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藝術節|這個意大利舞團把“達·芬奇”帶上了舞臺

像綻放中的花朵,像深海里的游魚,像天堂裡的天使……10月30日晚,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團《達·芬奇》登臺上音歌劇院,6位舞者突破重力的禁錮,在沒有任何道具的牽引下,懸空而舞,讓上海觀眾大開眼界。

達芬奇熱愛人體繪畫,在他筆下,人體如建築一般構建了他對藝術和哲學的理解,在人類史上留下一個個經典寓言。

2019年適逢達·芬奇逝世500週年,為紀念這一曠世奇才,意大利零重力舞團導演埃米里亞諾·佩裡薩利製作了舞臺作品《達·芬奇》。

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意大利舞团把“达·芬奇”带上了舞台
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意大利舞团把“达·芬奇”带上了舞台

作品一共15個段落,分別以達·芬奇的《巖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娜》《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安吉利之戰》《救世主》《天堂盛宴》等繪畫為主題,鋪設並展開精巧而華麗的舞蹈創作。

這部作品延續了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團一貫以來的空中魔幻風格。在彷彿不受重力和引力影響、無視物理定律的世界裡,6位身姿健美的舞者上下漂移、縱橫捭闔,組成種種夢幻畫面和奇美造型。

“達·芬奇的創作主要集中在三個主題,安傑利之戰役、基督畫像和女性,尤其是他筆下的女性特別傳神。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給了我深深的觸動,後來它們凝聚成符號,成了我的靈感來源。”佩裡薩利說。

佩裡薩利早年研究哲學,還是一名有抱負的小說家,父親去世後,年輕的他被迫停止哲學研究,開始以木匠、水管工、電工的身份工作。後來,他又轉向戲劇創作和舞臺藝術,因為動手能力強,他幾乎包攬了舞臺上的一切設計,有“戲劇工匠”之稱。

一直以來,佩裡薩利的創作都以文藝復興時期或者巴洛克時代的題材為主,比如,以但丁長詩《神曲》為靈感創作的《神曲三部曲》,以達·芬奇畫作為靈感創作的《達·芬奇》。

為了排演這些作品,佩裡薩利走遍了意大利的古老劇院,專研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劇院的機械製造工藝,從中提煉出編舞方法,在舞臺上生產沒有重力的“幻覺”藝術。

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團現有6名舞者,均有芭蕾舞和現代舞功底,另有數人負責後臺技術和操作機械。幕前的舞者需要和幕後的機器密切配合,才能讓身體“飛起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訓練和適應過程,也有一定的危險性。也因此,這些作品不僅對舞者充滿挑戰,同樣很考驗幕後團隊的操作能力。

“我是幻覺的製造者,如果你想要普通、日常的視覺,你走在大街上就可以有了,劇院就是要製造幻象,這才是人們走進劇院的理由。”佩裡薩利說,“我希望先感動你的眼,再感動你的心。”

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意大利舞团把“达·芬奇”带上了舞台
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个意大利舞团把“达·芬奇”带上了舞台

2006年,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團受邀在都靈冬季殘奧會閉幕式上演出《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技驚四座。2016年,舞團帶著《神曲三部曲》首次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從此與上海結緣。被問及為何又把《達·芬奇》帶來上海國際藝術節,佩裡薩利笑說,“是上海選擇了我。”

早在14年前,佩裡薩利就來過上海了,“上海很摩登。那時候我已經很震驚,感覺它就像紐約,充滿了活力和動感。14年後再來,我不得不說,上海已經超過紐約,比紐約更具有當代感。而且我覺得上海更有趣了,不管是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還是博物館,甚至街邊的雕塑,都讓我流連忘返。”

“14年來上海變化非常大,中國的變化也很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名氣,以及全世界看待中國的眼光,今非昔比。”佩裡薩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