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吕氏春秋早有言之。

冬天即将结束,春天还会远吗?

世间万物发展到了极点,超过一定恒度,必定会相向而行,此乃定数,无物可避。

楼市先知是万达,后知后觉潘石屹,爱踢一脚是恒大。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一:万达

  • 每个企业的灵魂,绝对包容着创始人的个性,每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始人的远见,高手对决无知无畏的笑看,剑气掠过之处,处处受伤。
  • 2016年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建林再次唱火了“一无所有”这首经典老歌,但他可不是真的一无所有。
  • 王建林领导的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那时的他真的是一无所有,但最终形成了以商业、文化、网络、金融为主的四大产业集团。
  • 2017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380名,仅2017年上半年就收入1348.5亿元。
  • 2018年,万达集团制定了更高目标,计划收入2479亿元。其中商业地产收入1245.4亿元,房地产收入879亿元,文化集团收入733亿元,文旅集团收入30.7亿元,宝贝王集团收入26.4亿元;金融集团收入408亿元,其它计划收入92.8亿元。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二:万达的转型离不开马云的指点

  • 雄心壮志的万达,意志坚定的王健林,在多次与马云对碰之下,终于明白了当下的现状,虽然马云多次邀请王健林,虽然诚挚的邀请,终究没有盖过王健林的面子,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转型,与互联网两大长老马化腾和李彦宏达成了战略合作联盟,为万达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首富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三大巨富的合作,是因为他们缺钱吗?不缺;他们缺人吗?也不缺。为什么这三个大佬们要合作呢?因为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打造更大的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王健林已经意识到实体产业必须互联网结合,才有发展空间。所以他们三个人联手建立新公司。
  • 最终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是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拥有飞凡信息、快钱支付、征信、网络信贷、大数据等公司,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技术为实体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生活圈的全新消费服务,质朴先知先觉的王健林终于完成了轻资产的重大转型工作。

万达集团虽然是传统企业里的龙头,之所以发展迅速,取得如此瞩目成就,关键在于它的四次转型都踏准了节奏,变则通,通则达。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三:万达转型之路

  1. 第一次是跨区域发展,从大连做到全国; 88年成立以后,万达的发展非常,在92年的时候,收入就已经接近20亿了,占那个时候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左右,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后来万达发展的接近100个所跨区域向我们证明,他们顺应发展潮流,勇敢走出去的决策是明智的。
  2. 第二次变革,这次是从住宅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它和五千多个品牌商合作,成本标准化,并且王建林还取得了政府支持。王建林之所以就坚定的一角脚踏上变革之行,就是因为他看好万达广场的长期稳定的现金流,看好物业增值的这个部分,他认为产业向服务型转型是有美好前景的。
  3. 第三次转型是向文化旅游转型,而这个转型是个进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有更高要求,也渴望精神享受。再加上王建林分析:房地产产业成熟期基本上完成,就是大规模的发展,供不应求,供需旺盛已过,开始逐渐走向萎缩。
  4. 第四次转型的开端,是王建林说:“我们想成为一个跨国企业,而且是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这次转型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是代表万达未来发展方向的全新转型升级。这次转型主要内容是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包括万达集团的转型和万达商业地产的转型,这其实也是一场向轻资产的转型。

转型是当下企业发展的永恒话题,任何企业、任何商业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变就要被淘汰。而万达的成功转型也是传统企业的优秀示范,要适应变化,主动求变,善于应变,让企业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更具发展前景,建设终将是要结束的,服务才是永恒的热点。


潘石屹的抛售

  • 潘石屹作为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个性,其实他并不是不知道要转型,而是他不知道怎么转型,已经错过了房地产行业转型的良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 马云说中国的房子有41套,而目前中国的人口只有14亿。是谁导致了房价的持续上涨?难道是刚性需求的购房证吗?解铃还需系铃人,一切的炒作终将还要投机者自己承担,而最近潘石屹的抛售行为,在房地产行业属于后知后觉。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一:此一时彼一时,潘石屹终究认识晚了一点

