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书房,古称书斋,是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中国古代文人爱书惜书,所以向来重视书房。

在古代文人眼中,书房既是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寻找自我的归途:袁宗道有“白苏斋”、唐伯虎有“梦墨堂”、张溥有“七录斋”、袁枚有“小仓山房”、蒲松龄有“聊斋”、 梁启超有“饮冰室”,皆是寄托着主人的志与情的灵魂之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书房,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需要宁静、沉稳的感觉,人在其中才不会心浮气躁。而中式书房,其东方沉淀和古韵风情,更是无不体现着中国人骨子里温润儒雅的性子,使人身在其中,感受沉静悠然。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精雕细琢的书架台案,中式的书房,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外国人的书房主张个性与创意,而中国人的书房却更为内敛,不像别人那般张扬,但也绝不落寞。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一件器物、每个陈设的细节,都被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无不透露着主人真实的性情和学识修养的沉淀,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

红木家具,中式书房的文人气质!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不论是读书、品茶、练字都需要一个承载体,故布置一间书房,首先要从家具开始,书桌、书架、椅榻、几案……这是最基本的书房陈设,而中式书房,似乎总少不了红木家具的影子。在众多自然之材里,中国人尤喜欢木,至于为什么,这要从木的本性说起。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木,是时光最温柔的记录者,它复杂的纹路里,既包容了无穷无尽的变化,也存留了岁月最温暖的记忆。它极富变化,却也忠于恪守,柔韧、温和的品质与天性,与中国人向来追求的心性十分贴切。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在一间书房里,体验与木为居的乐趣,在古色古香中,回归传统,不张扬,不矫饰,独守一份古韵的中式魅力。红木的家具,既美观,又能时刻提醒人,从木的身上汲取这些高尚的品性,可谓一举多得。崇尚低调的奢华,这就便养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红木情结,几件古典而有韵味的红木家具,遂成了中式书房里必不可少的点缀。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古典字画,中式书房里的点睛之笔!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主人的品性是魂,而字画则体现着神,起着点睛之用。正所谓:“好的风水,世人共求;好的字画,亦惠泽八方”,中国人的书房更是少不了挂上几个字,摆上几幅画。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灵秀素雅、水墨淋漓的山水,让人心胸豁达,视野也更为开阔;淡雅清秀而富于情趣的花鸟,无疑是沁人心脾;警句格言的牌匾,句句点醒人心;抒情写意的墨宝,更是富于个性的表达。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有图必有意,有字必抒情:竹报平安图,代表君子之风,象征挺拔和坚强不屈,“竹”与“祝”谐音,更有美好祝福的习俗意蕴;红梅傲雪图,寓意不畏严寒的精神,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天道酬勤”告诫我们,上天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静”字书法,时刻提醒着中国人,看书学习都需要一个静字,在闹市中更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中式书房的字与画,代表了主人的灵气,更彰显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品味。

文房雅物,中国人才有的情趣!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要求朴实、典雅,体现传统意义上书房的韵味,但简约素来不简单,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数不胜数,无不体现着中国文人独有的生活情趣!

指毛笔,分类多,

是我国汉民族所独创的书写工具。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明万历 大漆彩绘描金花卉纹毛笔


中国人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

让无数艺术珍品,

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沧桑岁月,

仍然流传至今。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是与墨配套使用的工具。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宋 石雕苍龙戏水纹砚台

笔 架



放笔用的,又名笔山,

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明 寿山石雕龙笔格

砚 山

指原石制成的砚,

既能当砚,又能赏石。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笔 床

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有瓷、翡翠、紫檀、乌木等多种。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蓝料彩五蝠捧寿笔床

笔 屏

插笔与袖珍小屏风合体的专用文房用品。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明 葡萄花卉彩漆笔屏

笔 筒

放置毛笔器物。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绞胎贴塑镂空笔筒

笔 船

用于横放毛笔,以木、牙、玉质材料制作。

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内设笔搁。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明万历 五彩云龙花卉纹笔船

笔 洗



洗涮毛笔之用,

多为陶瓷、石头等制成。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翡翠雕石榴形笔洗

笔 掭

伺候毛笔的文玩,测墨的浓淡。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鹿角笔掭

水 盂

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黄杨木雕佛手形水盂

水 注



原名砚滴,滴水磨墨之用。

明宣德年间,受阿拉伯人影响,

曾烧造出的较大的青花水壶瓷器,

常用于净手或浇花。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粉彩桃形砚滴

印色池



即印泥盒,用于蓄藏印泥器物。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同治 松石绿釉珍珠地描金粉彩开光印泥盒

糊 斗



用来盛放浆糊的器具。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大理石纹开光粉彩糊斗

蜡 斗



古时文人用蜡之处很多,

缄封必用蜡,糊斗和蜡斗作用相同。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五彩花卉带盖蜡斗

镇 纸



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器具。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铜错金镇纸

压 尺



用于压纸,与镇纸类似。

压尺一般多为金属,压纸需要重量。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铜嵌螺钿压尺



臂 搁



写字作画时用于支撑腕臂,

不能或不想悬笔时可以省力。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绿彩描金蟋蟀竹节型臂搁



贝 光



用来砑光纸张的。

砑光意思就是压实磨光的纸张,常常用于好纸。

最初以贝壳所制,故称之为“贝光”。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明 瘿木内髹红漆贝光

裁 刀

用于裁纸,

主要有金属刀、竹刀和象牙刀。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末 浮雕侍女图柄裁刀

印 章

包括姓名、闲章、肖形章等,

过去读书人大多有多枚,

齐白石就有“三百印石富翁”之署。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康熙 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

书 灯

类似今天的台灯。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书灯

如 意

最早用民间用以搔痒,

后来应其名吉祥渐成装饰品。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花 尊



插花的花瓶。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诗筒葵笺

其实是两样东西,

一样是指信筒,另一样指笺纸,

古人把诗文写好,装进信筒寄到远方,

这样可以防潮防损。

史上有“元白之交”的白居易和元稹,

常常这样把诗装进竹筒,寄给对方。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 信筒

古代兵器之一,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佩剑也代表君子之风度。

书房挂剑,文武双全。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砚 匣

又叫砚盒,安置砚台之用,

多为优秀木材制成,常刻铭文。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五岳真型琴样端砚 原配硬木砚匣

香 炉

书房点上熏香,

怡人心脾,净人心境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清乾隆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小香炉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现代装修的潮流,犹如洪水猛兽,

让中国人的书房翻了花样,

也少了味道。

五花八门的流行元素,总是几年就变,

但唯独只有中式风格,

用独特的中式元素里,

既留住了中国人的心,

也留住了中国人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