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國內汽車召回229萬輛 誰“貢獻”最大?

對於汽車廠商來說,召回是再常見不過的操作,畢竟涉及身家性命,上至發動機缺陷下至座椅坐起來不爽,該召回的一個都沒得跑。轉眼2019年已過四分之三,國內汽車市場共發起42起召回公告,涉及23個品牌共計229萬輛缺陷汽車被召回,環比增長了36.53%,同比下跌60.57%。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數據,第三季度,國內汽車共發起了42起召回公告,涉及23個汽車品牌共計229萬輛汽車被召回,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36.53%,較去年第三季度同比下滑60.57%,而召回原因方面,則主要集中在氣囊及安全帶、發動機以及燃油系統等方面故障。

據悉,2018年第三季度的召回主要集中在9月份,共召回411.1萬輛,其中,通用旗下別克、雪佛蘭因車輛下控制臂襯套故障所涉及缺陷車輛已達約333萬輛,佔第三季度召回總和57.39%。而2019年則出現在8月份,北京現代成為召回“主力”。

日韓系“貢獻”明顯

從車系來看,日系豐田、本田和韓系現代成為召回的主要品牌,召回數量分別為5693228輛、400377輛和346756輛,三個品牌共佔第三季度召回數量的57.59%。

從召回原因看,第三季度汽車召回原因主要是安全氣囊以及安全帶(佔比達32.82%)、發動機(佔比達30.85%)以及燃油系統故障(佔比達13.28%)。

高田氣囊高頻召回

其中高田氣囊累計導致召回車輛73萬輛,召回品牌包括豐田、奔馳、本田。約佔召回數量32%,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4.1%。

發酵5年之久的“高田氣囊”捲土重來且越演越烈,新一輪的召回潮已然拉開序幕。在過去的第三季度中,因其拖累導致召回汽車也已攀升至73萬輛,佔召回總量32.1%,較同比去年同期飆升64.1%。涉及召回批次也從去年的4次,升至今年的7次。

據悉,在過去的這10年裡,每年都有大批的車型受到問題氣囊的餘波影響而召回,僅在美國,在2018年因高田氣囊問題召回的車輛,就已經累計超過了7000萬輛;在我國2018年召回的1200餘萬輛車輛中,由於氣囊問題召回的車輛為170萬輛,佔比高達14.19%。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由於搭載高田安全氣囊問題而召回的車輛已超過2000萬輛,涉及豐田、本田、日產、寶馬、福特、馬自達、克萊斯勒、北京汽車、吉利、奔馳等眾多一線品牌。

如此大數量的召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由於近年來因高田氣囊導致死亡的人數已經高達23人,290多人受傷,這也讓各車企根本不敢在召回上放鬆力度。

發動機故障同為主因

除了高田氣囊問題外,第三季度召回原因中,發動機故障問題也是召回車輛的主要原因。

北京現代在8月份召回了2015年8月17日至2018年9月18日期間生產的搭載1.6T發動機的全新途勝,共計400377輛。原因是車輛持續在低溫環境下短距離行駛時,發動機機油液麵會增高,車輛持續運行可能造成發動機損壞,存在安全隱患,其解決方法是升級發動機ECU程序,更換加裝節溫閥的發動機上水管,抑制機油液麵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起召回原因,在2018年10月的一起召回中完全一致。不過也正是因為前一次召回未能徹底解決機油增多以及動力下降等問題,二次召回後,北京現代也給出了升級發動機ECU程序,並將免費加裝節溫閥的發動機上水管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據瞭解,升級ECU程序,主要可通過增大低速低負荷領域燃油噴射壓力,增加啟動時燃油量,調整多次噴射比率來改善溼壁量;而在發動機上水管(冷卻水管)上加裝適用50℃開啟的單向閥,可以縮短髮動機暖機時間。理論上這兩點措施可以解決了缸內燃燒不充分和油溫上升太慢的問題。

心有餘悸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9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達1478.2萬輛,同比下降8.6%。

其實影響汽車銷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政策、整體經濟環境、房價、季節、新車上市等,那麼車輛本身的質量有沒有影響呢?一定有。

比如聽到某款車發動機存在重大缺陷,消費者便會從“準備入手”轉變為“持幣觀望”的狀態,這樣的現象在整個汽車領域幾乎都不能倖免。

所以,一臺車如果出現什麼質量問題,尤其要召回才能解決的問題,不僅車企煩,車主更煩,而煩惱的背後,或許就是消費者對一款車型甚至一個品牌失去信心,這對於口碑的影響顯而易見。從一個汽車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汽車的設計、科技性配置、動力表現等固然重要,但可靠性的權重無疑更高。

很多車型的配置、車機系統雖然更加先進了,但可靠性也著實令人擔憂,車企在追求技術升級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把可靠性兼顧好?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最後,還是那句話,召回說明認識到了問題,負責任的車企才召回,而對問題遮遮掩掩的,終將付出更大代價。希望今年的第四季度,乃至未來,汽車召回量和投訴量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