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平北碚場

北碚的市中心,從最初的碼頭區域,到現在的電影院、重百商場一片,有一個逐步遷移擴大的過程。原生態的北碚場,只小小一塊,名為譚家碼頭,雖然有那麼幾條街,但都只有十多二十戶人家,不長。四周溝壑縱橫,最大的當數會龍溪,從鞍子壩橫切向馬鞍山,三五年一遇的洪水,就會把北碚場變成一個孤島。其他凹坑淺槽,也時常汙水橫流。盧局長親自帶隊掏溝,都搞了好幾回。

到1934年,匪患大體消停,北碚鄉的鄉長是峽防局副局長熊明甫兼任,鄉民與峽防局的對立情緒也沒那麼強烈了。盧作孚先生在操持民生公司跨越式大發展的同時,也關注北碚場的發展。這時,遷入北碚的居民多了起來,常住人口已翻倍,北碚市街鋪面的租金,已經是對岸黃葛的5倍,還被爭搶一空。

擺平北碚場

北碚場填溝示意圖

北碚必須擴大。

要擴大,首先得擺平。

擺平北碚場,就是要讓北碚變平整點,變得更適合居住和發展。

四月份,北碚鄉成立了北碚市政管理委員會,總務處主任馮智舒,財務處主任伍玉璋,工程處主任黃子裳,另有多個委員。其中伍玉璋和黃子裳是以北碚居民的身份入的職。這個部門後來多次更名,換人,但宗旨一直未變:推進北碚的城鎮建設。

古時有愚公移山,要擺平北碚場,也很簡單,就是移黃山堡的土,去填平山溝。在只有鋤頭籮筐的年代,這很要費點人力。所以市政管理委員會的工作,就是明確各家各戶,除鰥寡孤獨外,都必須出力挑土,修築路面的材料,則募捐完成。首先選擇的是均和路到朝陽書院的一段窪地,也就是現在北碚公園大門前這一段。

擺平北碚場

1937年北碚市街圖

1934年4月28日,市政管理委員會工程處主任黃子裳與三峽染織工廠建築工程師王達才及特務隊胡天朗隊長等一行5人,攜帶工具著手測量,測得長度有350英尺,分作兩段,先把黃山堡附近的路修通。

資金的問題,當然是多方籌措。民眾俱樂部川劇社及黃葛鎮戲班在民眾會場上演川劇“鍘美案”、“降霄樓”和“花仙劍”,為填溝工程籌集經費。還邀請重慶藝術專門學校師生前來北碚義演新劇和舞蹈募捐。北碚劇社又分赴毗鄰鄉場作演出募捐。峽防局熊明甫副局長聯合北碚12保向民眾勸募,向場上大小攤販收捐,鹽幫交出歷年節餘十餘元,屠幫捐助大洋7元,其中王德芳一個人就捐了4元。北碚全部露天公共廁所的收益用於填溝工程。盧作孚也出面向重慶各家銀行募捐,募得300餘元,佔了總共募集款項452元的一大半。

組織北碚鄉民幹事,就比不得峽防局職員了,加之黃山堡雖是荒山,卻有許多墳墓,得動員遷墳。實際到5月15日才正式開工,中途又因農忙和天熱,歇了不少時日,8月中旬,峽防局繼續動員填溝修路,由少年義勇隊二期學員,工人義勇隊,峽局手槍隊士兵每人每天早晚各一次挑土,一天不少於三十挑。同時督促各家各戶努力完成事先約定的任務,終於在10月底完工。

這段道路長18丈,寬約4丈6尺,填高9尺2寸,共挑運泥土約10萬挑,石灰1300餘挑,炭灰1000餘挑,鵝卵石5000餘挑,總計工程耗資565元,命名為民眾馬路。

擺平北碚場

1939年北碚市街圖

以此為基礎,北碚市政徹底整理。菜市原在溫泉路下河壩,現改在左側高地挖平使用。原河壩廁所全清理,另挖三個,搭棚,用石灰清潔。原菜市作雞市。在會龍溪右側高地建平民區,遷河邊居民過來。

抗戰軍興,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成為了遷建區,雖說也包含了黃葛、澄江、文星等鄉鎮,甚至有不屬實驗區範圍的巴縣歇馬鄉、蔡家鄉,但畢竟北碚鄉才是中心,既有碼頭,也通了公路,還有拓展空間。

實驗區署迅速選定了青北公路旁的區域徵地,形成了北碚新村,就是現在北碚老城的核心地帶,後來還把毛背沱至龍鳳溪一帶規劃為平民住宅區,甚至考慮過從澄江夏溪口修濱江公路直到毛背沱,在勘察後,覺得困難太大而作罷。

擺平北碚場

1940年北碚市街圖

重中之重,還是整理擴大北碚場。

北碚的中心,仍然是北碚場,而此時的場鎮,仍然有房屋不敷分配,房價高漲,衛生情況糟糕,地勢侷促等一系列問題。

1938年8月,北碚市政整理委員會決定繼續填溝,由新村工作隊長劉騏良主持。但這只是小規模的工作,績效不大,有了調整拉平的理念,增高了學園路,並且逐步整理市街陰陽溝,在1939年11月,北碚市場整理委員會還啟動了大工程,遷遼寧路居民至牌坊灣,在遼寧路開隧道,既防空,也通溫泉,這就是北碚著名的“穿洞”。同時,決定填平會龍溪。在1940年1月完成對填會龍溪的測量工程,但耗資巨大,區署無力承擔。1941年3月,填溝工程得到四川水利局貸款九萬元,但隨即飛漲的物價又一次打消了動工的念頭。

擺平北碚場

1941年北碚市街圖

北碚遷來這麼多機關、學校,往來有這麼各色人員,還有四五個劇團在這裡公演,怎麼擠?

1941年11月22日,北碚市場整理委員會主任吳定域,召集中山路兩側居民開會,決定共同整修中山路,11月24日,中山路填溝工程開始。工程包括修通至江邊的下水道,再繼續挑土填溝修路。將路面加寬到15米,中間車道寬9米,兩邊人行道各寬3米,全長360米,並在人行道上栽上行道樹懸鈴木,路面打三合土,歷時3個多月完工。為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將民眾馬路命名為中山路,為北碚當時第一條標準馬路。

擺平北碚場

然後,繼續填溝,將會龍溪之源頭,即今之體育館中側至今朝陽路一段大溝填平,又將中山路至會龍橋段將加高3米,與關廟街道持平。到8月初完成,形成中正路(今為朝陽路),連接中山路和北平路。

北碚平了,市場擴大了,效果出來了,便準備乘冬季一鼓作氣把會龍溪全填了,在1942年12月12日,市場整理委員會組織展開了填平會龍溪的工程,主任吳定域積極籌措,歷時10個多月,在物價逐日上漲的情況下,克服人力經費短缺的困難,除填平會龍溪外,還填平了會龍溪支流(現解放路、遼寧路),打通中正路和吉林路,築成了3條馬路,分別命名為遼寧路、林森路(現為解放路)和新華路,人行道上都種上懸鈴木,路面全都打好三合土。

擺平北碚場

經過數次填溝整修,擺平了北碚場,北碚的市街也就成了規模,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迎接著各方來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