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1757年的某一天,为了解除普鲁士四面楚歌的困局,腓特烈大帝的两万大军与四万法奥联军在一个叫做罗斯巴赫的小镇爆发激烈的战斗。可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腓特烈的军队竟然在一个时辰以内,彻底击溃了四万敌军,创下了腓特烈大帝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绩,以致美国西点军校会在多年以后让学子铭记这场经典会战。这场辉煌的战役便是发生于七年战争中的罗斯巴赫战役。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一、 大帝的屈辱

1740年,年轻的腓特烈·威廉继承了其父王的王位,当上了普鲁士国王。此后,世界上可能少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却多了一代伟大的帝王,因为酷爱文学和音乐的腓特烈不得不在父亲离去后承担起这个多灾多难的王国,传承普鲁士隐忍坚韧的精神。此后,普鲁士将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伟大。

他即位后不久,奥地利因为王位继承问题爆发内乱,此时的他没理由不去为普鲁士寻得利益,毕竟当时普鲁士周遭强国林立,要想不被他国欺凌,普鲁士必须奉行扩张政策。于是,腓特烈趁火打劫,夺取了奥地利西里西亚地区。然而,当奥地利再度平稳下来,竟然联合了周围各国试图孤立并攻打普鲁士。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面对奥、俄、法、瑞典以及萨克森五国的结盟,腓特烈深知他已无退路,唯有快人一步,主动出击才能避免厄运。1756年,腓特烈先发制人占领了萨克森,并在次年打算夺取布拉格这一交通枢纽,以期威胁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而在一年内逼迫奥地利投降,如此一来他好全心对付法国。然而,科林一役他遇上了一生劲敌道恩元帅,惨遭失败。

科林战役遭遇重挫的腓特烈陷入了极度自我怀疑中,毕竟作为天生骄子的他在战场上未曾一败。可是敌人却不会考虑他的心情,并毫不犹豫的率领大军向普鲁士席卷而来。为此,他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就慌忙求助姐姐,他的姐姐又求助伏尔泰。然而,伏尔泰也未能凭借他深远的影响力阻止法国攻打普鲁士。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二、四面楚歌

此时普鲁士战略形势已经极其严峻。自科林战役后,普鲁士之前夺取的西里西亚和萨克森被奥地利再度夺回,并委任腓特烈大帝劲敌道恩元帅镇守;东普鲁士经过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后也被八万俄军入侵,但由于俄军后勤缘故,他们只能先停下脚步;而西面汉诺威的英国盟军也被法国的黎塞留元帅击溃投降;西南也有法军和奥军组成的6万大军。

腓特烈已经知道,此时的普鲁士国难当头,四面楚歌。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唯有凭借自己击退敌人才是王道,此时的腓特烈没有退路,不得不重新振作以应对敌军的入侵。此时普鲁士西南部黎塞留元帅的副手夏尔·德·罗昂亲王联军总兵力高达6万,且没有普鲁士军队阻拦,于是腓特烈决定先解决这支威胁最大的军队。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现在俄国军队在东普鲁士的战役中虽然取胜,但仍需整顿,他不需要做太多考虑;至于法国,他当即命令在之前战役中才干卓越的费迪南德亲王去防御西面实力强劲的法军,后来费迪南德这位帅才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另外南方道恩元帅统领的奥军也是难啃的骨头,只能先派贝费恩公爵的42000人去先进行牵制,为他击溃东南罗昂亲王的军队争取时间。

然而,布置完一切的腓特烈还是不放心,他担心西侧的法军在其向东南法德联军开战时打得措手不及,于是他又在后来用不惜血本对西侧的黎塞留元帅进行贿赂,让他不要掺和这场战役,黎塞留元帅也是欣然接受了腓特烈的报偿和要求。做完一切准备的腓特烈率领星夜启程,赶往东南的战场。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三、自负的联军

原本腓特烈正当与联军展开殊死一战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军中。原来奥军道恩元帅趁着普军不备,派出一支3400人的小队去偷袭柏林,并且还得手了。这消息无疑给了腓特烈极大的震动,他当即率军重返柏林,试图为柏林解围。幸运的是,这次柏林之战只是奥军的一次试探,他们并未带太多辎重军需,翌日便退军了。

此时腓特烈认为,现在也来不及赶回去了,不如踏实地打完此仗后再去彻底清理柏林周遭零散势力。于是腓特烈率军重返战场,并选择敌军来路上一座小丘上叫做罗斯巴赫的小镇,自北向南布下阵型以迎击西方的联军,因为这个村落可以清楚地看见敌营。此时联军将领苏毕兹亲王正在普军视野下傲慢地前行,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被敌军获悉。当然,或许就算知道他也不一定在意,毕竟他的兵力几乎是普军的两倍。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战前,苏毕兹将部队分成三个纵队,其前卫是骑兵,中部是步兵,后卫亦为骑兵。他们大张旗鼓地行进着,主帅却丝毫不在意对敌军的动向进行探析,仍是顽固死板地按照斜行队列的进攻序列进行作战。而与他们相反,腓特烈不断发挥斥候的作用,对他们的动态和计划已经了若指掌后才布阵设伏。

