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內江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桂湖街竟有這麼多故事

桂湖街street

老內江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桂湖街竟有這麼多故事

上世紀桂湖街的小北門

1925年4月,由賜進士出身戶部主事,內江縣知縣彭泰士負責總修,朱襄虞、曾慶昌、康樹滋等總纂的重刊《增續內江縣誌》,輯錄內江縣城內的街道名稱,有14條街巷錄入,“桂湖街”錄其中。

桂湖街起源於何時?從相關的史料文字中,可以找到此街建置沿革的一些線索,其在宋代已見雛形,明清已是達宦賢士歸鄉後聚集而形成的繁華街區了。

“桂湖”二字,最早見諸文字,是宋人黃思莊所書於岸側石崖上。宋·邑令蔡逸題有《桂湖澄碧》:

秋滿花縣域,碧澄桂湖水。

日照沙底明,風翻浪花起。

蘋藻翠交加,梟鷗樂棲止。

醉書先達名,屹立煙霞裡。

原沱江支流玉帶溪水,繞流西關外文廟學宮下匯入沱江,在溪水與沱江交匯處,泥沙堆積成為河灘湖澤,後人環植桂樹於湖四周,故稱“桂湖”。“ 桂湖澄碧”與“翠屏春曉”,文廟之“雁塔秋香”,化龍山“龍山挹翠”,聖水寺之“聖水靈湫”,紀念宋人之“書樓晝錦”,東林寺之“東林晚眺”,化龍山之“醮壇曉月”等縣景,同稱宋代“內江八景”。以桂湖為題材作詩的還有明·邑令段民的《桂湖澄碧留句》,明·都憲吳吶題寫的《桂湖澄碧留題》。

明代,是內江科考史上的黃金收穫期,以趙大洲為領軍人物的一大批文士在國家、省市級為官者達100多人,這批人士在業滿後返鄉擇地築宅。“桂湖”臨沱江,為風景勝地,因此被陸續修建起各式高牆深院,這條街也被稱作“貴府街”。旌表牌坊多、府第大院多,是這條街的一個明顯特徵。

老內江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桂湖街竟有這麼多故事

趙貞吉,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二十八歲時中進士,入翰林院後晉升為編修,因得罪嚴嵩而返鄉,在內江縣城桂湖街講學。他題寫有:《講學桂湖王三湘(來雲館)》

來雲館枕角樓隈, 戶有停雲覆綠苔。

客同團蓋留懸榻, 酒共浮生入夢懷。

花萼岫蒸樵石路, 桂枝湖靄讀書檯。

飲餘彈徹無心調, 遙指際天雙舄回。

據《天啟新修成都府志》卷12載:“王三湘(用康),汶上人,進士。明嘉靖年間任內江縣令。有政績。”王三湘在內江縣城內桂湖街宅地旁的一塊空地(今大西街沿城牆與桂湖街拐角相接的小北門城牆轉彎處)建起了一座接待內江名士及來內嘉賓詠詩賞景之地,名“來雲館”。館中常有朋友相聚,有美酒可品,有書籍可閱,還有花木相伴,可謂其樂融融一景地。趙貞吉(大洲)是此館的常客。趙貞吉還在“來雲館”設堂授課,授課之時,聽者眾多。講課之餘,趙貞吉還在館內與高公韶、劉養直等內江名士唱酬詠賦。

當時,內江名人、明朝著名思想家鄧豁渠亦於此處開辦著一所私塾,趙、鄧二人講課的聲音互相都能聽見。“彼此一間耳,朝夕聲相聞。”由於趙貞吉理學功底深厚,講課時深入淺出,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聽課,而鄧豁渠生源日漸減少。為探其究竟,一次,鄧豁渠旁聽了趙貞吉的講課。聽完頓悟,對趙貞吉的理論深表佩服,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拜趙大洲為師。師徒倆之後均成了中國思想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明清時,桂湖街豎立有18位進士石質牌坊:丙戍七進士,戊辰六進士,辛丑五進士,可謂名副其實的文化街。

