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國際社會上,小國有小國的生存智慧,雖然有些手段可能並不怎麼招人待見,但對國家來說,能攥在手裡的利益才是最實在的。就拿二戰來說,東南亞有泰國這樣不要臉的國家,歐洲則有瑞士、瑞典這些名義上的“中立國”,暗中卻與軸心國媾和,為納粹提供資金或是資源,偷偷摸摸從中謀利。在很多時候,這些小國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面子和利益不可兼得。二戰中就有這樣一個國家,想要恪守自己的原則,卻被周邊大國輪了個遍,這個國家便是愛爾蘭。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眾所周知,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別看“北愛爾蘭”這四個字在如此長的名字裡顯得有些輕描淡寫,歷史上,英國為奪走這塊地卻是費了很大的力氣。縱觀歐洲歷史,宗教是諸多勢力明分涇渭的一個準則。16世紀前葉,宗教改革運動吹遍了歐洲大陸,但卻絲毫沒能動搖愛爾蘭人對羅馬天主教的追奉。因此,在英國擴張的過程中,新教和舊教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1801年,英國吞併愛爾蘭,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英國人並不怎麼待見它。當時的蘇格蘭、威爾士在英國的行政劃分中具有較高的地位,愛爾蘭卻幾乎被當成殖民地。簡單地講,英國人只在乎他們在愛爾蘭地區的統治,卻根本不關心愛爾蘭人的死活。咱們不妨舉個具體的例子:1845年,愛爾蘭遭遇罕見的大饑荒,無奈之下只能向英國求助。誰知英國方面態度消極,最終,愛爾蘭人口損失1/4。更令愛爾蘭人痛恨的是,本地人口的銳減反倒是為英國騰出了土地和資源,同一時期,英國瘋狂向北愛爾蘭一帶輸送殖民者。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一戰結束後,英國下議院的愛爾蘭議員集體罷官,他們組建了自己的議會並於隨後發表了獨立宣言。為了爭取獨立,愛爾蘭還同英國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愛爾蘭獨立戰爭”,不過,這個國家長期沒有發展武備,全國也沒多少正兒八經的軍隊,戰敗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即便如此,此役還是撬動了英國對愛爾蘭的瘋狂壓制,前者不得不將愛爾蘭升格為自由邦,同時享有自治權。眼看塵埃落定,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二戰爆發了。

講到這兒,咱們不妨先來看一眼地圖:1940年6月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結束後,歐洲大陸的整個西北海岸基本上都被德軍掌握了。法蘭西戰役結束後,德軍掌握了西歐大陸,在這一時間點上,盟軍暫時無力發動對德軍的反擊。學界認為,德軍紙面上氣勢磅礴的“海獅計劃”最終變成了僅僅是派轟炸機長途跋涉襲擊英國,而不是橫穿英吉利海峽攻打島國,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德國海軍,尤其是水面艦艇實力較差,無法打敗皇家海軍。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人們總是討論這樣一個“如果”:假如二戰德國的海軍足夠強,能夠攻下英國,那麼後來的局勢會如何?這個話題咱們今天不做討論,但對此不妨換個思路:假如德國在英倫三島上擁有一位盟友或是建立了一個戰略據點,這會給英國造成怎樣的傷害?這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空談,二戰期間,愛爾蘭就差點這麼擺了英國這個老冤家一道。

原來在德軍如日中天之時,愛爾蘭方面曾多次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國“中立”的決心:時任總理的埃蒙·德瓦勒拉表示,愛爾蘭不會隨英軍征戰,不會派出任何一架飛機或是一艘船,同時也不會放任英軍的軍艦或是飛機進入愛爾蘭的地盤。同樣,愛爾蘭人也不會加入軸心國。這個決定看上去不偏不向,但就當時的局勢來看,愛爾蘭保持中立無疑是對德國有利的。因此,德國方面也高調地表示,德軍絕不會侵犯愛爾蘭的利益。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一來一往讓夾在中間的英國膽戰心驚,也許愛爾蘭人當真是想置身事外,但在英國眼裡,這是其同軸心國陣營媾和的鐵證。另外,英國人也不傻,以東南亞那些小國的表現來看,誰也不能保證愛爾蘭不會藉助德軍的力量實現獨立。然而最令英國人頭痛的是,雖然對愛爾蘭恨得要死,在這個敏感時期,他們也不敢把對方怎麼著。萬一逼急眼了,愛爾蘭在背後捅一刀,德軍同時從另一側包夾,英國怕是真完了。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940年9月,在巨大的損失下,德軍“海獅計劃”的攻勢由盛轉衰,英國終於有精力騰出手來找愛爾蘭算賬了。

