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15870856381


名字是一個人重要的稱呼,中國人的名字大多數是兩個字和三個字居多,當然也有四個字的名字,但居於少數。《三國演義》是中國很有影響力的一本小說,相信大多數都讀過它,就算沒有讀過,肯定也知道里邊的人物,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等等。讀書的時候就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從來沒有人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都是稱呼他們的字,比如,諸葛亮,字孔明、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關羽,字雲長……而且看電視劇的時候,三國中每個人數出場的時候都會出現人物的名字和他的“字”。很多人好奇,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古代的人都要起個“字”呢?為什麼不能直接用他的名字呢。而且,一個人又有名字,又有字,這樣叫起來多麻煩啊,古代的人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萬物存在自然有它自己的道理,既然存在了,就一定有用。還有姓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姓氏的來源就得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時候了(距現在大約有5000年),那個時候是母系社會,女性地位極為尊貴,孩子只知其母不明其父。而姓名的“姓”這個字,是由“女”和“生”組成的。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可以推測,當時年代的孩子是大概跟隨母親的姓。夏商西周的時候人們也都有姓,只不過這個姓根據村落或者是部族的名稱來定的。而氏則是後來人們有了官位或者爵位後加上去的。

姓氏的來源比較久遠,那麼名字來源就更加的久遠得追溯到遠古時期。遠古時期是原始社會,以群居為主。生活內容比較單一,靠狩獵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同時還要自衛,跟其他的動物戰鬥來保護自己。當時的社會太原始了,幾乎跟動物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所以不需要姓名來區分。但是隨著人們的發展和進步,必須要有一個標誌,把一群人和另一群人區分開來。所以就有了姓,那麼姓就成了一個群體的一個標誌。在群體之中人們怎麼去分開呢?所以就出現了名,在群體內部,大家用“名”來區分你我。但是如果不跟自己內部的人去溝通,而去跟另一個群體的人去交流的時候,單單用“名”很容易混淆,不容易明確自己的身份,所以“姓”和“名”就結合起來有了姓名,這也是一個人屬於自己的稱謂和標識。

其實姓名也有廣義的姓名和狹義的姓名之分,有小名兒啊,別名啊,綽號等等。都是對一個人的稱謂,其實差別都是很大的。放在現代,我們的小名都是小時候家長給起的,叫起來比較親切,綽號大多數都是朋友給起的,大多具有一種玩笑的意味。廣義的姓名不僅僅包括人的姓氏和名字,還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的團體名稱,那麼狹義的姓名就僅僅是指人們的姓氏和名字。在現在社會,名字是合起來用的。而在古代的時候,名和字是分開的。

古代的名被叫做本名,據說是孩子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的,(當然一出生也可以取名字)根據《禮記·內則》記載,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後,方由父親正式為之命(名)。那麼為什麼要三個月後才起名字呢?因為古代的時候,醫療水平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很多小孩兒在不滿三個月的時候就已經死去。所以古代的人們,當孩子滿了三個月以後,確定他能夠生存,才給他起名字。

而且這個名,是孩子小的時候,他的長輩稱呼的,通常這個“名”被叫做“小名”或者是“乳名”。在先秦時期的時候,人們取名沒有好聽與不好聽之說,也就是沒有雅俗之分。比如說:齊桓公名叫小白,晉成公名叫黑臀。這樣的名字看似真的很隨意,但是可能其實之中可是含有某種特徵,或者說某種特定的意義,那麼其中具體有什麼意義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古代的人除了“名”之外還有一個“字”。“字”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到了周朝的時候便開始逐漸盛行。根據《禮記·檀公》的記載,男子在加冠之後,就是成年人了,就可以正式步入社會了,那麼進入社會後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用“名”來相互稱謂,就顯得不夠尊重對方,所以在名之外人們又起了一個“字”。在交往的時候,便互相稱呼對方的字,以表示對對方的尊重。自己的本名,是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輩分比較大的人,可以用本名來稱呼自己。長輩稱呼晚輩名字的時候,表示的是比較親暱,當自己對別人說自己名字的時候,那麼就顯得自己比較謙遜。在相互溝通和交流的時候,人們都用字來互相稱呼對方。

那麼古代的人取字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隨便起的呢?當然不是,古代人取名或者是取字的時候,是比較注重它的內涵的,希望用名或者是字來表達自己的德行和願望。而“字”跟“名”的意思可以相同,比如屈平,字原,二者意思相同。諸葛亮,字孔明,都是光亮的意思。