民國,桂湖街更是成了名人學士集聚,彰顯歷史文脈的文化街。名人文化,抗戰文化,糖酒文化等,成了這一時期桂湖街的重要特徵。

辛亥革命志士喻培倫之師魏楚珊、“巴蜀鬼才”現代劇作家魏明倫,曾就讀於桂湖街“建德小學”。張繼學、陳鳴鸞、堯文藻等文化名人,均從桂湖街走出。而內江望族——梅氏家族更是和桂湖街結下深厚緣分。

梅家第四代後人梅曉初,在桂湖街的居室名“晴雪廬”小樓,在抗戰期間,曾一度為書畫界人士匯聚之地,成為“書畫之鄉”內江在這段時期重要的對外交流平臺。

老內江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桂湖街竟有這麼多故事

梅曉初,集詩人、報人、畫家、地方文史專家於一身。在編輯《內江日報》副刊“血光”期間,特闢“漢安書畫舫”欄目,介紹抗戰時期內江的書畫家和本土書畫家作品。組織帶動內江書畫家辦義展,捐助前線。為獲取更多的理論,曾賣家產購回《南畫大存》中國名畫集,以研畫源。梅曉初長於詩文、書法、繪畫,在繪畫中尤以繪梅見長,以筆名“川南老梅”蜚聲畫壇。其梅花系列作品或暗香四溢,或鐵骨錚錚而筆底生春。

抗戰期間,京滬等地的重要文化人士遷渝入川,旅內者達幾十人之多。梅曉初除利用辦《內江日報》副刊為旅內文化界人士作介紹外,還大量選輯進步詩文刊出。並在自己的畫室接待外地來的書畫朋友,讓他們感受“書畫之鄉”的氣息,為他們免費提供創作書畫的紙、筆、墨、硯,以供現場作畫。一時間,不少書畫名流,或路過內江的書畫朋友,專程來作畫義賣支援前線,如張聿光、董壽平、豐子愷、吳一峰、閻松父、張采芹、岑學恭、李瓊久等書畫人都曾做客“晴雪廬”。他們在畫室揮毫潑墨,談繪畫心得,以筆作“利器”,為抗戰前線創作義賣作品。以“晴雪廬”小樓為中心的桂湖街,曾熱鬧一時,影響甚廣,成為抗戰時期內江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

老內江人都不一定知道,原來桂湖街竟有這麼多故事

清代城池圖中的桂湖池和大洲壩

除了文學書畫外,桂湖街的糖酒文化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抗戰時期,與成都、重慶並稱四川三大經濟中心的內江,主要是以蔗糖業及酒精工業作支撐。當時內江縣以城區、東興鎮、白馬廟、椑木鎮等地為蔗糖主要加工及集散地。城區內的蔗糖加工又主要集中在大北門城垣到小北門,即桂湖街一帶,為核心區域。桂湖街的漏棚從馬家花園起,有“五道財門”之稱,也就是沿街有五家規模較大的漏棚:胡家、曾家、吳家、梅家、許家,另外還有不少小型糖房、漏棚。

內江市檔案館館藏一份清代《羅乾源絕賣漏棚文契》,時間為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也就是說,至遲在光緒十七年,桂湖街就已有漏棚了,而且漏棚的數量還不止“五道財門”。由於桂湖街緊臨沱江,佔據水運優勢,因當時交通主要是靠水路運輸,這是在城裡開設漏棚的必要條件。

十里八鄉的土糖房將甘蔗熬成原糖後,將半成品原糖再運到城內進行再加工。制白糖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即廢蜜(本地人稱漏水),售予酒精廠提煉酒精,國民政府大批機關、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遷川,汽車驟增,汽車所需的動力燃料奇缺,作為大後方的內江,採取土辦法和新式酒精廠制酒精,土洋結合,雙管齊下,解決了國家急需。從這個意義講,包括桂湖街“五道財門”在內的內江糖、酒業主導產品,是對抗日救國做出極大貢獻的。同時,也是內江糖酒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內江老幹部局編《內江風物詠叢》第243頁,第244頁,2006年7月出版。

鄧紅校注《校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內江市市中區文史資料選輯》第36輯,第182頁和第47輯第153頁。

《內江梅氏家族歷代名錄》2000年12月30日修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