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步为什么会有“太平歌词第一人”之称?因何有人说他与郭德纲有特殊的交集?

侃聊天下


刘文步的太平歌词是第1人,都是他自己鼓吹出来的,实际上他的水平根本不行。而他多次进出德云社之后,郭德纲不收他了,他便大骂郭德纲,一直到死都没放过。

刘文步太平歌词第1人是吹出来的

刘文步生在曲艺之乡天津,12岁学艺,拜杨少奎为师。学成以后便在天津的小茶馆里表演,会太平歌词,也比较擅长双簧。但他的水平是杨少奎徒弟里面最次的一个,有机会听一下刘文步的相声就知道了。


而刘文步这个人,人品向来不好,喜欢到处炫耀,自以为是,所以他的“太平歌词第1人”的称号都是自己吹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封给他的。

事实上比他强的,会太平歌词的相声演员太多了,他根本排不上名次。但谁都没有他会吹,只能甘拜下风。

刘文步生活作风不好,三次入狱

刘文步又叫“刘坏水”,真是一肚子坏水,人品很不好。


在那个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社会环境当中,刘文步竟然不好好过日子,三次入狱,三次都是因为流氓罪。喜欢和有妇之夫勾搭,有一次还被别人的老公打断了腿,很是没面子。名声坏透了,所以才有了“坏水儿”的外号。

刘文步所处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当然接受不了刘文步这种人。生活作风不好,是一个大流氓,竟然把监狱大当家,简直就是厚颜无耻,周围的人都尽量躲着他。

刘文步那时候说相声混的并不好,因为没人愿意跟他合作。

刘文步与郭德纲的交集

德云社刚刚创建的时候,由于缺演员,金文声便向郭德纲推荐了刘文步。他说刘文步这个人功底是没问题的,只要把德云社的报幕小女孩看好就可以了。这样,刘文步便开始在德云社说相声。

那时候郭德纲对刘文步挺好的,给他300一场。可没想到,刘文步不满足,想要赚大钱,便与郭德纲谈价钱,甚至在一次表演开场前临时罢演,郭德纲便让他离开了德云社。


离开德云社以后,刘文步由于没地方去,没人敢收留他,这个人是个老流氓来的,没办法了,又厚着脸皮回德云社找郭德纲,还想进来说相声。

可是,郭德纲始终不肯收留,刘文步便在后台当众给郭德纲跪下了,求着进德云社。

郭德纲是有原则的人,就这样没有收留刘文步,刘文步便灰溜溜地走了。后来,刘文步屡次出来骂郭德纲,一直到老都没有变过,对郭德纲恨之入骨。

而郭德纲曾经在他的段子当中讽刺过刘文步,说他就是把监狱当家的那种人。


刘文步靠骂郭德纲走红

郭德纲后来已经走红了之后,便成了wifi,谁都想来蹭,谁骂都可以红。于是,刘文步便借着这股力量开始骂郭德纲了,每次上媒体总要提起德云社,拿郭德纲出来说事,很是招人反感。

可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刘文步老了以后走红,让观众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都是因为郭德纲。所以,刘文步后面骂郭德刚,都已经不是出于个人怨恨,而是为了蹭热度。


2018年,刘文步病逝,享年83岁。人死如灯灭,他死了以后,郭德纲少了一个敌人,算是好事。


R娱记


刘先生青年时代因与茶园门外卖豆纸(旧时手纸)之妇女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事发被其夫及众人恶揍而被押于板桥农场改造。

多年后释放,遣于某废品回收部门工作。该部门业余喜好评剧之人甚多,遂成小剧团自娱自乐。不久,前辈又与其中一妇有染。未几,事败露。被其夫打至多处骨折,并遗有嘴歪之疾,遂又押赴板桥农场改造。

经多年风雨后,终于释放。后因见邻居一妇貌美,逐生歹意,强行夫妻之礼,事发,遂三下板桥。

出狱后虽有其心,却无其力。路人遇之唾弃,曰:畜牲

此人一生,监禁之春秋比艺术之生涯久已。

因系此艺之元老,于晚年落户于此,孤身一人甚是苦寒。

又传言与一小辈有下跪之举,更为人所不齿。曰:败类。

今虽已亡,但其臭名已传九洲,为世人所不齿 题之唾弃,不想仍有为其正名之小辈,不之为何。



南宫诗农


刘文步被称为太平歌词第一人,是因为他背负着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的称号。

而他跟郭德纲的交集,其实就是两人骂街产生的。

郭德纲在书里面说了刘文步跟女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以及大半辈子在监狱待着的事情。

