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在性能和設計定位方面,和輕型航母有何區別?

夢幻之星V


在現在的國家發展狀況中,大家應該也是發現,很多的國家已經在軍事上面,做到了非常的發展,很多人國家發展軍事力量,在各個方面,如今兩棲攻擊艦的發展是很多法甲比較重視的,並且都在努力實現更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軍事大國。

什麼是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Amphibious assault ship),或也稱為兩棲突擊艦:它的兩棲就是能夠搭載飛機和運輸坦克、登陸部隊等陸戰力量,所以它的內部設計異於航母,很多空間用於裝備登陸力量。它是一種用來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可以提供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在海軍的地位僅次於航空母艦。

(“堪培拉”號兩棲攻擊艦內部示意圖。)

這種軍艦由直升機航空母艦發展而來,但是大部分也結合了船塢登陸艦的塢艙(Well deck)設計,可裝載登陸艇。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攻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不一定需要護衛艦隊保護。由於兩棲攻擊艦是現代軍艦中大小與排水量僅次於超級航母的類別,因此對於未擁有超級航母的國家,或是在沒有配置航空母艦的艦隊中,兩棲攻擊艦往往會成為艦隊旗艦。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在兩棲攻擊艦上配合使用。

(魚鷹在兩棲攻擊艦上)

有四大級別,分別比航母的排水量低個級別。小型的如韓國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近2萬噸。大型的如美國LHA(R)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5萬噸,接近中型航母 。

(韓國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

2019年9月25日上午,中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儀式在上海舉行,該艦排水量為2萬噸級。

(中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

兩棲攻擊艦有很多地方和航母不一樣。

首先,兩棲攻擊艦的作用和船塢登陸艦相仿,一般只用於兩棲作戰,主要用來運送登陸部隊,還可以運載戰車、火炮等重型登陸武器,甲板上停放的作戰飛機,一般都是直升機。而航母的作用則是用來奪取制空權,通過艦載機打掉敵人的空中力量,為後續部隊的進攻做鋪墊。

(兩棲攻擊艦的戰車)

其次,我們都知道,航母作為艦載機的起降平臺,上層建築需要儘可能的簡潔,因此只攜帶少量的自衛武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保證航母的安全,必須為其配備一個龐大的航母編隊,航母的安全完全倚仗編隊裡的戰艦。兩棲攻擊艦,只搭載少量直升機,空餘的地方很多,因此可以搭載更多的武器裝備,一般可以獨立執行任務,而不需要其它戰艦的保護。

(獨島號LPX級兩棲登陸艦的近防火力)(韓國獨島號兩棲登陸艦在發射導彈)

(韓國獨島號兩棲登陸艦的雷達天線)

最後,兩棲攻擊艦雖然也有直通式甲板和跑道,但是它的跑道長度較短,也沒有阻攔索等設備。

(法國戴高樂航母阻攔索)

而且甲板強度遠沒有航母的甲板強度高。一般只能搭載直升機,而不能搭載滑躍起飛的戰機。現今,只有美國為自己的兩棲攻擊艦配備了F-35B戰機,使其也具備了起飛戰鬥機的能力。不過,這樣的兩棲攻擊艦也不能算作航母,只能算是準航母。因為設計之初,兩棲攻擊艦就不是作為航母使用的,所以能搭載的戰機有限。

(美國為自己的兩棲攻擊艦配備了F-35B戰機)

因為只能搭載垂直起降戰機,所以兩棲攻擊艦的作戰能力與航母相比,其實很弱。因為不管是早些年的鷂式戰機還是如今的F-35B,為了實現垂直起降能力,必須犧牲掉一些東西,比如載彈量和載油量。垂直起降戰機的作戰半徑有限,而且只能攜帶一些輕型武器,掛個中距空空導彈,很可能就趴在甲板上起不來了。而航母上的艦載機,可以採用滑躍起飛或者彈射起飛的方式,戰機的性能受到的影響不大。所以就綜合實力而言,兩棲攻擊艦和航母根本沒有可比性。

