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榕:算了這筆賬終於明白擔心我國經濟屬杞人憂天

​​

洪榕:算了這筆賬終於明白擔心我國經濟屬杞人憂天

經濟的問題一直困擾著2019年股市,也驗證著逆風飛揚策略的完美

再有兩個月不到逆風飛揚的2019年就要過去了,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經濟逆風依然是無法繞開的話題,追根尋源,答案在中美貿易戰中應該可以洞察一二,於是延續文章《美國究竟在擔心什麼》中的思考,看能不能找到說服自己的邏輯。

那篇文章中談到美國擔心的是失去吼住世界的四大法寶:

第一大法寶科技領先,用科技壟斷全球發展紅利;

第二大法寶金融霸權,用華爾街統治世界(割全球的羊毛);

第三大法寶石油戰略,通過控制石油控制全球經濟命脈;

第四大法寶

軍事威懾,是為前面三項保駕護航的。

美國為什麼希望吼住世界,其終極目的是便於割全世界的羊毛,收保護費。

過去四十年,我國為了開門做生意,為了贏得和平發展時間,給美國是交了鉅額保護費以及學費的,也就是說我國四十年積累的財富取得的成績是在扣除鉅額保護費以及學費後的結果,中國人民四十年來的勤奮努力的成果有一大部分給了美國人民分享,數字有多大呢?粗算其中幾項:

1、高科技壟斷紅利,每年我國從美國進口量是千億美元級別,如果我國科技發展可以減少進口或者壓縮美國賺的紅利,甚至可以去賺取高科技壟斷紅利;

2、美國印3萬億美元紙幣換取我國人們辛苦生產的物品,而且還持續通過美元貶值賺取鉅額差價;

3、美國投行幫助我國銀行改制賺了萬億人民幣;

4、美資投資BAT等企業獲得互聯網時代鉅額紅利(達數萬億人民幣級別);

5、拉高原油價格收保護費(我國自1993年開始原油淨進口,之後原油價格從10元左右開始走高,有近六年時間價格達到100元級別)每年原油進口耗資萬億人民幣級別。


由於美國逐步丟失了吼住世界的法寶,未來我國肯定可以少交很多保護費了,即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上述類型的保護費是會大幅減少的,如果有可能我們在科技領域也有可能賺取時代紅利,至少5G時代、人工智能時代出現的代表公司XYZ的大部分紅利可以由A股市場的國內投資者分享。

再有,如果人民幣可以借區塊鏈技術成為硬通貨走出國門,那國人也可以過上美國人現在的日子了。

所以,只要國人勤奮努力的精神在,穩定的環境繼續讓國人發揮聰明才智,那我們這四十年發展的優勢就可以繼續保持,一些轉型的成本或消失的後發優勢完全可以由少交保護費來彌補,讓我們經濟繼續保持較快速度的成長是完全符合邏輯的,是完全可能的。

唯一擔心的其實只有資本市場的學費,這一項怕是需要繼續交的,比如美國通過其培養的專家壓制住中國股市(竭澤而漁),讓我國一直不敢加長撬動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的金融槓桿(放棄速度,放棄成長,一味追求安全、分紅),讓這支奇兵一直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進而讓大量的企業因為失血而死亡(金融降槓桿犧牲的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倒下的大部分是民營上市公司,這表明這樣的“出清”並不是市場化的選擇,誤傷的程度是很大的)。A股的存量投資者因虧損而不敢消費,怨聲載道,惡性循環。同時,外資低價控制我國的核心資產,最終讓我國交出鉅額學費。

從這個角度拉長時間看,經濟就不會是實質上的主要矛盾了(只會是心理上的),管理層、監管層對金融資本市場的思考及態度才是影響2020A股運行的主要矛盾。

順著這個思維,佈局2020的策略雛形就出來了,下一篇長文章《佈局2020從堅守理想放棄幻想開始》將細說策略雛形及思考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