而刘文步则在小剧场用郭德纲编段子,还带头发动天津砸缸运动,跟记者数落郭德纲的各种罪行。


而郭德纲还通过张云雷去找刘文步便宜,张云雷被称为“太平歌词老艺术家”。

这其实是在暗喻:太平歌词老艺术家是我徒弟。

就是在找便宜而已,可见郭德纲跟刘文步的矛盾有多激烈,互相都恨不得把对方骂化了。


胡万说娱乐


刘文步和郭德纲的恩恩怨怨很多人都很清楚,大概就是刘文步曾因生活问题(与有夫之妇通奸)被送进监狱三次,后来到北京加入德云社,但因涨薪问题与郭德纲闹翻,后来刘文步即使跪求郭德纲,也没有得到老郭的原谅。两人从此“不共戴天”。

而对于他为何是“太平歌词第一人”,这个并不是瞎吹胡掰的。

相传太平歌词是清朝初叶由太平鼓和一些民间小调慢慢演变而来的。一开始,太平歌词从属于相声,相声演员在开场前招揽观众,或者在演出中间调节气氛,都会演唱太平歌词。后来,太平歌词渐渐发展,演变成为单独的曲艺表演形式。

太平歌词只需要下图中的“玉子”,便能表演。

曲调太平歌词到底起源于哪儿,有远中近三种说法。

最远的说法,起源于我国传统宗教里的“道情”,也就是宗教用来劝人行善的劝善歌。道情的历史最早可以推到唐宋时期。但这个说法太宽泛,因为很多小曲小调的起源都可以说成是道情。

中间的,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岔曲。这个说法相对就比较近了,岔曲最早是满族旗人喜欢唱的小调,说太平歌词起源于岔曲相对靠谱。但流传于京津地区的很多小调论起源也都来自岔曲。

近的,那就是起源于莲花落。这一下子就把太平歌词的历史推进到一百多年前,这个起源就比较让人信服了。

而为何叫太平歌词也有两种传说。第一种与“民间传说发明人”慈禧有关,称慈禧在宫中听了莲花落艺人赵星恒的演唱之后大喜,她说赵星恒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贤良,颂扬的是国泰民安,特赐名为太平歌词。

另一个版本则比较宽泛,那就是清政府把一切歌唱国泰民安的小曲都叫做太平歌词。

不管哪种说法吧,太平歌词似乎是清朝末年的一种主旋律音乐。

那么为什么用玉子板?

太平歌词演唱用来伴奏的玉子板的由来也有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都和马三立的外祖父恩绪(恩培)有关。据说恩绪被召入宫中给慈溪演唱,他随身带着的伴奏工具是“霸王鞭”,李莲英认为霸王鞭有武器之嫌不让带。恩绪只能拍着大腿唱曲儿,慈溪不解遂问,了解情况之后让李莲英去后院找个替代的东西。版本在这里分开了,第一种说法是李莲英拿了两根竹竿来当伴奏。第二种说法是李总管拿了两块竹板。

不管怎么说,这是御赐的,以后伴奏工具就叫御赐,时间长了就改叫玉子了。笔者认为还是拿竹竿比较靠谱,李总管哪有闲工夫现场做一副板子啊。

而太平歌词出现之后依然处于一种不受重视的状态,一般都是相声演员画锅和圆粘儿的时候唱一唱,或者是白沙撒字的时候结合着字唱一唱。比如传统的《字像》就是配合太平歌词一边唱一边撒的。因为这个调儿和歌词很简单,远远比不上鼓曲,用行话说就是不够一卖的,自然没有得到重视。

真正让太平歌词火起来的是三个人,汪兆麟,吉坪三和吉文贞。

这三个人尤其是前两位都算相声演员,但让他们名声大噪的并不是说相声,而是唱太平歌词。他们也是最早把太平歌词单独拿出来卖艺的艺人。汪兆麟不光是唱,他将太平歌词的曲调进行了创新,每四句一个反复,字字上韵,唱起来婉转动听。而且汪兆麟还创作了很多新词,比如歌颂秋瑾的《女士英豪》等。

