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年輕人最不怕的就是失敗

傅盛:年輕人最不怕的就是失敗

投資人說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題圖:紫牛基金創始合夥人

獵豹移動創始人兼CEO 傅盛先生

創業就是找到一個公共的卻不為人知的秘密。人的成長就是認知升級。我們只有提升認知水平,找到這樣的機會,才能打一場有準備之仗。

一個人的成長其實與時代、行業的整個大趨勢密不可分。時代機遇、行業勢能、人的思維模式,幾乎是創業的黃金三角。

創業一定要看3年、5年、10年的東西,不要只看眼前的東西。時代變化很快,眼前的很多東西,一個轉彎就沒了。

作者 / 傅盛

來源 / 傅盛(微信ID:fstalk)

在北大120週年校慶創新創業投資論壇上,傅盛受邀出席並在現場進行了演講,分享了關於創業及人生的幾點經驗

1 人的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此刻,我想:為什麼我會站在這裡?到底什麼才是一個人成長的根本動力?甚至什麼又是社會前進的動力?

我想起了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曾經留下過一句校訓——“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重視思想本身的多樣化,集眾家之所長,讓思想真正推動社會前進。對個人而言,如果一個人重視認知和思維模式的升級,而不是簡單的知識或技能積累,他才可能真正徹底改變自己。

關於思想和認知的重要性,我曾經引用過一張圖——哥倫布和鄭和。1405年,鄭和下西洋,我們有300艘船,最大的船當時有幾千噸;哥倫布只有三條小船,晚了80多年,只帶了120個水手就開始了航海,二者實力對比非常鮮明。但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了。

二者真正的差距並不是來自於當時能造出的船和擁有的財富,而是思想格局的差距。我們的老祖宗下西洋只是為了宣揚天朝的威嚴和傲慢,而哥倫布是去探索新世界。因為他知道自己不知道。

只有認知到自己不知道,我們才能以開展對世界的探索,才能對世界做出改變。這兩次航海,在體量上相差上百倍,最後的結果卻是——鄭和對世界沒有什麼影響。這是我們必須深刻認識的問題。

那麼,對創業而言,認知是什麼呢?創業就是找到一個公共的卻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秘密就是認知。它已經存在那裡,只是不被人知道而已。這個秘密一旦被發現,你就會獲得非常好的創業機會。

比如雷軍做小米時,有一次給我打電話說,“為什麼手機都要50%的毛利,而PC只要10%就能活得很好?”這個毛利的事實,當時就存在於現實中,只是我們沒有認知到,而雷軍認知到了。所以,我們只有提升認知水平,找到這樣的機會,才能打一場有準備之仗。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我在公司內部做過一次分享,後被我的同事整理成文章發佈出來,沒想到竟然10萬+的閱讀,好像影響蠻大。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有時候去投資論壇,就有人說“看過你的文章,你是個思想家”。我心裡想,“你在罵我嗎?我明明是個創業者。”後來想想,有思想也挺偉大的,如果有幸被稱為思想家,也是一種榮幸。

2 創業黃金三角:人-時代-行業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一個人的成長其實與時代、行業的整個大趨勢密不可分。只有結合整個社會大勢的變化和行業的變化,才能快速完成一個人的自我成長。

時代機遇、行業勢能、人的思維模式,幾乎是創業的黃金三角。你能不能抓住時代的機遇,順應行業的勢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維模式?

以前,我們認為輸入A就會有B。中學課本的教育都是機械化的,給我們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快速的變化時代當中,有的時候你說完全靠自己簡單的去努力,能不能真的成功?其實真是很大的問題。只有順應這個時代,跟這個時代一起成長才有機會。

那麼,AI時代創業的機會在哪?