(陣風戰鬥機降落在法國戴高樂航母)


鐵桿軍迷


日本“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2017年興沖沖開去新加坡參加觀艦式,到訪者屬它塊頭最大,似乎羊群裡鑽出一頭駱駝來。滿載排水量2.7萬噸,超過了到訪的泰國1.1萬噸的“差克里·納呂貝特”號。不過,泰國航母看著是小,卻是正正經經的航母,以海上制空而設計。“出雲”出生,有點偷偷摸摸,以直升機驅逐艦為名,開始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今天已正式走向前臺,完成了改造,最多可搭載10架F-35B,也具有不小的制空能力。航母與兩棲攻擊艦的區別,是否設有投送人員和裝備上陸的塢艙,就是區別它們的典型標準。不過也越來越沒有那麼嚴格。

泰國的想法

1989年發生風災,因在海上,軍隊沒有立體救援能力,大為不利,於是產生了打造一艘兩棲艦的想法。找到西班牙,給他拿出了三種方案,報價都是4億美金,泰國思謀再三,還是選擇了航母。從一開始,即按挺正經的航母設計,不過兼作立體救援。韓國設計了“獨島”級,本來正經的一艘兩棲攻擊艦,現在看到日本有了2艘“出雲”級,也想按航母改造,正式購買了美製F-35B,兩棲艦正式改為多功能用途艦,可以適應多種任務需要。再比如意大利新近發展的“底裡雅斯特”號,滿載滿水量3.3萬噸,有用作航母的考慮,也設有塢艙,以投送作戰隊員和兩棲裝備,一魚兩吃,既經濟又實惠,滿足了不少世上不少軍隊的胃口,也就這類艦外銷很火,現在有10個國家20多艘,而擁有航母者則少而又少。

未來的趨勢

兩棲攻擊艦,美國發展最早,經過4型兩棲攻擊艦發展,最新“美國”級排水量達到了5萬噸。從一開始,即有當做航母使用的考慮,因此嚴格按照軍用標準來打造,採購價格從而一漲再漲,最新“美國”號,裸艦就是30億美元。而2.1萬噸的法國“西北風”不過4.5億美金。便宜的原因,除美國而外,全部按照民用標準建造,花費不高用得起,用起來看似也蠻好。美國不然,作為霸權國家,戰爭不斷,其兩棲攻擊艦也最大最強,搭載的裝備最全,不缺作戰要素。美國定位不同,性能上與他國相比,也要高出很多。


魂舞大漠


區別在於兩棲攻擊艦(LHA)主要是用於登陸作戰。為此,現代LHA要考慮設置塢艙以容納登陸艇,而輕型航空母艦一般是不考慮這一點的。所以目前各國建造的LHA可以代替輕型航母,但反過來卻不行。

以意大利剛下水的“的裡雅斯特”號為例:“的裡雅斯特”號標準排水量2.5萬噸,滿載排水量3.3萬噸,全長244米、水線長230米、最大寬度36米,設置有9個直升機起降點,可搭載12架中型直升機或4架中型直升機與6架STOVL戰鬥機的組合。在兩棲作戰方面,“的裡雅斯特”號設有50米×15米的塢艙,能夠容納兩艘大型氣墊登陸艇或四艘機械化登陸艇。還擁有面積1200平方米的車庫,可搭載60噸級的履帶式車輛。

“的裡雅斯特”號將替代意大利海軍的第一艘航母“加里波第”號。“加里波第”艦於1985年服役,標準排水量約10000噸,滿載約13000噸,其標準載機方式是8架AV-8B和8架“海王”,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只載16架AV-8B或18架“海王”,但該艦不具備兩棲作戰能力。