“字”和“名”的意思也可以相近,不相同。比如說,鄭樵,字漁仲。這兩者之間看似沒有什麼聯繫,但是又相輔相成。

“字”和“名”的意思也可以是相反的,比如說朱熹,字元晦。熹字代表白天,晦字代表黑夜,兩者完全相對。

還有“字”和“名”相互引申補充的,二者相互補充。比如白居易,字樂天。講的大概是居住的安靜祥和,才能樂天命吧。


木劍溫不勝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

古代人在名字方面比較嚴格。分為姓、名、字三個部分。姓是記住祖宗用的;名是用來區別自己與他人的,字則一般為兩個;其中一個要納入自己的輩份,輩份不是自己取的是家族敘的,稱為家譜。比如,孔家近代有玉延慶凡祥令等字。另一個則要與名配合,使之意義相近。如岳飛,飛是其名,字鵬舉,舉是其輩份。

周禮·春官·外史】周禮春官掌達書名於四方。注古曰名,今曰字。疏滋益而多,故更稱曰字。 又名字。【禮·曲禮】男子二十冠而字。【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名和字的關係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時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 字,是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jī)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繫。有兩種情況:

①“名”和“字”詞義相近或“字”是對“名”的進一步闡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寬闊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韓愈,字退之。後人取字,通常是以兩個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尊敬對方稱自己名,表示自己謙卑時也稱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項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對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還有別號。別號是名和字以外的稱號。古時,人們為了尊重別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稱其字,而稱其別號。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繫。號可以有兩個字的,也可以有三個以上字的。例如:陸游,號放翁;陶潛,號五柳先生;蘇軾,號東坡居士。字數多的別號有時可以縮為兩個字,如蘇東坡。 此外,有人認為稱別人的字、號還不夠尊敬,於是就以其官職、籍貫來稱呼,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稱柳宗元為“柳河東”。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名字趨向於簡單好記,方便於人們的交往。字這一現象慢慢消失了。


青梅煮酒人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姓名”和“名字”意思是一樣的,在平常我們更加習慣使用“名字”這個詞。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

(身份證上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名字”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字”也稱“表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一個與本命相關的名字。古人男子是20歲成年,女子是15歲成年。在成年之後,朋友同學和平輩之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要再取一個和本名相關的名字,稱之為“字”,取“字”的標準是以表其德,後來也稱“表字”。

“表字”起源於商朝,到了周代時開始興盛,因為周代的禮法制度更加完善,人們對於名字也更加在乎,直呼其名是對他人的一種冒犯。

一般情況下,名字只用於正式場合或者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時使用,也可以用於自己謙稱。但在平輩之間,或者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時是不能直呼對方姓名的,否則是非常的不敬。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表字”就開始流行起來。古人在成年之後都會起一個表字,表字一般都和本名有著聯繫,而表字就是方便同輩朋友、同學和晚輩及下屬稱呼用的。

我們見到的大多數表字都是兩個字,但是在最初的時候,“表字”的字數是不確定的,有一個字的“表字”,也有兩個字的“表字”。例如項羽的表字就是“羽”,他的本名叫項籍,字羽,只有一個字,後世習慣稱之為項羽。

楚國大詩人屈原,他的本名叫屈平,表字是“原”,也是隻有一個字。

還有秦末的農民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二人,陳勝字“涉”,吳廣字“叔”,都是隻有一個字。(項羽劇照)

先秦時期還特別喜歡用“伯、仲、叔、季”來取表字,這代表兄弟之間的排行,例如孔子是家中的第二個兒子,於是孔子的表字叫“仲尼”。

到了漢朝,表字就基本上都是兩個字了,而且名字和表字之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了。

例如:

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周瑜,字公瑾

趙雲,字子龍

關羽,字雲長

張飛,字翼德

孫權,字仲謀

三國中這些人物的表字基本上都是名字的延伸,例如趙雲,趙子龍,“雲”和“子龍”就是相互關聯的,《周易》雲:“雲從龍,風從虎”。張飛,張翼德,“飛”和“翼”也是相關的,翼是翅膀的意思,有了翅膀才能飛。而孫權,孫仲謀,“權”和“謀”也是相呼應的。(長山趙子龍,三國時期人物的“名”和“字”都非常好區分,因為自王莽之後,整個東漢都流行取單字名,而表字則是兩個字)

當然,也有些表字的意思和本名是相反的,例如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韓愈,字退之,“愈”有更加的意思,與“退”的意思恰恰相反。