英國採取的制裁比較有意思,他們同時採取兩條措施:其一,撤掉對愛爾蘭的海上防務;其二,對愛爾蘭進行經濟制裁。其實,在德軍承諾不會侵犯的前提下,英軍對愛爾蘭的防務就顯得不那麼必要了。另外,當時的英國當真比愛爾蘭好不到哪兒去,就拿倫敦來說,在嚴格的物資管控下,一個3口的英國家庭一週的伙食只有幾個長麵包外加一塊黃油。都窮到這份兒上,自己餓得有氣無力,哪還有力氣去制裁別人?因此,大英帝國的這手製裁,面子上的意義更大一些。一個假打一個假挨,事情怎麼過去便算了,誰料美國在此時又橫插了一手。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對於美國而言,想要從二戰中攫取更多的利益,兩大陣營勢力的平衡是個關鍵問題。出於風暴中心的愛爾蘭這番行為顯然不利於維持平衡,同時,當時的美英是盟友,朋友的敵人便是自己的敵人,因此,美國方面也積極表態,對愛爾蘭施壓。不同於英國,美國的制裁可是實打實的,眼看愛爾蘭隨時都有可能同美英撕破臉皮,德國實時遞上了橄欖枝:德國方面承諾會加強同愛爾蘭的貿易,免費為愛爾蘭提供武器裝備,同時還給出了其他一些利益。這就像是把一張空頭支票甩在了愛爾蘭面前,想要多少自己填。

此時的愛爾蘭處境很危險,但同時也手握大量籌碼,足以從中狠狠撈一筆。然而正如咱們在文章開頭所說,愛爾蘭這樣的小國偏偏更想守住自己的底線,反倒是為自己招來了巨大的災難。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首先,愛爾蘭一口拒絕了德國的條件,再次重申自己是中立國;同時,愛爾蘭也對美英撂了狠話:愛爾蘭人不怕制裁,想打奉陪,就算拼光最後一個人也在所不惜。這番操作一下子就炸鍋了,不久,德軍轟炸了愛爾蘭4座城市並拒絕在事後道歉,英國也立馬撤掉了對愛的海上防務,同時派艦隊攔斷了愛爾蘭的貿易航線。反倒是美國偷偷摸摸鑽了個空子渾水摸魚:美國方面表示願意幫助愛爾蘭結束分裂並實現獨立,這一招正合口味,不久,美軍如願入駐。不過,“美愛蜜月”也沒持續多久,隨著盟軍的反撲,愛爾蘭的戰略地位一落千丈,美國立馬過河拆橋,夥同英國實施戰略收縮。英國則新賬舊賬一塊算,連同北方六郡一起孤立南愛爾蘭,後者的處境又一次尷尬起來。

事情鬧到這份兒上,愛爾蘭人還不服軟,相反,他們仍然恪守自己的準則。1944年2月,軸心國已然是強弩之末,美國要求愛爾蘭政府驅逐都柏林的軸心國大使,不料被愛爾蘭方面拒絕。1945年5月,得知希特勒自殺後,德瓦勒拉居然親自到德國大使館弔唁,此舉引發國際社會一片譁然。好在這並沒有影響他在愛爾蘭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也正是有這樣一位鐵腕領袖的帶領,愛爾蘭始終沒有放棄獨立。1949年,在手握北方六郡的前提下,英國承認了愛爾蘭獨立,後者隨即退出了英聯邦。

這才是真的中立:小國本可狠撈一筆,卻堅守原則遭美英德輪流報復

雖然愛爾蘭始終堅持中立,但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至少有6萬名愛爾蘭人自願加入盟軍;至少10萬人為盟軍從事生產工作。6萬這個數字聽起來並不算大,但這已經比當時愛爾蘭軍隊的規模還要大了。對於這樣一個沒多少軍隊的小國而言,處在風暴的最中心,它卻倔強地挺立在那兒,自然沒少遭受摧殘。美、英、德輪流欺負,可謂是裡外不討好,更別提從中謀利了。不過,相比瑞士這樣表面上的中立國,愛爾蘭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中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