進攻蒙古,高麗國王投降蒙古,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後來元朝為了東征日本在朝鮮半島設置徵東行省。元朝時期,中央政府甚至可以在朝鮮徵兵,朝鮮也有將軍參加鎮壓農民起義。徵東行省設立之後,高麗國並沒有消失,也有一定獨立性。徵東行省的最高長官由朝鮮國王兼任。徵東行省和元朝內部各行省雖然有所不同。如果元朝願意,朝鮮隨時都會成為元朝的一部分。朝鮮王朝建立以後,像明朝稱臣,成為明朝重要的藩屬國和保護國。朝鮮內部王朝出現問題,遇到外敵入侵都會請求明朝幫助。清朝建立之後,皇太極曾經出征過朝鮮,征服了朝鮮王朝。朝鮮又成為清朝的藩屬國,而且清朝對朝鮮的控制更加嚴密。如果清朝願意的話,朝鮮也隨時可以成為清朝領土的一部分。甲午戰爭以後,日本控制了朝鮮,中國藩屬體系最終崩潰。

中國古代的中央王朝基本上都是農耕政權,中國古代政權最看重的土地其實是中原農耕地區。古代並沒有現代領土觀念,古代領土的變化也比較頻繁。但我們也會發現中國古代王朝雖然領土版圖不一樣,但是中原核心區域基本上沒有變化。中國古代大多數朝代只要控制了中原地區,就認為自己已經統一了天下。所以中央王朝在中原地區設立郡縣,把中原地區直接納入中央版圖,成為中央王朝的一部分。只有嚴密控制了中原地區,中央政府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財政和兵員。邊疆政權大部分都是遊牧或者漁獵民族,這些地區人口相對較少,經濟形態也和中原地區不同。這裡能夠給中央王朝提供的支持相對比較少。邊疆地區雖然地域廣闊,但是經濟、政治、文化價值遠遠比不上中原各郡。

中原王朝對於邊疆政權的統治方式和中原地區的統治方式歷來不太一樣。古代王朝在中原地區基本上設立郡縣制度或者行省制度,而對於邊疆地區則實行各種各樣的統治方式。比如西漢曾經在西域地區設立西域都護府,利用都護府管理西域地區事務。唐朝時期設立安東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北都護、安東都護府管理邊疆地區事務。有時候中原王朝也會通過冊封為王的方式解決邊疆民族政權。古代朝鮮大部分時間其實由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統治。雖然朝鮮地區相對於其他邊疆地區,與中原王朝的聯繫稍微疏遠一些。但是整體上也在古代中原政權的控制之下,只不過中原實行的統治方式不同而已。如果中原王朝願意,也可以在朝鮮半島地區設立郡縣。西漢曾經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四郡,唐朝曾經在朝鮮半島設立州縣,元朝曾經設立過行省。所以中原王朝在不在朝鮮半島設立郡縣要看當時王朝的統治政策和統治措施。



雖然漢朝和唐朝曾經短暫時間內讓朝鮮半島郡縣化,但是時間都不是特別長久,而且也沒有把整個半島全部郡縣化。中原王朝在推行郡縣制的時候,也要綜合考慮問題。比如,中央政府設立郡縣的時候要考慮人口多少、經濟發展、民族組成、戰略地位、地理地形等方面。邊疆地區有基本上都是遊牧民族,難以像中原農耕地區那樣設立郡縣制度。中原廣大周邊地區地廣人稀,設立郡縣的成本太高。朝鮮半島的情況也一樣。朝鮮半島主要以山地為主,而且氣候潮溼。朝鮮半島對於古代中原王朝來說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偏遠、貧瘠、落後地區。這一區域在中原王朝看來不適合農業發展,人口較少也難以滿足中原王朝對兵員、人口的需求。在中原王朝看來,在朝鮮半島地區設立郡縣成本太高。中央不僅不能從朝鮮半島得到好處,甚至還要反過來補貼朝鮮地區。朝鮮半島地區的郡縣反而成為中央王朝的拖累。所以中原王朝不太願意在朝鮮地區設立郡縣。在中央王朝看來讓朝鮮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定期到中央政府朝貢是最佳的統治方式。所以中原王朝才沒有將朝鮮半島直接納入中央版圖。