總之,表字是中國獨有的一種姓名文化,從誕生之日起,表字的歷史延綿了近3000年,就連古代大家世族的女性都擁有表字。有許多人的表字甚至比他的名字都知名,例如上文所說的項羽、屈原,還有近代的蔣介石。其實“介石”是表字,“中正”才是蔣介石的名,但今天我們都習慣稱其為蔣介石。

到建國後,由於表字會導致公民稱呼越來越複雜,不利於社會生活,於是表字漸漸地就不再使用了。


千佛山車神


名字是一個人區別他人的代號。

我們現在一般人都有一個名字,即“姓+名字”,古人“名字”則是由“姓+名+字+號”組成,不僅有“名”,而且有“字”,有“號”。

姓氏的來源很廣泛。祖先的國號、諡號、爵位、地名、職業等都是我們姓氏的來源。比如,吳、鄭,齊等人的姓來自國名;王、侯等人的姓來自爵位;司馬的人的姓來自爵位;東郭先生的姓來自地名。



相傳很久以前,孩子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命“名”,男子滿二十歲、女子滿十五歲時取“字”。

秦朝以前人的名字比較簡單,有的用干支、生辰起名,如武庚,盤庚等。有的只在姓或者名的前加伯、仲、叔、季表示長幼次序,加以區別。如孔子,字仲尼,仲表示他排行第二。

古人名和字往往互為聯繫,意義相通,如唐朝詩人孟郊,字東野,郊和野相通。宋抗金名將岳飛,字鵬舉。飛和舉同義詞。



除了名,字外,古人還有別名,也就是“號”,也叫“別號”。很多文人用自己的住址、志趣來取別號,李白別號青蓮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等。

古人為了表示尊重,常常用地名、官職、諡號等代替名字,如王安石是臨川人,被稱為王臨川。林沖曾任東京禁軍教頭,被稱林教頭。

還有居士、道人、野人等別號,就是常常用來表達自己鄙視功名利祿志向的。也有人的號用來標榜文雅,獵取功名的。


學文說話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的智慧在有些地方並不比今人遜色,在人的名字稱呼上就顯出了很高的水平。

我們的姓氏大多是單字,而名字一般也就是三個字左右,所以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兩個同名人在一個單位工作,稱謂上往往造成混亂,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不便。

古代人在這方面真是有創造,一個人不單是有名,而且還有字,這樣重"名"重"字"的概率就大大的減少了,在我所閱讀過的古籍中就沒發現有重名重字的現象。

其實這種好傳統是近代才丟掉的,民國時期我們的姓名還有字的稱呼,比如:毛澤東字潤之,孫中山字逸仙,張學良字漢卿,蔣介石字中正,那個時期的人們都是有名有字的。

其實古人對名字還有一說,一般人互相稱呼都稱呼"字",親切的感覺就如同我們現在的小名一樣。

我認為我們國家還應該恢復古代這種名字的文化傳統,尤其是現在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重名的概率太多了,給戶籍管理帶來不便。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也造成混亂,比如叫馬雲的就有很多,叫周立波的名人就有兩個。我外甥叫李勇,入學報名時學校要求改了名字再來,因為校長叫李勇,但是派出所也不會隨便給你改名字,所以鬧的很尷尬。

我認為應該恢復名字的優秀傳統稱謂,朋友們!你們認為如何?





泰山124453211


古人名字的“字”其實與現在的筆名或者小名是一個道理,都是除了真名之外,另一個表示自己身份的稱呼,也有著一種特殊的寓意,古人的字與現在的小名還是有著不同的。

第一、字在古代是會有著一定身份象徵的,我們現在聽到最多的就是古代的文人雅士字,你有聽說過哪個農民有字嗎?

《禮記·曲禮》上說:逗男子二十冠而字地,逗女子十五笄而字地,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第二、古人取字也非常講究長幼尊卑

通過對古人的字細心研究,雖然非常複雜,但是還事有著規律可尋的。比如常見的按照長幼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還有個哥哥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屬三國時東吳孫氏弟兄了。孫策為長子取字伯符;孫權為次子取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還有在表字上用逗子地的情況也很多,因為逗子地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所以人們喜歡用它,如孔樁,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馬遷,字子長;曹植,字子健;蘇軾,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吾愛說歷史


現在中國人的名字大都很簡單,都是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姓是沿襲祖輩,代表血緣關係的,名則含有長輩的殷切希望。

