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有人说,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必然会关上一扇窗,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南唐后主才华横溢,最终却落得亡国之君的下场;纳兰容若空有满腹经纶,却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而北宋文坛的他,却是“倒霉”透顶,虽有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因为一句诗,被当朝皇帝拉入黑名单,永不录用。他就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

世人只知他是个风流浪子,却不知年少时的柳永,踌躇满志,心向庙堂,才华盖世,比当年的李白更加狂妄。可是,正因为他的狂妄自大,断送了他的大好仕途,潦倒失意之际,堕落于烟花之地,奉旨填词,自称“白衣卿相”。

柳永出身高贵,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志在庙堂。18岁那年,离开家乡,来到苏杭,沉醉于歌舞酒楼,徘徊于男欢女爱的烟花之所。未参加科举考试前,常写儿女情长,风花雪月,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但是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上流阶层人士,晏殊却瞧不起他的作品。这并非我们常说的“文人相轻”,而是在当时的社会里,写男欢女爱,风花雪月并非主流,不招人待见。这也为他今后的仕途埋下隐患,与社会格格不入,必然会被人所弃。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柳永|参加科举考试,“倒霉”的开始

咸平五年,柳永本打算进京赶考,奈何路过苏杭,被这里的风土人情吸引,留恋烟花之地,终日听歌饮酒,吟诗作赋。一晃三年过去了,他花费了上好的青春年华,付诸青楼,有些词作流传到了京都,这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一点好处,反而给当朝皇帝留下负面消极,只图享乐,不务正业的印象。

第一次科举考试,他准备也很充分,对自己也充满信心,认为魁首舍我其谁,奈何运气不好,当朝皇帝因个人喜好,以“词风浮糜”为由,否定了他的才华。

考试失利,柳永心情低落,满腹委屈,然后又回到了青楼烟花之地,饮酒作乐,消沉意志。有一天,他喝醉了,对考试不中耿耿于怀,于是写下一阕词,发发牢骚。或许是他文采太好,很快这首词便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皇帝看后,龙颜大怒,在心底已把柳永列入黑名单了。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柳永喝醉后究竟写了首什么词,让皇帝如此怀恨在心?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完全就是柳永科举不中,发牢骚涂鸦之作,也能看出当时的他不成熟,年少轻狂。第一句便直入主题,自己未上榜,心底很失望,但是虽落第,他却狂妄自大,封自己是“白衣卿相”,何为白衣?古代皇室御用的是紫色,黄色,只有平民百姓才穿白色。他年少轻狂,认为自己是布衣中有做将相才华之人。

他的狂也并非吹嘘,他的才华让当时的范仲淹叹为观止,称之为旷世奇才。柳永上阕夸了自己,下阕画风突转,描写了青楼里的点点滴滴,风流快活。敢把烟花之地与庙堂之地相提并论的也只有他了。“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在青楼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知己,懂他才华的人。这句讽刺当朝皇帝有眼无珠,识人不明。柳永喜欢这青楼歌舞升平的生活,快意人生,风流潇洒,最后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彻彻底底的让宋仁宗愤怒了,心想你柳永不慕功名,那就浅斟低唱去吧,不用再来考试了,我们朝廷不需要你这样的浪荡子。宋仁宗心里的话虽未对人言,可这句诗传到他耳朵里的那一刻,也就预示着柳永一生的仕途画上了句号。

柳永第一次落第后,发完牢骚,然后重拾信心,再次备考,第二次参加考试时,由中书侍郎范仲淹担任初审,海威宁担任二审,最终由皇帝定夺。在千百份答题卷中,才华横溢的柳永脱颖而出,范仲淹看后大喜,觉得他是旷世奇才,立马和海大人商议,举荐此人。海威宁何许人也?他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最懂揣度人心,投其所好,他深知皇帝不喜欢柳永,自然找借口搪塞。于是,柳永虽才华盖世,科举再次失利。同样“倒霉”的事还没完,他第三次考试,也以第一的成绩出线,但最终也被宋仁宗否定了。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科举

柳永|堕落风月之地,奉旨填词

屡遭挫败的柳永,一怒之下,真的抛却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再考取功名,终日潦倒于酒色之间,放纵自己。官场仕途的失意确实给他不小打击,此后他开始沉沦堕落,尽情享受生活。在风月场所给人写词,凡是他写的词,都有众多当时的歌楼名妓传唱,他也自嘲说自己是“奉旨填词”,对外称白衣卿相。

只可惜宋朝没有版权一说,写诗填词也没有稿费,柳永的一生虽风流不羁,却很是清贫,在他69岁逝世时,没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来为他送终,来的全都只是青楼里的名妓,他仕途不顺,却深得女人心,他的婉约词风,深得香闺寂寞女子喜爱。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柳永对北宋词坛发展的贡献?

北宋时期,长短句逐渐流行,宋人崇文,传唱度也很高。但是之前的词牌都很短,柳永开创了慢诗的先河。

柳永认为当下词风应多变化,他嫌词牌太短,字数太少,不足以诠释完整的情感。好的词作,情感应该有前奏,娓娓道来。举个例子,柳永喜欢《浪淘沙》这个词牌,又觉得字数有限,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遂而加长,自创出了新的词牌名《浪淘沙慢》。这并非如歌词一般,想加长就反复吟唱,这需要一定的功底和勇气。他这一改,词坛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婉约长调风靡一时,深得人们喜爱。

可以说柳永对宋词的发展和创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让宋词成为中华文学史上最闪耀的一颗明珠。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结语:

一代才子,可以说是青楼误了他,也可以说是青楼成就了他。“倒霉”一世,未能走向自己年轻时向往的庙堂之上。或许他直率轻狂的个性,浪迹江湖是最好的选择,若在朝堂之上,免不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柳永也不可能写出这么多婉约多情的诗篇。仕途之旅,他确实太难了。借用柳永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鱼饮水,个中冷暖只有他自己才知晓!

为何称他是北宋最“倒霉”的词人?一首词毁一生。柳永:我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