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人使用什麼語言?不一定是漢語

夏朝人使用什麼語言?不一定是漢語

千夫長:靡=彌=猛安=明安=閔阿

唐善純(南京理工大學)

內容提要 夏的臣子中,有稱“靡”的,助少康重新取回夏朝政權,史稱“少康中興”,這個賢臣的名字,在烏孫王號中也有。該詞在突厥語中有兩解,一是“伯克”;二是“千夫長”。無論是一是二,都說明夏人曾使用突厥語。

關鍵詞 靡 猛安 明安 閔阿

夏朝人使用什麼語言?不一定是漢語

關於夏人使用什麼語言,一直缺乏記載,於是有人想當然地認為是漢語。但從禹被稱為“戎禹”來看,夏人可能使用西戎的一種語言。但戎是一個泛稱,包括羌和狄。夏人使用的語言屬羌屬狄?細閱夏史,我們終於發現了夏人使用阿爾泰語的蛛絲馬跡。夏啟死後,將帝位傳給了兒子太康。太康終日不理政事,宴飲遊樂,東夷有窮氏的首領后羿乘機把太康趕下臺。不久,后羿又被他的親信寒浞殺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後,他的弟弟中康得立,中康的兒子相,投靠同姓斟灌氏和斟尋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殺。夏的臣子中,有稱“”的,據《左傳·襄公四年》記載:“奔有鬲氏”。有鬲氏是夏代諸侯國,在今山東德州市平原縣西北。相的妻子無以為計,只好逃到有仍氏孃家,生下了兒子少康。少康成人後又被寒浞所打敗,投奔有虞氏。少康以綸邑為根據地,撫卹招納散亡的夏遺民,聯絡逃亡到有鬲的夏朝老臣,“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

揮軍直攻有穹國都穹石。少康重新取回夏朝的政權,史稱“少康中興”。

這個賢臣的“”,在烏孫王號中也有。《漢書·西域傳》中提到的難兜靡、獵驕靡、軍須靡、翁歸靡、泥靡、鴟靡、元貴靡、星靡、雌慄靡、伊秩靡、安犁靡等,都含有一個“靡”字

難兜靡,敦煌附近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的王,公元前 177年前後烏孫被月氏擊破,難兜靡被殺,其地被奪。

獵驕靡(約前177——前105),難兜靡之子,史載其出生後不久烏孫即被敵國襲破,獵驕靡被遺臣攜往匈奴,傳說其曾被狼乳,因此得以被冒頓單于收養。成人後,匈奴軍臣單于將收留的烏孫殘部交給其統領,命其守衛西境。在匈奴右賢王部的協助下,獵驕靡於前161年左右擊敗了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定都赤谷城。軍臣單于死後,羽翼已豐的獵驕靡不再臣服於匈奴,擊敗了前來征討的匈奴軍隊,取得了半獨立地位。獵驕靡晚年喪其長子,其次子大祿和長孫軍須靡爭位,造成國中分裂。獵驕靡派人向漢武帝求婚,武帝以劉細君為公主妻之。獵驕靡立細君為右夫人,位在匈奴左夫人之下。不久,獵驕靡自以為時日無多,將細君轉嫁於孫子軍須靡。

軍須靡 (約前104—前93),獵驕靡因哀痛於長子之死,故立軍須靡為繼承人,授予岑陬之職。但是軍須靡之叔父大祿不服這一決定,擁兵萬人自成勢力,造成烏孫國內實際分裂。後軍須靡順利繼位,立匈奴夫人為左夫人,細君公主為右夫人。不久細君公主死,漢朝又遣解憂公主出嫁軍須靡。軍須靡臨終時,其與匈奴夫人所生長子泥靡尚幼,於是立大祿之子翁歸靡為繼承人,與其約定將來還國於泥靡,烏孫於是重歸統一。

翁歸靡(約前93—前60),繼承王位後,與解憂公主結婚,育有5個子女,改變過去在匈奴、漢朝之間搖擺不定的方針,歸服漢朝。在翁歸靡統治的年代,烏孫國內部始終保持了統一,軍事、經濟力量日益強大,粉碎了匈奴一次次的軍事侵擾。隨著匈奴日逐王降漢,漢朝政府設西域都護,西域自此納入漢朝的版圖。

泥靡(前60-前53),號狂王。翁歸靡死,烏孫貴族立軍須靡子泥靡為昆彌。泥靡再娶楚公主劉解憂,生一子:鴟靡。泥靡狂暴,和劉解憂關係很差。劉解憂和漢朝使者衛司馬魏和意、副侯任昌,定計謀殺泥靡。酒宴上,砍傷泥靡,泥靡逃走。之後泥靡被翁歸靡之子烏就屠所殺。

