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

1771371


民以食為天,但藥也很重要!

現在的大街小巷,一眼往過去幾乎不是飯店餐館就是藥店,這一點應該說是中國醫藥發展的一大成就,想想自己出門幾步就能買到藥是多麼方便。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50.8萬家,其中批發企業1.4萬家;零售連鎖企業5671家,零售連鎖企業門店25.5萬家,其他零售藥店23.4萬家。

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家零售連鎖藥品企業就擁有近50家門店,當然,這其中有實力的大藥房門店更多。

A股典型連鎖藥店企業

目前,在A股上市的典型連鎖藥店企業有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分別對應總市值為332.5億、300.5億、206.4億、144.4億。

而這幾家所擁有的門店更是遠超行業平均數,每家門店數量平均在5000家左右。

僅這四家企業門店數量就達到近2萬家,佔全國門店7.29%。因此,從這也能看出來,藥店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分散的行業,即使是幾家大品牌大規模企業佔比也不到10%,這樣一來其實也就導致了激烈的價格戰。

為什麼熱衷於開藥店?

還是以A股上市的這四家典型藥店品牌為例,它們的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業,達到40%左右。

40%的毛利率對於一般的商品流通企業來說,應該是一個很高的利率水平了。因為藥店本質上並不生產藥品,只是從製藥企業進貨,然後再轉手賣給患者(消費者)。

沒錯,對於藥店來說與醫院不同,來店裡買藥的患者更像是一個消費者。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一下,同樣屬於商品流通企業的京東的毛利率,京東的毛利率僅為14.28%。

足見這一行業的賺錢能力,相對而言可以稱得上是暴利行業了。

除了暴利這個原因外,中國藥店多還與市場需求有關。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藥品零售連鎖率達到50.5%,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2017年銷售額前100位的藥品零售企業門店總數達到58355家,佔全國零售藥店門店總數的12.9%;銷售總額1232億元,佔零售市場總額的30.8%,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

所以,綜合來看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也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更多的人會以保健的目的去藥店購買保健品等非處方藥。

而對於小感冒之類的小病小痛也不願意去醫院,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不管大病小病,只要去醫院500-1000算最低消費了。

壞的一面就是導致無止境的價格戰,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這個行業最終也會走向大魚吃小魚的格局。最近幾年,類似益豐藥房、老百姓這種大型連鎖藥店,對小型的藥店進行了頻繁的收購。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銳眼財經


我家這地方藥店多,賣藥的竟爭激烈,那賣30,他就賣28,這藥價水分太大了。

我有糖尿病,每餐都吃卡博平,就是這種藥,國營藥房45元一盒,而個體藥房我買過28,也不知道這藥到底值多少錢,我這有一家藥店,本是個體,僱了五六個人還忙不過來,每天藥店裡都亂哄哄的一屋子人,原因就是她賣的藥便宜,老年人都吃藥,誰的便宜買誰的,這樣她薄利多銷,還是很掙錢。最後也不知道是誰把她告了,結果她的藥店被取締了,藥店還有,就是經營者換了國大(國營)藥房,這回啥都貴了,也沒人去那裡買藥了。冷冷清清快黃了。


娟子98999


我是搞醫藥批發的,整天和藥店打交道,最瞭解藥店了。現在藥店開的多是因為手續簡單了,就算你啥也不會也可以加盟連鎖店。還有就是國家不控制藥店的數量了,醫保隨便給辦。但是藥店的生意也是太難做了,看似利潤很大,其實也就35%的純利。藥品貴不是因為利潤高,是因為分利潤的人太多了,不賣貴點大家都沒錢賺。各個環節其實都沒賺暴利,但是到老百姓手裡就不便宜了。想降低零售藥店的藥價除非國家像菸草一樣把藥品控制起來,統一配送。現在幹藥店不賠錢就是燒高香了,醫藥公司也賠錢。廠家也不賺錢。可能你們奇怪了,大家都不賺錢那錢去哪了?其實錢都被瓜分了,廠家把藥生產出來需要花大價錢推廣才能有人代理,進入醫藥公司後還需要大價錢推廣才能有藥房進貨,藥店進來的藥也不是各個都能賣出去,很多需要一年半年才能賣出去,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促銷,搞活動,本來利潤挺高,這樣弄完也就剩35%。藥廠 招商 業務 醫藥公司 業務 藥店老闆 營業員,這麼多環節都要吃飯,誰沒錢賺都不會幹。藥廠多 品種多 藥店多 環節多,這就是導致藥品貴又都賺不到大錢的原因。當然也有賺錢的,乾的早,品牌大,獨家品,必需品,廣告品,這幾種類型的還能多賺點錢。