如果朝鮮半島政權出現不臣現象或者反抗中央王朝,中央王朝便會出兵攻打,甚至直至滅國。只要朝鮮地區安分守己,為中央王朝把住大門、定期朝貢,中原王朝願意讓朝鮮半島保持相對獨立,而不設郡縣。


依稀說史


中原王朝曾三次控制過朝鮮半島大部,但是都沒有徹底將半島納入版圖之中,主要原因還是這裡太偏僻,太貧瘠

朝鮮半島地處東亞大陸東北部,這裡是三面環海,只有北部與東亞大陸相連接,在地理環境上比較封閉。而正是得益於這種封閉的環境,也讓朝鮮半島較少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也比較安全。(朝鮮半島地圖)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很多中原人為了躲避戰爭而移民前往朝鮮半島。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第一個正式政權就是由商紂王的叔父箕子所建立的,史稱“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和周朝是在同一時間建立的,其立國超過900年,周朝滅亡它都還在。不過箕子朝鮮並沒有佔領整個朝鮮半島,箕子朝鮮只是佔據了朝鮮半島中北部地區,沒能征服半島南部的土著。

後來到西漢初年時,箕子朝鮮才被同樣來前來避難的燕國人衛滿所滅。此後衛滿繼續使用朝鮮國號,史稱“衛滿朝鮮”。

但衛滿朝鮮只建國87年就因為挑釁而被漢武帝所滅。隨後漢朝在朝鮮半島設立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漢四郡是中原王朝歷史上首次直接統治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

不過漢朝同樣只是控制了朝鮮半島中北部,在這一時期朝鮮半島南部出現了許多帶有部落性質的小政權,最後形成馬韓、辰韓、弁韓三個政權,史稱“三韓”。

此後這三韓逐漸演變為百濟和新羅,到中國南北朝時期,興起於中國東北的高句麗佔據了半島北部地區,與百濟、新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由於當時中原地區大亂,高句麗趁機佔據了遼東地區,窺伺中原,對中國構成極大威脅。

隋朝統一中國後,隋煬帝發動了三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但可惜的是最後都沒有成功。

高句麗之患直到唐朝太宗年間才得到解決,在唐軍消滅高句麗之後,唐朝又聯合半島南邊的新羅,滅掉了半島上的另一個政權百濟,至此朝鮮半島南部被新羅佔據,北部則再度被中國所控制。

(唐代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安東都護府)

不過安東都護府並沒有存在多久,在百濟滅亡後,唐軍取代高句麗成為新羅的最大威脅,新羅和大唐之間的盟友關係宣告破裂,唐朝和新羅的戰爭也隨即爆發。

最後新羅擊敗駐守在半島上的唐軍,奪取了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唐朝只保留半島西北部一隅之地。

安史之亂後,唐朝徹底放棄了朝鮮半島,到北宋時期連遼東和幽雲十六州都丟了,更顧不上朝鮮半島了。而在唐朝末年,高麗王朝取代新羅開始統治半島。

平心而論,高麗王朝的武力還是可以的,面對著遼國和金國的入侵,高麗都成功的將敵人擊退,直到蒙古人的出現,高麗才徹底扛不住了。

到1231年蒙古軍入侵併重創了高麗,但由於朝鮮半島多山,且冬天非嚴寒,蒙古人首次入侵沒有多做停留,搶完就走了。不過蒙古人很快又捲土重來,在蒙古軍第二次入侵高麗時,高麗最終支持不住,向蒙古投降,成為蒙古內藩。

此後忽必烈在高麗設立“東征行省”作為征討日本的基地,而東征行省的最高長官由高麗國王兼任。不過高麗雖然在名義上是大元帝國的行省,但實際上還是保持著獨立的。

不過在元英宗時期,英宗曾經想在高麗設立三韓行省,徹底兼併朝鮮半島。然而這個想法遭到大學士王約的反對,王約認為:“高麗去京師四千裡,地瘠民貧,夷俗雜尚,非中原比,萬一梗化,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舊制。”

英宗最後聽從了王約的建議,放棄了吞併高麗的想法。而我們從王約的話中可以看出,古人認為朝鮮半島太窮了,且距離遙遠,佔領很不划算。

朝鮮半島地形多山,全國幾乎都是山,根本沒有多少平原,因此農業規模非常小,而農業在古代正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農業落後經濟就肯定欠發達,這對中原王朝沒有多少吸引力。(朝鮮半島超過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山地和丘陵)

