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板塊的深度思考(轉貼)

豬肉板塊的深度思考

一、豬價

豬肉價格早在15元附近,我就預計短期要上30,而且會嚴重超預期,而在25元附近,磚家出來大呼,這是年內高點,我說不用一週,磚家就會被打臉,隨後快速漲至30元區域,價格橫盤震盪1個半月。

當時我向大家的解釋是,價格的上漲,它是一個消費的過程,一開始大漲後,居民不接受價格,因此每一輪的上漲後橫盤,慢慢的大家不得不吃,於是需求繼續產生,橫盤消化後,價格才會進一步上漲。

而隨後價格快速上漲至今天的40元一線,又開始現橫盤。

但我個人估計,每年的11-12月均是我們用肉高峰期,因此豬價短期的橫盤不會太久,馬上會進一步迅速往45-50—線衝擊。

而普通今年初的所有機構研報,均預測今年的豬價高點在30元左右,如果到達50元,則整體超預期,這也是近期這一波行情的原因,發現業績未來會超預期,不甘心重新跑進場,引發了本輪行情。

二、復產

大家從國家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可以看出,母豬開始企穩,也就是母豬從這個月開始,全國的存量要慢慢上升了。

因此大量的研究報告,會推測,明年下半年,豬的整體供應量會上升,豬價也會開始出現拐點,這個思路當然沒有問題,專業的機構可是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計算的。

但我要說說我的思考,不一樣的點:

復產有這麼容易嗎?沒有,存在幾個最大的變量:

1、豬瘟的重新傳播

去年的冬季是豬瘟開始傳播的一年,因此今年剛開始入冬,豬瘟便陸陸續續在全國開始傳播,豬瘟未來如果有機會進步產生傳播潮,則豬農會陷入不敢養的恐慌當中。

2、高門檻,仔豬目前越來越貴,豬價也越來越貴,如果你是養豬人,在仔豬已經高達1500-2000元的歷史高價上,你敢進豬來養?(而大部份的豬農,都是沒有太高文化的,它們只會擔心養了後會虧)。

3、資金門檻,原來大量被淘汰的豬農,目前我找了好多去聊,均發現一個點,不敢養,也不想養,也沒錢養,虧完了,所以目前全國很多養殖場地均現空置,這是一個相對普遍的情況。

那麼未來機構會不會調研這麼細?恐怕不會,他們只會看數據,未來幾個月旦母豬進一步上升,他們就只會根據數據順推,多少多少個月後,豬的數量會上升,但如果到時候發現,豬沒上升?

這意味著,豬價的高價過程將更持續,那意味著更多的豬肉企業的價值將被重估。

三、巨頭化

1、我們已知,大量的豬農不敢養,也沒錢養。

2、而我們通過全國的豬肉龍頭企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均看到一個趨勢,正在快速的擴張。

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的豬肉是個超級大行業,而以前最大的龍頭溫氏,哪怕市值超千億,只佔整個市場份額的2%左右,而國外的豬肉類巨頭,往往都是兩位數的市場份額。

而上市公司,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而且還會專業的分析和判斷,因此,豬肉本輪大週期,實際最受益的是未來巨頭化的豬肉類個股。

因此它們的市場份額,有可能從2%通過3-5年提到5%、8%,而直接成為超級巨頭豬肉類個股,這恐怕才是巨頭化未來最大的預期。

如果我假設邏輯思考的高價和復產可能性未來會發生,則豬肉類企業的估值有機會在未來全部重估,現在的估值也太便宜,未來仍有持續性的大波段行情。

當然,這只是我邏輯思考中的一環市場存在例如監管控制、復產政策給力達到預期等各種變量,我們對邏輯思考後未來需要對著實時在變化的市場,實時的調整我們未來的預期。

但總體來說,我對豬肉類個股依然非常樂觀,認為,豬肉類企業的價值趨勢行情仍將持續,未來是業績和走勢共震的一段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