元貴靡 (前53—前51),是翁歸靡和解憂公主的兒子。前53年,烏就屠殺死泥靡後,阻止元貴靡繼承昆彌之位。劉解憂的侍女馮嫽曉以利害,勸說烏就屠。漢朝以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大昆彌戶6萬餘,小昆彌戶4萬餘。

星靡 (前51—前33) , 元貴靡子,繼立為大昆彌。

雌慄靡(前33-前16),星靡的兒子。雌慄靡一改父祖孱弱的作風,翕侯都對他十分畏服,烏孫恢復到了他曾祖父翁歸靡時的盛世。小昆彌末振將(前17—前12)害怕自己會被大昆彌兼併,派貴族烏日領詐降,然後刺殺雌慄靡。

伊秩靡(前16—? ),翁歸靡的孫子,左大將大樂的兒子。雌慄靡被殺,漢朝中郎將段會宗立伊秩靡為大昆彌。

安犁靡(前11—?),是烏孫的小昆彌,小昆彌安日(前30—前17)的兒子。漢朝中郎將段會宗立伊秩靡為大昆彌後,末振將被大昆彌屬下的翕侯難棲所殺,小昆彌由安犁靡擔任。

白鳥庫吉認為“靡”即今哈薩克語中的bij(比)。伯希和等人認為,“靡”這個詞與後來的突厥官號beg(匐、別乞、伯克)是同一個詞,在漢語中作“伯”。後來在突厥語中變為Beg,在漢文史籍中轉寫為“匐”、“別乞”和“伯克”、“巴依”等。但他又說,“鮮卑”/“室韋”的原文為*searbi/*sirbi/*sirvi等,當為鮮卑人/室韋人自稱,而後突厥人對庫莫奚人的稱呼則為tatabi,其中的-bi/-vi很可能是一表示族群的後綴。(《吐火羅語考》,1934)。

夏朝人使用什麼語言?不一定是漢語

《漢書·西域傳》談到烏孫官職時說:“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相大祿,左右大將二人,翕侯三人,大將、都尉各一人,大監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騎君一人”,並未見有“伯克”。筆者認為,從眾多帶“靡”的人名來看,更可能來源於突厥語“千”。作為官職名,即“千夫長”,即上文所謂“左右大將”、“大將”、“騎君”。試比較烏孜別克語ming(一千),維吾爾語ming(一千),柯爾克孜語ming(一千),哈薩克語məng(一千)。這是北方各族常設的一箇中等職位的名稱,烏孫中眾多帶“靡”的人原來可能都擔任過這一職務,後來他們升任“昆莫”時,舊有的名稱不變

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兵就有權,兵強則國固。在以征服戰爭為職業的歷史階段尤其如此。烏孫的這種編制為柔然、蒙古、女真所承襲。《魏書·蠕蠕傳》記載,柔然可汗鬱久閭社侖(?-410),雄據漠北。公元402年正月,他自稱丘豆伐可汗(意思為駕馭、開拓之王),建王庭於弱洛水(今蒙古共和國土拉河畔),以千人為軍,軍置一將,以百人為幢(幢讀壯音,為蒙古語“百”的音變),幢設一帥。開創了一個奴隸制國家。但柔然的“千人為軍”的本民族稱呼不明。幸而在後來的蒙古歷史中顯露了出來。一般認為,柔然是蒙古先民建立的政權,他們的語言是蒙古語。

蒙古汗國時代,成吉思汗把全部牧民按十進位的軍事體制編組,每十戶設一個十戶長(牌頭),每百戶設一個百戶長,每千戶設一個千戶長。千戶長稱“合敦那顏”,享有軍事、行政和社會經濟各方面權利,是大蒙古國新興的貴族。在蒙古語中,“千”謂之mɛng,“靡”、“敏”是其對音。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後,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戰爭中已經實行的千戶制進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創立了軍政合一的千戶制,先後任命了一批千戶官、萬戶官和宗室諸王,建立了一個層層隸屬、指揮靈活、便於統治、能征善戰的軍政組織。成吉思汗把佔領區的人戶編為95個千戶,分封給開國功臣和貴戚們,分別進行統治。《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舉了這些千戶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經歷以及各千戶的組成情況,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駙馬,有3位駙馬共領有10千戶,因此當時實際分封的有88人,這就是蒙古汗國曆史上著名的88功臣。千戶制的建立,標誌著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後瓦解。這是一種軍事、政治、經濟三位一體的制度,是蒙古汗國統治體制中最重要的一環。建立特殊功勳的那顏,還被授予種種特權,那顏階層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統治蒙古人民的支柱。這實際上是用戰爭打敗了原來各部的奴隸主和氏族貴族,又重新培植了一個新的奴隸主階層,這是以成吉思汗所在的黃金家族為主、各級功臣為輔的新的奴隸主階層。