清朝建立之初,清軍曾兩次入侵朝鮮。在第一次入侵之時,主帥阿敏曾想在半島自立為王,但是因為遭到其他隨軍將領的堅決反對,最後只得作罷。

之後在第二次侵朝戰爭中,清軍佔領了整個半島。但當時清朝的目標是大明,對於貧瘠的朝鮮半島也不感興趣。於是在迫使朝鮮國王向清朝稱臣並斷絕與明朝的往來後,清軍撤出了半島,保留了朝鮮的獨立。

朝鮮半島在歷史曾多次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但這些入侵者都不太喜歡這裡,因此朝鮮每次都能幸運的免除亡國的災難。直到19世紀末,從南邊來的日本人覺得這裡不錯,於是在1910年正式將朝鮮半島吞併。


千佛山車神


歷史上朝鮮與中原王朝雖然關係密切,但不得不說不管是歷史上還是今天,始終都沒有出現朝鮮可以毫無顧忌完全放鬆的加入中原王朝,或者說被中原王朝納入中國版圖的條件,也就是說把朝鮮納入中國版圖,說起來汪洋恣肆,其實就是一廂情願的自說自話。(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什麼條件都不考慮,就要歷史上的中原王朝把朝鮮納入中國,憑什麼啊?難道說人家天生就該是兒子輩的,說納入就納入了,歷史上朝鮮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莫過於商朝貴族萁子建立的箕子朝鮮。

就算是這樣,箕子當時在商朝那就是政治犯,被迫害的那也算,與中原王朝的的關係避之唯恐不及,還要他把在朝鮮建立的國家交出來,下一步就是把腦袋交出去唄,只要腦袋沒病,這種事情發生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


唐朝的時候朝鮮地區的高句麗、新羅的確與唐王朝關係密切,但那是兩個平等的主權國家的正常交往,即使人家覺得你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等等方面全部佔優,那也不是說人家就要被納入到你的版圖。

一句話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真要是先進就等於可以把別的小國小王朝納入版圖,美國是不是應該把與他關係親近的所有國家都納入版圖嗎?這不就是強盜邏輯嘛,山大王都比官府的二把手活的滋潤痛快。

再說到清朝宗藩體制下的朝鮮,那時候朝鮮的確唯清朝馬首是瞻,但這並不等於說朝鮮願意成為清王朝的一部分,即使袁世凱當太上皇當了好多年,但是外來的和尚,早晚還得回到自己的廟裡,自古以來,就沒有形成過中原王朝把朝鮮納入版圖的條件。


歷史三日談


中國歷史上對朝鮮的征服歷程就是一個接受教訓的歷程,這個深刻的教訓就是中原王朝的西方、北方、南方都有大量可以征服的地區,不要再在東方耗費過多的經歷了,得不償失啊。

殷商遺民箕子在商朝亡國之後率領部分中原人在朝鮮半島建立了箕子朝鮮,這個政權在清朝之前是被普遍接受的,但是二十世紀之後卻基本上遭到了朝鮮半島的全盤否定。中原人在朝鮮半島建立的第二個政權便是漢高祖時期燕王盧綰叛變後其流亡的部下建立的衛滿朝鮮。

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應該不能被定義為“征服”,而應該是“佔領”。因為當時的朝鮮半島尚未形成完整的政權,尚未發展較高的文明。

漢武帝時期,衛滿朝鮮逐漸強大,漢武帝終於有了一個征服東北的機會。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變成漢朝的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雖然漢武帝所佔領的只是朝鮮半島的一部分,但是這卻是全球史學界公認的、朝鮮半島上的第一個政權。

此後,朝鮮半島的西北部基本上都歸漢朝直接管轄,為期大約三百年。接著,中國內部出現了大分裂,中原地區連長江、淮河都快保不住了,哪裡還有能力控制朝鮮半島?

