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人物:大明义民赵得和

东阿人物:大明义民赵得和

东阿县姜楼镇广粮门村的西北,有一处占地面积为二十余亩的家族墓地,墓地正前方的两根 擎天柱和庄严肃穆的林门,似乎仍在向人们昭示着墓主人的特殊身份。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率领子孙跟随迁民大军,从山东青州乐安县来到了马曹集,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户部员外郎赵得和。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马曹集附近已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赵氏一家,勤俭持家,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得大片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四十年后,赵氏一族家业兴旺,粮仓丰满,成为当地的首富。尽管如此,赵德和也没有忘记了当地百姓的困苦,他时常扶危济困,周济附近的难民,在当地传为佳话。

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全国发生特大灾荒,赤地千里,尸骨遍野。赵得和见状慷慨解囊,捐赠黄豆7500石,白麻2000担,赈济灾民,地方官遂将此义举上报朝廷,明英宗大加褒奖赐“义民”称号,赏黄马褂一件,龙头拐杖一根,加封户部员外郎,特许紫禁城有一席之地,并拨款建广粮门牌坊一座,“赐御制旌言勅石以示褒奖”。牌坊落成后,马曹集遂改名为广粮门。随着时代的变迁,气度恢宏的御赐牌坊早已毁弃,而族人在墓地为他树立的擎天柱、林门,以及明英宗褒奖的“圣旨旌表碑”依然保存至今。碑文如下:

敕山东兖州府东阿县民赵得和:国家施仁养民,尔能出豆谷七千五百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敕赐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派差役四年。尚允蹈忠厚,表励乡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钦哉故敕。

正统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