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拍賣持續強勢,高古玉收藏前景更美好

何為高古玉?高古玉一般是指戰國和漢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稱為古玉,漢以前的玉器稱為高古玉。高古玉以和田玉為主,多數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使用的玉,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館及少數藏家手裡。

分析人士表示,高古玉收藏還屬冷門,加之制度上存在漏洞、著錄出版較少和研究不到位,高古玉拍賣一直不溫不火。而此番香港高古玉拍賣的強勁之態,是否意味著高古玉收藏市場已經啟動?

早在1994年秋拍,北京翰海首屆拍賣會就上拍了25件高古玉。其中除兩件宋玉外,其餘均為清代玉器。那一年,中國嘉德也上拍了42件高古玉,其中元玉1件,明玉3件,其餘均為清代玉器。

高古玉拍賣持續強勢,高古玉收藏前景更美好

東周 黃玉瑞獸玉珮飾

從那時起,擅長高古玉鑑定與拍賣的北京翰海每年都有高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沒有間斷,可謂內地高古玉拍賣市場的領頭羊!

從歷年拍賣成交結果表明,明清玉總是佔據市場的主流,而高古玉上拍量低,成交價格也相對較低,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常常也不能與明清玉相比。

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佈的一份調查看到,2011年,中國玉器共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4.32%,成交量下降30.62%。這也充分說明一部分資金的撤出。從那時起,擅長高古玉鑑定與拍賣的北京翰海每年都有高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沒有間斷,可謂內地高古玉拍賣市場的領頭羊!

從歷年拍賣成交結果表明,明清玉總是佔據市場的主流,而高古玉上拍量低,成交價格也相對較低,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常常也不能與明清玉相比。

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佈的一份調查看到,2011年,中國玉器共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4.32%,成交量下降30.62%。這也充分說明一部分資金的撤出。

高古玉拍賣持續強勢,高古玉收藏前景更美好

西漢 玉馬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從2010年-2015年,5萬以下玉石器拍賣成交量佔比最大,達68%;10萬-50萬區間的佔比15%;5萬-10萬的佔比12%。在成交額方面,100萬-500萬區間佔比最多,達到30%;10萬-50萬區間的成交額也達到了總量的21%。

由此可見,雖然高價位的高古玉拍品價格在佔比方面有優勢,但是總體來說50萬元以下的玉石器拍品才受到藏家和市場的青睞。

高古玉拍賣持續強勢,高古玉收藏前景更美好

清乾隆 漢玉螭龍鈕寶璽「如水如鏡」

當今國內高古玉市場並不十分火熱,存世量稀少、贗品充斥、鑑定不易、交易風險極大,使得藏家們趨之若鶩。

在玉器玩家中,有一個金字塔說法:最底一層是現代玉市場,收藏者眾;第二層是明清玉器;最上面一層都玩高古玉。所以,玩高古玉的玩家堪稱是“收藏家裡的收藏家”,但是收藏群體很小。

鑑於以上情況,高古玉的拍賣面臨了諸多問題:貨源少,受眾小,拍賣行品牌不足,其專業能力和誠信度有限,這些都會影響到高古玉的成交價格與成交率。因此,未來高古玉市場的走向,目前還不十分明朗。

有觀察者認為,高古玉板塊的市場行情走向會不會以此為契機逐步升溫還要看今年整體的一、二級市場的表現。

據稱,玩高古玉的人都是高文化認知與高資金投入的資深收藏家。目前很多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華人,長年做著高古玉的收藏和研究,國內也不乏擁有雄厚經濟實力的高古玉收藏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