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家长们还在沾沾自喜吗?

中国人都非常注重礼仪,就算到了现代,依旧还有古代教育孩子的寓言故事,譬如孔融让梨,现在的孩子更是耳熟能详。而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有一些父母就会强制性的给孩子灌输一些礼貌的思想,让孩子变成一个懂事有礼貌的人,而这就是“中国式礼貌”,但是父母们你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正确吗?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孩子的奶奶经常带着孩子去隔壁邻居家玩,既然是邻居关系,自然关系是不错的,而两家的孩子也玩的很融洽,但是从邻居家回来之后,孩子就变得有些不开心。起初王女士并没有在意,认为只不过是小孩子之间闹了些矛盾,过两天就好了。可是在这段时间内,孩子总是想和王女士进行沟通,但每次都是欲言又止,王女士观察到了孩子的现状,于是问孩子:“最近为什么不开心,你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原来就是奶奶带着孩子去邻居家,让孩子在邻居面前表演才艺,孩子不愿意在外人面洽表演,所以就没有听奶奶的话,奶奶有些下不来台,于是就跟邻居说:“我家孩子就这样,性格内向脑子还笨,你别在意。”就因为这句话,孩子身边的小朋友都开始笑话他,孩子心里有些难受,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我真的这么笨吗?”

王女士听到孩子描述的事情经过,安慰孩子,并对孩子说:“没有关系的,你并不笨,你是一个聪明的小孩”事后,王女士也跟孩子的奶奶进行沟通,即便奶奶知道了孩子现在的心情,但她丝毫没有觉得内疚,依旧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并没有错,觉得孩子性格内向就该在外人面前多多表演,这样才能改掉内向的性格。王女士实在无法理解孩子奶奶的做法,于是就这样不欢而散。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其实奶奶这种做法,就是“中国式礼貌”,自认为自己的方法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却不知道你的一句话,或者你的一个要求,就会毁了孩子的自信和幸福,甚至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伤痕。

有哪些行为是属于“中国式礼貌”的呢?

  • 1.强迫孩子称呼他人

这种方式是最常见的做法,每当孩子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亲人,或者过年的时候去拜访自己的远房亲戚室,就会被父母或者长辈强迫性的称呼对方。而有些孩子本就是内向的性格,他不想过多的被关注,所以就选择一躲再躲,但最后仍旧还是会被父母推上前去。面对父母的要求,有些孩子不得不做,只能唯唯诺诺的称呼对方为阿姨、叔叔,象征性的问声好。而有些孩子是真的胆小,即便是父母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向对方问好,他们也不会去开口,而到这个时候,父母就会给他们贴上一些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在乎过孩子的感受。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 2.父母总是对孩子很不满

寒暄已经成为了现代父母最常用的打招呼方式,遇到熟悉的人,就要先夸对方的孩子,无论在哪里,总会选择用贬低自己孩子的方式抬高对方的孩子。面对别人夸奖自家孩子的时候,这些父母总是对孩子进行贬低,譬如“哪里哪里,我家孩子笨得很”、“您可别这么说,我家孩子怎么能有您家孩子聪明呢”。孩子的心思很单纯,他们不懂得家长之间的寒暄,他们只会认为父母真的对自己感觉到不满意,从而失去自信心。这么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而这些话父母从来没有对孩子解释过,也从来没有照顾过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孩子都会因为别人的夸奖而感到高兴,可到这个时候,这些父母总会泼孩子一盆冷水。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 3.父母认为大就应该让着小

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孩子,但是两个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常常会因为玩具或者零食,而和自己的妹妹或者弟弟发生争吵,但是很多时候父母的做法并没有顾及到老大的感受。古人们一直推崇的是礼让,而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希望孩子可以礼让,但是父母的礼让和古代人的礼让并不是一个意思。古代人的礼让更多的是自愿让出,而父母的礼让,更多的强迫让出。在他们的心里认为,大就应该让着小,如果不让着小,那就是不懂事、不礼貌,从来不在乎孩子的想法。这种想法本就是一个错误,却还偏偏让孩子去执行。

这3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