在滿-通古斯語中也有類似說法,如女真人稱千夫長為“猛安”,亦作“萌眼”、“明安”、“閔阿”。當為女真語minggan(千)的音寫。女真人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組織稱猛安謀剋制, 其組織按什伍進位編制,因有伍長(擊柝),什長(執旗),謀克(百夫長),猛安(千夫長)。《金史·兵志》:“諸部之民,無它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孛堇徵兵,凡步騎之仗糗皆取備焉。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隨著女真族社會私有制的出現, 完顏阿骨打稱帝前,順應女真族歷史發展的趨勢,於1114年改造原有的組織,突破了血緣關係,規定以戶為計算單位,以3百戶為1謀克,設百夫長為首領;10謀克為1猛安,設千夫長為首領。由於實行了“壯者皆兵”即兵民合一制度,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它是女真族的基本社會組織,金熙宗時成為軍事編制、生產單位和地方行政機構三位一體的封建化組織,後為金代官名。《金史·百官志》“猛安,從四品,掌管軍務,訓練武藝,勸課農桑,餘同防禦。”由此看來,“猛安”是一種軍事首長的稱號,平時的稱號是“孛堇”, “孛堇”帶兵打仗時改稱“猛安”或“謀克”。反過來考察擔任過烏孫昆莫(王號)的

難兜靡、獵驕靡、軍須靡、翁歸靡、泥靡、鴟靡、元貴靡、星靡、雌慄靡、伊秩靡、安犁靡等的“靡”,也是一種軍事首長的稱號。烏孫分裂為大昆莫、小昆莫兩個政權之時,小昆莫系統中除安犁靡外,其他如烏就屠(前53-前33)、附離(前33-前30)、安日(前30-前17)、末振將(前17-前12)都沒有帶“靡”字,說明他們雖然高居王位,但並未取得過“千夫長”的軍事職稱。

在突厥語和土耳其語中,ming也音變為bin或bing。如《慈恩傳》記西域有古地名“屏聿”,伯希和稱當為突厥語Bing-yul(千泉)的音譯;或謂“屏聿”當為“屏筆”(ming-bulag),意義也是“千泉”。《大唐西域記》對千泉地方描述為:“水土沃潤,林樹扶疏,暮春之月,雜花若綺,泉池千所,故以名焉。” 土耳其東部有賓格爾省(Bingöl),意義就是“千湖”, 因當地小湖星羅棋佈而得名。新疆有地名“明鐵蓋”(Mingteke),是中國與克什米爾間的山口,橫穿喀喇崑崙山。由中國新疆通往巴基斯坦的公路由此經過。有人稱“明鐵蓋”在當地語意中為“千頭駱駝”(維吾爾語tøgɛ“駱駝”)或“千隻野羊”(維吾爾語tekɛ“公山羊”)。“千頭駱駝”說以《大唐西域記》中提及“昔有賈客,其徒萬餘,橐駝數千,齎貨逐利,遭風迎雪,人畜俱喪”為佐證。“千隻野羊”說認為,明鐵蓋海拔4703米,很難想像在當時條件下,竟有萬人以上、駱駝數千的大商隊通過這裡;而帕米爾地區的野生動物,種類相當豐富,其中最有名的有盤羊(一種野綿羊)、野山羊等。過去野羊特別多,大群的數千個體,小群的數百個體。“帕米爾大頭羊”有著巨大的犄角,最大可以彎成兩圈,長1.5米以上。馬可·波羅穿過帕米爾時(1272—1273年)曾見到過,他在《遊記》中寫道:“在這片平原上棲息著數不清的野獸,尤其是綿羊最多,羊體碩大,羊角長達三四拃,有些羊角甚至長達六拃。牧羊人利用這種羊角製成各種日常生活用的器皿,如勺和家用器具等,這種器具多被用來盛放食物。又有人用這種羊角圍成羊圈的籬蓖,防患狼的入侵。據說這一帶地方到處都有狼群出沒,搏噬無數野綿羊或山羊,吃剩的羊骨遍地狼藉,堆積如山。於是有人把這些骸骨堆在大路兩旁,以便在嚴冬的季節大雪淹沒了路徑的時候,導引遊客使他們不致迷路。”由於馬可·波羅遊記中對它的記述,使得帕米爾大頭羊著稱於世,這種羊又被稱為“馬可·波羅羊”。明鐵蓋所指“千隻野羊”,就是這種野羊。實際上,ming(一千)是極言其多,並非確數,因此“千頭駱駝”說也不為錯。

綜上所述,助少康重新取回夏朝政權的賢臣“靡”的名字,在突厥語中有兩解,一是“伯克”;二是“千夫長”。無論是一是二,都說明夏人曾使用突厥語。

作者簡介:唐善純(1944-),196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發表過數十篇論文,出版過《中國的神秘文化》、《華夏探秘》等學術專著,曾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本文為其新作《語言學視野裡的大東亞文化圈》之一部分。孜孜不倦二十載,不畏先生嗔,卻怕後生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