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汉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赵构的位置上,岳飞还会死吗?

谁做皇帝,岳飞都会死的,赵匡胤是真正没杀功臣的皇帝吧?传说中不杀功臣的刘秀、李世民其实都杀功臣的,而赵匡胤基本没杀,

但是,如果赵匡胤遇到岳飞,基本上是必杀的。赵匡胤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杯酒释兵权了,

话说赵匡胤先布局收回军权后,请当初的兄弟们喝酒,一场酒后,劝说兄弟们放弃军权,这样君臣才能相安无事,对大家都好。第二天,赴宴的军头们,都主动上交兵权,回家养老去了。

这时候,如果有某一个军头不懂事,不主动交权,你猜会是什么后果?赵构其实很够意思了,面对接连的武将造反(淮西兵变、苗刘兵变),且武将军阀化严重的情况下,在对待那些有造反能力的军头时,依然选择明升暗降,削夺军权,让他们在临安做个闲职的枢密副使养老,而没有杀他们。

如果把汉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赵构的位置上,岳飞还会死吗?

宋高宗 像

赵构为了扫平绍兴合议的障碍,同时也想完成军队的改编,将军队权力从军头手里收回,就利用庆功宴,将岳飞、韩世忠、张俊招到临安,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回去了,给你们升官,做枢密使,我让文官去接收你们的军队了。

初,张浚在相位,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欲渐取其兵属督府,而以儒臣将之。会淮西军叛,浚坐谪去。赵鼎继相,王庶在枢府,复议用偏裨以分其势,张俊觉之,然亦终不能夺其柄。至是同献计于秦桧,请皆除枢府而罢其兵权,桧纳之,乃密奏于帝以柘皋之捷,召韩世忠、张俊、岳飞并赴行在论功赏。

帝谓韩世忠、张俊、岳飞曰:“朕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抚之权尚小,今付卿等以枢府本兵之权甚大,卿等宜共为一心,勿分彼此,则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顾如宗弼,何足扫除乎!”

岳飞、张俊、韩世忠等人权力有多大呢?只要看看淮西兵变就知道了,赵构想改编军队,把刘光世军队收回来。

如果把汉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赵构的位置上,岳飞还会死吗?

岳飞 画像

绍兴七年(1137年)三月,宋廷解除刘光世军职,想让张俊为淮西宣抚使,杨沂中为制置使,接收刘光世的军队,岳飞、刘光世、韩世忠都认为不妥,张浚没有听,让人去收编。

结果丽琼直接带着四万军队和十万老百姓,投降伪齐去了。能带着军队集体投降敌国,这只军队是谁的?是皇帝的吗?刘光世的军队如此,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军队,能好到哪里去??

绍兴十一年,皇帝让张俊、岳飞去收编韩世忠的军队,韩世忠的嫡系们也是披甲来见,想让韩世忠回来领军,张俊也差点吓死。

未,张俊、岳飞至楚州,俊居于城外,中军统制王胜引甲军而来。或告俊曰:“王胜有害枢使意。”俊亦惧,问之:“何故擐甲?”胜曰:“枢使来点军,不敢不贯甲耳。”俊乃命卸甲,然后见之。

再看岳飞,岳飞手下将领,要么是他儿子女婿兄弟,要么是他一首提拔的嫡系将领,军队只听他的

有个故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想表示皇帝昏庸导致功亏一篑,但是,一个武将,需要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说明这支军队是武将私人的,且,不听调遣了。岳家军曾经威胁皇帝,让岳飞回来领兵,皇帝妥协了。这次完成军队改编后,岳家军故技重施,想让岳飞回来。张宪以前军统制为提举一行事务,

得岳飞之子云书,遂欲刦诸军为乱,且曰,率诸军径赴行在,乞岳少保复统军。..而岳飞本人呢?也没有在临安呆着,而是跑到庐山,庐山里临安很远,但是离他的军队很近,你是皇帝你怎么想?

赵构其实并没有杀功臣的想法,只要他们交出兵权,但是岳飞明显很不满,且他的军队内部不安定,这如果是在改编之前,赵构估计睁只眼闭只眼了,但是完成军改之后,依然这样,赵构就动杀机了。

如果把汉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赵构的位置上,岳飞还会死吗?

唐太宗 像

不要认为李世民是什么好人,能杀亲兄弟的人,能软禁父亲的人,能善待功臣?张亮怎么死的?就是收的养子有点多,李世民想,收养这么多义子,肯定图谋不轨,于是杀了他。至于汉武帝,对待功臣,就更不手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