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重于治」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肿瘤君

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全球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长!原因很复杂,既反映了人口老龄化,也反映了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有研究表明,

消除或减少已知生活方式和环境风险因素的暴露,可以避免1/3~2/5的新发癌症病例。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预防癌症,从认识癌症开始

要预防一个疾病的发生,首先您需要去足够了解它!

什么是恶性肿瘤?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受到限制,不会侵犯周围组织,且不会转移;恶性肿瘤,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癌症”,肿瘤细胞已经失去了控制,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它们会无限制的繁殖,瘤体无限扩增,压迫重要的血管、神经、脊髓,同时还会侵蚀周围的组织,甚至侵犯重要的脏器,还会通过血液等途径转移至人体其他脏器甚至骨骼。

恶性肿瘤会带来哪些危害?

1. 产生疼痛感,降低生活幸福感;

2. 肿瘤进展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物质;

3. 破坏正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引发身体其它并发症:发热、出血、感染等;

5. 严重者,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通常有哪些症状?

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在发生之初几乎都没有症状。如果出现以下几个症状,需要留心,提示可能与恶性肿瘤有关:

1. 不明原因的体重迅速降低;

2. 身体某一部位持续疼痛;

3. 不明原因大便、小便异常;

4. 不明原因发热;

5. 不明原因乏力、食欲下降。

如何预防恶性肿瘤?

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指肿瘤一旦发生,如何在其早期发现它,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恶性肿瘤的发生不是几天、几个月就完成的。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恶性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为:正常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粘膜内癌)→浸润癌→转移癌。

可控的癌症危险因素

「防重于治」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肿瘤君

2019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陈万青团队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lobal Health)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结果,从行为、饮食、代谢、环境和感染5个方面分析了23种癌症可控危险因素,45.2%的癌症死亡归因于此。

23种可控的癌症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依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的推荐及相关研究选取23种可控危险因素,分为行为因素(4种)、饮食因素(7种)、代谢因素(2种)、环境因素(2种)、感染因素(8种)五大类。

「防重于治」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肿瘤君

2014年,中国20岁或以上成年人中有45.2%(1,036,004例)癌症死亡可归因于潜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上所述),其中,男性为742,082例,占男性总死亡例数的51.2%;女性为293,922例,占女性总死亡例数的34.9%。

这一数据说明,通过减少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进行癌症一级预防,或许将显著减轻我国癌症不断增加的巨大负担。

癌症预防措施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可以通过以下6个措施来降低患癌风险和早期发现癌症:

1.远离烟草,学会如何戒烟

2.通过防晒技巧预防皮肤癌

防晒技巧

● 使用防晒因子(SPF)至少达30、防UVA和UVB射线且防水的防晒霜产品。

● 防晒霜要足量涂抹且需反复涂抹,可每隔2小时涂抹一次或在游泳或大量排汗后涂擦。

● 尽可能考虑使用物理屏障防晒(如:戴帽子、穿带袖子的衬衫、避免正午期间直接晒太阳) 。

● 避免使用日晒机器床。

3.健康饮食&坚持锻炼

一般原则

● 达到并终生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

● 每天参加体力活动。

●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中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

● 尽可能减少酒精摄入。

● 不推荐常规摄入营养保健品。营养应从食物来源中获取而不能依赖于营养保健品。

4.预防HPV感染,学习如何通过接种HPV疫苗保护您的孩子在成年后免受癌症侵害

5.遵循癌症筛查指南,早期发现癌症

6.了解诊断和跟踪癌症的检查手段

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预防建议

2019年4月11日,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推出了2019版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皮肤癌和脑部肿瘤等14个瘤种。

写在最后

学会识别癌症的危险因素,并远离或者减少暴露,是我们目前能做的降低癌症发病几率的最重要手段!

了解诊断癌症的检查手段,高危人群定期接受癌症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进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温馨提示:有需要了解肿瘤相关的问题的患者,可以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咨询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