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柳州市网信办、微评柳州与柳州市各企业联合推出“柳州,父辈的旗帜”系列报道,展现柳州市产业工人、一线员工创业精神代代相传的风貌,同时评选出十个荣誉家庭。

今天推出: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从柳州市中心一路向北20多公里,来到209国道过境与市区连接的柳北区石碑坪镇,也是柳州的“北大门”区域。这坐落着柳州长虹航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长虹航天”),也是周玉章一家追逐航天梦,为航天事业奉献的地方。

距今已有43年历史的长虹航天,是一家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担任我国国防尖端空防装备和载人航天飞船的重要研制、生产任务,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周玉章正是长虹航天筹备建设初期来到此地。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长虹航天厂区。受访单位供图

一路向南,“大三线”的开拓者

秋色里,鹅黄色的细蕊轻点在绿枝,晓风拂过,长虹航天满园桂花的流金馥郁。“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的景致,正是42年前,周玉章与同事们亲手栽下。

这一季又一季的桂花香,也见证了周玉章南下筑梦之路。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长虹航天满园桂花香。蒋季莲 摄

上世纪60年代初,为响应当时国家“大三线建设”的号召,22岁的周玉章从北京来到广西桂林从事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国防军工人才。文革期间,从教学转入生产,进入桂林漓江机械厂工作。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长虹航天筹建,抽调干部时候周玉章成了幸运儿,来到了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柳州郊区。“一片荒凉,都是丘陵。”83岁的周玉章依旧记得1977年10月刚踏入柳州的印象,“120多台推土机,平整土地就用了3个月”。

在施工单位如火如荼地建设基础设施时,因人力不够,周玉章与同事们投入筑路工作中。“厂区的路,都是我们40多年前修的。”周玉章笑着忆道,建设期间,他负责宣传组织工作。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周玉章(中)与周天明(左一)、周大智(右一)合影。朱柳融 摄

写大字报、大标语,是周玉章工作的一部分,此外还肩负着组织员工文艺活动的“重担”。“厂里离市区远,业余生活枯燥,看电影是当时最大的乐趣。”周玉章介绍,他向组织申请多次才批下一台流动放映机,最后还要向外“借”电影放映员,才保证大家能时常看电影。

1981年,周玉章转到物资科任科长,负责进出基建材料、生产原材料、元器件等产品的采买。在计划经济年代,并不像现在网上或电话下订单就可以了,需要跑上跑下。

“当时铸造车间需要东北松,但是国家有规定东北松不能过长江。”周玉章举例道,只能跑到北京申请,层层审批拿到调拨单,再到东北地区去采买东北松。

在长虹航天干了20年后,历经长虹航天的起步到逐渐发展壮大,周玉章1997年正式退休。如今,这些经历成为周玉章人生中珍贵的记忆,柳州也从他乡变成了家乡。“只要组织有需要,我就服从组织的分配。”周玉章笑着说,“我不愿意离开军工单位,军工单位让人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长虹航天满园桂花香。蒋季莲 摄

困境中坚守,生产出顶尖产品

在周玉章还未退休时,他的儿子周天明,早已从职工家属变成在职员工。

10岁跟着周玉章从桂林来到柳州的周天明,小学、初中、技校都在长虹航天子弟学校就读。面临择业时,周天明曾想到外面闯一闯。

198

6年柳州交警首次社招,我和好多院里的人都报名了。”周天明回忆道,但小时候看着厂里产品试验,夜空里亮丽的火光,“让人觉得厉害又自豪,最后还是选择进长虹”。

刚开始工作,周天明从部装车间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做起,后来在部装车间、机加车间、总装车间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周天明(左一)给父亲和儿子介绍产品。蒋季莲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虹航天产品却未能跟上,该公司曾陷入低谷。2003年前后,长虹航天举步维艰,每个月只有微薄的生活补助,养家糊口都很困难。

有的人选择了离开,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他,也曾有机会向外谋求发展,但他拒绝了。“我对长虹不仅是一份情感,更是一份责任。你不能跟它一起共吃苦,那你怎么可能跟它一起共繁荣。”带着这样的信念,周天明一边坚守,一边给车间100多号人找饭吃。

这样的困境没有持续多久,在工人们的共同坚守下,“大概三年,公司就慢慢好起来了。”周天明感叹,“十年磨一剑”,那时公司已经研发出了新产品,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2009年12月,在其他车间“走”了一圈后,周天明回到最初参加工作的地方——部装车间,此时他身份已从最初的操作工变为车间主任。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周天明(左一)给父亲和儿子介绍产品生产技术。蒋季莲 摄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长虹航天的生产工艺、设计水平得到提高,长虹航天也引进大量高素质人才,研发的军工产品产量翻了几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反响都非常好,近年来代表国家参加军事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周天明介绍,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参赛时,“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既相信它有实力,又有点紧张,担心它的表现”。

同样让周天明自豪的是,长虹航天研制的某航天型号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内同类产品中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此外,长虹航天研制的某惯性组件还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为“神舟”系列飞船导航,并获“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长虹航天生活区,绿树成荫。蒋季莲 摄

“厂三代”开始发挥光亮

周天明的哥哥周天俐,比他更早进入长虹航天。1982年,周天俐进入该公司计划处做调度,一直从事设计工作至今。

从建立到实现转产成功,发展到如今能够自主研发新型号军工产品,兄弟二人亲历了长虹航天的整个发展历程。那段艰难的日子,正是因为有无数跟周家兄弟一样的“厂二代”的坚守,才得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今,不仅是“厂二代”的坚守,周天明的儿子周大智作为“厂三代”,也开始发挥自己的光亮。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周玉章(中)与周天明(左一)、周大智(右一)合影。朱柳融 摄

2018年,毕业于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的周大智,回到长虹航天,进入总装车间工作。听着爷爷说的故事,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耳濡目染之间,周大智早已将航天事业纳入自己的梦想。

“生在长虹,长在长虹,对长虹的感情难以言表。”二十出头的周大智介绍,他愿意回到这生养他的土地,为航天事业做自己一份贡献。

微评柳州报道 记者:朱柳融 黄恋(实习)

「柳州,父辈的旗帜」从北京南下扎根柳州,一家三代的航天情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