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成就那麼多,貢獻那麼大,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恆榮匯彬


毫無疑問,錢學森是我國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為我國的國防世界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被譽為我國的“航天和導彈之父”,他是“兩彈一星”元勳。儘管如此,錢學森並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知道,諾貝爾獎科學類的獎項評選標準。其實標準非常明確,獲獎者必須要有重大創新,也就是取得前人所沒有的重大發明或者發現。例如,物理學家倫琴因為發現X射線,而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為抗瘧疾做出巨大貢獻,她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取得了我國在諾貝爾獎科學類的零突破。



雖然錢學森為我國的航天和導彈事業做出過突出貢獻,但這些科技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已經有了,不是屬於人類史上的重大創新,所以錢學森不會被評上諾貝爾獎。事實上,即便是錢學森的恩師馮·卡門,還有像馮·布勞恩這樣的“導彈之父”,也都沒能拿到過諾獎。



不過,錢老並不計較這些個人榮譽。不然,他當年也不會放棄國外十分優渥的條件,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回到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我國那麼困難的時候,錢老能夠歸國效力,這是我國的一大幸事。


錢老帶回了先進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為我國的導彈研究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錢老堅信,其他國家能造出來導彈,我國也必然能造出來。有了錢老的不懈努力,我國才有可能在幾乎零基礎的情況下很快就自行研製出導彈。

雖然錢老沒有拿過諾獎,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他的無限敬仰,他是我們的楷模。我國現如今的強大,離不開諸如錢學森、于敏、鄧稼先這樣偉大科學家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有時候,諾獎並不意味著一切。


火星一號


問出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非常尊敬錢學森,認為錢學森是非常偉大的科學家。尊敬錢學森當然不錯,盲目的尊崇卻是愚昧的表現。我在這裡不得不提醒一下:如果你真的尊敬錢學森,就請不要問出這種問題,錢學森離諾貝爾獎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問出這樣的問題有一種捧殺錢學森的味道。

錢學森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等,他的研究領域是工程技術應用方面,這一方面離諾貝爾獎青睞的基礎科學方面差距太遠。雖然也有一些技術方面的成就被授予了諾貝爾獎,不過那些成就一是注重首次,二是應用於全人類並且具有重大的意義。錢學森的成就不在諾貝爾獎的範圍內。十幾年前的時候,國內媒體動不動就會說哪個哪個中國人差點得到了諾貝爾獎,雖然“差點得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有一大串,好像裡面也沒有錢學森的名字。

三十多年前,中國的科技實力非常的落後,錢學森等人就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樹立起的科學標杆。錢學森的工作還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再加上當時宣傳工具對真實情況進行了加工,錢學森偉大科學家的形象感染影響了很多人。錢學森對中國科學事業做出的畝產萬斤、特異功能這樣的負面影響甚至被遮蓋了,十幾年前批判特異功能的文章有很多不提錢學森的名字,用“某大科學家”代替錢學森。

錢學森名字的廣為人知有刻意宣傳的因素,如果有人知道了八十年代氣功、特異功能熱離不開錢學森的力挺,知道了畝產萬斤裡也有錢學森因素,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再問錢學森為什麼得不到諾貝爾獎了。


刁博


錢學森成就那麼多,貢獻那麼大,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絕對是中國科學界的一件大事,可能各位有聽到各種傳聞,但我們認為屠呦呦以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尤其是對全球醫學界的貢獻與深受瘧疾肆虐影響的人們,都應該感謝當年為之付出努力的“屠呦呦們”。

錢學森有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中國人心目中,錢學森的地位遠高於屠呦呦,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對中國的貢獻,錢學森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另外關於錢學森傳奇般色彩的求學于歸國經歷,無疑會在大家的心目中攻城掠地,已經徹底被錢學森所收服。但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卻不是簡單以此為依據的,兩者之間的因果,我們來簡單分析下。

  • 錢學森的科學成就(歸國前)

關於噴氣推進實驗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可能大家並沒多少感覺,但NASA的名字肯定如雷貫耳,JPL就是NASA下屬最著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所有關於航空航天實驗成果大都是這個實驗室為開路先鋒的,錢學森是這個實驗室1936年創立時的五位創始人之一!