意大利海軍在“加里波第”號之後還於21世紀初建造了一艘“加富爾”號航空母艦,該艦滿載排水量2.71萬噸,艦長244m,舷寬39米,吃水8.7米。最顯著的特徵是其高作戰靈活性。可以執行航母的所有功能,還可以為軍用或民用運輸有輪車輛和履帶式車輛。艦載飛機8架AV-8B/F-35聯合戰鬥攻擊機、12架EH-101直升機。機庫長134米長,寬21米,大約2500平方米。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被用於輪式車輛或履帶車輛的運載。通過空運來運輸突擊隊成員,部隊和空中作戰根據可載艙容的總體使用情況進行部署。可搭載100輛輕型車輛或50輛中型車輛或24輛重型車輛(60噸主戰坦克)。該艦在船艉和舷側有2個60噸滾裝的跳板,可進行快速裝卸。可見,“加富爾”艦也有較強的兩棲作戰能力,但是沒有“的裡雅斯特”艦的塢艙,無法搭載氣墊登陸艇。

總之,可以看出,現代兩棲攻擊艦由於航空能力的強化,而原有的兩棲登陸能力卻沒有喪失,所以正在逐漸擠佔傳統輕型航空母艦的空間。


asiavikin


你好,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輕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在排水量和外觀方面確實很像,最大排水量都在4萬噸左右,都是寬闊的平直甲板!而且兩者的有一些作戰功能是相通的,但由於設計和性能方面的差異,是不可以角色互換的。

首先是性能方面的差異

航空母艦是搭載固定翼艦載機,與敵人進行空戰,奪取制空權的,再有就是對地面目標發動空中打擊。其戰鬥力體現在艦載機的數量和性能上,所以,航母會盡可能多的搭載固定翼的艦載機。

兩棲攻擊艦,是用來在敵近海地區,把地面作戰力量投送到海灘或內陸,進行搶灘登陸地面作戰的,所以,兩棲攻擊艦碩大的貨艙內會搭載大量的作戰人員和作戰裝備,例如氣墊船登陸艇 水路坦克 兩棲戰車等,雖然也會搭載戰機,但多為運輸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戰機,空戰能力較弱,只能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掩護。

設計方面的差異

航空母艦,所搭載的一般為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所以甲板的設計都時圍繞艦載機的起降而展開的,例如有一些航母設有滑躍起飛甲板(英國無敵級),一些輕型航母設有彈射器(巴西聖保羅號)。同時為了攜帶儘可能多的艦載機,設有專門的機庫和升降機。

兩棲攻擊艦,在設計上有一定的航母特徵,平直甲板可以起降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和運輸直升機,用於立體兩棲登陸作戰的兵力投送和近距火力支援,所以,在內部結構上,除了機庫和升降機之外,還有投放氣墊登陸艇或兩棲裝甲車輛的船塢!

總之,可以把兩棲攻擊艦看做是輕型航母和船塢登陸艦的結合體,雖然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但其設計思想 作戰方式等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在現代遠洋海軍的序列裡,二者都佔有重要的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冬雨AK


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樣,既然叫兩棲攻擊艦了,那肯定和航母不一樣了。兩棲攻擊艦和航母有些重疊,但是還是不一樣。

航母其實算是個大型的移動的海上機場,利用編隊,奪取特定區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然後對地進行打擊。航母搭載的都是固定翼艦載機,打擊半徑要遠比兩棲攻擊艦要大的多。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軍事基地,搬到對方家門口,幾百公里的地方,從這個所謂的基地起飛艦載機,然後開始打擊。

而兩棲攻擊艦不同了,兩棲攻擊艦其實是直升機航母發展而來,有一部分航母的特點,它有飛行甲板,可以起降戰鬥機,但是它卻是一個兩棲打擊平臺。它的名字其實就代表了它的功能,注意,是兩棲--攻擊艦,你要分開讀。兩棲攻擊艦,其實是一個兩棲作戰的通用艦艇,它有塢艙,可以搭載登陸艇。