終於,隋朝讓中國再次統一,隋文帝和隋煬帝也都以命世之君自居,他們以恢復漢朝疆域為己任。隋煬帝對朝鮮半島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從一鼓作氣到為了爭一口氣。然而,《資治通鑑》上有這麼一段記載:

對高句麗的討伐最終成為導致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大唐不能服啊,唐高宗時期,唐朝再次大規模出兵東征,最終在公元668年攻克平壤,建立了安東都護府。但是唐朝消滅的幾乎也只有高句麗而已,朝鮮半島大部分在新羅的控制之中,還好這些地區成了唐朝的附屬,不再搗亂了。

唐朝之後又出現了和晉朝類似的情況,兩宋忙於自保,連燕雲十六州都收復不了,還談什麼朝鮮半島?

強盛的元朝對高麗發動了九次戰爭,用了四十多年才讓高麗臣服,實在有點得不償失。此後明清兩朝,都是採取了比較理性的措施——要求朝鮮名義上稱臣,每年給他們多賜點東西,保證別搗亂就行了。


國史通論


中原王朝從來不把朝鮮納入中國版圖?首先此說法就是錯誤的。在漢朝與唐朝時期,朝鮮都是被中原王朝收過的。但在唐代中後期後,後來的王朝中除了元朝,還真沒有別的封建王朝將其納入自己的領土板塊。很多王朝都是喜歡把朝鮮當做自己的附庸國,只要它臣服即可,不用被自己統治。為什麼呢?朝鮮作為附庸國,其真正的統治權還是在朝鮮人手中啊。對於那些封建王朝來說,真正的統治朝鮮不好嗎?為什麼不把它據為己有呢?

㈠朝鮮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乖巧,對宗主國都比較尊敬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調侃話,“只要你乖,給你買條街”。朝鮮歷代的統治者確實都比較乖,對於宗主國都很尊敬。每年都的朝貢大都是些名貴物品,並未有什麼敷衍之意。此外他們對宗主國並沒有冒犯行為,也沒有想要以下作亂。對於這樣的附庸國,宗主國為什麼要花費力氣對付他們呢?將其納入板塊,還要出兵,這又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宗主國的統治者們不是傻子。不會幹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㈡朝鮮太窮,很多王朝認為自個兒已經很強大了,看不上它

朝鮮這個國家從整體上看來,國力比較衰微,百姓們也不是很快樂。更多王朝普遍認為將其納入板塊之下,說不定還會拖自己的後腿。畢竟朝鮮太窮了,沒有什麼掠奪的價值。強行將之納入版圖下,首先太過勞民傷財,其次不得民心。畢竟人家都已經願意當自己的附屬國了,已經臣服了。於情於理中原王朝都不應該對其出兵的。於是很多王朝並不強行要求朝鮮一定要被納入自己的版圖之中,畢竟這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㈢唐代中後期後,元朝是唯一一個把朝鮮收入囊中的

元朝這個國家本身就帶有極強的侵略性,它最是喜歡對外擴張自己的領土,因此當然不會放過弱小的朝鮮。1206年,蒙古政權由成吉思汗一手建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1次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大封建王朝。總之,那些中原王朝們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所以才會不對朝鮮出手。我們作為後人的,又何必要再對他們妄加揣測呢?


尚武菌


這個說法不正確,在漢代與唐代,都曾把朝鮮納入中國版圖。

其一,漢武帝時代征服衛氏朝鮮,分置四郡

漢時朝鮮半島上有幾個國家,包括朝鮮、真番、臨屯、辰國等。朝鮮只是半島北部的一個國家,而且是漢人統治的國家,史稱“衛氏朝鮮”,其政權的創立者是衛滿。

衛滿是秦末漢初時的人物,原本是盧綰帳下一名將軍。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盧綰謀反不成,逃入匈奴,衛滿帶著殘兵敗將,逃到朝鮮半島。衛滿憑藉一千多人的部隊起家,在幾年內掃蕩朝鮮,奪取政權,自立為國王,定都王險城(今朝鮮平壤)。

後來,衛滿向大漢稱藩,作為藩國,朝鮮有獨立的主權,同時對漢王朝負有一定的義務。衛滿陸續打敗朝鮮半島南部的真番國、臨屯國,成為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權。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衛滿的孫子、朝鮮國王衛右渠發兵攻打遼東,殺死東部都尉涉何,導致漢與朝鮮兵戎相見。漢武帝以樓船將軍楊僕為海軍統帥,以左將軍荀彘為陸軍統帥,兩路進攻朝鮮。