錢學森與他的老師馮卡門一起在1939年作出了二維無粘性定常亞聲速流動的速度勢方程在物理平面中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被稱為卡門-錢公式,錢學森的老師馮卡門和他的關係更像是重要的朋友而非學生,這表示錢學森的的成就與能力並不亞於馮卡門。

錢學森(時任美國空軍上校)參與了1944年美國接收德國科學家的工作,在馮布勞恩的V-2火箭以及後續研發上錢學森出力不小。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這是以後高超音速氣動力學的先驅性工作。

另外還有在火箭助推起飛的(JATO)、核動力火箭以及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還有在高溫高壓領域的拓展等都作出巨大的貢獻。

  • 錢學森的成就(歸國後)

大家都知道錢學森歸國後從事的是兩彈一星與火箭以及航天工程領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錢學森,中國航天的進度也許還要落後至少30年。

1954年錢學森《工程控制論》出版,將控制論推廣到工程技術領域,後來成為控制論的經典教科書,錢學森是工程控制論的奠基人之一。

1956年,錢學森與錢偉長、郭永懷等創建、主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錢學森任首任所長。

1958年,錢學森與中國科學院同事共同倡議並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960年東風-1短程彈道導彈(地對地)發射成功。

飛馬座發射瞬間

1962年出版《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以大型飛機作為平臺的發射方式,早期的美國飛馬座火箭,以及最近的"平流層發射"飛機正在實現這個夢想。

平流層發射飛機的“業務範圍”

1970年4月,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84年,錢學森建議將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馮卡門在他的自傳中,單獨有一章是“錢學森與紅色中國”,他對錢學森的評價是“美國火箭領域中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我的傑出學生”。

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

諾貝爾獎也被戲稱為炸藥獎,因為它的創立者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以3100萬瑞典克朗的遺產(部分)在1895年創立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評選,諾貝爾的遺囑要求挺簡單: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關於標準遺囑中也有說明,在物理獎上尤其強調一點: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這其實要求並不是特別高,但當全球頂尖科學家濟濟一堂的時候你會發現這簡直難如登天,因為各行各業的人才輩出,各種開創領域宗師級人物比比皆是。所以一句“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看似輕描淡寫,實則要求極高。

另外還有幾個不成文的規定,一般一個人獲只能得一次諾貝爾獎,一個獎項最多三人分享。諾貝爾獎歷史上只有數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而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是唯一一個兩次在同一領域獲獎的人。相比愛因斯坦是不是有些憋屈?不過好在愛因斯坦的成就完全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肯定,他在科學界的地位可能要排在牛頓前面。

為什麼錢學森沒有獲獎?

其實上文中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中就已經有提及了,諾獎一般只頒發給領域開創性的成就,錢學森的成就是頂尖級的,但距離開創仍然有一段距離,準確的說,錢學森的能力是被低估的,如果再早那麼幾十年,錢學森在這個領域的成就絕非現在只能在別人開創的領域中研究,而將成為空氣動力或者相關領域的宗師級的人物。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錢學森的領域是科學應用技術領域中的科學家,學術成就方向是工程技術以及航空航天領域,另外錢學森回國後從事的主要也是軍事航天領域,在這些方面即使有開創性進展,也是在絕密的狀態下進行,甚至會保密數十年。

但錢學森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絕不是一個諾獎所能定義的,他的功績將彪炳史冊,與兩彈一星的元勳一起,成為全中國人民心中那座永遠的豐碑。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錢學森有“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之稱,這些也恰恰說明了他為中國的導彈,原子彈發射事業所做出的成就和貢獻。那為什麼他的成就那麼多,貢獻那麼大,為何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下面聽聽有書君的分析:

諾貝爾獎是什麼?

所謂的諾貝爾獎,就是一項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而命名的一個獎項,該獎項主要是頒發給那些在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跟和平等六大領域有重大發現和發明的人。

為何錢學森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1.錢學森貢獻雖大,但並不符合諾貝爾獎領域

諾貝爾主要是針對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跟和平等六大領域有重大發現和發明的人。而錢學森雖然貢獻頗多,但他所學專業跟研究方向多是工程學,不在諾貝爾獎範圍之中,自然不能入圍。

2.諾貝爾獎偏向突破性,而錢學森重點在應用研究

在諾貝爾獎中有明確規定,獲獎的前提,需要在某個領域有所發現或發明,而錢學森研究的導彈跟火箭,早在他研究之前,西方國家就已經有了,比如原子彈E=MC²這條公式,愛因斯坦很早就已經推到出了。

錢學森的成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加以研究不能算髮明或發現,所以,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3.當時的國家政治有關