而兩棲攻擊艦上面的飛機和航母也不一樣,它的垂直起降、短距起降戰機主要用途是用於空中壓制,而不是像航母艦載機那樣,去奪取制空權和對地打擊。兩棲攻擊艦上的艦載機,更多的是執行一個掩護方面的任務,掩護登陸用的。兩棲攻擊艦的作用位置,其實就是壓著對方海岸線,然後把登陸艇放下,飛機起飛。

兩棲攻擊艦的作用呢,和航母有一部分重疊,但是兩棲攻擊艦做不了航母的事,航母也幹不了兩棲攻擊艦的活,他畢竟還不是個全能型的,裡面既可以裝個塢艙,又能搭載更多的艦載機。


軍武文齋


兩者的任務不一樣,所以在內部設計不一樣所以是不能進行角色互換的,但是由於在外形設計上兩者都擁有全通的甲板,所以會有一些共性,比如雙方的直升機都可以互相降落,而航母搭載的固定翼艦載機則不能在兩棲攻擊艦上降落。其實兩棲攻擊艦就是個升級版的兩棲船塢登陸艦,從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從海平面向海灘推進的平面攻擊拓展為既可以進行平面攻擊,也可以通過飛機進行空中立體突擊。所以用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名字命名的話很多人估計就不會認為它可以和航母進行角色互換了。





從字面意思上來說,航母是作為奪取制空權而誕生的,所以航母主要任務是進行空中打擊、巡邏任務,而兩棲船塢登陸艦/攻擊艦是進行奪島登陸作戰的,航母拼的是高性能戰機和精英飛行員,而兩棲登陸戰拼的是海軍陸戰隊這種量大、便宜的四等人(特指美國啊)。所以簡單來說航母就是一個移動的機場;而兩棲船塢登陸艦/攻擊艦就是海上移動的貨船,最主要的是船塢裡以及甲板上的登陸裝備。航母先奪取制空、海權,兩棲船塢登陸/攻擊艦攻城拔寨完全奪取制海權。




而現在的兩棲攻擊艦更像是二戰時期的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結合。像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攻擊前夜進行大規模傘降,奪取敵人後方重要的橋樑交通點、發電站等重要目標,為後續海軍陸戰隊的平推攻擊做好準備。而現在兩棲攻擊艦上的做的事就是以前空降兵乾的活,只不過他們不在屬於空軍編制,而是歸屬海軍或者海軍陸戰隊的編制。而航母的艦載機既不能在兩棲攻擊艦上起飛也不能降落(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不算,正經人家的海軍艦載航空兵誰會裝備這玩意),兩者能互相起降的只有直上直下的直升機,而航母又不能大量搭載海軍陸戰隊,所以航母就算想進行兩棲登陸任務也幾乎不可能。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輕型航母,是相對於中型和重型航母而言的,儘管在長度、噸位和艦載機攜帶量上,無法和中型和重型航母相比擬,但畢竟還是一艘航母,具備航母最起碼的功能,即攜帶艦載機執行制海制空甚至遂行對岸打擊能力。

只是輕型航母,不具備彈射起飛的能力,由於排水量小頂多2萬餘噸,一般都攜帶具備垂直起飛、短距滑行的艦載機,目前最小的輕型航母是泰國的加克里· 納呂貝特號,排水量僅1.1萬噸,噸位與韓國海軍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相當。

對於軍工體系欠發達的國家來說,不需要複雜的彈射器與攔阻裝置、使用和維護較簡潔的輕型航母,是其海軍較好的選擇,能降低後勤保障和人員素質的要求,一般實力的國家也有條件裝備。

兩棲攻擊艦,其實,就是登陸艦中體形較大,能攜帶大量武裝和運輸直升機,也有塢艙能裝載數艘登陸艇,以及兩棲戰車和越野車包括數百名全副武裝登陸作戰人員的水面艦艇,目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正常排水量有4萬噸,是僅次於航母的最大水面作戰艦艇。

