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1996年的一天,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非常紧张,对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打扫。因为李岚清副总理要来故宫视察。

尽管故宫的工作人员已经进了最大的努力打扫,但是视察的结果依然让人大吃一惊。在故宫金碧辉煌的外表之下,内里早就已经破败不堪。大部分故宫区域,大门早就朽烂,地上杂草丛生,墙壁大面积的剥落,漏出里面的青砖,屋脊上的琉璃瓦破败不堪,最糟糕的是武英殿,大殿的整个结构都已经扭曲,房顶随时会掉落。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这一幕,大大的刺激了在场的人员,谁也没想到,引以为傲的故宫,竟然已经破败到这种程度。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接下来的场景,一定是领导大手一挥,修吧!于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就开始了。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可是现实哪里有这么简单!故宫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真正的大修。是因为没有钱吗?不是的,因为修故宫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专家们反复争论一件事,对故宫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到底是修故宫还是毁故宫?!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很尴尬的原因,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能力对故宫进行全面的修复了。比如故宫专用的临清砖,技术早已失传,故宫专用的黄绿二色琉璃瓦,繁复的工艺早已无人知晓,至于故宫专用油漆的调配,其中涉及的桐油、米浆、兽血的配方,早就无人知道如何调配。而且,一些最重要的材料,比如金丝楠木,早就已经绝迹人间了。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如果不系统的恢复和掌握这些故宫专用的材料的古老工艺而贸然进行大修的话,不但修不好故宫,反而会把故宫变成四不像,极大的破坏故宫原来的底蕴。所以有专家说,修故宫就是毁故宫。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人才的断档的已经非常严重。故宫博物院自1911年以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再也没有大修过,原有的435人的高级工匠队伍,早就已经老的老,散的散,手艺失传了。故宫最近的一次大修,已经是在1973年了。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然而,故宫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终于积累了一系列的办法和经验。

没有金丝楠木,就用红松木代替。当古建筑专家们把武英殿的大梁拆下来的时候,用手一掏就是整把整把的木渣。12米长,90厘米粗的红松木还是不能满足要求,那就用钢筋把两根红松木连接起来。寿康宫,慈宁宫等宫殿,都是用这个办法。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复原山东临清砖和金砖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复原了临清砖和金砖的烧制技术,接下来,逐一破解了黄绿琉璃瓦,油漆、花罩,薄纱等工艺,均被一一破解。

然后采用的是修旧如旧技术。尽量少的更换故宫的木结构,能够不换的尽量不换。对于琉璃瓦,每一块都等级造册,编号,只有破损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才会更换。

没有金丝楠木的现代 故宫到底是如何进行大修的?

经过系统的整修,故宫的面貌焕然一新,既保留了原有底蕴与神采,又增添了新的魅力和内涵。这是一次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浴火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