要知道,諾貝爾的頒發國家是瑞典,挪威。

而當時的瑞典屬於中立國,挪威則是北約的成員國,而當時的中美關係正處於冰點,當年錢學森不顧美國的阻攔,執意要回國,甚至不惜自己被調查,這樣一個敢於拒絕美國橄欖枝的人,在當時的背景下,註定是要與諾貝爾獎無緣。

不過,有書君要認為不管錢學森有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不重要,因為他給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已經遠超諾貝獎的意義。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首先說明一點,獲得諾貝爾獎的並不代表偉大,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並不代表不偉大!諾貝爾獎的評判標準並不是“偉大”,也不是對人類的貢獻,更多的是“基礎層面的發現研究”。

同時,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所獨創的理論並不一定是正確的,有些理論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可以自行搜索查看)。還有一點,那就是諾貝爾獎不可否認地帶“有色眼鏡”,打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說明了什麼大家心知肚明,不要告訴我諾貝爾和平獎不是諾貝爾獎!

所以,沒有必要唯“諾貝爾獎”的馬首是瞻!誠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部分都值得稱讚,但這個獎項的評選標準並不適用於一切,所以,沒有必要用諾貝爾獎去衡量所有科學家!

說白了,錢學森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很正常,他是中國的“航天之父”“導彈之父”,並不是航天科技和導彈技術的先驅者!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偉大,甚至諾貝爾獎都配不上他的偉大!

與錢學森同樣的還有袁隆平,他同樣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但他的偉大不遜色於任何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不足以凸顯袁隆平的偉大!

不過也並不是說諾貝爾獎不重要,我們不用看重諾貝爾獎!我的意思是沒有必要用諾貝爾獎衡量一切,也沒有必要用“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來給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扣帽子”,說:“某某科學家這麼厲害這麼偉大怎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呢?”


宇宙探索


錢學森貢獻很大,但是他的成果與諾貝爾獎並不在一個方面上,錢學森還不足以獲得諾貝爾獎。



錢學森最著名的成就是“兩彈一星”,兩彈指的並不是原子彈和氫彈,而是原子彈和導彈,一星就是衛星了。但是美國負責研製原子彈的奧本海默同樣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如果按照先後順序,應該是奧本海默才對。


至於衛星,美國早在1969年就已經成功登上月球,發射衛星更早,但是同樣沒有人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獎。

除了爭議性很大的和平獎與文學獎,物理學和化學獎,醫學獎都是獎勵的基礎研究成果,而不是發明創造,若論發明創造的話,愛迪生肯定是獲獎最多的人。

另外,諾貝爾獎對於人數是有限制的,一般在三個人以內,比如中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這一項成果震驚了世界,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已經派人到中國進行評定,但是當時我國強調的是集體的力量,因為人數超過三人,最終很遺憾,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平心而論,原子彈和衛星的理論早在錢學森之前就已經被驗證了,比如原子彈E=MC²,愛因斯坦很早就已經推到出了這條公式。

錢學森的成就是把科學理論轉化為具體成果,正是有了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的奮鬥,才有了中國今天的和平局面。錢學森固然不能得到諾貝爾獎,但是卻是中國人的英雄。


視野新觀


諾貝爾獎是西方的,那是一種政治獎,說白了就是為政治服務的,大家不必理會,只要我們自己別忘了像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黃旭華,袁隆平,等老一輩科學家就行,用不著外國來誇他們。


tj發憤圖強


諾貝爾獎是由諾貝爾委員會開會決定的,能成為諾貝爾委員會的人都是一些老古董,不會賣瑞典國王的賬,也不會賣美國總統的賬。

要得到諾貝爾獎提名,必須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公開研究成果,一個是要在基礎科學理論的科技樹上有對應的位置。

先說第一個條件:公開研究成果。這個很多國家都做不到,比如我國的氫彈發明者于敏就不可能公佈氫核聚變的反應方程式;超音速之父--馮.卡門也不可能公佈超音速的核心秘密,即使對徒弟錢學森也是有很多保留的,所以美國超音速發展那麼快,黑鳥偵查機是五倍音速了。還有一個牛人名叫特斯拉,諾貝爾委員會11次給他頒獎,希望他公佈研究成果,但是11次都被愛迪生和美國政府阻止了,並且特斯拉死後他的一切研究成果全部放到了51區,外界根本不準留傳。錢學森能夠在剛剛建國時期那麼簡陋的實驗條件下把火箭搞成功,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實在當時的中國留美學生中有一個人就獲得過諾貝爾獎的提名:趙忠堯,美國加州大學的學生,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人,校長密立根親自為他上報了諾貝爾委員會。但是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毫無猶豫的回國了。當時由於中國的貧窮,諾貝爾委員會根本不相信中國人有那麼高的智商能拿出這麼偉大的發現。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封鎖,所以他也無法到瑞典對諾貝爾委員進行答辯,所以這個發現給了他的同學菲利普.安德遜,趙忠堯前腳回國他後腳就得了諾貝爾獎。