從外部環境看,這個時代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我進入互聯網一轉眼也快20年,我發現,這個行業正在出現一些我不是特別理解的變化。

昨晚有一篇文章被刷屏了叫《騰訊沒有理想》,不管騰訊有沒有理想,騰訊跟10年以前的騰訊完全不一樣。那個時候,所有人都在罵騰訊,而今天很多人都在幫騰訊說話。騰訊從以前什麼都做的“全民公敵”,開始變成嵌入在這個行業裡的“生態型組織”。

曾經有一位同行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他說,騰訊像千年老妖一樣,把自己的各個血管接在不同的童男童女的身上,保證自己總是獲得最新血液。騰訊投資那麼多公司,難道只是獲得資本回報嗎?其實更多是站在行業信息的認知點上,比別人更快理解行業的大變化。你可以說,他喪失了很多陣地,也可以說,他一直把握著核心的點,比如社交、內容等最核心的戰略地。

這個時代正在發生很多變化,比如中美貿易戰,兩大國的衝突,不可避免。但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機會,逐漸從模式創新轉向技術創新。

這是技術人的好時代。我自己在組建人工智能的團隊時,招的第一波人工智能的人,現在走了一大半。他們一年之內的工資至少翻了三倍以上,接連又是一波一波新的人來搶。

其次,互聯網已經成為傳統行業,所有行業都會變成傳統。我記得十幾年前和百度雲一位員工聊天,他說,你覺得電重要嗎?沒有電社會就癱瘓了,但是電就是傳統行業。因為它沒有巨大的變化,它就能向頭部不斷集中。互聯網將來也一定會這樣。

有一次見汪峰,我說,耳機做得很好;他說,耳機是個小事情,我正在做一個APP叫歲月,然後就給我看。我看完後,內心非常崩潰。回來跟我們設計部門同事說,你看人家唱歌的都把APP做得如此好,我們今天有什麼優勢呢?

小程序、公眾號、APP……以前能寫出這些的人就是時代的數字英雄,今天能寫出一段APP的人已經太多了。這是一個必然的事情。最近幾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包括搜狗、B站、愛奇藝全部當天破發。一定不是簡單的偶然現象。

頭部廠商會擠掉尾部廠商的流量,這是商業邏輯。

此外,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改造,其速度和規模將遠超互聯網。今天是一個嚴重的跨界時代。所有人在談的都是如何搞體驗店,如何搞線下,如何用人工智能把線下店的模式改造好。這個時候,線下成了窪地。

為了搞機器人,我跑了全球很多工廠,包括特斯拉的智能化生產線,日本發那科機器人的生產線。尤其日本的機械臂,讓我印象非常深。全部是機械臂生產機械臂,7乘24小時工作,去年有22億的銷售利潤。

當然,人工智能對製造業的改造只是第一步,服務業會是第二步。人工智能對整個實體經濟的改造,其規模至少比互聯網大10倍,各個領域都有可能去打通。

一旦人工智能將整個線下物理世界數據化了,就真正能消滅線上線下很多天然不可實現的壁壘。

劉強東說,關掉自己的線下店。因為線下店裡的每個人來看了什麼東西,買了什麼,停留了多久等等,都沒法數據化。線下店的效率永遠沒有辦法與線上銷售同日而語。如今,線下店可以實現誰來了也知道,做了什麼動作,都可以知道,線下也是網絡的一部分。互聯網會變成基礎經濟。

3 VUCA時代:從複雜到超級複雜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有一個詞叫VUCA時代,四個字母分別指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這個概念來自一本書叫《賦能》。作者是美軍特種兵,他記錄了美軍打伊拉克時很快取勝,但打基地組織時卻很難打。

這個時代已經開始變成了:從複雜到超級複雜。我現在想,以前做互聯網非常開心的一點,就是隻要做好一個點,用戶滾滾就來了。做一個界面的改進,改進一下,就增加30%的用戶,再改進一下,又增加30%。也不需要推廣,用戶都會來。等到這幾年,所有的公司都在跨界。

以前,聚焦才是管理學的核心。今天,所有的公司都談不上聚焦。因為時代發生特別大的變化。一旦聚焦,可能會錯失掉機會。最大的悲哀就是你把一件事情做的最好了,然後你被淘汰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諾基亞等等。

