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每天在微信上給你發早上好、晚上好這類的問候語,需要回復嗎,怎麼回覆為好?

港口有塊礁石叫關門咀


針對我個人都應回。


大道至簡7789



我的微信裡就有這樣的朋友,每天早上都會發一些祝福、問候之類的詞語和圖片,起初我都一一回復,感覺別人的誠意,不能怠慢了朋友。可是久而久之真有些厭煩,因為每天要去工作,早上的時間非常緊張,有時候真的沒空回覆。這樣時間長了,你不回覆,有些人也自然而然不發了。

可是也有例外,其中有一位大姐,我每天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她的微信頁面,回覆她的信息,好似已成為習慣,我們每天早上的相互問候已經保持了三年之久,幾乎沒有中斷過。

大姐今年67歲,性格開朗,美麗聰慧,只是她的身體非常不好,患有多種疾病,她的孩子不在身邊。記得去年夏天,她去女兒家住了一段時間,


有幾天沒有在微信上看到她的消息,當時就以為她那裡沒有信號,不方便發信息,也就沒在意。可是後來才知道她的情況:她突發疾病,出血不止,在醫院搶救了好多天才慢慢恢復過來。

當我後來得知這一情況,真的為她擔心,也有深深的感觸,人活著每天都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一一生活的艱辛、感情的困擾、病痛的折磨甚至生離死別⋯⋯是啊人活著真的不易呀!

由此我們更要珍惜當下的幸福時光,珍視友情。讓每天的微信成為傳遞愛的載體,也是表達愛的方式,那裡包含著一份惦念、一份牽掛、和一份深深的祝福⋯⋯


wy悟言思語



我目前一直面臨這個問題,幾十年前同學,多少年沒有交集,就在今年她基本上天天早上發來問候,開始我回復,後來2天或3天回覆一次,也有時她發早上好,我在晚上發個回覆,晚上好!

如不回覆,心裡又不過意,人家也不是求你什麼,只不過天天發個祝福,可我咋就有怠慢的意思呢?

我也佩服她有韌勁,能堅持,不管是否收到回覆,反正每天早上發來問候,我真有的不好意思,天天回吧又嫌沒意思,不回吧又說不過去,朋友們!你們說,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傷和氣又不失禮貌?


陳一222


這個問題很普遍,玩微信卻都會碰到,我朋友圈裡每天問候的有幾個人,一個是學友,一個是我當隊長時經常照顧過的一名下鄉青年,還有幾名我老伴當兵時的戰友,出於禮貌也好,真正牽掛也罷,我覺得只用幾分鐘的時間,別失了分寸,還是回覆一下的好!



長山紫雲1


被邀回答這個問題時,引起我好一陣心酸,不由地讓我憶起一位遠親的長輩,在此行文一併予以追悼。

這位遠親的長輩,是我妻子的三姑父,按習俗出嫁女是不必與孃家的親戚來往的,但我兒子上初中那年,為了他的學習前途,我託關係將他從農村學校轉到縣城的學校就讀,當時,我農村家裡正在建房子,妻子一時不能去縣城租房伴讀,於是為了解決兒子的吃飯住宿問題,我和妻子登門向她的三姑媽、三姑父一家求助,因為他們家正好距學校不遠,上下很方便。三姑媽與妻子的親情關係自不必多說,但三姑父的滿腔熱情使我們深為感動,他不但一口應承我兒子的吃飯住宿,而且還向我提了很多有利於孩子學習、生活的建議。我們從此感情加深,逐漸瞭解,後來除了親戚的感情外,我們之間還添加有忘“輩”之交的朋友之情,只要有機會見面,我們常常促膝長談,執手難分,姑父待我情同叔侄,箋言誨語讓我至今難忘。三姑父生於1957年,年紀雖然不大,但他的思想非常傳統守舊,屬於那種“老古董”型的人,看不慣許多世事,特別是對一些年輕人的作派看不順眼,認為他們太不懂規矩,沒有上進心和擔當精神,所以除了上下班外,他幾乎避世不出,整天呆在家裡,說是免得“眼不見心不煩”,好在他有年輕時自學的修理家電的技術,也不致於十分寂寞。後來他下崗了,大家勸說他在家裡開一個修理家電的門市,好呆也能掙一口飯吃,而且,他完全具備這個條件,他家坐落在縣城中心集貿市場附近,自建的房子也很多,少租出去一間用來作修家電的門市豈不正好。可惜三姑父古板透頂,死活不掙這個錢,認為那是如小商小販一般掉身價的事,為了掙面子,他一開始也反對三姑媽下崗後去長途汽車站前擺攤賣水果,後來看到三姑媽生意挺好,就默許了三姑媽這販賣水果的生意,但他死活是不幫半點忙的,甚至三姑媽有事要耽擱一天時,他寧可讓水果攤暍業一天也不會去開張。

三姑父先後也出去找了不少工作,但工作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不是老闆嫌他脾氣古怪,就是他看老闆不是正經人,當然是後者原因居多,以致於後來他乾脆不再出去找工作了,與人合作在祖傳的宅基地上建造了小產權房,靠出租富餘的房子收取租金生活,小富即安是他一貫的思想。

三姑父一生節儉,他信奉自己的生活哲學“沒有本事掙錢,也絕不亂用一分錢”;他為人正直,不欺貧窮,不媚權貴,同樣信奉一條自己的處世哲學“幫助不了他人,也絕不會損害他人”;他一生身居鬧市而不染一塵市儈,一生甘守清貧而從不怨天尤人;他尊守孝道,友愛親朋,崇尚愛心,然而天命難違,2018年春節後,三姑父身感不適,臨醫查驗,被確診為肺癌,且已屆晚期,在病床上掙扎一年有餘,不幸於2019年5月15日辭世,享年62歲。