非凡評說


為什麼中國大街小巷都有藥店?

因為中國民眾習慣動不動就買藥,小毛小病不願意去醫院,怕麻煩,排個隊掛個號都要半小時。

最重要的是開個藥店容易賺錢,坐享其成。

當然,藥店多也是有些便民的,方便老百姓一些小需求,止個痛,感個冒什麼的,還是能吃點常規藥解決的。



陽山大兵


第一:利潤豐厚。如果你去藥店買過藥,那麼你就十分清楚,現在已經看不見廉價藥了,一兩塊的藥基本上已經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十塊、上百塊的藥,進貨價與出售價的差價可達10倍以上,這其中的利潤就不用我算了吧。並且當你想買某個藥時,店員往往會介紹一些價格比較昂貴的藥物。                                                                     

  我簡直不敢驚歎,北湖生態公園會打造成如此模樣。暖暖的冬陽之下,成千上萬遊人,在這天空覷著地方,演繹出了人如潮水樣流動,盯著湖水與綠草茵茵,張大著嘴巴。我是看著今天太陽蠻大,與他們奶奶,帶著兩個小孫孫來到的北湖,公交車搖晃了新都、泰興、木蘭等等,一路的陽光灑著光芒,與車的換乘加擁擠,送我們蒞臨歡樂時光。北湖肯定是歡迎人們蒞臨,不然,“北湖生態公園”六個白色耀眼碩大漢字,在老遠就扯進了人們眼眸,讓情不自禁的簇擁,將遊客嘴巴張大了又再張大。隨著人流潮水蕩啊蕩地,個個眼睛尖得來沒有商量,成華區由來滴溜溜轉不會忽悠,還有一塊標牌為證,醒目而清晰:“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緊鄰成都的蜀縣更名為華陽縣,與成都縣共治成都府。1928年成都市建立,才結束兩縣共治省城的歷史,北湖公園這片區域曾在成都縣和華陽縣的交界線上,其內的和成村有成華橋、成華堰等地名,見證成都縣、華陽縣的歷史淵源。1990年成都市區劃調整時,基於這個歷史淵源,成華區由此得名。” 是不,港花的成華區,一下子飛臨了天空上方。然,北湖這片湖水,才真是有很大分量,歷史正能量滿滿,也有一塊標牌,用文字在作敘述: 斕,鳥語花香。

第二:藥店買藥方便、節約時間。對於一些小病小痛,例如普通感冒或者腸胃不舒服等,許多人都不會去醫院掛號看病,一般都是通過在藥店買藥,自己吃藥處理,這樣可節約時間,不用跑去醫院。

第三:人們對自我健康的重視。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常備一些藥物,比如感冒藥、腸胃藥、鈣鋅口服液等,特別是家裡有小孩的,通常都會常備一些藥,以備不時之需。

第四:人們注重養生。現在的藥店充斥著大量的保健品、營養品,特別是一些老人,往往更喜歡去藥店買保健品,像枸杞子、黃芪、三七、靈芝、阿膠、鈣片等,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療心血管慢性疾病等藥物都可在藥店買到。特別是還有會員日,打折、買滿多少送禮物等促銷活動,深深吸引著人們去消費,就像一個小型超市一樣。

