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他,22歲中秀才,26歲中舉人;早年參加康梁“公車上書”,要求清廷變法圖強;後參加孫中山同盟會,一生追隨孫中山,是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和見證人之一。作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孫中山看重他,汪精衛尊重他,蔣介石對他畢生待之以師禮,蔣經國則稱他是“生平最欽佩的人”。他死後,于右任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蔣介石主祭並題寫“痛失師表”匾額,張道藩宣讀祭文,蔣經國主持海葬並發表紀念長文《永遠與自然同在》。蔣介石死後立銅像,唯一的一個陪祀銅像就是他。胡適稱他是中國近三百年來四大反理學思想家之一,蔣夢麟說他是中國學術界一顆光芒四射的慧星。他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學術名人”稱號的中國人。他就是——吳稚暉。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吳稚暉與蔣介石合影

吳稚暉是民國名流中的大佬級人物。他性情奇崛,行為怪誕。平日裡一件舊布袍,馬褂常缺少扣子;穿布鞋,褲腿塞在襪子裡;外出住小旅店,一把油紙傘不離身。活生生一鄉下土老頭。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兩個人的臉最見風骨,一個是梁漱溟,另一個就是吳稚暉。只要看看吳稚暉那詭異、刁鑽的眼睛以及癟而突出的嘴,你便能看出他絕非一個省油的燈。吳稚暉為人偏激,好奇談怪論,人稱“吳瘋子”。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吳稚暉雖然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但學問是壓根沒法和梁任公、章太炎這些人比的。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動輒向學術發難。他說:“寧做沒世無名小卒,不願做烏煙瘴氣的文學家。”1935年,他在一次演講中又說:“文學不死,大難不止。”他斷言“文學是胡說八道,哲學是調和現實,科學才是真情實話。”如此大言,也只有他才說得出。

吳稚暉是民國“名罵”,罵人成癖。他罵過的人有:慈禧、光緒、陳寶琛、張之洞、康有為、梁啟超、羅振玉、袁世凱、曹錕、章士釗、汪精衛,甚至泰戈爾。他曾經掄著柺杖追打戴笠,邊追邊罵,最後氣呼呼地說:“可惜,攆不上這個狗雜種。”吳稚暉不滿蔣介石的作為,常和馮玉祥一起,大白天提著燈籠去開會。有一次,蔣介石問他為何白天點燈籠。他模仿蔣介石的寧波腔說:“娘希匹,這裡太黑暗,太黑暗了。”還有一次,蔣介石攜宋美齡去拜訪他,他不喜歡宋美齡的打扮,於是命令家人鎖門關窗。蔣介石的侍衛在外面叫了半天門,不見動靜,正要離開,突見吳稚暉推開窗戶,指著蔣宋大喊:“吳稚暉不在家!”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1909年,孫中山在倫敦與吳稚暉父子合影留念

孫中山病逝北平後,吳稚暉受孫中山之託,在北平南小街創辦海外補習學校,教育國民黨高幹子弟。學生20餘人,有孫科的兒子孫治平、孫治強;汪精衛的兒子汪嬰、女兒汪洵;李濟深的女兒李筱梅以及蔣經國。吳稚暉規定語文課要寫作文,而且必須用毛筆寫。孫中山的兩個孫子孫治平、孫治強不肯寫,說用毛筆寫文章是秘書做的事。吳稚暉很生氣,當即寫了一首唐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叫他們抄寫下來,帶回家同家長一道體會詩中蘊含的道理。