這個時代,要加強足夠學習和判斷形勢的能力。

某一個單獨技能本身,非常容易被淘汰的,只有加強自己的核心能力建設。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硬知識,跟著這個時代的知識不斷變化。馬斯克說要做火箭,很多人都嘲笑他。記者問,你怎麼學會了軟件?他說,因為有很多書和文章,我想要做成這件事就去學。他是這個時代非常牛的人。

學習是我們的主題。每個人都應該跟著這個時代不斷增加自己的學習。

那麼,創業者還有機會嗎?不管騰訊有沒有夢想,我們得有夢想。我們要敢想,同時與眾不同的思考。我們這個時代缺少對與眾不同者的寬容度,但沒有關係,自己一定要強大。

我經常去看美國的創業者,他們都在做航天、生物科技、量子計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等。很少看到一個真正做APP的創業者,不是沒有,是很少。就算做APP,也是做聊天社交類。不過很少看到做智能硬件的,因為都被中國創業者打下去了。

美國的創業史,就是不斷地被後來者居上,找到新的、更高端、更大的領域重新開拓。我看到日本汽車把美國汽車打下去,然後美國出了特斯拉;韓國電視把美國電視打下去,現在又出了蘋果,更上一步在做衛星、航天等等,我們中國創業者更多在做O2O。

不過今天,也能看到我們在人工智能、工業製造,包括這次在芯片上的投入,很多應用型的創新開始反哺我們的技術層。騰訊和阿里巴巴對整個科技的推廣也是很大的。

我在阿里巴巴工作過幾個月,當時阿里巴巴只有三個人做搜索,沒有想到現在的阿里雲是全世界第三大雲了。

我並不認為中美創業者有優劣之分。只是我們看到這個現狀,作為創業者創業的時候,有北大這樣的背景可以想的更大一點,從更大的角度出發。

掙容易錢的時代過去了。我們要下決心做更難的事情。

機會一直存在,而且會越來越多。因為,整個時代,科技的變化是加速的,但是不會那麼容易了。像80年代擺個地攤,賣些衣服就能掙錢,今天是越來越難,但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東西。

我自己看到的機會就是AI+軟件+硬件+服務=機器人。我們也要做一些難的事情,為此我們成立了一家公司————獵戶星空。我們發佈了好幾款機器人,有接待的,還有陪伴孩子的等等,也做了音箱。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我們推出了價格只有對手幾分之一的機械臂,前端加了攝像頭,讓機械臂認識物體,減少對硬件精度的要求,降低成本。

機器人這個領域,中國、日本和德國差距非常大的部分,都意味著非常大的機會,並可以和服務場景結合。

我們還自主研發了語音、視覺、導航等等的技術,花了兩年的時間,一點一滴沉澱這些技術。

到今天為止,我認為,做機器人也好,人工智能也好,真正最大的風口還沒來。現在社會對它更關注,整個輿論覺得這是巨大的機會,實際上商業化落地的場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創業一定要看3年、5年、10年的東西,不要只看眼前的東西。時代變化很快,眼前的很多東西,一個轉彎就沒了。如果放大2、3年來看,會覺得每個對手都不可戰勝。如果放大10年來看,很多對手可能沒有那麼可怕。

光有AI技術本身不夠,還要和應用、硬件結合,才使我們有機會找到10年、20年的大風口。

4 傅盛戰隊:All in 年輕人

我們自己也成立了“傅盛戰隊”,2014年發起第一期,投資了一個在上海10個人的小團隊,其實就是美國版的抖音,叫musica.ly。後來,10億美金賣給了今日頭條,我們是第二輪天使進去,投資回報幾百倍吧。

當時,我們還投了兩個年輕人創辦的“編程貓”,幫助小學生理解下一代世界,現在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青少年編程平臺,也是中國十幾個省市教委選定的編程工具。

年輕人最不怕的就是失敗。每一次失敗,都給下一次成功增加一個往上的階梯。傅盛戰隊也還會持續扶持青年創業者,all in 年輕人。也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面向未來,多去做一些更遠大,更長久的事情。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傅盛: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