即使你發表了成果,也需要等諾貝爾委員會的審核,這個審核過程相當長,因為每年申報的人實在太多,而且每個成果都需要時間來證明。比如愛迪生快死了才得到諾貝爾獎;再比如愛因斯坦那麼多研究成果,可是得諾貝爾獎的成果卻是最不起眼的光的波粒二向性。

再說第二個條件:科技樹。

工程學是走在理論研究前面的,所以蒸汽機已經發明瞭四十年了熱力學三大定律才問世。但是發明蒸汽機的瓦特沒能獲得諾貝爾獎,提出三大定律的瓦爾特.能脫斯卻獲得了諾貝爾獎。

還有就是諾貝爾委員會審核委員的惡趣味。比如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造福了那麼多人,但是諾貝爾委員會大部分委員都不吃水稻,只吃小麥和玉米,所以袁隆平沒得到送選資格。但是世界雜交春玉米的發明人華萊士和雜交夏玉米的發明人李登海卻獲得了送選資格,現在還在審核期。

諾貝爾獎大體上還是比較公正的。諾貝爾獎和一個國家基礎理論研究和投入是比較符合的。由於新中國成立時間還比較短,中間又有文化大革命這幾十年知識的斷層,所以我國真正基礎理論研究其實是從79年恢復高考才開始的。到現在才不過30多年時間。在很多高科技領域,我國直接就是拿來主義,直接使用發達國家的成果。在基礎理論領域,我國前十年是跟著發達國家追;中間10年是隨著發達國家走;再後10年是逐步追平了發達國家;現在這幾年我國從基礎理論研究中慢慢發展出了高科技,個別的還走在世界前列。

我國在諾貝爾獎上已經有了突破了,比如莫言,屠嗷嗷。不要急,以後會越來越多的。


中武怪


諾貝爾獎是頒發給基礎科研工作者的,主要是為了鼓勵和支持基礎科研。歷史上,諾貝爾獎也有頒發給應用科學的,但是次數很少,比如改進浮標的。

錢學森是一位應用科學家,他在國防軍工的作用,是相當於一個高級工程師,並沒有自己的獨創性理論成果。而且,錢學森的身份是軍人,也是軍工科學家,他的對導彈的研究,是用於軍事目的和國防目的。

軍事科學,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對國家來說,是很有用途的,但對整個人類來說,軍事科學則意味著殺戮。諾貝爾獎的宗旨,是獎勵對整個人類有貢獻的人。錢學森研究導彈,只能保護一部分人,對一部分人有貢獻,而不是對整個人類世界有貢獻。

而且,導彈這種先進武器畢竟是用來殺人的,不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增加人類文明發展的,是迫不得已才發明出來的工具。如果世界被毀滅,很可能毀滅於導彈之手。迄今為止,也沒有發明或者改進武器的人獲得諾貝爾獎。


懷疑探索者


評上諾貝爾又能證明什麼?難道就非要外國人認定的事情才是加上無上光環麼?如果說原來的諾貝爾獎還有些分量的話,那麼這麼多年了,這個很明顯已經帶有政治傾向色彩的學術獎杯已經不值得中國人為此努力和奮鬥了,筆者印象裡貌似即便是前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好像也沒有人評過這項獎了,筆者說的是近20年以內了。

當然噴子又會說這隻能證明中國沒有相關的科研成果,當然評不上了!筆者不否認諾貝爾獎的評比確實是有真材實料的,但你沒發現它的傾向性也確實太明顯了麼?筆者也不否認歐美以及日本他們很多科學家都很棒,但確實是一個獎項的評比參雜了太多的政治性,而中國國內的一些媒體也確實有些媚外了。

錢老這麼高的學術,為我國的兩彈一星成就奠定了非常大的基礎,但客觀講這些在研發的時候,其他國家已經出現了,但它提出的著名的彈道理論,也是很多國家導彈研究領域借鑑的現成理論,我們不坐井觀天,也不那麼多的理由,做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一個獎項而已,難道納爾多的科學家就為了拿這個獎來證明自己麼?以此文緬懷我們的錢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