但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據說上古時,嬰兒由父親取名,是在嬰兒出生三個月後,除了有名,古人還有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歲舉行笄禮時,女子取字,是在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名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用的代表符號,字則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互訓的,相為表裡,所以又稱表字。

古人的名與字往往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繫。例如顏回的字,叫子淵,淵是迴旋的水流的意思,回是旋轉的意思,回和淵有一定的意義上的聯繫。


半個南山人


上古時,嬰兒由父親取名,是在嬰兒出生三個月後。除了有名,古人還有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歲舉行冠禮時,女子取字,是在十五歲舉行笄(ji)禮時。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繫。例如顏回的字,叫子淵,淵是迴旋的水流的意思,回是旋轉的意思,回和淵有一定的意義上的聯繫。後來隨著詞語的發展,語義的演變,古人有些名和字的聯繫,就不太容易看出來了。



名字是人與人之間的特定稱呼,是一個人的符號標誌。今天,中國人的名字大多比較簡單,都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姓”是沿襲祖輩、代表血緣關係的,“名”則含有長輩的股切希望。



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用的代表符號,“字”則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互訓的,相為表裡,所以又稱表字。《白虎通·姓名》說:“或旁(傍)其名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可見,古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大體相近或有關聯。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或相近。例如曾點,字皙。《說文》中說“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又如屈原,名平,字原。還有像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另一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



知識點鏈接:

古人只有到了成年後才能取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這裡的“冠”指的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禮,意思是說,男孩長到二十歲舉行“結髮加冠”的成人禮的時候,就要取字。這是出於對成年男子的尊重和避諱,對於成人直呼其名是不禮貌的。而女孩到十五歲舉行“及笄(ji)”的成人禮時就取字。先秦的時候稱呼一個人的名字,往往是先稱字,再稱名。例如孔子的先人叫孔父嘉,嘉是名,孔父是字。

泇佑讀書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古人確實除了姓名之外,還有個“字”。這個倒是跟姓、氏、名的演變無關,而是和上古傳下來的習俗有關。

中國的商朝是個鬼神遍野的多神論時代,人們的信仰比印度只多不少。當時的人認為父母或祭司給取的名字是通神的,不能亂叫,一般只有父母或者長輩作為愛稱時才使用。那朋友之間互相怎麼稱呼呢?那就再取一個代號好了。這就是“字”,因為是給外人用的,所以叫“表字”。這個“表”,是“表裡不一”的“表”。

因為這是相當有文化的事情,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了下來,表字用來尊稱,名字用來暱稱,尤其在上流社會文人裡面十分流行。像孔子,姓孔名丘。其實孔子也不姓孔,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子姓孔氏”,但是後來已經漸漸用“氏”來代替“姓”了,咱們也不糾結:姓孔名丘,字仲尼。

不過小孩子沒有成年的時候是沒有“字”的,因為沒出門,不發生社會關係,在家裡就用名字稱呼或者乳名,知道成人禮的那一天,才會由長輩另外取“字”。所以未成年又稱為“未字”,女子稱為“待字閨中”。男的二十,弱冠之年,“冠而字之”,取了“表字”,帶上成年人的禮冠,就說明長大了;女的十五,“笄而字之”,女子把頭髮梳成大人形狀,並取個“表字”,也就是可以說媒了。“冠”和“笄”是成年禮。

因為“字”是用來取代名字作為稱呼,所以在取“字”的都是在“名”的基礎上發揮,給主人賦予了更加美好的意思。

比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那可是大亮;比如劉備,具備了啥?具備了“玄德”(見老子:大德);比如曹操,什麼操?德操,“孟德”。比如孫權,不但要權,還要相當的謀略,“仲謀”。題主所說的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也都是走的延展、發揮的這個路數。

也有完全相同的:李白,字太白,還是白;杜甫,字子美。“甫”,就是美男子的意思。

也有完全相反的:韓愈,字退之,名字要超越嘛,表字就退退;連戰,字用平,這些是用來牽制名字的,形成一種制約、平衡的關係。

稱呼別人表字,就表示尊重。而上級長輩對下級後生就不必稱字,直呼其名即可。這已經是約定俗成,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聽外國小孩直呼父母名字感覺不尊重,有點怪怪的心理原因。

名字不能亂叫,這叫“名諱”。為尊者諱,這是古人的規矩。

我們今天的人,一般就把頭銜加在姓後面稱呼,比如“程總”、“張經理”、“李主席”之類的,其實也是新時代表字的一種形式吧,而且還可以跟隨職位變遷改變。所以真正的表字在今天已經不常用了。