吳稚暉一生備受非議,被稱是“一個壞透了的好人”。但筆者在仔細閱讀了有關吳稚暉的各種傳記、文章之後卻發現,其實吳稚暉並不像人們傳說的那樣“妖魔化”,相反他是一個十分可愛、憨態十足的率性老人。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吳稚暉生性淡泊、生活儉樸,衣食住行可圈可點。吳稚暉穿著極隨便,布履布衫。家常衣服是一件青竹布長衫,外出時加件玄色馬褂。一襲長袍要穿十年八年。偶而也穿西服,卻是用箭袖袍套改制的,不倫不類。吳稚暉飲食簡單,愛吃大餅、油條、豆腐花,吃相也不雅,邊走邊吃。晚餐尤喜喝粥。通常的伙食標準是“兩粥一飯,小葷大素”,從不大吃大喝。有時葷菜裡肉多了幾片,他便認為是浪費,月底要親自查伙食帳,再三關照要注意節儉。至於居室,則更不講究。臥室內只有一張單人床,一個寫字檯,一把舊藤椅,幾隻來客坐的靠背椅和骨牌凳。此外就是書報雜誌和一隻馬桶。沒有沙發,沒有古玩,牆上也沒有名人字畫。食宿、看書、寫字、會客以至出恭都在其間。蔣介石與宋美齡看望他,他照樣在此斗室坐骨牌凳。抗戰時,當局專為他在重慶修建小樓一座,他拒不領情,而是自己在大田雞山坡上自蓋茅草屋一座,面積13平米見方。有人描述他的住所:一掛舊蚊帳,一張竹板床上,一個大馬桶外加一老伴。抗戰勝利後,吳稚暉在上海曾住廣東路滿庭芳貧民窟,與販夫走卒、碼頭工人為伍,日付房鈿3個銅圓。吳說,他一生住的最好居所就是呂班路的房子,非官方供給,每月自己繳租。吳稚暉一生不坐黃包車,上茶館、跑舊書店、訪友敘舊、出門授課,均以步當車。他從不坐專車,每次都由老伴攙扶著走出草屋,拄著柺杖排隊上公車。蔣經國晚年回憶,有人送吳稚暉一輛人力車代步。客人走後,吳令蔣找來鋸子把車把鋸掉,把車身拖到書房當沙發用。蔣經國不解,吳稚暉說:“一個人有兩條腿可以走路,何必人拉,你坐在車上被人拉著走,豈不成為四條腿?”

日常生活中吳稚暉率性而為、不拘小節。他不講衛生,常常不洗手,十指指甲藏汙納垢。他吃生冷食物從不沖洗。頭髮要兩三個月才理一次,且多在陋巷剃頭攤上完成。他便溺不坐馬桶,喜歡到野外“拉野屎”,說一可欣賞自然風光,二可有益莊稼。他晚上睡覺愛光腚,少時就有爬錫山脫得光溜溜曬太陽的愛好。他喜歡一絲不掛地獨自在室內看書、寫字,覺得那樣自然舒服。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吳稚暉年老心花、喜談性事,常以此為樂。吳稚暉善書法尤其是小篆。一次,名醫陳存仁勸他“小篆寫得慢,何不寫另一種字體?”吳笑曰:“什麼叫篆,只是(男女)纏纏而已。”說著他寫出3個不同形狀的篆體字“人”(一站立,一工作,一性交)請陳欣賞。緊接著他對陳說“女為悅己者容”的“容”:“先是一點代表一個頭,次是代表肩和擁抱的兩隻手,中間兩點是胸前突出的兩個東西,再下的是代表兩條腿,中央的一個口子,是代表那個東西。”說到“那個東西”時,吳稚暉自己先笑了。接著又用無錫方言念他寫的那首流傳甚廣的關於男女房事的俚歌給陳。“血氣方剛,切忌連連;二十四五,不宜天天;三十以上,要像數錢;四十出頭,教堂會面;五十之後,如進佛殿;六十以上,好比拜年;七十以後,解甲歸田。”老友李石曾斷絃欲再婚,吳稚暉寫信勸曰:“老夫少妻,動都動不得。”結果,李還是娶了一個年輕太太。一次,他與李石曾及名醫丁福生吃飯。席間,丁、李大談素食的好處。丁問吳稚暉對素食有何看法。吳詭笑說:“我嘛,上頭喜歡葷的,下頭卻吃素;石曾先生上頭吃素,下頭卻是吃葷的。”李石曾一聽頓時羞得無地自容。

1948年,已經83歲高齡的吳稚暉仍然在教課。有一天晚上他正講課,突然暈倒。甦醒過來後,女兒勸他不要再教書賣字了,說你偌大年紀還這樣勞苦,連做你的女兒也要給人笑話。吳稚暉說:“有什麼可笑話的?做做吃吃,死了你把我的骨頭磨成粉,摻在茅廁裡做肥料,你就是孝女!”吳稚暉一生不願見醫生,他說:“醫生都是牛頭馬面,閻王爺的幫兇。”後來他病得實在不行了,家人強迫他治療,吳稚暉生氣地表示:“可以去見閻王了。”1953年,吳稚暉病逝臺灣,時年88歲。

「薦讀」吳稚暉:一個壞透了的好人

作者|史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