以上說了這麼多,讀者是否覺得我似乎離題了,其實不然,為了更好地回答題主的提問,我敘述我三姑父的故事作為鋪墊很有必要,一個人如果沒有很深的親情或很好的友情,那麼他是不可能每天在微信上給你發“早上好”“晚上好”之類的問候語的,這種持之以恆的情意傳遞,充分顯示了你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充分體現了你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就是夫妻、父(母)子之間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前面說了,我三姑父思想比較守舊,對新生事物的接愛有一個較緩慢的過程,智能手機在社會早已實用多年,而他一直延用老式手機,直到去年病情被確診住院後,為了打發時間更是為了轉移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傷感,他才聽從表弟的意見開始使用智能手機,而且堅持不買新手機,只用我表弟替換下來的舊手機。三姑父是老牌高中生,學習接受能力不差,只幾天時間他就學會了怎麼使用智能手機,並且逐漸入迷。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具體已記不清了,大約在去年的春末夏初期間,三姑父開始每天在微信上給我發“早上好”“晚上好”之類的問候語,都是手機上下載下來的動漫圖片,溫暖而又可愛,如果遇到節假日,他還會發圖祝福我全家節日快樂。一開始我很為三姑父每天的微信問候而感動,他是長輩,如此天天主動向我問候,叫我如何受當得起?因此我每次立即回覆問候他並且向他表示“謝謝”。日長月久,加之我事務繁忙,漸漸地我的感情趨於麻木,也疏於回覆了,只是偶爾想起才出於禮貌而應付一下,而他卻一如既往,激情不減。這種情形三姑父一直持續到今年4月初,突然就時有中斷,我判斷一定是三姑父病情加重了,除電話問候外,我和妻子也登門看望過他一次,三姑父當時還能講話,只是進食困難,身體已虛弱到臥床不起的地步,但頭腦非常清醒,絕望之中他說“捨得這個世界,捨不得所有的親人”,聞者潸然。三姑父臥床之初還能掙扎著在床上看手機新聞和發微信,漸漸地體力不支了,今年“五一”節,我發現一年多來破例首次沒有收到他的節日祝福,我又發覺此後一連有十多天也未收到三姑父每天早晚例行的問候微信,這以前也從沒有發生過中斷這麼久的現象,我頓時覺得三姑父在世的時日真的不多了。在三姑父的彌留之際,三姑媽和表弟並沒有通知我前去告別,5月15日,表弟按習俗派人來我家“報訊”,我才知道三姑父去世了。

我不知道三姑父在世時,除了每天早晚各一次給我發微信問候外,是否還向其他的親戚或朋友也這樣堅持問候,我也沒有向表弟打聽他是否知道他的父親如此執著的親情問候,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如今時常懺悔,懺悔自己當時忽視了三姑父的這傷感情,對於他的深情問候我產生過:激動——麻木——疏忽等這樣一個於之不敬的過程,渾然不知這是三姑父在他自感在世時日不多的情況下,以這種方式在向我依依告別,這是何等厚重的情誼?

斯人逝去,如今悔恨何益?在此,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奉勸那些每天收到親人或朋友(特別是老人和病人)的微信問候的時候,請你們千萬要珍惜這份情誼,不要忽視,更不能責怪被打憂,要及時回覆感謝並致以同樣問候祝福,大千世界,生活千變萬化,有人天天牽掛著你,祝福你,這是幾生幾世修來的功德,這是你何等的幸福和驕傲?


隴西驕子


我現在就面臨這種情況。原來信息都斷了四十多年了,去年秋天的同學小範圍聚會在一起了。我過去是班長,全班97人,涉及到7個縣。因為文革,那時升高中都要推薦,實際上都是幹部子女上了,真正的老百姓很少了。後來縣裡在新崗新辦高中,我是親戚介紹入學的,只讀一學期後轉阜寧中學。由於當時的副班長故去幾年了,所以格外傷感,又格外珍惜吧。當中一女同學系射陽人,自上次聚會後,幾乎每天都發問候短信,我也幾乎每天都回,早上錯過了,晚上回。實際上只見過那一面吧。這就是純粹的同學之情吧


源遠永遠流長


我每天都會收到一些曾經一起上過班的同時或朋友發微信問候,每天不管有什麼事,都會一一恢復,即便到了近中午,我也會換種方式恢復。很久不見得朋友,每天會用這種方式問候,他們不是閒的無聊,而是首先都是珍惜友情的人,也證明了自己為人處世是過關的,感恩誠以待人,善始善終


幸運蟹蟹


每有朋友發早上好,說明這個朋友很信任你,我是每個朋友發每條信系,我都回,回付的。



好運來多幸福


這個問題我也天天遇上!我是這樣想的,他、她每天給我發過來問候,證明你這個人走進他、她心裡去了,他、她們認可你,才會這樣做的,大家說對吧!我要有時間看見百分之百的給迴音,儘量在當天,如果這一天真的有事我會在當天晚上給他們說明情況。因為我考慮一定要回,這有關於素質和禮貌問題,加上你老不理睬,可能關係慢慢會淡的,還有誰會閒的吃飽撐了沒事幹天天來問候你;我會把這種朋友刻骨銘心的記在心裡,永保持久的聯繫……





忠於山水


需要,可能是有要事找你,我就反過去;"你好,有什麼事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