過多的稱呼反而會在大範圍的社交活動中引起混淆,所以漸漸消失了。只剩下一些風雅之士還在堅持使用,不過純屬個人愛好,對社會活動影響幾乎為零了。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精彩紛呈。姓氏在前名字在後,有姓才會有名,豈可有名而無姓乎?說起姓名,古人曾雲:"姓以正身也,名以標德也"。簡言之姓是身分象徵符號。是與生俱來唯一證明自己的一張名片,身份證。名則是寄寓多種內涵的印記標誌,品牌,人生的時刻表、里程碑。古往今來起名大多對當事人寄於平安吉祥,人生旅途一帆風順,品德人格優秀高雅,功名利祿錦繡前程。多寄於美好祝願和厚望。


其實中國姓名文化內涵中包括了姓、名、字、號等四種內容,乍一看好象各執一詞,其實實用價值有一個共性,都可以有同樣的功能,證明的是同一個人,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李賀其別號為"謫仙"。也就是說這些不同的稱謂能代表李白個人的身份。

大家都曉得,咱們中國人為何自稱為"炎黃"子孫呢?原因就在於姓氏的起源方面。當然不難想象,在原始社會新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不可能有姓氏存在,直到母系氏族出現後,相繼出現了許多部落為了便於區分可能才出現姓氏文化。不妨分析一下這個姓字,《說文》中雲: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很明顯,姓字柝開為女、生,為女子所生,生亦從聲。女人為母,母可生子,子繼母姓。這母系氏族不謀而合,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古人創造漢字的高超智慧啊!這些帶有神奇色彩的中華漢字真是世界之奇葩,令人敬而生畏,歎為觀止。所以在上古時代八大姓氏中全都帶有女字。請看八大姓氏:姬、姜、姒、嬴、妘、媯、姚、姞。


姓氏是標誌家族血緣的一個重要符號。古人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為正統,氏為分支。後來將姓氏合二為一,以姓為尊。相傳黃帝長居於姬水,故以姬為姓。而神農氏炎帝出生在姜水這個地方,也以姜地名為姓。而以姬、姜而姓繁衍出來的數百種姓氏,孕育了全國大部分人,因而才以"炎黃子孫"自居,是有據可考的。

古人取名相當講究,一般分兩個時間段來取名。①剛初生三月齡時取名,因孩子吃母乳之故,稱為乳名或小名。因為中國人傳統唯心觀念的束縛,認為給孩子起一個濺一點的小名好養活、可一長成人。相反如果起的名字大過高大上,反而難養、容易生疾病、傷到自身、甚至夭折養不大。所以取得名字讓你笑得"杜紫藤"。比如漢武大帝劉徹,小名為彘。不必解釋了吧,堂堂大漢天子是個蠢豬。而就在當下我們老家在我們前背和同揹人取小名時,就取得不堪入耳,令人瞠目結舌,啼笑皆非。有一家姓閆的生了五個兒子,名字分別以一二三四五為頭後加一個"豬娃子"。還有一個姓左的人家生了個兒子,因為有一次拉屎,為了方便讓狗來"打掃衛生",誰知狗吃完地上的後,發現小孩屁股上還正往下流,於是就去㖭,可不小心咬上了小孩"皇太子",旁邊有個好事者說這娃反正沒取名字,就叫"狗騸(shαn讀四聲)子"算了。還有一個與我最要好的同村同姓青年,還是我給起的大名,非常漂亮,叫劉興華。可他父母給起的小名多有趣,名叫"討口子"。這是老家方言,就是乞丐的"委婉"叫法,太逗了。



總的來說古人取名多數是一個單名,字則由兩字組成,名和字是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相互詮釋、相互制衡,密不可分的化二合一統一體。名是因,字為果。名是內涵,字作外延。名若不明,字來作解。名如太過,字則洩之。名正身,字顯德。號則是來源於兩個出處。一個是本人自稱自號,另一個是他人給於自己身份地位,品格道德,以及對社會貢獻、影響力等給予恰如其分的稱號。現舉例說明一下。比如: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世人評價賦予雅號"文聖"之桂冠。

二、關公,名羽、字雲長。後世送其"武聖"之殊榮。

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雅號"廣成子"。

四、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自號"靖節",世稱"五柳先生"。

五、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

六、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

七、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八、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九、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十、紀昀、一字春帆、又字曉嵐、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