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广东会讲粤语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人建议将粤语作为一门课程,大家怎么看?

时光碎影毁人梦


看了很多关于广州年轻一代不会说粤语,只会普通话,然后就很多人担心粤语的丢失,甚至有个别极端的人开始排斥普通话,我觉得我说几个我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平心气和的讨论话题,而不是恶言相向。

我的观点如下:

1.首先我是不赞同一味地跟孩子说普通话,我认为广东的大环境,特别是广州,外地人多,子女在广州上学的现象也普遍,在学校说普通话有利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而不是强行讲粤语,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讲粤语,广州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正是因为包容所以才能需要更多的外地人开到广州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

2.粤语在广东粤语区很重要,粤语区朋友会认为粤语很高大上,很好听,是最棒的,那么哪个地方的方言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不是这样呢?所以我认为最需要的还是大家的包容心,不管哪里人。

3.在学校说普通话我认为是应该的,一是有可能有外地学子,二是广州这么多学习肯定也有很多外地的老师,讲普通话是大家最好的沟通语言,将来出来工作、学习、做生意,去到外地肯定是要用普通话沟通。

4.我一直不赞同小孩回到家里家长还用普通话沟通,特别有些家长还以说普通话来显示自家小孩优秀,我认为回家说家乡话,普通话在学校说就够了,我们以前读书老师都是用家乡话跟我们讲课?难道我就不会讲普通话了?标不标准无所谓,只要大家听的懂,能沟通就可以了,

5.要不要设专门的课程来学习粤语,我觉得不需要,还是那句话,学校讲普通话,回家跟孩子说家乡话,这不二全齐美?不需多此一举,

6.我是怎么看的,我是躺在床上用手机看的🤣🤣🤣


寻找自己Lee永骏


粤语会消亡这个观点,没有什么依据,我个人观点,粤语不会消亡,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亡。

至于将粤语当作一门课程,这个建议非常棒。并不是因为我是广东人懂粤语我才支持这个建议,而是因为,粤语本身就是中华汉民族古代语言体系的遗存和演变至今的,不管是诗、词、歌、赋,用粤语诵读,都是更有韵味和意境的,这就能让现代的我们更能够触摸到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精髓和体会几千年前的先辈们的情怀和精神。甚至,有可能发掘出一个新的视角一窥中华文化的另一个层面的内容。

再者,国际上,粤语绝对被当成为一种与普通话同等地位甚至更高级别的一个语言体系,而不是把粤语仅仅当成是中国两广及港澳地域的方言。

期待有那么一天!


红茶馆跑堂


地方语言消失这是全国普遍现象 主要是你不说普通在国内出行都不方便,很多年轻一代已经不教小孩说方言了为了小孩更好的说普通话吧从小说普通话最少写作文或普通话表达能力比说方言的小孩好,所以这样发展下去也就两代人就会消失。香港反而粤语保持很好基本小孩都会说但是又出现个问题就是说不好和口音很重,在香港大家都那样说没什么,但是到了内地学习和工作在交流的时候就不方便了,这点我本人口音也重别人愿意打电话跟我说我比较喜欢打字。想什么先用方言想后自己翻译成普通话。如果直接说的话会有点口吃的感觉自己想表达的不知道普通话怎么说的明白的。曾经在福建某市见过一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座公交车说的方言司机让她说普通话,司机明显不是本地人,最后靠年轻人翻译才听懂。越是沿海发达省份方言消失的越严重,人口流动大的地方全靠普通话交流,我曾经在西部某县感觉就自己一个外地人当地人基本跟你说方言好在他们说的话也就变了音的普通话基本能听懂。


我是网红导师


粤语一天一天地被消灭,就在咋天看到一个介绍顺德话的短片,美女主持读稿读错好多字,例如造诣,美女读做纸,正确读音是糙艺,又如塑造,美女读索做,正确读音是素做……,为什么会读错呢,就是缺乏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字多音多义在丢失,受推普影响,古汉语的精髓一点一点在流失。前段时间还闹出语文课文要统一使用现字典读音的笑话,使得一些诗歌不再押韵。

众多广州市民认为,推普没有错,但身为广州人应该讲广州话,粤语就是广东文化的符号,没有粤语,广东还有文化魅力吗,因此除了常规的普通语教学,广东的幼儿园,小字,中学都应该设立粤语教程,如幼儿园唱粤语儿歌,小学生用粤语读三字经唐诗,中学生用粤语读古文读时事,大学校园设立粤语演讲比赛……这样粤语才能经久不息地传承下去,而不会有主持人读错稿的尴尬。


东莞死得有佢


将粤语定为一门课程~这句话有点“只能在博物馆看到粤语的遗址”的感觉!!为什么会提出这么可悲的建议?就是因为今天广东讲会粤语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

广东会说粤语的人越来越少主观上是因为今天广东的小朋友不怎么会说粤语,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两点:

1.教学氛围;在今天推普环境下,不少幼儿园都比八九十年代的教学氛围“严谨”得多,

2.部分家长不重视;相信今天大多数家长都是迁就小朋友回家说普通话,这样下去小朋友更加不会讲粤语了。


近十几年来,推普现象越来越强势,直到我们得知10后的小朋友的上学环境时才大惊,不仅学校的课间不能说普通话,甚至回家都要说普通话。更恐怖的是有的家长还认为小朋友长大以后会自然而然地掌握粤语...

