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爛幾千斤,6元1箱30斤當廢果?水果種植戶太苦了

秋冬季節,很多植物開始凋零 凋零的除了花草,也包括果子,也許,花開花落,果結果也該落。 如果樹木光結果子不掉落,那植物怎麼能繁殖下去呢?畢竟靠種子繁殖的植物,還是佔絕大多數的。 但並非所有人都希望果子掉落,有些人一看的果子掉落,就心疼,特別是那些種植水果的。可心疼歸心疼,它要掉落,也沒有辦法。有些原產地這幾天就有不少種植戶的水果不斷掉落。特別是冬棗。

天天爛幾千斤,6元1箱30斤當廢果?水果種植戶太苦了

冬棗並非一定要冬天才成熟,這個季節正是冬棗採收的時候,冬棗其實非常好,它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大量的維生素和鐵、鈉、鉀、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最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很甜,而且汁液很多,吃起來甜中略微帶酸,特別好吃。 因此,冬棗也是很暢銷的一種水果,而棗在我國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種植,是華北平原最常見的果樹,其中以沾化冬棗最為出名。

天天爛幾千斤,6元1箱30斤當廢果?水果種植戶太苦了

往年冬棗是不愁賣的,冬棗耐存放,放到冷庫裡來年都能賣,所以比較暢銷,收購商多,收購價也貴。但今年冬棗成熟的季節,雨水偏多一些,這幾天也持續在下雨。冬棗遇到雨水會吸收水分,加上成熟期,很有可能裂口。而裂口的冬棗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即使在暢銷的年月,裂口冬棗也只能當廢果賣,價格也大打折扣。

天天爛幾千斤,6元1箱30斤當廢果?水果種植戶太苦了

果農實在是太苦了,可消費者呢?以前我覺得冬棗裂口沒啥,味道還甜一點,如今才知道裂棗是次果,是最不值錢的,終於明白一個詞了——歪瓜裂棗。我們大量消耗的冬棗,有一些竟然是次果,裂果,是被當廢果賣給水果加工廠的,而商家轉手卻讓它高價到了消費者手中? 其實目前很多人買水果,一方面確實是因為新鮮水果上市了,另一方面也想為水果原產地解決一下問題,特別是冬棗,今年價格便宜了一些,買的人更多。但相比原產地則貴了很多,特別是6元1箱30斤當廢果賣的裂口冬棗,竟然混在了最貴的6元一斤的大個冬棗裡面。

天天爛幾千斤,6元1箱30斤當廢果?水果種植戶太苦了

水果商家不要太“作”了,為什麼不能讓水果終端消費者買到更便宜的水果呢?這樣更有利於水果流通,既解決了冬棗種植戶、蘋果種植戶、柚子種植戶賣不出去的難題,也解決了消費者大呼“吃不起”的問題。同時對於消費者花大價錢買次果,買廢果的問題也應該得到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