而吉坪三和他女儿吉文贞则主要是唱,尤其是吉文贞,她14岁就靠演唱太平歌词在南京上海等地走红,得艺名荷花女,后来还收徒弟小荷花。

在汪兆麟吉家父女的带动下,北京天津也有很多相声演员开始钻研演唱太平歌词,这中间比较出名的有常宝堃的父亲常连安和侯宝林等人,他们俩都是唱戏出身,嗓子好,唱起来更是圆润嘹亮韵味浓郁。

其他比较出名的还有张杰尧、秦佩贤、袁佩楼、马寿岩等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杨少奎,他是第一个将太平歌词带进相声茶社的相声人艺人。

汪兆麟和吉文贞录制了大量唱片,可惜的是如今传世的只有三张,分别有汪兆麟的《小上寿》《劝人方》《韩信算卦》,荷花女的代表作《饽饽阵》。

但进入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太平歌词逐渐走入了没落。

一般观点认为还是太平歌词先天不足造成的,曲调简单,作品稀少,不够一卖,在竞争中肯定不敌京韵大鼓这些对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十年代的曲艺重镇天津还有北京出现一种反串热,这种乱七八糟寻求新鲜劲儿的表演形式压制了很多传统节目。比如这个时期的侯宝林就去演了话剧,有时候也跟着演反串戏。

马三立虽然不愿意演,但是迫于生计也在很多反串戏中出演恶婆婆或者媒婆之类。反串戏的流行连传统相声都压制了,更别说不够一卖的太平歌词了。

解放后,相声表演几乎全进了剧场。白沙撒字的表演形式几乎绝迹,圆粘儿也不用了,观众直接买票进场就可以观看。

太平歌词除了在个别段子里有应用之外几乎没有了演出价值。甚至很多曲子比如《姐夫戏小姨》这些糟粕也让太平歌词沦为俗调的代名词之一。

虽然五十年代仍有一些新曲目出现比如《刘老汉过年》和《刘胡兰》等,但已经难以改变太平歌词没落的现象。

马三立、赵佩茹、刘宝瑞在《扒马褂》的垫话里,有一段对话能说明太平歌词在相声演员心目中的地位,马三立说太平歌词太俗了,俗透了。赵佩茹同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因此到上世纪60年代,太平歌词几乎绝迹。不过虽然表演绝迹,会唱的人还在,擅长表演太平歌词的杨少奎和王本林将大部分太平歌词保留了下来。

从60年代开始,有三十年的时间相声界几乎没人再提起太平歌词。1999年,天津众友相声团团庆日,佟守本登台演唱了太平歌词《秦琼观阵》,没想到在现场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太平歌词重见天日。在此后,每当佟守本登台表演的时候总有观众点唱,而杨少奎的得意门生刘文步则将老师的大部分曲目继承了下来。虽然刘文步的嗓子不好,但他的太平歌词婉转挂味儿,尤其是鼻音的运用乃是太平歌词最原汁原味的样子。

受到鼓励的佟守本再接再厉,在天津相关部门和老艺人的帮助下,他搜集了104段太平歌词唱词编纂成册,这就是《中华太平歌词珍本》。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授予了佟守本和刘文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则授予了王本林的儿子王双福。至此,太平歌词重新回到了相声表演的舞台。大家也终于听到了“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看见了人家骑马我就骑着驴……”

而刘文步在三人当中首先离世,对于媒体来说,按照既然是非遗传承人,那就是“当世第一”的逻辑,就把“太平歌词第一人”的称号封给了刘文步。

佟守本和王双福算是吃了个哑巴亏。

而实际上,刘文步的双簧表演才是圈内独一无二,70多岁时表演《大双簧》时,说到磕头立马跪在台上磕得嘣嘣作响。

而太平歌词方面,刘文步只能说是第一阵营的前三名。


津沽一页书


喜欢相声的朋友应该都会有所了解,曾经有这么一位艺术家,在落魄的时候走投无路,倚着勉强牵扯上的身份跪在德云社后台求郭德纲收留,被拒绝后又在外大骂郭德纲,教郭德纲怎么做人。


而郭德纲是这么回应的:你在监狱的时间都比外面的长,你怎么教我做人?