  • 2012年的SOHO中国可谓是风光无限,营业额达155亿元,同比上涨约169%;净利润约为106亿元,同比上涨约172%;核心净利润约为33.4亿元,同比增长约135%,核心净利润率约为22%。
  • 而自从2012年SOHO中国宣布去地产化,转型发展办公空间区域,从“开发销售”转为“自持租赁”后,SOHO中国几乎鲜有拿地,营收也在逐年下降。不仅再也无法回到2010年营收182.15亿的巅峰,总营收甚至从2012年的155.44亿元直线降至2018年的20.89亿。
  • 根据今年中报10.66亿的营收估算,2019年大概率营收也将维持在20亿的水平。
  • 营收持续低迷使得归属权益股东的税后净利润也大幅跳水,2012年净利润高达百亿,而2018年净利润仅为19.25亿元,暴跌80%左右。根据2019年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65亿元,同比降幅也达到了48.36%。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二:结局

  • 尽管SOHO中国的业绩不断下滑,但潘石屹和张欣的个人财富却不断增长。潘石屹夫妇以36亿美元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位列第597位,在324位中国内地亿万富豪中排名第62位,约合人民币250亿元,可以看出,抛售回笼资金是SOHO目前的重中之重。

​恒大全国降价

  • 恒大的许家印,做事永远是剑走偏锋,棋出怪招,防不胜防,展现着中原人的大气,豁达,做事永远无固定招式,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很大的全国降价,跟他的跑量和快速回笼资金,有密切关系。
  • 龙头房企的业绩焦虑,在市场盘整期已无所遁形。2019年上半年,恒大实现营业额2269.8亿元;净利润270.6亿元,2018年同期为530.26亿元;归属股东的净利为149.2亿元,去年同期为308.05亿元。
  • 回顾恒大发展历程会发现,弃价保量,是恒大在许多轮地产调整周期中存活的有效武器,许家印早年便公开表示过“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这一观点。早在2012年,该公司在市场下行之际,便全集团层面推出过7.5折卖房大促。
  • 9月份恒大10054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0元/平方米,降幅4.3%。这是恒大过去三年来首度出现销售均价的掉头向下走势。此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恒大销售均价分别为9960元/平方米、10515元/平方米、10757元/平方米,呈上升趋势。目前,该集团尚未公告其10月份销售面积,但可以预计,其销售均价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恒大汽车产业也降价

  • 跨界发展是恒大一贯的作风,他参与足球;参与过万科的收购大战,在合适的时间,插了合适的一脚,最终渔翁得利;他参与过贾跃亭的新能源汽车,最终致使贾跃亭不得已申请个人破产。
  • 9月25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在深圳恒大总部举行研发设计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步研发15款新车型。此次内部会议上,许家印称,恒大造车是换道超车,不是弯道超车,要抓好15款车的造型设计和研发工程。
  • ​光是产品好还不行,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也不行,所以成本还必须下降30%。”他继续表示,汽车集团在研发过程中,虽然车型、大小不一样,但要尽可能模块化,通用化率要高,这样零配件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 短短一年时间,恒大已针对新能源汽车完成全方位布局,几乎涵盖全部上下游产业链条。
  • 许家印透露,未来要和世界前60大汽车零配件龙头企业全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首先,拜访全世界前30大的零配件供应商;11月中旬,恒大要和世界前60大零配件供应商近500人,在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万达爱转型,SOHO爱抛售,恒大爱降价,房地产行业到底怎么了

综合我们可以看明白万达,SOHO,恒大,房地产大佬的抛售绝不是空穴来风,这意味着房地产已经进入一个高位过渡时间,而以万达为首的先行转型完成;以恒大全国降价,拉开房地产企业价格开始下跌的序幕,明确可以看出在国家政策住房不炒理念的引导下,房价逐步将回归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