此型艦由直升機母艦拓展而來,擁有寬敞的飛行甲板和數個直升機起降點,武裝直升機能對登陸的兩棲人員進行火力掩護,運輸直升機則能實施機降、傘降和繩降,加上兩棲戰車和越野車等,能遂行立體登陸搶灘作戰,火力輸送、兵力投送等能力,遠在坦克登陸艦之上。

因此,輕型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在研發設計初期的定位就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以艦載機航空作戰奪取制空和制海權為主,一個是實施大規模的立體登陸搶灘作戰。

但一旦象F-35B這般具備垂直起飛、短距滑行能力的隱形艦載機部署到兩棲攻擊艦上,則兩棲攻擊艦就具備了輕型航母的作戰性能,如果是艘排水量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就搖身一變成了事實上的中型航母。

輕型航母卻不具備攜帶登陸艇實施兩棲登陸作戰的能力,但輕型航母上部署的武裝和運輸直升機在兩棲作戰中,也能發揮一定的火力掩護,機降、傘降和繩降能力,將兩棲作戰人員輸送上岸。


國平軍史


我們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了,噸位比一些國家的航母還要大。很多人將兩棲攻擊艦和航母分不清,原因在於他們長的確實很像,而且都能搭載很多飛機,在這裡,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兩棲攻擊艦和航母的差別和各自用途。


兩棲攻擊艦:航母和登陸艦的結合體

兩棲攻擊艦主攻兩棲登陸作戰,投送作戰部隊,他搭載的艦載機以直升機為主,通過直升機來快速投送兵力,同時它還有很強的內部裝載能力,這個效率要比以往的登陸方式快的多,他就是一個航母和兩棲船塢登陸艦的結合體,或者是低配版航母,在制空制海作戰戰方面還得靠航母,畢竟,直升機和少數垂直起降戰機打擊力度有限。

航母:飛機的投射平臺

再做一個形象的比方,兩棲攻擊艦就像是陸軍的步兵戰車,運輸兵力和裝備,航母就像是坦克,專門啃硬骨頭,艦載機是它的主要武器,沒有了艦載機,航母也就沒什麼戰鬥力了,航母上的飛機跟兩棲艦有很大區別,主要是固定翼飛機,制空作戰能力更強,而且飛機功能非常齊全,戰鬥機,預警機,直升機,電子戰飛機,反潛機等等,強調的是直接進攻能力。



二者可以互換角色

由於都是飛機的運送平臺,兩者的部分功能重疊,必要的時候可以角色互換,航母搭載直升機可以空投大量的作戰部隊,部分兩棲攻擊艦也可以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


止水興波


大家好!我是小柳聊聊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兩棲攻擊艦與輕型航母有不同之處,也有功能重疊的部分;

一. 主要功能區別

(1). 兩棲攻擊艦的主要作戰任務是 : 垮灘頭垂直登陸;依靠其搭載的各型艦載直升機 或短距起降戰機 ,還可以由泛水塢艙 攜帶兩棲登陸裝備,和海軍陸戰隊,來達成登陸作戰的目標;



(2). 而輕型航母則不帶塢艙,其主要攻擊武器是固定翼戰機或直升機,如 英國無敵級輕型航母,所搭載的是鷂式短距垂直起降戰機和海王直升機,其 主要作戰任務是 : 奪取制空權、制海權,以及反潛等任務;


二. 功能重疊

由於輕型航母的甲板長度有限,所以,只能搭載短距起降戰機,和直升機這類機型,而這類艦載機,兩棲攻擊艦攻擊艦同樣也能搭載;現在的兩棲攻擊艦在往通用化方向發展,不僅能代替船塢登陸艦的全部功能,很多時後,兩棲攻擊艦也能帶替部分航母的作用;