这个人就是被称为“太平歌词第一人”的刘文步。


刘文步1936年生于曲艺之乡“天津”,12岁拜师杨少奎,1950年开始在茶馆表演相声艺术。实话实说,此人的相声功底还算不错,尤其是在“唱”的领域有特别高的天赋,特点鲜明自成一派,曾被誉为“双簧第一人”和“太平歌词第一人”。刘文步于2018年9月21日遗憾去世,享年83岁。



不过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虽然刘文步的艺术造诣在行业内屈指可数,但此人的生活作风及品性都非常之差,曾三次进过监狱,这也就有了郭德纲说的那句:在监狱过的时间比外面过的时间都久。


刘文步第一次进监狱就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当时他被发现与有夫之妇勾搭,以通奸的罪名被抓紧了监狱,这在当时可是很严重的罪名;


出狱后不久的刘文步死性不改,老毛病又犯了,重蹈覆辙的又与有夫之妇通奸,这次他被该女子的丈夫暴打了一顿之后才进了监狱,完美实现二进宫的“梦想”;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第二次出狱的刘文步还没改掉沾花惹草的毛病,非常奇葩的再一次被抓进监狱,原因还是生活作风问题。像这么奇葩的人物,我觉得有“三进宫”以及“四进宫”历史都能见怪不怪了。


这就是郭德纲口中为何说他是“在监狱的时间比在外面的时间都久”了,三次进入监狱,而且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一如既往的令人不耻,令人惊叹!


第三次出狱的刘文步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吃饭都成了问题,此时的他为了能混口饭吃寻上了德云社,找到了郭德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请郭德纲收留他。


郭德纲呢本性也是个善良的人,其次因为刘文步与他的恩师金文声是老朋友,碍于师父的面子,郭德纲终于冒着影响德云社名声的可能性收留下他,给了他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他刚进入德云社的时候,郭德纲给他的定价是300一场演出,这在当时是社内最高的出场费了,由此可见,郭德纲不是有多么尊重刘文步,而是非常尊重自己的恩师金文声。可惜刘文步还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几年之后德云社发现越来越好,他找到郭德纲要求加薪,被郭德纲拒绝了,结果刘文步大骂郭德纲一顿之后就脱离了德云社。


离开德云社的刘文步发现自己比以前更难混了,没有德云社这个平台,他几乎找不到一场演出的机会,万般无奈之下又厚着脸皮找到了郭德纲请求收留,不过这次郭德纲非常坚决的拒绝了他的要求。

对此,刘文步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份与尊严,扑通一声跪倒在了郭德纲面前,又是哭惨又是保证。但是郭德纲早已看透此人,嘴里一套行为一套,曾经三进三出监狱,也许会把同样的错误带到德云社,所以还是坚持拒绝他的请求。



从此以后,刘文步再也没有念过郭德纲的收留之情,而是翻脸不认人,在媒体面前提口就骂郭德纲:要我说郭德纲这人就不应该存在于社会上,介尼玛就不是玩意儿(天津话)。



不得不说,郭德纲做的确实已经仁至义尽了,若是没有金文声这层关系,他和刘文步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怎么会沾染上这种小人,搞的一身臭呢?对此,你怎么认为?


闻香识电影



刘文步不仅仅被称为“太平歌词第一人”,还被称为“双簧第一人”,被认定为“太平歌词非遗传承人”。抛开为人不说,刘文步在相声上的造诣还是值得称赞的。说了一辈子的相声,对相声的热爱也不逊色于任何人。去世之前,刘文步还曾告诫弟子,说相声一定要打牢基础,把基本功练扎实。


之所以被称为“太平歌词第一人”,一方面因为他师出名门。刘文步的太平歌词师从杨少奎老先生,杨少奎的太平歌词当年在京津一带,堪称一绝。而刘文步跟随杨少奎学习多时,也得到了其真传,掌握了最正宗的太平歌词要领。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好嗓子。刘文步的唱腔讲究鼻腔共鸣,并且在脑后音的处理上,非常娴熟。对于太平歌词,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都是通过郭德纲的不断强调,才知道太平歌词其实就是相声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的唱。而郭德纲在唱太平歌词时,也是拥有一副好嗓子,可是郭德纲的太平歌词多了一些评戏的味道。相比之下,刘文步的太平歌词韵味更足,听起来更耐听。


