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家四派,韓信執三派之牛耳,天下無雙

兵家四派,出自《漢書藝文志.兵書略》,是班固對先秦至漢初所存世兵家典籍的整理編輯、分類歸納,根據兵家所闡述的作戰思想和作戰特點,將其分為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又稱兵家四勢。

其中兵權謀在四派中位居首要,作用最為重要,班固對此有如下概論: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而對兵形勢,班固也作了如下描述: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而漢初名將韓信正是兵權謀的代表人物,在其指揮的數次精典戰役中,不僅將兵權謀運用之妙,而且將兵形勢、兵技巧也融匯其中,在實戰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蕭何稱他為“國士無雙”,張良贊他為“漢軍將領中唯一可獨擋一面之人”。

而高祖劉邦更是當著眾將領的面稱讚韓信道:“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

古代兵家四派,韓信執三派之牛耳,天下無雙

下面方城就來淺說一下素有兵仙之稱的韓信,如何融合運用兵家四派的作戰特點,在實戰中巧破敵軍的事例。

彭城之敗後,劉邦回到了關中。命令韓信率軍攻取關中之地最後一個據點廢丘。

韓信通過仔細觀察,巧借雨天灃河水爆漲之勢,築壩蓄水,然後又鑿堤放水,將廢丘城淹了個白茫茫的一片,迫使章邯拔劍自刎。

而在討伐魏王豹的戰鬥中,韓信先是在黃河臨晉渡口命灌嬰率軍擺出一副要強行渡河的陣勢,吸引魏軍主力。然後親率漢軍主力從上游夏陽扎木罌渡河(此舉可謂是兵技巧的創新與靈活運用)。隨後又採用聲東擊西,聲西擊東的戰法,最後以迅雷不擊掩耳之勢率軍直趨安邑,迫使魏王豹投降。

此戰可以說是韓信將兵權謀、兵形勢、兵技巧融為一體的精典戰例。

古代兵家四派,韓信執三派之牛耳,天下無雙

後韓信又在攻打趙國的井陘之戰中,創造性運用了背水一戰的戰法,僅用3萬漢軍打敗了20多萬的趙軍,斬殺趙軍主帥陳餘、俘獲趙王歇,獲得了漢軍全體將士的拜服。

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對此有專門記載:

諸將效首虜,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

戰後面對眾將的疑問,韓信此時才將井陘之戰的精要告訴給眾將:兵法不是有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死地而後存嗎?只是你們沒能真正領會,我現在使將士們置之死地,不正是讓大家退無可退,拼死一戰嗎?

眾將聽後是恍然大悟,自嘆不如。

在隨後的襲齊之戰中,韓信聽從蒯徹之計,平生頭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使用兵陰陽之法。雖然此法有些陰毒,害死了劉邦派往齊國勸降的使者酈食其,但以最小的代價,迅速的攻下了齊國。

並在濰水之戰中再次巧借水勢,一舉消滅了援齊的楚軍二十餘萬,斬殺楚軍大將龍且,將兵形勢發揮到極致。

而在最後的垓下之戰中,二位兵形勢的傑出代表韓信與項羽上演了一出“形”與“勢”的終極之戰。最終彙集了兵權謀、兵形勢、兵技巧於一身的兵仙韓信,技高一籌,打敗了兵形勢中“形”的代表人物項羽,取得了垓下之戰的完勝。

古代兵家四派,韓信執三派之牛耳,天下無雙

垓下之戰結束,天下歸漢。韓信因功高震主、鋒芒畢露,被劉邦奪取了兵權。最後又被削去了王的封號貶為淮陰侯,軟禁在京城。

韓信在苦悶彷徨中被劉邦指派,與張良一起修訂先秦兵法典籍。此時被譽為謀聖兵仙的張良和韓信二人,皆是劉邦的閒棋冷子,但兩人的心境卻大有不同。

一個是主動退居二線,頤養天年;另一個則是不甘貶謫,試圖東山再起。

幾經周折,張良與韓信終於從先秦以來的一百八十二家兵書典籍中刪繁就簡,冊取要用,整理修訂出三十五家兵書,彙編成冊。

其中韓信總結自己幾年來的軍事思想,作戰心得,編著成《韓信兵法》三篇。可惜兵仙韓信隨後被呂后、蕭何所誘殺,其所著的《韓信兵法》因受劉邦所禁忌,被藏在宮中秘不示人。

後來諸呂秘謀篡奪劉氏江山時,被諸呂從宮中盜用,最終不知所終,令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