1757年11月5日下午2时,联军的部队大规模地向普军南侧左翼迂回,打算从侧面和后方冲击普军,并切断普军的后路,毕竟联军苏毕兹将军认为他们拥有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很有可能让普军被他们吓退。腓特烈大帝深知敌军意图,他当即从主力中调出兵力调往左翼及后方。普军素以恪守纪律著称,他们怀着对腓特烈的无比信任,通过快速机动的作战填充缺口,以弥补军力的不足。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四、一个时辰击溃数万敌军

此时苏毕兹看见普军正在大规模移动,感觉良好地认为奥军的行动把普军吓得慌乱撤离。他为了防止普军逃脱联军的追击,在还未成功绕敌身后,展开队形之际,便慌忙地下令攻击。事实上,腓特烈真正的意图是将主要兵力藏匿于右翼的山丘,有序将左翼收回,进而示敌以弱,诱敌深入陷阱,再给他们致命一击。然而联军此时却全然不知普军意图。

苏毕兹的命令使得联军纵队的头部暴露给了敌军,此时普军的塞德利兹将军抓住了机会,率领4000骑兵从正面和侧翼对敌军猛冲。在科林之战中,正是塞德利兹将军只个人安危与上级命令于不顾,正确抓住机会,凭借微薄兵力击溃第一列奥军,才使得道恩元帅在普军兵败撤退时不敢贸然进攻,此次的苏毕兹将军的联军自然更不会令这员猛将畏惧。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在塞德利兹将军的率领下,普军骑兵在奥军中反复冲杀了四次之多,给了敌人当头一击。但是这位有勇有谋的将军牢记着腓特烈的命令,他虽取得重大战果却并未恋战,很快收紧了骑兵防线。毕竟如果骑兵紧追联军,势必会导致联军在远处与普军形成对峙,这样腓特烈的战略意图将彻底作废。

很快,普军骑兵已经将原本针对西侧进攻的队形成功旋转至南侧,然而联军却仍在毫不知情地情况下贸然进兵。结果,普军的步兵在18门重炮的掩护之下亮出了他们的锋芒,原来这才是普军真正的绝杀,之前的骑兵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可是联军知道之后已经太晚了,普军的炮火将联军步兵阵型撕裂,普军步兵又及时地注入联军阵型的缺口,普鲁士的火枪兵对着凌乱的联军展开了屠杀。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慌忙的前线联军步兵被普军压迫后溃散,造成前后拥堵,塞德利兹的骑兵又再次抓住机遇,再度冲入敌军中冲击,使得联军成了惊弓之鸟,不战自溃。然而腓特烈却不再对联军进行追击,毕竟黑夜已将来临。于是,战斗从下午3时开始,4时30分结束,腓特烈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击溃了两倍于普军的敌军。

罗斯巴赫会战可谓是腓特烈大帝最为辉煌的战役,同样是采用斜队阵列,联军东施效颦,不懂得灵活变通,而腓特烈大帝却通过机动作战,弥补了兵力不足的劣势,最终以一敌二,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中击溃敌方大军。当然,此战敌军遭受一边倒的战败还与他们过于自信以至于自负有关,这样的态度导致他们情报能力的缺失,最终招致惨败。此战后,腓特烈大帝来不及休息,又将马不停蹄迎接新的战斗。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罗斯巴赫会战能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佩的除了腓特烈大帝出神入化的用兵之术,还有其难能可贵的坚强意志。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一生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下能取得多少优异的成绩,而在于其在逆境之下依然能够坦然地笑对人生。

腓特烈大帝在科林战役以前从未经过一次失败,但是科林一战却令普鲁士坠入地狱,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重大的挫折。可是腓特烈大帝也曾如脆弱地普通人般自怨自艾,但他却能在绝境下重新面对残酷的现实,迎来罗斯巴赫会战的胜利,这便是他作为伟人不同于凡人的根本区别。

首都柏林生死关头,腓特烈大帝一个时辰击溃二倍敌军,破数万军队

另外,普鲁士的遭遇也令我们深深知道,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依靠外在的施舍永远求不来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反而会使得外在的打击更加沉重,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先烈们用他们不屈地精神为我们创造了独立富强的国家,让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安逸的国度。同样地,我们也应该坚持先辈们为我们选择的道路,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七年战争的海啸》 麻光炳

《七年战争和"外交革命"》 张附孙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顾剑

《The Wars of Frederick the Great》 Dennis Showalter

《十八世纪的战争》 伊恩·威斯特威尔

《世界文明史》 威尔独揽·杜兰

《Frederick the Great: A Military Life》Christopher Duff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