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門峽這個名字,是因建造黃河第一大壩而產生的,但是又有誰知道因建三門峽黃河大壩,三門峽的一個村莊從此在三門峽,永遠消失的真實故事嗎?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前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小編有幸認識到這位84歲的老人,劉大爺。現住三門峽市區,1933年出生,現年84歲,戶籍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鎮王官村。

其實,劉大爺出生在陝州會興鎮馬家河底村的地方,很可惜此村莊已經在中國地圖上消失了整整60年了,那怎麼消失呢?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1950年,當時國家已經有了在三門峽黃河上建大壩的想法,當時頻繁的有地質勘探人員在原老陝州區會興鎮一帶勘探地形等工作。1956年,劉大爺一家和馬家河底村1000多人,都是因建大壩全部搬遷到了現在的甘肅敦煌,1960年劉大爺又從敦煌輾轉搬回,暫住在陝州張村南山一帶,1963年被國家安置在現三門峽會興鎮王官村。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1963年,三門峽大壩建造結束,遷移在甘肅敦煌的1000多人已經繁衍生息成了2000多人,並全部遷回三門峽,只是大約500多人安置在現在會興鎮東坡村東河底村,600多人安置在現在會興鎮馬坡村西河底村,400多人安置在現在會興鎮野鹿村,400多人安置在現在會興鎮建房村,部分100多位村民住在山西平陸一個村莊。

劉大爺他本人16歲左右時,已經開始趕馬託運掙錢了,他記得當時會興渡口十分繁華,是三門峽和平陸的唯一交通,他從會興渡口用馬託運從山西到渡口的食鹽到會興街,一天五六趟,大約能掙五六元錢,他還回億從高廟黑坡,寧家窩一帶託運煤炭兩天一堂,當時煤價1.2元/斤,一天能掙大約五元錢。

劉大爺還拿出去年在家,利用三天時間畫出的1950-1955年會興鎮馬家河底村街道的平面圖。看得我們是目瞪口呆!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這個村莊在三門峽消失了整整60年,幾乎無人記得?

如今隨著三門峽經濟的飛速發展

一棟棟高樓、一處處景觀拔地而起

城市化建設不斷加深

我們的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未來三門峽一定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