第五:醫保卡放開普及,藥店可刷醫保。現在許多藥店都可以刷醫保卡買藥,這自然也促進藥品的銷售,人們買藥少花錢,自然人們就更喜歡了。

綜上所述,之所以藥店到處都是,說到底就是,一是藥店利潤可觀,有錢賺;二是人們買藥方便,不用跑醫院,這就是大街小巷到處是藥店的真正原因。





景行行止11


現在藥品是最暴利最坑人,藥店的生存就靠暴利漲價國家必須將藥店取帝,杜絕黑藥店在坑害老百姓,讓老百姓吃上平價藥,放心藥。


用戶5632250505560


藥品的利潤大的離譜,不知不覺現在的藥價高的離譜,原來幾塊錢的藥現在都要幾十塊錢,前幾年經營了藥店的人都發財了,所以這個行業現在越來越搶手,大街小巷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都出都是


用戶3632577493807劉


存在就是理由,歸根結底還是“看病難”的問題,而藥店最大的問題是監管不力,監管最大漏洞是執業資格和處方藥買賣。

1.藥店的存在,大大方便群眾買藥,但“藥店比米鋪多”並不是好事。藥店存在的關鍵點在於“方便”,背後關鍵問題是醫院拿藥“不方便”。

醫院“看病難”。不瞞大家說,我自己在醫院工作,看病拿藥已經夠方便了,但有時下班後或上班時很忙沒時間去拿,偶然也會在回家路上順便在藥店買藥。每天上班看到醫院門診大廳煕煕攘攘的人群,從掛號、就診、繳費、化驗、檢查,拿到結果後再次就診,繳費,拿藥,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排隊,一個普通感冒都需要最少半天時間。大家一想起看病這一套流程,都會頭皮發麻。如果醫院就診不用耗時排隊,是不是就會減少很多到藥店買藥的病人?



醫院“看病貴”。現在醫院藥品都是零差價出售,單從藥價看,很多藥比藥店還要便宜。但在醫院看病,除了慢性病人老病號,往往大夫沒有相關檢查結果不會輕易開藥,意味著藥費不貴,檢查費貴,對無醫保病人來說,負擔不小。而在藥店,監管失控,所有藥物幾乎都可以在藥店隨意就可買到,很多病人會抱著“先買藥試試看,不行再去醫院”的心態光顧藥店。

2.藥店監管不力,《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沒有落實,尤其是執業資格及處方藥買賣存在監管漏洞,造成賣藥亂象。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要求零售藥店的法人代表是具有藥學資格的專業人士,每店必備執業藥師才可以售賣處方藥,這是非常好的制度,但最終演變成臭名昭著的“掛證”現象,事實上老闆還是原來的老闆,法人代表和執業藥師都是紙上名字,並不是實際控制人和質量管理員。並由此衍生一系列賣藥亂象。為病人提供用藥諮詢是販子,是想要多賺錢的商人,不是專業人士,後果可想而知。


最大安全問題是處方藥買賣。藥店售賣藥分兩種,一種安全係數高副作用小,不需醫生診治就可以用的非處方藥,如常見退熱藥美林,感冒清膠囊等,這類藥會標註“OTC”字樣,人人可買。另一種是處方藥,顧名思義需要醫生診治開出處方,憑處方才能配藥,意味著有特定適應證,如各類抗生素。《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要求病人須持醫生處方到藥店,由執業藥師審核處方無誤後才可以配藥,而目前在藥店,根本不需處方,隨便買,隨便賣,其中巨大安全隱患不言而喻。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具備一定藥學知識,可以自行購買非處方藥,非處方藥一般用藥3天無效需到醫院就診。處方藥除非有醫生開好處方,不建議到藥店自行購買,否則耽誤病情不說,可能還會造成嚴重用藥安全問題。


營養師小麥姐


充分的暴利,假藥混雜其中。各種優惠,打折,積分,,,,,不一而足。和其他商品的各種促銷一樣。這是對人類道德的巨大侮辱。他是藥,不是食品。


守衛我家


藥店多說明這個行業需求量大,而且利潤也高的離譜!

也說明了我們國內老百姓整體的健康狀況很差,不然身體健康的話,咋可能會有如此多的藥店存活!而且家家都生意火爆呢!

好在已經過知天命年紀的我,身體很棒,除了每年的體檢,從來不進醫院、更不去藥店,這一點最讓我自豪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