说到刘文步与郭德纲的交集,其实还是很深的。刘文步曾两次被郭德纲收留,一次是在德云社创立之初。当时刘文步想要加入德云社,不过郭德纲并不想要他。虽然他的相声说的不错,但是为人方面却差了很多,曾经因为生活作风的问题,三次进入监狱。不过,刘文步和郭德纲的西河门师父金文声先生关系很好,得到金文声的推荐,郭德纲只好收留了刘文步,并且给出300元一场的演出费。

但是在德云社一段时间后,由于刘文步不满足自己的酬劳,想要郭德纲给自己加钱。郭德纲并没有同意,刘文步则在演出前临时罢演。郭德纲一气之下开除了刘文步。离开德云社的刘文步对郭德纲是破口大骂。


第二次加入德云社是在第一次离开不久。由于刘文步的名声不是很好,因此离开之后也没有大的相声社团愿意收留他,没了生活来源,他又萌生回到德云社的想法。为了回到德云社,他甚至给郭德纲下跪请求。郭德纲心存不忍,刘文步回到德云社。不过由于刘文步的老毛病又犯了,所以在德云社没待多久,又离开了。

这一次的离开,让他对郭德纲更是恨之入骨,不断的找机会大骂郭德纲。而郭德纲也没有继续忍耐,称其是“德艺双馨,骚气十足”。这个评价尽显郭德纲的厉害之处呀!


雨天论娱乐


刘文步这个“太平歌词第一人”本身就是个伪概念,他拿来到处炫耀的“太平歌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其实就是个地方级的形象工程而已,不用把这种玩意儿看的太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是这样:地方级、省级、国家级、世界级

世界级就是联合国认可的最高级别,属于全世界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产,当然相声还达不到那个档次。目前传统相声只申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被列入继承人,并且拥有非遗编号的只有马志明、常宝霆、姜昆三个人,也就是说,这三个人是在国内相声行业加V的顶尖牛人。

而刘文步这个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是天津的地方级别,而这种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就是所谓的形象工程。每年都有指标可以申请,只要你有关系而且刚好踩在指标的需求上,你就可以是地方非遗继承人,比如有人说自己是放屁小曲的传人,可以用屁声制造音乐,你符合上述条件的话,你就是放屁非遗继承人。

所以刘文步这个太平歌词非遗继承人,真的不值钱,否则他也不至于落魄到那种程度,为了跟女人睡觉不息以身试法。我可不是败坏这位非遗继承人,郭德纲在书里面说的都是真事儿,他什么都敢就是不敢造谣,刘文步这些糟烂事儿整个相声界都传遍了,只是大家伙儿都不是什么好饼,所以不去踩他而已。

王玥波去录制《话说杨少奎》的时候,专门就这事情骂过郭德纲,但他说的都能够印证刘文步确实不是好玩意儿。

“有的观众朋友,可能看到了某些相声演员写的回忆录,里面说相声演员老先生们,谁吸毒了,谁搞破鞋了 ,谁判刑了。你写那个干嘛?相声圈多少好人好事,可歌可颂的你不写,像杨少奎刘洪沂这些事你不写,非得写谁判刑了……还有观众上后台找我们,因为那书上面没写张三李四,拿着书问我们上面写的是谁,让我们给轰出去了:你管得着管不着。”


刘文步那种正宗的太平歌词唱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而且根本没有几个观众买账。

比如刘文步在天津砸缸运动的时候,说郭德纲的太平歌词都是他教的,然后又说是偷学的。记者问他那郭德纲的太平歌词正宗吗?刘文步又说彻底外行,他唱什么都是评戏味。

郭德纲偷学你的,又是你教授的太平歌词,结果又是外行,那到底是你自己本事不行,还是郭德纲自己创作了新的太平歌词唱法呢?

对于这点没人说得清楚,就像马三立会说太平歌词根本没人听一样,刘文步唱的其实就是没人听的那种太平歌词。郭德纲虽然不正宗,而且满嘴评戏味,至少人家能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太平歌词,那他就是比刘文步做的更好。

太平歌词第一人也好,地方级非遗继承人也罢,刘文步真正让人们记住的,还是他那些作风问题,而不是太平歌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