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IPO老大的桂冠?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倫港世紀聯姻”失敗

就在今年9月11日,香港結算及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宣佈,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倫交所”)提出合併要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這項跨國交易為“倫港世紀聯姻”,並表示將為此盡最大的努力。但是這次世紀大聯姻最後卻以失敗告終。

李小加本想借著“聯姻”使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得以重新定位,香港不再只是外資進出中國市場的門戶,也成為新的國際金融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市場平臺,為香港連接內地與全球提供新動力和新空間。他表示,兩者如能成功合併,將創造一個全球佈局、世界領先、覆蓋亞歐美三大時區、同時為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提供國際化金融交易服務,合計市值有望超過700億美元的交易所集團。但是面臨交易價格難達成一致、監管阻力、合併後前景預判存在差異三大攔路虎。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除此外,香港交易所作為全球最大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平臺的頭銜又保不住了,而這一回,奪回王冠恐怕並非易事。根據香港交易所2018年全年市場統計數據,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新上市公司、證券市場成交額和衍生產品市場成交量等各方面均創下多項紀錄。

香港交易所去年奪得全球IPO桂冠,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過去十年第六次全球排名第一。在IPO集資額最高的十家上市公司中,多達六家為新經濟公司,其中包括兩家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和一家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其中包括小米、中國鐵塔公司。據悉,2018年港交所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2865億港幣,IPO218家。這也是港交所過去十年內,第六次摘得全球IPO桂冠。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香港交易所2019年以來的融資額位居全球第三,排在納斯達克和紐約證交所之後。而在2015年至2018年的四年裡,香港交易所曾三次位居全球排行榜之首。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香港上市的公司融資額為40億美元,僅為去年全年356億美元的零頭。

香港為什麼很難再奪回霸主頭銜呢?原因有五點。

1.美國市場火爆

一批多年來似乎一直樂於保持私人持股公司地位的公司突然選擇上市。Lyft Inc.今年3月底規模達23億美元的股票發行把納斯達克推到了排行榜榜首。而Lyft的競爭對手、規模更大的網約車公司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近日為IPO定價後(擬至多籌資90億美元),紐約證交所可望超越納斯達克。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美國市場的走強使香港更難吸引到中國內地新經濟領域的擬上市公司。欲在中國挑戰星巴克(Starbucks Corp.)的初創企業瑞幸咖啡計劃赴納斯達克上市並至多籌集5.1億美元。總部位於上海的蔚來汽車去年選擇在紐約上市,今後可能還會有更多電動汽車生產商選擇在美國發行股票。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香港在吸引大型上市項目方面的較差表現便反映出這種狀況。今年以來,香港僅有一樁IPO的融資規模超過10億美元,即今年4月中國國有控股證券公司申萬宏源集團價值11.6億美元的IPO。2018年,香港這類交易的融資規模達204億美元,僅次於東京。

2.市場深度不足

許多公司選擇美國的關鍵原因是,美國擁有在IPO之後不久提供更多融資的潛力。比方說,電子商務運營商拼多多2018年7月在納斯達克發行股票籌資16億美元;到今年2月,該公司又通過增發股票籌資12億美元。總部位於北京的愛奇藝(一家與Netflix類似的流媒體服務公司)2018年3月在納斯達克通過IPO籌得24億美元;之後又發行了兩次可轉換債券,籌得19.5億美元。這類IPO後再融資在香港市場要罕見得多。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3.上市科技公司受挫

香港交易所本想借助一批明星上市公司來提升香港作為中國內地科技公司上市平臺的吸引力,但這些公司卻遭遇了重挫。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公司自2018年7月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37%,餐飲配送巨頭美團點評較去年9月IPO發行價下跌了16%。香港交易所調整了規則,允許雙重股權架構公司上市,以期吸引科技公司創始人,但本地投資者現在已對科技股喪失了興趣。

此外,來自中國內地的競爭也將加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將在幾個月內啟動交易,在此之際,管理機構試圖說服明星企業在本地上市,而不是遠赴美國或香港。

4.香港機制陳舊

在香港,從IPO定價到股票掛牌交易,中間會有五天的間隔。而美國、英國和歐洲大陸僅有不到一天的間隔。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此期間,股票發行有可能喪失人氣和動能。這一時間差反映了散戶投資者所扮演的角色,法律規定,香港IPO必須有至少10%的股票面向散戶發售。許多散戶投資者以支票認購,種種手續延緩了工作流程。這套體系還可讓本地證券公司獲益,它們能夠用認購IPO股票所凍結的資金賺取利息。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5.中國內地公司不再急於上市

中國內地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獨角獸公司,仍將是香港最主要的IPO養料來源。問題在於,中國內地最有利可圖的候選公司並不急於上市。這些公司包括熱門視頻應用抖音的開發者字節跳動、面部識別技術領軍者商湯科技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子公司螞蟻金服。這其中沒有一家公司可能在今年上市,要麼因為幾輪融資讓它們手中握有充裕資金,要麼因為面臨監管障礙。

港交所為什麼弄丟了全球IPO老大的桂冠?

一些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和在線教育公司打算髮行股票。不過,一家有望顯著提升香港IPO規模的重量級公司顯然屬於舊經濟陣營:總部位於比利時的釀酒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 NV)考慮讓旗下亞洲業務在香港進行IPO,融資規模可能超過50億美元。香港的經紀人和投行界人士要為此舉杯慶賀。

總結:港交所雖然面臨各方面的市場壓力,但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步子不能慢。

中國經濟還在不斷轉型升級,新經濟的崛起將帶動一大波公司的上市,還有中美貿易戰前景不明,中國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將首選港交所,而港交所也要不斷改革,在與全球資本市場對手競爭的過程中,服務好客戶,不斷增強自己的優勢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