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都吃什么

普通人如果一不小心穿越到汉朝就比较惨——基本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不过如果你穿成贵族,就可以一天吃三顿,如果在努努力穿越成皇帝,那就可以一天吃四顿饭,你看,咱们是通过饭的质量彰显逼格、人家汉朝是通过饭的顿数。

言归正题,还是先从主食说起,当时的主食,基本就是饭(当然也有烹饪方法大同小异的粥)。当然和今天的饭不一样,今天的饭是水稻,当时则主要是粟、麦、稻三种(麦主要是做「麦饭」的),外加上「菰米」(后面详细介绍)。当然还有另类的做法,加上蔬菜啊,粮食啊(也可能有肉),熬成「羹」,也算是主食;既有只是蔬菜加点杂粮的比较寒碜的吃法了,当然也有豪华点的炖肉的肉羹。哦,对,还有另一种主食,就是粽子。顺道说句,肉粽的出现比红枣粽出现要早好多。恭喜咸粽子党勇夺正统。

顺道一提,当然出征携带的「干粮」,其实就是把煮好的饭放太阳下晒干,当时的士兵,还是蛮拼的。

接下来就是肉了,首先要提的是,汉朝还是蛮流行吃狗肉的,最近江苏沛县在搞「沛县狗肉节」,就号称「据其介绍,沛县吃狗肉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年汉高祖刘邦吃狗肉,樊哙卖狗肉。吃狗肉的习俗早已流传下来,老百姓早上起来就用烧饼夹着狗肉吃,几千年都是如此。」——樊哙确实就是个杀狗的。至于其余的肉嘛,自先秦以来,就有「六畜」的叫法,分别是马、牛、羊、豕、犬、鸡;其中牛马一般不常见,其余都算比较常见的肉食。但是,当时肉,可是妥妥的奢侈品,据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考证,当时只有贵族和老人才吃肉(此皆古非老者贵者不食肉之旧法)

至于菜嘛,跟唐朝挺接近的,正如我在唐朝部分写过的

现在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红薯、洋葱、辣椒、玉米。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

答案是零,这些当时都没有。

汉朝的时候,没有的更多点,比如一堆「胡」字开头的食物,诸如胡萝卜啊、此外菠菜、生菜什么的也没有。

至于常见的,则是葵菜(现在的冬苋菜),韭菜、薤(现在的藠头)、芸(油菜)、芦菔(现在的萝卜)、菘(比较小的白菜);葱姜蒜什么的也都有了。

至于做法嘛,还是蒸煮烤煎(这里的煎就是干煎或者把水耗干,可不是放油的)

调料什么的,盐、醋、酱都很常见,此外也有「饧」(可以理解为糖)。

——————————————————————————————————————

下面来具体说说:

普通人还是很惨的,一天两顿饭,一般还没肉吃;当时的主食,如上所述,诸如粟饭:

汉朝人都吃什么

麦饭

汉朝人都吃什么

豆饭

汉朝人都吃什么

还有一种也比较常见的「菰米」大约是长这个样子:

汉朝人都吃什么

这种东西在楚辞里也有写。基本到宋朝还是挺受欢迎的一种主食。西汉枚乘《七发》列举“天下之至美”就有“楚苗之食,雕胡之饭。”(楚苗指的是水稻,雕胡指的是菰米);而菰米最大的特点,大约是「滑」,杜甫称之为「滑忆雕胡饭」,大约还有Q。

说完主食,说说肉:

这个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肉羹——项羽曾经威胁刘邦说,我杀了你爹做成羹信不信?刘邦说出来混要讲信用,你要是杀了做羹一定分我一碗。

汉朝人都吃什么

肉脯——其实就是腊肉,也是比较常见的吃法——没办法,没有冰箱,又不能天天杀,制成腊肉很正常:

汉朝人都吃什么

说到这个,再来个变种,算是有点猎奇的吃法,当时四川有种吃法「益州人取鹿杀而埋之地中,令臭乃出食之」,这个,字面含义已经够明确了,俺就不解释了。

时至今日,在四川扎坝人还有一种类似的,叫「臭猪肉」,其做法是:

“臭猪肉”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当猪喂肥了以后,用绳索套颈把猪勒死。在腹部切一个小口去内脏,然后以干豌豆粒、树根块填充腹腔,缝合,再用黄泥和酥油糊封严切口和七窍,埋入草木灰中。半年之后,草木灰基本将猪肉的水分吸干后,将之从草木灰中取出,挂在厨房的一角,让其在烟熏中慢慢腐熟变黄。——四川扎坝人待客极品美食 乌黑发亮的臭猪肉

;

汉朝人都吃什么

蒸肉也有

汉朝人都吃什么

哦,对,还有生鱼片~当时也是以淡水鱼为主,比如鲤鱼:

汉朝人都吃什么

转发这只锦鲤。。。一年好运呦~才外,怎么能少得了烤~

当时的「貊炙」讲的就是烤

汉朝人都吃什么

说了这么多肉,还是说说菜,毕竟肉大部分人都不咋吃得到。最常见的,是「盐菜」;晋书里有过这么段描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一般来讲,认为这里的盐菜,就是盐渍的蔬菜。是不是有点韩国泡菜的感觉?

韩国人吃饭,就是各种泡菜大酱汤记得吧?没错,汉朝人也是,除了盐菜,还有酱汤。

「酱」和「豉」都是当时很常见调料,甚至有时候直接作为配菜,用酱做汤啊、菜啊什么的——《后汉书胡广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

所以普通人,粟饭就咸菜,或者煮点菜羹,加个大酱汤,吃个两顿一天就过去了,还是蛮凄凉的。

汉朝人都吃什么

好了,汉朝吃也介绍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