例如 : 美國的“黃蜂”級,通用型兩棲攻擊艦,其 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在搭載28架F-35/B戰機的同時,還能搭載,12架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和直升機;中間車輛艙可裝載水陸也可以搭載,由於現在的兩棲坦克、兩棲運兵車200餘輛;





下層泛水塢艙,還能搭載12 艘LCM機械化登陸艇,或3艘LCAC氣墊登陸艇;其綜合作戰能力甚至超過了一艘中大型航母;完全替代了一艘大型船塢登陸艦的所有能力,還代替了部分航母的功能;



因為兩棲攻擊艦的通用化發展,輕型航母也在慢慢的退出歷史舞臺,像意大利這樣本來就有輕型航母的國家,也不再去繼續建造輕型航母,轉而去建造通用型兩棲攻擊艦。未來,兩棲攻擊艦的大型化、通用化是發展方向。


小柳聊聊兵


兩棲攻擊艦和輕型航母算是師出同門吧,只不過是兩個獨立的分支而已,兩者的角色互換有一定可行性但是並不能得能夠等同看待。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設計定位上的差異,因此也導致兩種武器裝備不具有共通性。眾所周知,兩棲攻擊艦的主要職能是指向兩棲作戰任務,輕型航母則更側重於制空、制海作戰。

在構型設計上,輕型航母主要以搭載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為主,其內部構造圍繞著艦載機而展開;兩棲攻擊艦的範疇更為廣闊一些,其配有直通式甲板,具有一定的航母特徵,可以起降短距/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如美國的F-35B、AV-8海鷂式戰機;也可搭載各類剪子啊武裝、運輸直升機,用於立體兩棲登陸作戰的兵力投送或者近距火力支援,當前除美國之外,世界各國多傾向於後者。

在內部構造中,除了必不可少的機庫和升降機之外,兩棲攻擊艦最大的特點是還設計了用於投放氣墊登陸艇或兩棲裝甲車輛的船塢和機庫,還儘可能的考慮陸戰兵力的運載設計;概括起來將就是,兩棲攻擊艦不僅僅能起降固定翼或者直升機,還可搭載陸戰兵力和相應的兩棲作戰車輛和投送工具,顯然輕型航母並不具備這種兵力投送能力。

這就是兩者根據用途而帶來的不同設計,任務側重點不同,其配置自然也不同,兩者僅是形似而神不似。

兩者在作戰使用上有一定的共通性,諸如反潛作戰,輕型航母很大程度上設計考量為護航或者執行遠海反潛任務,兩棲攻擊艦同樣具備執行類似的能力。這裡的反潛主要指的是航空反潛,兩種武器都是通過搭載各類艦載反潛直升機來實現搜潛、攻潛任務,並能充當指揮艦,將艦艇編隊反潛力量進行統一整合,從而合理、科學調配兵力進行反潛作戰。

從武器裝備發展角度來看,航母的門檻似乎要高一些,回看國際發展經驗,許多新起之秀大都採用兩棲攻擊艦到航母的發展路子,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日本和韓國;受到國力和發展技術條件限制,日本和韓國相繼在本世紀初期建造了兩棲攻擊艦,日本通過不斷放大艦艇噸位並在稱呼上冠以“直升機驅逐艦或護衛艦”打擦邊球的方式推進,直至22DDH實現搭載F-35B戰機,成為名副其實的輕型航母,韓國也在今年宣佈建造輕型航母的計劃。

日本滿排接近3萬噸的22DDH在設計上還是很有特點的,其在設計之初就是按照航母定位而設計的,取消了原來兩棲攻擊艦特有的船塢,升降機的位置和尺寸也相應作了改動,其甲板只要進行相應的改裝,即可實現起降F-35B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的能力。這一改動細節,就充分說明了兩棲攻擊艦和輕型航母之間的區別之所在。

從本質上講,兩棲攻擊艦和輕型航母有一定設計共通性但很難實現角色互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