公元前108年,朝鮮尼溪相參殺國王衛右渠向漢軍投降。衛氏朝鮮滅亡,漢武帝下令,將朝鮮併入大漢的版圖,分置為四郡:樂浪郡、臨屯郡、玄菟郡、真番郡。此四郡大體上是朝鮮半島的北部,中原政權大體上控制了四百年之久,直到五華亂華後,位於東亞的扶余部落在此建立高句麗王國(唐史作高麗)。

其二,唐朝對高麗的征服與丟失

高麗的疆土在遼東到朝鮮半島上,東西跨度三千一百里,南北跨度二千里;除了高麗王國之外,在朝鮮半島的南端還有兩個國家,即百濟與新羅。

公元660年,蘇定方平定百濟,置熊津都督府。

在朝鮮半島三國裡,新羅是大唐帝國之盟友。公元663年,唐在新羅置雞林都督府,同年,劉仁軌率唐軍會同新羅軍隊,在白江口水戰大破日本與百濟聯軍,平定百濟。

征服高麗的戰爭則曠日持久,從公元645年至668年,前後歷時二十三年之久。公元668年,李世勣、薛仁貴等大破高麗,攻陷平壤,高麗國王投降。高麗併入唐王朝,分為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

此時,由於吐蕃的崛起,大唐軍事力量西移,給高麗反抗勢力捲土重來的機會。公元670年,高麗舊將劍牟岑起兵。唐朝廷派出高侃為東州道行軍總管,率兵鎮壓反叛,並於次年(671年)在安市城擊敗了劍牟岑的反抗力量,反抗武裝退入白水山,劍牟岑為部下所殺。

然而,與大唐關係最為密切的新羅王國突然轉而支持高麗的殘餘力量。咸亨四年(673年),高麗反抗軍殘部向南逃竄,竄入新羅王國。新羅國王金法敏收容高麗的戰士,並出兵佔領百濟。

唐高宗派劉仁軌為雞林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大軍遠征新羅。675年的春季,劉仁軌率軍在七重城大破新羅軍,歸附大唐的靺鞨部落乘船沿海岸南下,進攻新羅的南部。不過,新羅在佔據百濟、收容高麗軍隊之後,軍事力量並不弱,仍頑強抵抗。由於唐軍重點要對付吐蕃,兩線作戰十分不利,故而唐高宗最終調回仁軌的遠征軍。

676年,原設於平壤的安東都護府被迫遷往遼東城,而在百濟的熊津都督府,也遷往遼東的建安城。這樣一來,唐政府對朝鮮半島便失去了控制力。因此,大唐帝國把百濟納入版圖只有16年,把高麗納入版圖只有8年。

大唐在朝鮮半島上的曠日持久的戰爭,最後新羅成為惟一的贏家。這個最初可憐兮兮的國家,在唐、高麗、百濟乃至日本諸勢力之間遊走,最後竟然得以統一朝鮮半島,開創新羅時代。


君山話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誰說中原王朝沒有把朝鮮納入中國版圖。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大軍征服衛滿朝鮮,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四郡。

之後的東漢、曹魏與西晉都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

直到313年,高句麗趁著中原混亂崛起,中國才失去對朝鮮北部的控制,但也控制了400多年。

668年,唐代的大唐軍隊消滅了小霸王高句麗,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平壤的大同江以北的地區全部屬於大唐。

然而,宋代的中國北方被遊牧民族建立的遼國、金國控制。

契丹人和女真人,對於北部多山的朝鮮並不重視,只是一味試圖殺入中原。

趁著中國內戰的有利時機,10世紀高麗統一朝鮮半島,建立了國家,不受中原政權控制。

好景不長,1231年至1273年,強大的蒙古軍隊對高麗發動了9次戰爭。

高麗最終成為元朝的附庸國,失去了主權。

明代,朝鮮和明朝關係不錯,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向大明稱臣。

而大明也把朝鮮當做臣子,在壬辰倭亂中出兵擊潰日本入侵者,幫助朝鮮復國。

不過,朝鮮是享有軍政自主權的,只是受到明朝的節制而已。

朝鮮國王必須接受大明皇帝冊封以後,才會有效。

清代的朝鮮和明代沒有什麼區別,也是向滿清稱臣,直到甲午戰爭失敗後被日本人控制,最終因日韓合併條約成為日本一部分。

所以,歷史上朝鮮被中國直接統治過,也被我們間接控制上千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