如果小时候不教小朋友拿筷子,长大之后就还会拿吗??

从来没人抗拒普通话,可是推广普通话行为中却无形地“打压”着粤语,粤语地位大不如从前,甚至到了要保护的地步~再如此不被重视下去,广府人的母语真的会带进博物馆,真的会成为遗产...


汉说


在推广普通话的潮流之下,粤语的文化正在逐渐流失了。

粤语自秦朝至今,约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粤语不单止是一种语言,更是包含了丰富的广府文化。广州作为一座包容性很强、很开放的城市,在推广“普通话"的潮流冲击之下,出现了很多年轻一代都不会说广州话的情况了。很多小朋友上学说普通话,老师上课也必须说普通话,这样就形成一种惯性了,不肯去学广州话了,即使小朋友回到家里都不会用广州话跟家长沟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们的后代连广州话都没学好,不会是一个笑话吗?

其实推广普通话和传承粤语文化是没冲突的,身为广州人的我们,更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将我们的千年文化传承下去。

我赞成在广州话所在的城市或地区,将广州话设立为一门必修课。


爬上墙头等红杏6


谢谢题主的提问。广东讲粤语的人越来越少了?未必吧。当然这个问题不是讨论的重点。有人建议把粤语作为一门课程,可行吗?个人觉得未尝不可。例如,在使用地区把粤语作为一门选修课。试着说一下自己的简要分析与理由。

首先,开设粤语课程与国家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这就像语文与英语课程同时开设一样,学习英语与学习汉语并不冲突。何况粤语还属于我国的重要方言语种,使用粤语的人口不在少数。同时,据本人所知,仅就广东来说,绝大多数人也都懂得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换言之,学习粤语和学习普通话两者并不冲突。

其次,学习和使用粤语与因循守旧并无关联。与我国其他很多地区的人们一样,岭南人民也十分重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而粤语也是岭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学习粤语与所谓固步自封、孤立无援毫无关系。这就像我们始终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一样,两者不仅并不矛盾而且很多时候属于相得益彰。

前不久在北京观看京剧演出时,一位小朋友问我,京剧中“小”、“百”、“白”“千”等字的发音怎么与我们所学的(指的是普通话)不一样啊?我说这就是传统艺术的特点,如果这些念白和唱腔都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就不是传统艺术了。

关于粤语与普通话的关系,记得一位文友说得很好:粤语能让我知道从哪里来,普通话和英语则让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我认为你的说法应该得到支持,粤语(广州话)它不单是方言,也是世界语言的一种,世界教科文组织将粤语和国语列为十大语言之一。外国人都将粤语列入为教学课程,为什么自己国家就不能将粤语列为一门教学课程呢?粤语世界通用,在国外粤语比普通话更流行。如果有机会到外国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旅游,用国内其他地区的方言跟当地华人沟通是很困难的,如果用粤语沟通即方便得多。所以我是支持粤语作为一门教学课程来推广,粤语並不难学,它象普通话一样都是用拼音组成,懂得拼音的人学讲粤语不难。


敬业乐群35419817


首先,粤语不是一门国际语言。不能因为有些分散在世界各国的人讲粤语就说这是国际语言。要这么说那国际语言多了去了。闽南语也是国际语言,客家话也是国际语言……。中国过去没有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交流少,粤语有其一定的影响力。但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开放不断加大 中国的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唯一语言工具。哪个国家与中国交流用粤语。而且广东香港为了适应与大陆交流都必须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粤语的弱化是必然趋势。


李路庆


今天你说你的话要保留,明天他说他的话要保留?保留来干嘛?增加交流障碍?明明可以用普通话交流,你却硬要别人多学一种话,只跟自己家人交流?

如果不讲情怀,这种想法就是脑子有病!另外,情怀算个屁,那只是你的情怀,却要让后人去学注定要消失的话。

从古到今,消失的语言不知凡几,就算保留下来的话也在不断变化。你为什么不去学甲骨文,不去学古汉语发音。

你现在讲的就是你祖宗讲的话吗?人随着迁移,都会学当地的话,后代更是把当地话当做母语。这说明什么,语言就是交流的工具,能够交流就可以了。

会消失的语言就让他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